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珠蚧亚科一中国新记录属和一新种(同翅目:蚧总科:珠蚧科) 被引量:2
1
作者 郝静钧 武三安 +1 位作者 贾彩娟 汤祊德 《Entomotaxonomia》 CSCD 1995年第2期109-112,共4页
本文讨论了中国新记录长珠蚊属Neogreenia的分类地位,记述了寄生在枣树皮下的1新种──枣树长珠蚧N.ztzyphi,sp.n.,模式标本存放在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关键词 同翅目 珠蚧 新种 珠蚧亚科 新记录属
下载PDF
中国长珠蚧属一新种记述(同翅目:蚧总科:珠蚧科) 被引量:4
2
作者 武三安 程桂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64,共3页
报道发现于北京国槐上的蚧虫一新种——槐树长珠蚧(NeogreeniasophoricaWu,sp.nov.),详细记述并描绘该种各虫龄的形态特征,编制长珠蚧属(NeogreeniaMacGillivray)世界种类的分种检索表。
关键词 同翅目 珠蚧 珠蚧 新种 槐树 中国
下载PDF
花生新珠蚧的学名考证(半翅目:蚧总科:珠蚧科) 被引量:2
3
作者 武三安 《Entomotaxonomia》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9-204,共6页
通过标本观察和资料分析,作者认为在中国中部严重为害花生的新珠蚧学名应是Neomargarodes gossypii Yang,并且对该虫的各虫态特征进行了重新描述。
关键词 半翅目 总科 珠蚧 花生新珠蚧 学名 花生
下载PDF
花生新黑地珠蚧发生为害及其系统发育
4
作者 李绍建 王娜 +4 位作者 崔小伟 高蒙 桑素玲 范腕腕 王振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7-241,274,共6页
本文以花生地下害虫花生新黑地珠蚧为研究对象,对其田间危害及虫体发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系统发育研究。田间调查结果表明,花生新黑地珠蚧在河南省一年发生一代,多发生于沙壤土,主要以珠体状的2龄若虫为害花... 本文以花生地下害虫花生新黑地珠蚧为研究对象,对其田间危害及虫体发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系统发育研究。田间调查结果表明,花生新黑地珠蚧在河南省一年发生一代,多发生于沙壤土,主要以珠体状的2龄若虫为害花生根部;雌雄珠体数量及大小差异均较大,单株花生上为害的雌珠体数17~78头,雄珠体数59~146头,雌雄珠体性比为1.00∶2.61,雌雄珠体直径分别为4.72~7.26 mm和1.83~2.65 mm。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和传统形态学分类的综合分析表明本研究中所采集害虫为花生新黑地珠蚧,隶属于半翅目蚧总科珠蚧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新黑地珠蚧 田间为害 虫体发育 系统发育分析 珠蚧
下载PDF
4种杀虫剂对甘草胭珠蚧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皓 李培贵 +2 位作者 李生彬 吕志强 胡小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4-217,共4页
甘草胭珠蚧Porphyrophora sophorae(Arch.)是人工栽培甘草的主要害虫。采用灌根、土壤处理法研究了35%吡虫啉悬浮剂、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8%毒死蜱乳油和5%毒死蜱颗粒剂4种杀虫剂对甘草胭珠蚧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月中旬施药各药... 甘草胭珠蚧Porphyrophora sophorae(Arch.)是人工栽培甘草的主要害虫。采用灌根、土壤处理法研究了35%吡虫啉悬浮剂、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8%毒死蜱乳油和5%毒死蜱颗粒剂4种杀虫剂对甘草胭珠蚧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月中旬施药各药剂的防治效果均低于50%,但可有效降低翌年春季田间的虫口密度;6月中旬采用35%吡虫啉悬浮剂和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灌根的防效可达80%以上。建议生产中可在6月中旬或之前采用灌溉后进行35%吡虫啉悬浮剂1 500倍或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7 500倍液300mL/株灌根的措施防治甘草胭珠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甘草胭珠蚧 土壤处理 灌根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甘草胭珠蚧卵有效积温及若虫化学防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宏灏 南宁丽 +1 位作者 邢敏 张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30-232,236,共4页
甘草胭珠蚧Porphyrophora sophorae(Arch.)是人工甘草毁灭性害虫。通过有效积温法研究了甘草胭珠蚧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并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甘草胭珠蚧若虫的化学防治技术。结果表明,甘草胭珠蚧卵的发育起... 甘草胭珠蚧Porphyrophora sophorae(Arch.)是人工甘草毁灭性害虫。通过有效积温法研究了甘草胭珠蚧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并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甘草胭珠蚧若虫的化学防治技术。结果表明,甘草胭珠蚧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9.27±2.00)℃,有效积温(574.98±21.40)日·度。2%阿维菌素乳油对甘草胭珠蚧若虫的毒性最高,LC50为2.322 1mg/L。卵孵化初期,用5%阿维菌素缓释颗粒剂60kg/hm2撒施,耙地混土并打散若虫聚集再灌溉,对甘草胭珠蚧若虫的防治效果可达到90%以上。研究结果为甘草胭珠蚧防治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甘草胭珠蚧 若虫 化学防治
