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中国社会救济的理念嬗变与立法诉求 被引量:13
1
作者 岳宗福 杨树标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3期68-74,共7页
中国传统社会救济理念主要源于儒家及佛家宣扬的慈善观念,基于这种理念的救济活动源远流长,体现出慈善恩赐、重养轻教、济贫救困的明显特色,但终究不能将社会救济事业导入法制化轨道。晚清以降,受到西方社会救济理念的影响,中国传统社... 中国传统社会救济理念主要源于儒家及佛家宣扬的慈善观念,基于这种理念的救济活动源远流长,体现出慈善恩赐、重养轻教、济贫救困的明显特色,但终究不能将社会救济事业导入法制化轨道。晚清以降,受到西方社会救济理念的影响,中国传统社会救济理念开始向近代嬗变,慈善观念演进为国家责任观念,重养轻教的消极救济观念演进为教养并重的积极救济观念,道德色彩浓厚的济贫救困观念演进为“全民救济”观念。理念的嬗变为近代中国社会救济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并进而在民国政府颁布的有关社会救济法规中化为国家的立法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社会救济 理念嬗变 立法诉求
下载PDF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的理念嬗变与制度优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耿有权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75,共5页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以来,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从科研引导转向科研主导;从计划资助转向竞争资助;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从一元激励转向多元激励;从职责指导转向责权利统一;从封闭育人转向开放培养;从...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以来,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从科研引导转向科研主导;从计划资助转向竞争资助;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从一元激励转向多元激励;从职责指导转向责权利统一;从封闭育人转向开放培养;从榜样引导转向全员考评;从计划管理转向和谐管理。为适应这些重要变化和发展趋势,高校须进一步优化科研考评制度、竞争资助工作制度、学生服务工作制度、多元激励工作制度、导师责任考评制度、国际化育人制度、全员德育考评体系、校园和谐管理制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理念嬗变 制度优化
下载PDF
网络语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理念嬗变 被引量:1
3
作者 蒋生文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19-120,123,共3页
每一种新媒介的广泛使用,都会为人类提供一种感知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新方式,进而使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发生改变。当代大学生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各种思潮不断涌现的时代背景下生活的,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建立市... 每一种新媒介的广泛使用,都会为人类提供一种感知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新方式,进而使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发生改变。当代大学生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各种思潮不断涌现的时代背景下生活的,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其成长的环境必然在其思想意识中打上深深的烙印。因此,把握网络时代德育工作的客观趋势,正视高校德育工作正在发生的理念嬗变,这不仅是我们德育工作者在自身素质更新层面所应重视的,更是我们在高校德育工作的具体实践层面应全面贯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语境 高校德育工作 理念嬗变
下载PDF
历时性视角下的中国音乐教育:形态断代、理念嬗变与发展特点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翔宇 黄蓉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91-96,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和推进,经历了恢复、稳步发展、全面发展、深入推进四个阶段。从教育理念的发展来说,我国音乐教育存在三个方面的理念嬗变。在教育目标上从知识传授到育人为本、在课程价值上从技能导向到审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和推进,经历了恢复、稳步发展、全面发展、深入推进四个阶段。从教育理念的发展来说,我国音乐教育存在三个方面的理念嬗变。在教育目标上从知识传授到育人为本、在课程价值上从技能导向到审美核心、在教学模式上从单向教学到学生参与。从音乐教育的发展特点来说,主要包括音乐教育改革日趋专业主义,音乐教育理论不断与时俱进以及音乐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等三个方面。分析我国音乐教育的理念嬗变与发展特点,有助于为未来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价值指引与方向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 理念嬗变 音乐教育改革 审美价值
下载PDF
智慧社会下个人信息保护的理念嬗变
5
作者 倪子雅 《中国信息化》 2022年第6期80-82,共3页
