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学批判的三个进路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晓番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9-124,共6页
中国思想发展到清代,理学陷入发展瓶颈,存在重大的理论缺陷。理学最具特色和最为核心的地方是其吸收佛学体用论思维模式,理学批判最为核心的工作就是对于这一思维方式的批判。乾嘉学者从语言、历史和实践三个进路对理学的问题加以揭露... 中国思想发展到清代,理学陷入发展瓶颈,存在重大的理论缺陷。理学最具特色和最为核心的地方是其吸收佛学体用论思维模式,理学批判最为核心的工作就是对于这一思维方式的批判。乾嘉学者从语言、历史和实践三个进路对理学的问题加以揭露。这些批评对于中国哲学的展开意义重大,是新的哲学的义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批判 语言进路 历史进路 实践进路
下载PDF
摇晃的大陆:欧洲中心主义的元地理学批判
2
作者 许玉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5-200,共6页
欧洲中心主义观念既是一套价值理念,又是一种时空意识。融入时空观念中的价值等级观念具有隐蔽性。隐藏在欧洲中心主义中的现代空间观念秩序和地理学知识因其具有的"客观"和"中立"特性,通常被后殖民批判所忽略。元... 欧洲中心主义观念既是一套价值理念,又是一种时空意识。融入时空观念中的价值等级观念具有隐蔽性。隐藏在欧洲中心主义中的现代空间观念秩序和地理学知识因其具有的"客观"和"中立"特性,通常被后殖民批判所忽略。元地理学批判所要揭示的正是被传统后殖民批判所忽略的、建构其他观念赖以依存的地理学知识建构的客观性。本文从大陆的划分、东西方的划界及其依据的标准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元地理学知识都具有主观性和随意性,往往是文化和地缘政治利益的隐喻。解构欧洲中心主义空间秩序观念的元地理学批判,并不意味着寻求一种对立的替代方案,更重要的是启发一种"间性"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欧洲中心主义 元地理学批判
下载PDF
流动儿童绘画作品中“家”的想象与实践:批判地理学视角
3
作者 陈淳 杨盼 蔡晓梅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09-1618,共10页
“家”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议题之一,以往研究多从成人的视角出发,儿童与家这一关键地方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关注。以广州市番禺区QX村为研究案例地,通过分析165位流动儿童以“家”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并结合参与式观察、文本分析和照... “家”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议题之一,以往研究多从成人的视角出发,儿童与家这一关键地方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关注。以广州市番禺区QX村为研究案例地,通过分析165位流动儿童以“家”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并结合参与式观察、文本分析和照片引谈的混合研究方法,从批判地理学视角讨论流动儿童对于“家”在不同尺度的想象。研究结果表明:①流动儿童绘画作品中“家”的要素由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文化要素构成,既是流动儿童生活经验的表达,也体现了其对“家”的想象与期望,“家”的物质层面与情感层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②基于流动的生活实践,流动儿童对“家”的想象具有多尺度特征,“家”与住所、社区乃至更广泛的空间关联密切,其中社区是流动儿童与地方建立积极情感链接的重要空间;③“家远在故乡”是流动儿童的共同认知,“家”总是指向户籍所在地,体现了流动儿童日常生活空间与“家”的地方归属之间的错位。研究尝试为国内人文地理学的移民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案例借鉴,并对城市管理者创设更有利于流动儿童融入的友好环境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家” 绘画分析 地理想象 批判理学
下载PDF
历史教训值得记取——1958年心理学批判的剖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彭飞 《心理学报》 1979年第1期17-21,共5页
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目前正在大抓战略中心的转移。如何端正思想路线,切实解决好历史上遗留下来和现存的一些重大理论和认识问题,是当前理论战线讨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十年来的心理... 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目前正在大抓战略中心的转移。如何端正思想路线,切实解决好历史上遗留下来和现存的一些重大理论和认识问题,是当前理论战线讨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十年来的心理学实践证明,1958年的心理学批判运动的方向和做法是错误的。作者试图做一初步的剖析,引起讨论,共同总结这段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批判 历史教训 思想路线 理学 现代化建设 认识问题 理论战线 我国社会主义 试图做 宏伟目标
下载PDF
完形心理学批判 被引量:6
5
作者 朱希亮 《心理学报》 1958年第0期85-98,共14页
