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性与信仰的交汇──浅析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2
1
作者 朱朝辉 《理论学刊》 CSSCI 1997年第2期77-81,共5页
关键词 奥古斯丁 理性与信仰 美学思想 信仰的基础 柏拉图 基督教神学 美学体系 中世纪美学 圣托马斯·阿奎那 古代美学思想
下载PDF
论但丁《神曲》的理性与信仰 被引量:6
2
作者 马小朝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5期88-92,99,共6页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历史序幕是但丁拉开的 ,赋予他勇气和决心的是他对人生的透彻深思 ,这深思的底蕴便凝定在他的划时代的著作《神曲》中。《神曲》记述的其实是人生的“心灵”之游 ,是以象征的方式探索了人生的深邃与复杂。人需要两...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历史序幕是但丁拉开的 ,赋予他勇气和决心的是他对人生的透彻深思 ,这深思的底蕴便凝定在他的划时代的著作《神曲》中。《神曲》记述的其实是人生的“心灵”之游 ,是以象征的方式探索了人生的深邃与复杂。人需要两种文化形态 :理性与信仰。但丁所说的理性是人类历史中的人的自由意志 ,是普照着上帝创世之光的人生实践。但丁所张扬的信仰获救是一种超越物质的有限、进入纯精神无限的审美的人生理想 ,耶稣受难所打开的人类精神的飞升是纯精神的允诺 ,它赋予人以信仰的勇气和执着性。但丁《神曲》的二重性与其说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与新时期最初一位诗人的二重性 ,毋宁说是西方人文艺术精神所包含的希腊异教精神的理性意识与基督精神的信仰思想的二重性。这种二重性包孕着人生永恒的矛盾与困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曲》 自由意志 基督精神 理性与信仰 希腊精神 维吉尔 人类历史 二重性 价值理性 矛盾与困惑
下载PDF
理性与信仰──从本体论证明谈起 被引量:1
3
作者 章忠民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7年第5期54-59,共6页
关键词 本体论证明 黑格尔 理性与信仰 斯宾诺莎 上帝观念 思维与存在 合乎理性 绝对理念 笛卡尔 客观性
下载PDF
哲学:理性与信仰(下) 被引量:1
4
作者 金春峰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4-79,共6页
哲学:理性与信仰(下)金春峰三信仰衰落与理性独尊在哲学上的反映西方,中世纪结束,进入文艺复兴以后,信仰衰落,理性高涨,反映在哲学上是:与古代哲学主要陈述本体论不同,近现代哲学主要研究认识论问题,研究认识的方法、表达的... 哲学:理性与信仰(下)金春峰三信仰衰落与理性独尊在哲学上的反映西方,中世纪结束,进入文艺复兴以后,信仰衰落,理性高涨,反映在哲学上是:与古代哲学主要陈述本体论不同,近现代哲学主要研究认识论问题,研究认识的方法、表达的方法;研究科学发现的逻辑;研究在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与信仰 新哲学 理性主义 人的本质 文艺复兴 王阳明 本体 人文主义 科学主义 存在主义
下载PDF
解释学理性与信仰的相遇──海德格尔早期宗教现象学的方法论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祥龙 陈岸瑛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1-68,共8页
关键词 海德格尔 解释学 现象学 理性与信仰 宗教现 拉斯克 胡塞尔 生活体验 生活经验 《存在与时间》
原文传递
汉斯·昆论理性与信仰
6
作者 张志刚 《世界宗教文化》 1997年第4期10-14,共5页
汉斯·昆论理性与信仰●张志刚在当代神学界,很少有人能像汉斯·昆(HansKung,1928~)那样扮演好两种矛盾的角色既是一个学术勇气过人的改革派思想家,又是一位信仰意志顽强的护教论者。这就决定了汉斯·昆... 汉斯·昆论理性与信仰●张志刚在当代神学界,很少有人能像汉斯·昆(HansKung,1928~)那样扮演好两种矛盾的角色既是一个学术勇气过人的改革派思想家,又是一位信仰意志顽强的护教论者。这就决定了汉斯·昆的思想特色,即由当代文化氛围来重新解释基督教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与信仰 上帝 理性 理性 信仰问题 危机神学 辩证神学 自然神学 思维范式 托马斯·阿奎那
原文传递
理性与信仰
7
作者 李秀龙 《天涯》 1997年第5期32-33,共2页
在人类精神史上,理性与信仰似有相合之处,比如理性主义者可以将信仰深层、本质的内涵勾销掉,使之变得适于理性、融于理性,理性化而成为理性思想体系中之构成要素;信仰者中也多见依凭理性者:求助理性来证明信仰之真实。但由于二者在最根... 在人类精神史上,理性与信仰似有相合之处,比如理性主义者可以将信仰深层、本质的内涵勾销掉,使之变得适于理性、融于理性,理性化而成为理性思想体系中之构成要素;信仰者中也多见依凭理性者:求助理性来证明信仰之真实。但由于二者在最根本处之相悖,理性与信仰之争却从未断绝,并且会永远延续下去。理性与信仰之争可以说是人类精神史上最重大的问题,因为这实际上是与人类生命之根基、生命之幸福、生命之前途最密切攸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与信仰 理性主义者 信仰 理性制度 人类生命 精神史 人类本性 构成要素 集团利益 人的需要
原文传递
中世纪自然神学的兴衰与现代性的兴起——以阿奎那和奥卡姆的思想为视角
8
作者 黄志鹏 张生 《社会科学动态》 2023年第6期11-16,共6页
