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岩蕨科、球盖蕨科的系统位置:叶绿体DNAtrnL-F区序列证据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玛丽
刘红梅
+2 位作者
陆树刚
刘占林
陈之端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5-178,共4页
岩蕨科(Woodsiaceae)和球盖蕨科(Peranemaceae)历来被多数学者认为是亲缘关系密切的两个科,它们的系统位置一直存在争议,两科曾被放入三叉蕨科(Aspidiaceae)、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鳞毛蕨亚科(Dryopteridoidaae)及鳞毛蕨科(Dryopt...
岩蕨科(Woodsiaceae)和球盖蕨科(Peranemaceae)历来被多数学者认为是亲缘关系密切的两个科,它们的系统位置一直存在争议,两科曾被放入三叉蕨科(Aspidiaceae)、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鳞毛蕨亚科(Dryopteridoidaae)及鳞毛蕨科(Dryopteriaceae)蹄盖蕨亚科(Athy-rioideae)中。根据岩蕨科1种、球盖蕨科3种、蹄盖蕨科8种、鳞毛蕨科2种及1种外类群假大羽铁角蕨(Asplenium pseudolaserpitiifolium)的cpDNA基因trnL-F区序列建立的系统树,结果显示,岩蕨科和球盖蕨科的亲缘关系较远,岩蕨科与蹄盖蕨科有密切的亲缘关系,球盖蕨科与鳞毛蕨科亲缘关系较近,岩蕨科和球盖蕨科是处于不同进化线上的植物。秦仁昌(1978)和Pichi-Sermolii(1977)的系统将二者分别作为独立的科是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
蕨
科
球盖蕨科
trnL—F序列
系统位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产球盖蕨科植物管状分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斌
王玛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194-2201,共8页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国产球盖蕨科10种植物,鳞毛蕨科6种植物的管状分子,结果显示:它们的管状分子端壁和侧壁的形态及结构分别相同,且侧壁具有穿孔板。它们具有4种类型的管状分子:(1)梯状穿孔板,无穿孔板的二型性现象;(2)梯状穿孔板,具有...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国产球盖蕨科10种植物,鳞毛蕨科6种植物的管状分子,结果显示:它们的管状分子端壁和侧壁的形态及结构分别相同,且侧壁具有穿孔板。它们具有4种类型的管状分子:(1)梯状穿孔板,无穿孔板的二型性现象;(2)梯状穿孔板,具有二型性现象;(3)梯状-网状混合穿孔板;(4)大孔状穿孔板。穿孔板仅存在于端壁的管状分子为导管分子,而端壁和侧壁形态、结构相似,有或无穿孔板的管状分子为管胞,蕨类植物中的管状分子主要为管胞,这与传统观点不同。管状分子的形态特征表明:球盖蕨科是鳞毛蕨群的成员,但不是原始成员,可能属于其中较为进化的类群,与鳞毛蕨科有许多共同特征,但仍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将其作为独立的科是合理的,推测球盖蕨科中的鱼鳞蕨属是比较进化的属,柄盖蕨属相对原始,红腺蕨属的系统位置应介于二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盖蕨科
穿孔板
扫描电镜
管状分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岩蕨科、球盖蕨科的系统位置:叶绿体DNAtrnL-F区序列证据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玛丽
刘红梅
陆树刚
刘占林
陈之端
机构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云南大学环境科学系
出处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5-178,共4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基金(03JK191)
文摘
岩蕨科(Woodsiaceae)和球盖蕨科(Peranemaceae)历来被多数学者认为是亲缘关系密切的两个科,它们的系统位置一直存在争议,两科曾被放入三叉蕨科(Aspidiaceae)、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鳞毛蕨亚科(Dryopteridoidaae)及鳞毛蕨科(Dryopteriaceae)蹄盖蕨亚科(Athy-rioideae)中。根据岩蕨科1种、球盖蕨科3种、蹄盖蕨科8种、鳞毛蕨科2种及1种外类群假大羽铁角蕨(Asplenium pseudolaserpitiifolium)的cpDNA基因trnL-F区序列建立的系统树,结果显示,岩蕨科和球盖蕨科的亲缘关系较远,岩蕨科与蹄盖蕨科有密切的亲缘关系,球盖蕨科与鳞毛蕨科亲缘关系较近,岩蕨科和球盖蕨科是处于不同进化线上的植物。秦仁昌(1978)和Pichi-Sermolii(1977)的系统将二者分别作为独立的科是合适的。
关键词
岩
蕨
科
球盖蕨科
trnL—F序列
系统位置
Keywords
Woodsiaceae
Peranemaceae
trnL-F region
systematic position
分类号
Q78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Q949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产球盖蕨科植物管状分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斌
王玛丽
机构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194-2201,共8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基金(2006C119)
陕西教育厅专项科研基金(07JK398)
文摘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国产球盖蕨科10种植物,鳞毛蕨科6种植物的管状分子,结果显示:它们的管状分子端壁和侧壁的形态及结构分别相同,且侧壁具有穿孔板。它们具有4种类型的管状分子:(1)梯状穿孔板,无穿孔板的二型性现象;(2)梯状穿孔板,具有二型性现象;(3)梯状-网状混合穿孔板;(4)大孔状穿孔板。穿孔板仅存在于端壁的管状分子为导管分子,而端壁和侧壁形态、结构相似,有或无穿孔板的管状分子为管胞,蕨类植物中的管状分子主要为管胞,这与传统观点不同。管状分子的形态特征表明:球盖蕨科是鳞毛蕨群的成员,但不是原始成员,可能属于其中较为进化的类群,与鳞毛蕨科有许多共同特征,但仍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将其作为独立的科是合理的,推测球盖蕨科中的鱼鳞蕨属是比较进化的属,柄盖蕨属相对原始,红腺蕨属的系统位置应介于二者之间。
关键词
球盖蕨科
穿孔板
扫描电镜
管状分子
Keywords
Peranemaceae
perforation plate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racheary elements
分类号
Q949.36 [生物学—植物学]
Q944.5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岩蕨科、球盖蕨科的系统位置:叶绿体DNAtrnL-F区序列证据
王玛丽
刘红梅
陆树刚
刘占林
陈之端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国产球盖蕨科植物管状分子的比较研究
王斌
王玛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