个人信息是重要的数字资产。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规范个人信息的获取及使用,不仅事关个人权益维护,也关系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适应现代科技手段全面化运用的趋势,创造性地提出“智慧社会”的新概念。信息化生存是智慧社会最... 个人信息是重要的数字资产。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规范个人信息的获取及使用,不仅事关个人权益维护,也关系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适应现代科技手段全面化运用的趋势,创造性地提出“智慧社会”的新概念。信息化生存是智慧社会最主要的特点之一,科研、商业活动、社会治理等无不与信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九大报告 个人信息保护 现代科技手段 数字资产 理念嬗变 商业活动 权益维护 经济健康发展
下载PDF
北京2022年冬奥会赛事理念从申办到筹办嬗变探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徐子齐 孙葆丽 董小燕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5-29,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期的"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三大理念,到筹办期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理念嬗变进行探究。认为:相...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期的"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三大理念,到筹办期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理念嬗变进行探究。认为:相比申办期,北京冬奥会筹办期赛事理念在赛事认识、赛事追求、赛事价值三个层面上均发生嬗变。促使这种嬗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在功能层面上两个时期赛事理念肩负的任务发生变化;在组织层面上北京冬奥组委在工作中对《奥林匹克2020议程》严格贯彻;在政策层面上国家对奥运赛事定位发生改变,强调立足本国以解决中国社会实际问题;文化层面上是奥林匹克运动作为"动态文化"的本质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北京冬奥会 赛事理念 理念嬗变 奥林匹克2020议程
下载PDF
风险理论视阈下学习型政党建设理念的嬗变
7
作者 任福兵 郭强 《桂海论丛》 2010年第5期29-33,共5页
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重视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政党建设理念既是我们党在各个时期历史任务的反映,又是所面临历史形势和任务加强自身建设作出的积极应对。我们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学习型政党理念各有自己的鲜明特征,理念的变迁背后说明... 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重视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政党建设理念既是我们党在各个时期历史任务的反映,又是所面临历史形势和任务加强自身建设作出的积极应对。我们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学习型政党理念各有自己的鲜明特征,理念的变迁背后说明了我们党面临的时代风险,而学习内容和特征则是我们党对时代风险的积极应对。当今我国面临更加复杂的风险,学习型政党的未来理念是建设研究型政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学习型政党 理念嬗变 风险理论
下载PDF
解构与重建——论当代作家创作理念的嬗变
8
作者 周晓平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94-97,共4页
"文革"以后,当代作家的创作观念不断地变化发展,它逐步结束了一体化的文学时代而走向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时期。大致的发展轨迹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当代作家一方面抱着极大的现实干预热情,以文学参与了历史清算、现实调... "文革"以后,当代作家的创作观念不断地变化发展,它逐步结束了一体化的文学时代而走向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时期。大致的发展轨迹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当代作家一方面抱着极大的现实干预热情,以文学参与了历史清算、现实调整、文化重建的工作;一方面又有感于过去文学与现实贴得太紧,得不到自由发展空间的教训,开始有意识地追求文学走向自身,为文学而文学的创作成为一股重要的理论与创作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与重建 理念嬗变 当代作家 多元化
下载PDF
公共生活的变迁与婚姻道德价值理念的嬗变——从“富二代校园征婚选校花”透视我国当代婚姻异化现象 被引量:2
9
作者 解琳娜 祖舍 《唐都学刊》 2010年第5期57-60,共4页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公共生活也给婚姻伦理价值理念选择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多选择,以平等为前提、爱情为基础的家庭婚姻伦理核心价值理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带来世俗化、功利化、政治化...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公共生活也给婚姻伦理价值理念选择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多选择,以平等为前提、爱情为基础的家庭婚姻伦理核心价值理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带来世俗化、功利化、政治化等弊端。要处理好婚姻家庭伦理关系,应健全社会道德评价机制;确立以平等、尊重为前提,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伦理价值理念;建立公平、公正的制度秩序,确保不同阶层向上流动的公平竞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生活 婚姻 道德价值 理念嬗变
