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琅琊山地区流行性出血热疫源地调查
1
作者 杨友才 王以银 +3 位作者 许学伟 任次早 黄德明 刘红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1997年第4期33-34,共2页
琅琊山地区流行性出血热疫源地调查杨友才1王以银2许学伟1任次早2黄德明1刘红2(1滁州市卫生防疫站2390002安徽省卫生防疫站)琅琊山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部,属低山丘陵地带,最高峰小峰山海拔321米,距滁城西南5公... 琅琊山地区流行性出血热疫源地调查杨友才1王以银2许学伟1任次早2黄德明1刘红2(1滁州市卫生防疫站2390002安徽省卫生防疫站)琅琊山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部,属低山丘陵地带,最高峰小峰山海拔321米,距滁城西南5公里,为皖东历史旅游圣地。自19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琅琊山地区 流行病学调查 IFAT EHF抗体 EHF·V抗原 检测方法
原文传递
我国两种特有濒危榆树的花粉形态及其地史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韩雪 智颖飙 +4 位作者 周忠泽 孙主义 杨淑宝 陈巧女 李静敏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84,共8页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分布于安徽省琅琊山特殊生境条件下的2种特有濒危植物琅琊榆(Ulmus chenmoui Cheng)、醉翁榆(U.gaussenii Cheng)以及广布种白榆(U.pumila Linn.)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琅琊榆和醉翁榆花粉粒扁球...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分布于安徽省琅琊山特殊生境条件下的2种特有濒危植物琅琊榆(Ulmus chenmoui Cheng)、醉翁榆(U.gaussenii Cheng)以及广布种白榆(U.pumila Linn.)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琅琊榆和醉翁榆花粉粒扁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上多为近圆形,或为规则和不规则的多边形,萌发孔主要是4—6孔,位于赤道或赤道附近。外壁纹饰主要是疣状纹饰。同时研究了采样点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年降水量、年积温及生境等,特别提供了3月份的气候因子,得出这些花粉分布区的主要生态因子,为利用地层中相应化石花粉研究琅琊山地区古植被、古环境及气候变迁提供了现代孢粉学资料和依据,也为两个特有种的现代地理分布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翁榆 琅琊榆 花粉形态 古植物 古气候 琅琊山地区 安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