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理在事中”到“习行事物”——颜元教育思想的哲学根基
1
作者 李伟波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7期54-57,共4页
清初实学家颜元针对程朱理学"理在气先"的说法,以气为宇宙万物之实体,建构了"理在事中"的本体论,由此出发,主张"习而行之"的方法论,认为"格物"而后"致知"。基于此,颜元在教育思想上... 清初实学家颜元针对程朱理学"理在气先"的说法,以气为宇宙万物之实体,建构了"理在事中"的本体论,由此出发,主张"习而行之"的方法论,认为"格物"而后"致知"。基于此,颜元在教育思想上宣扬实学教育理念,推行了以"习行事物"为主旨的书院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在事中 习而行之 物之学 书院
下载PDF
《新理学》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冯友兰先生“理在事先”与“理在事中”思想探析
2
作者 曲兰英 《兰州学刊》 2006年第10期28-30,共3页
《新理学》是冯友兰《贞元六书》之一,是他的哲学体系中的广义宇宙论。其主要观点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锤就过程。这就是他由只承认“理在事先”到既承认“理在事先”又承认“理在事中”的转变过程。
关键词 冯友兰 《新学》 理在 理在事中
下载PDF
天下惟器 理在事中——论张岱年的“事理论” 被引量:1
3
作者 范学德 《船山学报》 1988年第1期16-20,共5页
事理问题的争论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明清以来,王船山论“天下惟器”,李恕谷言“理在事中”,戴东原云“气化流行”,他们在事理问题上的观点不可不谓气象宏大,言赅意深。可是,他们的观点有一个共同的缺点,这就是致广大而... 事理问题的争论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明清以来,王船山论“天下惟器”,李恕谷言“理在事中”,戴东原云“气化流行”,他们在事理问题上的观点不可不谓气象宏大,言赅意深。可是,他们的观点有一个共同的缺点,这就是致广大而未尽精深,对自己的观点缺乏精确系统的解析论证,这就为后继者留下了发展宏大唯物主义的事理论的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在事中 张岱年 气化流行 王船山 戴东原 国哲学史 李恕谷 冯友兰先生 逻辑分析方法 现代哲学家
下载PDF
意在问中与理在事中——略论《天问》的艺术形式
4
作者 刘文英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73-76,共4页
诗善抒情咏志,论理总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之,哲理诗往往枯燥无味,很难给人以艺术的享受。研究文学的人,大半都不注意这些作品。但是,《楚辞·天问》则是一个例外。由于作者兼有艺术家和思想家的双重品格。
关键词 理在事中 艺术形式 天问 屈原 楚辞 作者 艺术家 读者
下载PDF
借事说理 理在事中——《一盆万年青》的写作技巧
5
作者 侯文廷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1989年第3期8-9,共2页
陶钝的叙事散文《一盆万年青》,通过“我”养一盆万年青的经历,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规律,违背了它的特殊规律,“善心”也会变成“徒劳无益”。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的哲理性思考,显示了作者精... 陶钝的叙事散文《一盆万年青》,通过“我”养一盆万年青的经历,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规律,违背了它的特殊规律,“善心”也会变成“徒劳无益”。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的哲理性思考,显示了作者精巧的艺术构思。一是选材角度小,以小见大,富于哲理。作者选取的是生活中人们司空见惯、不屑一顾的小事——一盆万年青的培植经过:在一盆四季海棠因“不善调理”而枯萎后,“我”便对仅剩的一盆万年青进行精心培植。一到春天,在院子里正在开花的桃李的启发下,凭着“我”的知识和经验,让万年青去接受阳光。可是,三天以后,万年青的叶子都低了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在事中 散文 艺术构思 花经 栽培技术 韵味无穷 反问句 欲扬先抑 摇曳多姿 同样情况
下载PDF
“两个结合”开辟了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6
作者 王博 《学习月刊》 2023年第12期7-10,共4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开阔的历史视野和世界视野映照下,立足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总结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文化论争,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中形成的。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既是马克思主义理在事中宗旨的体现,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开阔的历史视野和世界视野映照下,立足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总结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文化论争,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中形成的。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既是马克思主义理在事中宗旨的体现,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用一如思想的继承。以“两个结合”思想提出为标志,文化自信、文化主体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放包容、守正创新等原创性观点和标识性概念,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观点的集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主体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理在事中 文化论争 明体达用 文化自信
下载PDF
宋明理学对中国现代哲学之影响
7
作者 林其根 翁巾英 +1 位作者 刘鄂培 笠士敏 《岳阳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2期25-31,共7页
在中国历史上,宋朝(公元960—1127年)这160余年里外患频繁,烽烟不熄;人民流离,民生凋蔽;党同伐异,内优不已.但是,这个国力衰微、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却成为中国历史上哲学发展的光辉时代.其标志是理学的发生、发展和形成.