完形心理学派孕育和誕生的时代是在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这正是資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的时代。这时資产阶級的哲学和科学主要已走上主观唯心主义的道路,否定客观世界的存在,更特別的是这个时代的哲学和科学尽管它們本質是主观... 完形心理学派孕育和誕生的时代是在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这正是資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的时代。这时資产阶級的哲学和科学主要已走上主观唯心主义的道路,否定客观世界的存在,更特別的是这个时代的哲学和科学尽管它們本質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货色,但它們的外表必伪装成一种新科学,或冒充为最新的自然科学的哲学的样子。这个特征是与前几个世紀一般唯心主义者公开宣传他們的唯心主义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因为这时資本主义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資产阶級为了掩护他們不可告人的罪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批判 完形心理学 主观唯心主义 帝国主义阶段 哲学和科学 唯心主义者 科学的哲学 完全不同 新科学 巴甫洛夫
下载PDF
程朱理学批判
6
作者 华山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1年第S2期1-24,共24页
(一)前言宋代思想往往被称为“理学”,实际真正的理学只能指程朱派,即客观唯心论派,因为只有他们才把“理”提升到世界的最高地位,把它看作(?)驾乎一切之上的精神实体。在宋代思想家中,“理”这一概念首先在周敦頣的“通书”中被提出(... (一)前言宋代思想往往被称为“理学”,实际真正的理学只能指程朱派,即客观唯心论派,因为只有他们才把“理”提升到世界的最高地位,把它看作(?)驾乎一切之上的精神实体。在宋代思想家中,“理”这一概念首先在周敦頣的“通书”中被提出(通书理性命章),但周敦頣没有对它加以说明,他所说的“理”究竟指什么,我们很难把握其意义,张载也说到,“理”,例如他说:“万物皆有理”,“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涂,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很显然,张载之所谓“理”是指自然变化所遵循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哲学 理学批判 太极 自然界 气质之性 客观唯心主义 形而下 天地之气 自然变化 中国哲学史
下载PDF
存在者与存在着之区别——地理学批判实在论对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的偏离 被引量:1
7
作者 鲍伶俐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59,共5页
地理学把实在论哲学引入本领域过程中对实在论进行了重构,重构过程中地理学批判实在论对其先驱巴斯卡批判实在论"存在着"哲学产生了偏离,其真正理论源泉是巴斯卡的哲学老师哈里的"存在者"实在论体系。"存在者&... 地理学把实在论哲学引入本领域过程中对实在论进行了重构,重构过程中地理学批判实在论对其先驱巴斯卡批判实在论"存在着"哲学产生了偏离,其真正理论源泉是巴斯卡的哲学老师哈里的"存在者"实在论体系。"存在者"哲学中构成论的缺陷可以被"存在着"哲学中的生成论范式所弥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批判实在论 因果力量 生成机制 规律 构成论 生成论
原文传递
析利玛窦对理学的批判及其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幼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6-51,共6页
利玛窦在其神学代表作《天主实义》中全面表达了他对理学的看法,它是来华传教士中第一本批判理学的书籍。基于终极信仰不同,书中提出两项批判主题:(一)太极不能为万物之原。(二)天地万物不可为一体。利玛窦的观点对在华耶稣会产生了深... 利玛窦在其神学代表作《天主实义》中全面表达了他对理学的看法,它是来华传教士中第一本批判理学的书籍。基于终极信仰不同,书中提出两项批判主题:(一)太极不能为万物之原。(二)天地万物不可为一体。利玛窦的观点对在华耶稣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他们在不同程度上继承与发展了利玛窦的观点,由此加剧了与中国士大夫冲突。第二:将理学传入欧洲,无意中为正发生的欧洲“启蒙运动”提供了充满理性精神的材料。利玛窦与耶稣会士批判理学的客观意义超越了宗教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玛窦 《天主实义》 理学批判
下载PDF
明清易代之际的批判理学:再论吕留良理学思想的基本定位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善蒙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3-142,F0003,共11页
以往对于吕留良理学思想的讨论,基本上都是以“尊朱辟王”来概括其思想立场。实际上“尊朱辟王”的说法并不合适,因为这样的解释是比较含糊的,不能很准确地表达吕氏所处时代的思想状况、吕氏本身对于自我身份的认同以及吕氏思想的基本... 以往对于吕留良理学思想的讨论,基本上都是以“尊朱辟王”来概括其思想立场。实际上“尊朱辟王”的说法并不合适,因为这样的解释是比较含糊的,不能很准确地表达吕氏所处时代的思想状况、吕氏本身对于自我身份的认同以及吕氏思想的基本价值倾向。有鉴于此,对于吕氏理学思想的概括可以视为“批判理学”,这样更能体现处于明清易代之际以遗民身份自限的这样一种具体的理学思想形态。吕氏理学思想显然是批判王学的,但是又跟一般意义上的朱子学不一样,这是由于吕氏所处的特殊生活氛围和身份意识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留良 明清易代 批判理学
下载PDF
新经济地理学和批判经济地理学的分异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爱文 艾亚玮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0-25,共6页
新经济地理学在对新古典模型框架进行变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空间深化模型和空间广化模型,但由于其采取的依然是新古典主义的"类型学思考"的研究方法,以及实证研究的缺乏,使得这一学科的研究不具有普遍意义。批判经济地理学采用... 新经济地理学在对新古典模型框架进行变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空间深化模型和空间广化模型,但由于其采取的依然是新古典主义的"类型学思考"的研究方法,以及实证研究的缺乏,使得这一学科的研究不具有普遍意义。批判经济地理学采用辩证主义的个体群思考的研究方法,批判性地探讨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空间生产、集体消费、弹性积累以及不平衡地理发展等内容,从而更广泛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空间生产中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均衡 新经济地理学 批判经济地理学