下载PDF
全媒体视阈下“开门办报”的理念嬗变与实践演进 被引量:1
10
作者 双传学 《中国记者》 2021年第1期63-67,共5页
"开门办报"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史上,对主流媒体密切党群关系、提高宣传水平、扩大社会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来,随着媒体运行机制的改革、通讯交通的快速发展和新闻人才的大量增... "开门办报"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史上,对主流媒体密切党群关系、提高宣传水平、扩大社会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来,随着媒体运行机制的改革、通讯交通的快速发展和新闻人才的大量增加,主流媒体"开门办报"的思想有所弱化,对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降低。进入新时代,"开门办报"迎来新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门办报 主流媒体 实践演进 事业发展史 九十年代 理念嬗变 历史机遇 视阈下
原文传递
近代中国的政治理念嬗变与政治文明转型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世军 《探索与争鸣》 CSSCI 2001年第6期43-46,共4页
关键词 政治 政治文明 政治理念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孙中山 理念嬗变 文明转型
原文传递
国际劳工组织的终身学习理念:认知、嬗变与政策推进 被引量:1
12
作者 苑大勇 刘茹梦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3-120,共8页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在全球的普及,国际劳工组织也根据其组织特点展开政策推进和具体实践。国际劳工组织对终身学习的认知经历了三个阶段:面向工人群体的继续教育理念萌芽期,促进平等的终身学习理念推进期,人人应享有终身学习权利的理念成...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在全球的普及,国际劳工组织也根据其组织特点展开政策推进和具体实践。国际劳工组织对终身学习的认知经历了三个阶段:面向工人群体的继续教育理念萌芽期,促进平等的终身学习理念推进期,人人应享有终身学习权利的理念成熟期。在终身学习理念的实践路径方面,国际劳工组织发挥其优势,以区域性、行业性及国际性会议等形式进行政策推广,并通过公约及建议等政策工具约束政策执行,体现出重视在职学习,强调终身学习的连贯性,以及明确多方主体责任、建构终身学习生态系统等体系特征。中国作为国际劳工组织的创始成员国,应在明晰推进终身学习政策的动机、特点、规则与机制基础上,完善中国终身学习的话语体系,以终身学习为政策着力点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劳工组织 终身学习 理念嬗变 政策推进
下载PDF
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国际化办学理念的嬗变与实践——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春絮 李梦秀 马韶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7期69-73,共5页
国际化办学是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参与构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国际化办学实践为案例,从历史向现代的国际化办学理念嬗变为切入点,分析我国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一基准、三模式、五联动"国... 国际化办学是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参与构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国际化办学实践为案例,从历史向现代的国际化办学理念嬗变为切入点,分析我国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一基准、三模式、五联动"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路径,对实现新建省域高校由"引进高等教育资源"向"输出特色高等教育资源"的转型发展、地方高校推进国际化办学特色、实现国际化办学示范成效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技术大学 国际化办学 理念嬗变 示范成效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下载PDF
“世界文学”理念的嬗变与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
14
作者 吴祥云 《昭通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62-67,共6页
"世界文学"(Weltliteratur)理念,自1827年歌德提出至今,引起了世界各国专家学者的阐释和理论分析,导致了世界文学理念的嬗变。"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文学"理念的形成启迪... "世界文学"(Weltliteratur)理念,自1827年歌德提出至今,引起了世界各国专家学者的阐释和理论分析,导致了世界文学理念的嬗变。"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文学"理念的形成启迪了比较文学的产生并成为后者的理论基础;比较文学的发展为世界文学的理念拓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理论方法,进而促进了世界文学理念的深化和嬗变;而世界文学理念的嬗变.又反过来促进了比较文学学科的纵深发展,并成为了比较文学的重要主题。比较文学学科几次面临危机,而其每次走出困境,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世界文学"理念的嬗变对其的启迪和不断推动。因此,世界文学理念的嬗变,对比较文学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理念嬗变 比较文学 学科发展