关键词 国现代哲学 宋明 “接着讲” 哲学体系 理在事中 张岱年 冯友兰先生 哲学思想 国古代哲学
下载PDF
宋明理学对中国现代哲学之影响
8
作者 刘鄂培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5年第6期49-54,共6页
关键词 宋明 国现代哲学 哲学体系 “接着讲” 理在事中 哲学思想 张岱年 冯友兰先生 “气”
下载PDF
冯友兰与朱熹“理在气先”说之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耿彦君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43-46,共4页
本文用比较的方法对冯友兰以西学改造和发挥朱熹的“理在气先”说做了分析,并注意到他们各自思想立论的不同角度。通过冯氏由“理在事先”向“理在事中”观点的转变,阐明只有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于社会实践... 本文用比较的方法对冯友兰以西学改造和发挥朱熹的“理在气先”说做了分析,并注意到他们各自思想立论的不同角度。通过冯氏由“理在事先”向“理在事中”观点的转变,阐明只有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于社会实践,才能保证中西文化融合的正确方向;才能切实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在先 理在(气)先 理在事中
下载PDF
旧邦新命 学术常青——忆学术大师冯友兰
10
作者 刘鄂培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73-75,共3页
100年前,冯芝生(友兰)师诞生,5年前芝生师辞世,今年是他的冥寿100周年、逝世5周年。 芝生师是中国当代的大哲学家、思想家、中国哲学史专家。他的著作已收入《三松堂全集》共14卷,600余万字,今年全部出齐,这是芝生师一生的深邃智慧和全... 100年前,冯芝生(友兰)师诞生,5年前芝生师辞世,今年是他的冥寿100周年、逝世5周年。 芝生师是中国当代的大哲学家、思想家、中国哲学史专家。他的著作已收入《三松堂全集》共14卷,600余万字,今年全部出齐,这是芝生师一生的深邃智慧和全部心血的结晶。 我们热爱芝生师,对他的最好悼念是学习和继承他的爱国主义、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他的治学之道,而这两者又是统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邦新命 学术大师 共相 冯友兰 真际 一般与个别 理在事中 哲学体系 哲学思想 社会实践
下载PDF
“冯友兰现象”初探
11
作者 尹丹萍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23-24,共2页
冯友兰先生晚年的思想回归现象,学术界早已有觉,并称之为"冯友兰现象".首次对"冯友兰现象"作一概念界定,则是在1995年12月召开的"‘中西哲学与文化的融合与创新'--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 冯友兰先生晚年的思想回归现象,学术界早已有觉,并称之为"冯友兰现象".首次对"冯友兰现象"作一概念界定,则是在1995年12月召开的"‘中西哲学与文化的融合与创新'--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方克立教授的发言中.他认为,"冯友兰现象"就是冯先生早年创立"新理学"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后来放弃唯心主义转变到唯物主义哲学立场上来,晚年又在一定程度上部分地回归,而基本立场仍坚持"理在事中"的唯物主义这样一种复杂的哲学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传统哲学 自序 冯先生 理在事中 哲学概念 冯友兰 新儒学 人生哲学 国哲学史新编》 程朱 松堂 马克思主义 思想体系 横渠四句 哲学立场 宇宙论
下载PDF
下笔为何成绝唱(下)——《史记》人物传记细节运用浅析
12
作者 杨子才 《新闻爱好者》 1995年第5期42-43,共2页
人物传记生命力的强弱,与所选取的事例是否典型,即是否精妙、允当、合用关系极大.司马迁的一些人物传记流传千载,不断被后人改编成戏剧上演,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选用的许多事例一以当十,十分典型,恰当地反映了历史人物的真面目.即使在今... 人物传记生命力的强弱,与所选取的事例是否典型,即是否精妙、允当、合用关系极大.司马迁的一些人物传记流传千载,不断被后人改编成戏剧上演,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选用的许多事例一以当十,十分典型,恰当地反映了历史人物的真面目.即使在今天,你用挑剔的眼光去观察,这类事例也是不可轻易更替的.下面,我们不妨简略分析一下司马迁使事例做到精妙、允当、合用,是按照一些什么要求去选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传记 《史记》 司马迁 历史人物 虚实结合 绝唱 理在事中 典型人物 教条主义
下载PDF
会通点
13
作者 杨尚勤 沉石 《时代人物》 2013年第1期125-125,共1页
一百多年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距我们之近之清晰。兴奋之余,必须清醒:梦想尚未实现,国人仍需努力。努力什么?发展是硬道理,经济保持平稳较快且科学的发展自然是头等大事。同时,中华文化的伟... 一百多年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距我们之近之清晰。兴奋之余,必须清醒:梦想尚未实现,国人仍需努力。努力什么?发展是硬道理,经济保持平稳较快且科学的发展自然是头等大事。同时,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作为一个繁重的任务摆在国人面前。文化复兴是大事,岂是千字短文能说清楚的?莫急,本文仅是引出一个核心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会通点问题。为何要谈这个问题?因为它实在太重要了,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基础,如果没有二者的会通,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从何谈起?有会通点吗?当然有。中国现代历史已经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优秀传统 国传统文化 文化复兴 齐家治国平天下 文化自信 河间献王 理在事中 国梦 国现代历史 知行合一
下载PDF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转向
14
作者 李双套 周丹 《中国哲学年鉴》 2017年第1期397-397,共1页
该著从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关系看待马克思哲学和传统西方哲学的差异,从实践哲学和理论哲学的关系去解读马克思所开启的哲学革命。在马克思看来,以往的哲学都是理论哲学,是从理论、逻辑、逻各斯出发构建关于世界本质的以体系主义为目... 该著从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关系看待马克思哲学和传统西方哲学的差异,从实践哲学和理论哲学的关系去解读马克思所开启的哲学革命。在马克思看来,以往的哲学都是理论哲学,是从理论、逻辑、逻各斯出发构建关于世界本质的以体系主义为目标的哲学,是一种“理在事外”的哲学,是“唯理论”哲学,具体表现在理论优先、普遍优先、抽象优先和先验存在优先。而马克思的哲学是从实践、感性的人的活动出发理解关于世界本质的非体系主义的哲学,是“理在事中”的哲学,是唯物论的哲学,具体表现在实践优先、特殊优先、具体优先和现实生活优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在事中 传统西方哲学 现实生活 哲学转向 逻各斯 实践哲学 实践优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