下载PDF
彰显心理学的价值维度:批判性心理学思想探析
11
作者 王继瑛 叶浩生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6-160,共5页
批判性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它以批判性的眼光审视心理学理论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采用主体性的研究思路,旨在实现人性的自由解放。当前,批判性心理学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在西方心理学界中独树一帜,对... 批判性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它以批判性的眼光审视心理学理论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采用主体性的研究思路,旨在实现人性的自由解放。当前,批判性心理学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在西方心理学界中独树一帜,对彰显心理学的价值维度,关注心理学的政治、社会影响,起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心理学 意识形态 主体性 解放性
下载PDF
批判法理学在中国的兴起
12
作者 邱昭继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2年第7期16-25,共10页
批判法理学的迅速崛起是21世纪中国法理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於兴中、冯象和强世功是中国批判法理学思潮的发动者和推动者。於兴中运用文明秩序理论批判一元的法律文明秩序和国家法制主义,并提出社会理论与法之研究的种种面相。冯象则从... 批判法理学的迅速崛起是21世纪中国法理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於兴中、冯象和强世功是中国批判法理学思潮的发动者和推动者。於兴中运用文明秩序理论批判一元的法律文明秩序和国家法制主义,并提出社会理论与法之研究的种种面相。冯象则从宗教和伦理的角度对中国的政法体制和法治意识形态做出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和批判。强世功将新中国形成的法律传统概括为法律的治理化传统,并主张中国的法理学应该迈向立法者的法理学。批判法理学致力于反思和批判中国的法治和法理学传统,力图在批判反思的基础上为中国未来的法治和法理学提出一幅理想的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理学 文明秩序 政法传统 法治 治理化
下载PDF
基于作为文学理论新范式的批判心理学研究
13
作者 殷伟 《戏剧之家》 2018年第9期235-235,共1页
作为现代心理学的成果,批判心理学也是文学理论新范式,在文学作品人物和创作心理解读方面得到了运用,以展现作品的真实意图和价值。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文学理论与批判心理学的关系展开了分析,然后对作为文学理论新范式的批判心理学进... 作为现代心理学的成果,批判心理学也是文学理论新范式,在文学作品人物和创作心理解读方面得到了运用,以展现作品的真实意图和价值。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文学理论与批判心理学的关系展开了分析,然后对作为文学理论新范式的批判心理学进行了深入解读,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新范式 批判理学
下载PDF
批判性文学地理学 被引量:2
14
作者 安德鲁·萨克 王冬青(译) 《文化研究》 2019年第2期5-21,共17页
本文从文学和地理的跨学科视角出发,梳理了空间批评的历史谱系和批判性文学地理学的理论视域。作者首先追溯地理批评的两大路径对文学批评的影响:一是20世纪早期以来文化地理学提出的空间理论,二是主导后殖民研究、世界文学研究和全球... 本文从文学和地理的跨学科视角出发,梳理了空间批评的历史谱系和批判性文学地理学的理论视域。作者首先追溯地理批评的两大路径对文学批评的影响:一是20世纪早期以来文化地理学提出的空间理论,二是主导后殖民研究、世界文学研究和全球化研究的跨国批评传统。继而主张新兴的批判性文学地理学叠合了上述两种理论视野,从而超越了关于文学再现空间的传统研究,能够更深入地反思文本、空间和权力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文还勾勒了批判性文学地理学的四大关键问题,并呼吁推进一种"在地"思考,以丰富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的历史主义与唯物主义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文学地理学 空间理论 跨国地理 空间/地点
下载PDF
明清之际批判理学教育思潮的动因系统探析
15
作者 任绪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5期62-66,共5页
明清之际批判理学教育思潮的动因系统探析任绪斌明清之际(明隆万至清乾嘉时期,即公元16世纪中至19世纪初),是中国“天崩地解”的封建时代,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巨大变动,以“胜与天道”为论究对象的理学面对日趋加剧的社会动... 明清之际批判理学教育思潮的动因系统探析任绪斌明清之际(明隆万至清乾嘉时期,即公元16世纪中至19世纪初),是中国“天崩地解”的封建时代,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巨大变动,以“胜与天道”为论究对象的理学面对日趋加剧的社会动荡也陷入危机。理学家们尽管秉执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之际 批判理学 实学教育思潮 系统探析 理学教育 资本主义萌芽 宋明理学 文化动因 教育思想 利玛窦
下载PDF