下载PDF
中国网络生态治理发展阶段与理念嬗变
15
作者 彭丽群 《新丝路》 2021年第8期208-209,共2页
2021年是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第27年,互联网使中国从一个闭塞的弱连接社会变成了一个开放的强连接社会,社会结构、运行方式和动力机制也得以改变。通过不同阶段的摸索实践和经验总结,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治理模... 2021年是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第27年,互联网使中国从一个闭塞的弱连接社会变成了一个开放的强连接社会,社会结构、运行方式和动力机制也得以改变。通过不同阶段的摸索实践和经验总结,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治理模式。文章通过定性分析回顾中国互联网27年历史,将其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总结演变的特征,概括所取得的成果和将来面临的挑战,剖析中国网络生态治理的历史沿革和理念嬗变,以期对当下互联网生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治理历程 网络生态 理念嬗变
下载PDF
理性的冒险:西方理性主义大学理念嬗变与危机
16
作者 牛晓雨 《高教文摘》 2020年第10期61-62,共2页
高等教育系统是复杂系统,大学组织是复杂性组织,因而,任何对它们的讨论都无法脱离它们所依存的社会与历史背景,无法脱离它们的文化与哲学规定性。理性主义,也可以说是理性哲学,是西方各种主义的源头,是贯穿整个西方文化历史进程的独特... 高等教育系统是复杂系统,大学组织是复杂性组织,因而,任何对它们的讨论都无法脱离它们所依存的社会与历史背景,无法脱离它们的文化与哲学规定性。理性主义,也可以说是理性哲学,是西方各种主义的源头,是贯穿整个西方文化历史进程的独特文化逻辑,也是西方文化赖以生发的基点和座架。认识到西方大学和现代大学的理性主义文化和哲学规定性,是迈向大学本质一度中去的关键一步,也是理解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社会容受、扬弃西方大学模式和理性主义哲学规定性的自我主张的关键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系统 大学本质 理性主义哲学 西方理性主义 理念嬗变 理性哲学 自我主张 历史进程
原文传递
运用“创客”理念提升教师“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
17
作者 张福芝 《文理导航》 2021年第11期95-96,共2页
时下,部分学校各科教师和各处室各自为政的现象比比皆是,比如,家校扯皮,诸多因子缺乏高效统筹;各自为政,缺乏跨界解决问题能力;学科分明,缺乏深度高效融合机制。而这对学校学科内涵式和精细化的发展是不利的。运用“创客”理念或能较好... 时下,部分学校各科教师和各处室各自为政的现象比比皆是,比如,家校扯皮,诸多因子缺乏高效统筹;各自为政,缺乏跨界解决问题能力;学科分明,缺乏深度高效融合机制。而这对学校学科内涵式和精细化的发展是不利的。运用“创客”理念或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如打破学科森严壁垒,全面培训教师;构建融合课程体系,立体滋养学生;调整学生时钟打点,适应“儿童视角”,以此助力于学校的内涵式、跨越式和精细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客理念 跨学科 理念嬗变 精细发展 以生为本
下载PDF
20世纪西方戏剧理念的嬗变 被引量:9
18
作者 梁燕丽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51,共7页
20世纪西方戏剧理念的嬗变,主要有四条相互交叉的发展线索:从幻觉剧场到反幻觉剧场,从剧本中心到表演中心,从艺术表演到文化仪式和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戏剧。整个20世纪西方戏剧理念嬗变的核心,是在现代、后现代语境下重新思考何谓&qu... 20世纪西方戏剧理念的嬗变,主要有四条相互交叉的发展线索:从幻觉剧场到反幻觉剧场,从剧本中心到表演中心,从艺术表演到文化仪式和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戏剧。整个20世纪西方戏剧理念嬗变的核心,是在现代、后现代语境下重新思考何谓"戏剧",而何谓"戏剧"从根本上说就是何谓"人"。西方20世纪完成了"现代戏剧"的建构,也就完成了"现代人"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西方戏剧 理念嬗变
原文传递
重走中国西北角与新闻教学取向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亚旭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91-93,97,共4页
针对当前我国新闻教育存在实践性与学理性相悖离的问题,本文以近期一些院校的师生参与"重走中国西北角"新闻活动为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新闻教学必须融入有价值的新闻活动,新闻教学的实践性须在学理性的观照之下注重实用... 针对当前我国新闻教育存在实践性与学理性相悖离的问题,本文以近期一些院校的师生参与"重走中国西北角"新闻活动为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新闻教学必须融入有价值的新闻活动,新闻教学的实践性须在学理性的观照之下注重实用性、启发性和针对性。强调新闻教学中的实践性与学理性的内在统一和新闻教育"术"与"学"的两极平衡,认为师生参与"重走中国西北角"新闻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内化学生的专业精神与社会责任等方面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理念嬗变 学术两极 精神传承
下载PDF
人学视域中的医德教育 被引量:1
20
作者 韦兆钧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00-102,共3页
关键词 医德教育 理念嬗变 以人为本 情感体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