下载PDF
广西桂花树的桑名蚧属新种(同翅目:珠蚧科) 被引量:3
7
作者 杨集昆 胡兴平 《广西科学》 CAS 1994年第2期29-31,共3页
报道发现于广西桂林的新害虫桂花桑名蚧KuwaniaasmanthusYangetHu.详细记述并描绘了新种的形态特征,与本属种类进行了比较.附有我国桑名蚧属Kuwania已知种的检索表。
关键词 同翅目 珠蚧 桑名 新种 桂花 广西
下载PDF
花生新珠蚧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柴晓娟 王改云 +2 位作者 杨红丽 尚军 锁丽红 《陕西农业科学》 2004年第5期98-99,共2页
花生新珠蚧是近几年在花生产区新发生的一种地下害虫 ,发生面积及为害程度逐年加重。在大荔一年发生一代 ,以二龄幼虫在 1 5~ 2 5 cm深的土壤中越冬。 6月上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 ,6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 ,下旬卵开始孵化 ,7月初为孵化盛... 花生新珠蚧是近几年在花生产区新发生的一种地下害虫 ,发生面积及为害程度逐年加重。在大荔一年发生一代 ,以二龄幼虫在 1 5~ 2 5 cm深的土壤中越冬。 6月上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 ,6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 ,下旬卵开始孵化 ,7月初为孵化盛期 ,即进入为害盛期 ,至 8月中旬又变为珠体 ,花生收获时珠体落入土壤中越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新珠蚧 生物学特性 防治 花生害虫
下载PDF
花生新黑地珠蚧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艾英 严攀 +2 位作者 张焕玲 张梅萍 王铁锋 《陕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38-41,45,共5页
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室内饲养观察、电子显微测量、培养箱培养等方法,全面详细地查明了陕西省新害虫——新黑地珠蚧的为害症状、发育循环、虫态特征、发生期、产卵特点、寄主作物等生物学特性,为科学合理控制为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新黑地珠蚧 生物学特性 系统研究
下载PDF
花生新珠蚧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铁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62,共3页
本试验测定了不同发育阶段花生新珠蚧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16-32℃时,该虫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与温度呈直线关系。并得到了花生新珠蚧各虫态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根据有效积温法... 本试验测定了不同发育阶段花生新珠蚧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16-32℃时,该虫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与温度呈直线关系。并得到了花生新珠蚧各虫态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根据有效积温法则推算,该虫在濮阳地区1年发生1代,与田间调查结果和发生规律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新珠蚧 发育历期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下载PDF
我国北部大漠地带的胭珠蚧资源(同翅目:蚧总科、珠蚧科) 被引量:2
11
作者 汤祊德 《武夷科学》 2000年第0期6-13,共8页
本文总结了胭珠蚧属 Porphyrophora Brandt et Ratz.(1933)国内外研究成果 ,发现已记录之 P.ningxiana Yang (1979)和 P.xinjiangana Yang (1979)为 P.sophorae (Arch.,1935)之新异名 ;另新记录 2种 :即 P.polonica(L.,1758)和 P.ussuri... 本文总结了胭珠蚧属 Porphyrophora Brandt et Ratz.(1933)国内外研究成果 ,发现已记录之 P.ningxiana Yang (1979)和 P.xinjiangana Yang (1979)为 P.sophorae (Arch.,1935)之新异名 ;另新记录 2种 :即 P.polonica(L.,1758)和 P.ussuriensis Borchs.(194 9)及评定 P.yamenica Yang (1979)为 P.hirsutissima(Hall,192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胭珠蚧 新记录 新异名
下载PDF
我国新珠蚧属及其一新种描记(同翅目:蚧总科,珠蚧科) 被引量:1
12
作者 汤祊德 《武夷科学》 2000年第0期1-5,共5页
本文评定新珠蚧属在我国已存在 3种 :即乌黑新珠蚧 Neomargarodes niger(Green,1912 ) ,野菊新珠蚧 N .chondrillae Arch.1935(=N .gossypii Yang,1979,n.syn.)及记录一新种 ,名为瓜类新珠蚧 N .cucurbitae,n.sp.,文末附一分种检索表。
关键词 珠蚧属Neomargarodes 新种
下载PDF
三种珠蚧及其天敌瓢虫的考查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勤清 黄建 《华东昆虫学报》 2003年第2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珠蚧 天敌 瓢虫 草履 吹绵 银毛吹绵 田间种群消长
下载PDF
花生新黑地珠蚧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4
14
作者 付东 任英 +3 位作者 杨宽林 田雪梅 郭兰云 刘风学 《植物检疫》 2006年第6期350-351,共2页