宋明理学的"本体-工夫"之辨——兼论其教育哲学内涵及理论深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述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8-53,共6页
宋明理学在"本体-工夫"范畴框架内所展开的性习关系之辨,是体用之辨的具体展开形式之一。其在中国教育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实现了从性习分离到性习合一的转变,从而构成了从先验人性论到实践创生论的过渡环节,大... 宋明理学在"本体-工夫"范畴框架内所展开的性习关系之辨,是体用之辨的具体展开形式之一。其在中国教育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实现了从性习分离到性习合一的转变,从而构成了从先验人性论到实践创生论的过渡环节,大大深化了人们对于人性和性习关系的理解。没有理学的"本体-工夫"之辨,便不会有明末清初理学批判和自我批判思潮的实践创生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理学 "本体-工夫" 教育哲学 内涵 "性-习" 自我批判 人性 明末清初 理学批判
下载PDF
明清之际理学的特点及其流派
17
作者 王俊才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89-93,共5页
明清之际,理学进入批判总结时期.社会的动荡,学术思想的活跃,带来了理学史上百家争鸣的局面.顾宪成、高攀龙以及刘宗周等开其端,接踵而来的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陆世仪、孙奇逢、朱舜水、张履祥、李颙,以及稍后的唐甄、颜元、陆... 明清之际,理学进入批判总结时期.社会的动荡,学术思想的活跃,带来了理学史上百家争鸣的局面.顾宪成、高攀龙以及刘宗周等开其端,接踵而来的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陆世仪、孙奇逢、朱舜水、张履祥、李颙,以及稍后的唐甄、颜元、陆陇其等人扬其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之际 理学批判 学术思想 黄宗羲 孙奇逢 正统派 顾炎武 陆世仪 经世致用 末流
下载PDF
试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取向的特点及成就 被引量:6
18
作者 霍涌泉 魏萍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68-1475,共8页
当今西方心理学研究中盛行着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流派,除了传统的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人本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和辩证法心理学等思潮之外,还涌现出了实证主义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批判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和... 当今西方心理学研究中盛行着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流派,除了传统的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人本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和辩证法心理学等思潮之外,还涌现出了实证主义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批判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和多元主义辩证法等新取向,其中批判心理学已成为发展的主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立国之本,随着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研究运动的日益高涨,如何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学理论资源,是我们中国心理学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的一个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理学 实证主义 女权主义 批判理学
下载PDF
论南宋事功学派的反理学思想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国灿 《安徽史学》 1998年第3期19-25,共7页
关键词 事功学派 理学思潮 理学 《习学记言序目》 陈亮 事功之学 儒家学说 理学思想 传统儒学 批判理学
下载PDF
作为其他可能选择的主体性——与伊安·帕克教授谈理论心理学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48,55,共9页
理论心理学的未来发展需要想象一种超越"心理学"的、作为其他可能选择的人类形象。这种"非心理学的"理论建构致力于分析使"心理学"得以可能的文化-历史形式,以及主体如何根据心理学生产的概念和范畴思考... 理论心理学的未来发展需要想象一种超越"心理学"的、作为其他可能选择的人类形象。这种"非心理学的"理论建构致力于分析使"心理学"得以可能的文化-历史形式,以及主体如何根据心理学生产的概念和范畴思考和行动。这意味着心理学要研究的对象正是被它自己生产出来的,并在生活世界中经验性地被再生产出来。由此主体就被心理学化了。故理论心理学要击破和重构似已成为固定之物的"心理学的""范畴"和"概念"。心理学化的主体被改造成一种适应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市民主体或心理学个体。作为马克思的解放议程最具弹性的替代性方案,心理学成为心理学化的主体理解自我与社会的中介。而理论心理学家的任务就是想象超越了这种心理学化限制的人类形象。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则正与之相关,通过它我们得以超越互相再生产的资本主义及其心理学。而中国理论心理学家需要像批判地检讨那些从西方进口的心理学那样质疑土生土长的"心理学"的各种形式,并促使人们发展出新形式的反抗性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心理学 批判理学 理学 马克思主义心理学 资本主义心理学 本土心 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