采用田间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河北省首次对花生珠蚧进行了系统观察,确定了珠蚧的种类。摸清了该虫的寄主范围、危害程度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探明了该虫在邯郸市生活史和发展规律;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和防治方法。
关键词 花生 新黑地珠蚧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下载PDF
藜蒴木珠蚧(半翅目,蚧总科,木珠蚧科)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少彬 武三安 +1 位作者 李落叶 王宏洪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4-317,共4页
藜蒴木珠蚧Xylococcus castanopsis Wu & Huang是2016年在我国首次发现的藜蒴新害虫。本文介绍该虫的分布、寄主、危害、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等。该虫仅发现在广州为害藜蒴,定居在主干和裸根树皮内。1年发生1代,无明显越冬现象。... 藜蒴木珠蚧Xylococcus castanopsis Wu & Huang是2016年在我国首次发现的藜蒴新害虫。本文介绍该虫的分布、寄主、危害、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等。该虫仅发现在广州为害藜蒴,定居在主干和裸根树皮内。1年发生1代,无明显越冬现象。营两性生殖。每雌平均产卵183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蒴 藜蒴木珠蚧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花生新黑地珠蚧发生危害与防治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绍伟 李军华 +3 位作者 任丽 赵国建 李传强 王建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19,共2页
花生新黑地珠蚧是近年来在沙区严重危害花生的害虫之一。经观察 ,该虫在豫东 1年发生 1代 ,以 2龄幼虫(球体 )在土壤 10~ 2 0cm的土层中越冬 ,5月中下旬越冬球形体脱壳羽化为成虫 ,交尾产卵。 6月下旬为 1龄幼虫孵化盛期 ,孵化后的 1... 花生新黑地珠蚧是近年来在沙区严重危害花生的害虫之一。经观察 ,该虫在豫东 1年发生 1代 ,以 2龄幼虫(球体 )在土壤 10~ 2 0cm的土层中越冬 ,5月中下旬越冬球形体脱壳羽化为成虫 ,交尾产卵。 6月下旬为 1龄幼虫孵化盛期 ,孵化后的 1龄幼虫钻入土内 ,吸取花生根部汁液 ,是防治的关键时机 ,7月上中旬为 2龄幼虫危害盛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新黑地珠蚧 危害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发生条件 综合防治 花生害虫
下载PDF
花生新黑地珠蚧药剂防治试验
17
作者 李俊秀 任应党 马骥 《现代农药》 CAS 2008年第1期46-46,共1页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花生新黑地珠蚧已上升为河南省花生的主要地下害虫,其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常使花生减产30%左右,严重者达50%以上,甚至绝收。由于该虫危害隐蔽,群众缺乏了解,防治不得力,近十多年来已在全省的花生产区蔓延...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花生新黑地珠蚧已上升为河南省花生的主要地下害虫,其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常使花生减产30%左右,严重者达50%以上,甚至绝收。由于该虫危害隐蔽,群众缺乏了解,防治不得力,近十多年来已在全省的花生产区蔓延开来。为寻求有效控制该虫的药剂与施药技术,特设计本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防治试验 新黑地珠蚧 花生 地下害虫 发生程度 施药技术 河南省 生产区
下载PDF
哈密地区瓜根新珠蚧的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军民 任力民 李平 《昆虫知识》 CSCD 1992年第1期23-25,共3页
瓜根新珠蚧是近年发现为害哈密瓜、西瓜新害虫。害虫以若虫刺吸瓜根汁液,造成根系衰弱,侧根减少,严重时肿大龟裂坏死。该虫在哈密地区1年发生1代,以珠体在土中越冬。翌年4~5月羽化,5月产卵,6月中下旬是卵孵化盛期。土壤、温度、湿度等... 瓜根新珠蚧是近年发现为害哈密瓜、西瓜新害虫。害虫以若虫刺吸瓜根汁液,造成根系衰弱,侧根减少,严重时肿大龟裂坏死。该虫在哈密地区1年发生1代,以珠体在土中越冬。翌年4~5月羽化,5月产卵,6月中下旬是卵孵化盛期。土壤、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对害虫发生的早晚、盛衰影响较大。7月瓜苗受害最重,采用轮作倒茬等农业防治措施可以控制为害。药剂防治以灌根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根新珠蚧 生物学
下载PDF
花生新黑地珠蚧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冰 马骥 +1 位作者 王建文 李绍伟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4期88-89,共2页
花生新黑地珠蚧[Neomargarodes niger(Green)]又叫乌黑地蛛蚧,该虫在豫东地区1a发生1代,以二龄幼虫(球体)在土壤中越冬。该虫具有不易察觉,发育速度快,生殖力强的特点。因此,任何一项单独的措施都难以达到控制效果,对花生新黑地蛛蚧的... 花生新黑地珠蚧[Neomargarodes niger(Green)]又叫乌黑地蛛蚧,该虫在豫东地区1a发生1代,以二龄幼虫(球体)在土壤中越冬。该虫具有不易察觉,发育速度快,生殖力强的特点。因此,任何一项单独的措施都难以达到控制效果,对花生新黑地蛛蚧的防治必须采取综合治理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新黑地珠蚧 防治
下载PDF
花生新黑地珠蚧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2
20
作者 仲伟霞 《河南农业》 2005年第8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花生害虫 新黑地珠蚧 症状 生活习性 发生规律 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