基督教哲学自诞生以来就伴随着理性与信仰关系的争论。随着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发展,产生了认为单靠理性就能认识上帝的自然神学。唯名论的出现破坏了这一切,它不仅拒斥了实在论对共相的看法,也拒斥了经院哲学的上帝观和世界观并终结了经... 基督教哲学自诞生以来就伴随着理性与信仰关系的争论。随着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发展,产生了认为单靠理性就能认识上帝的自然神学。唯名论的出现破坏了这一切,它不仅拒斥了实在论对共相的看法,也拒斥了经院哲学的上帝观和世界观并终结了经院哲学对理性与信仰调和的努力,产生了始料未及的后果,现代性也由此发端。然而种种替代方案的失败标志着现代性危机的正式出现。人该如何在现代性危机与病症的包围下寻找到一条新的出路?显然只要人继续存在下去,这个问题就会一直困扰并使我们重新思考这一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神学 现代性 经院哲学 唯名论 理性与信仰
下载PDF
东方与西方之间:犹太哲学及其对中国哲学的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傅有德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犹太哲学既不同于西方的理性主义哲学 ,也不同于中国古代的直觉主义哲学。它代表了一种新型的思维方式 ,是一条介于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之间的“亦东亦西”的思想之路。犹太哲学不仅在形式上利用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思维方式来解释自己的... 犹太哲学既不同于西方的理性主义哲学 ,也不同于中国古代的直觉主义哲学。它代表了一种新型的思维方式 ,是一条介于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之间的“亦东亦西”的思想之路。犹太哲学不仅在形式上利用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思维方式来解释自己的传统 ,而且做到了在内容上与西方哲学的融合与统一。犹太哲学对中国哲学的意义在于 ,它认定了中国现代哲学发展的方向 ,表明中西哲学会通的道路是可行的 ;中国现代哲学没有做到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与西方哲学的真正融合 ,犹太哲学为未来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范例 ;作为一种宗教哲学 ,犹太哲学提醒未来的中国哲学应关注宗教信仰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犹太哲学 理性与信仰 直觉 中西合璧
下载PDF
填补黑格尔哲学研究空白的一部佳作——评赵林博士的《黑格尔的宗教哲学》
10
作者 陈东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黑格尔哲学 宗教哲学 神学思想 神秘性 理性与信仰 西方哲学 理性主义 黑格尔唯心主义 辩证法 思辨哲学
下载PDF
“丑陋的鸿沟”无法跨越?——莱辛《论圣灵与大能的证明》解读
11
作者 刘苏丹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48,共8页
莱辛在《论圣灵与大能的证明》一文中提出"丑陋的鸿沟"这一划分历史真理与理性真理的著名意象。通过对莱辛这一论证的重构和对其中重要概念的辨析,并集合克尔凯郭尔、卡尔·巴特、麦克尔森等后世哲学家对此命题的论述,可... 莱辛在《论圣灵与大能的证明》一文中提出"丑陋的鸿沟"这一划分历史真理与理性真理的著名意象。通过对莱辛这一论证的重构和对其中重要概念的辨析,并集合克尔凯郭尔、卡尔·巴特、麦克尔森等后世哲学家对此命题的论述,可以发现莱辛对这一意象背后隐藏的重大宗教哲学问题的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辛 历史真理 理性真理 理性与信仰
下载PDF
填补黑格尔宗教哲学研究的空白──评《黑格尔的宗教哲学》
12
作者 陈东华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8-19,共2页
填补黑格尔宗教哲学研究的空白──评《黑格尔的宗教哲学》陈东华黑格尔哲学在中国的传播,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特别是在全国解放以后,由于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视,自然而然地就导致了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来源──... 填补黑格尔宗教哲学研究的空白──评《黑格尔的宗教哲学》陈东华黑格尔哲学在中国的传播,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特别是在全国解放以后,由于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视,自然而然地就导致了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视,而其中作为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哲学 黑格尔哲学 神学思想 神秘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 理性与信仰 黑格尔唯心主义 辩证法 德国古典哲学 《精神现象学》
下载PDF
超越与理想:唐君毅哲学的主题
13
作者 郑潮波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51-58,78,共9页
关键词 唐君毅 理性形而上学 理性与信仰 中国文化 理性主义 海德格尔 理性 宗教信仰 唯心主义 道德实践
下载PDF
中世纪的理性概念
14
作者 刘友古 《基督教学术》 CSSCI 2015年第2期21-35,250,共16页
理性在人类思想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在中世纪社会中显然投身于信仰的怀抱,并显示其自身的内涵、特征及作用,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经过了从臣服于信仰到独立于信仰的过程,并逐渐取得了思想上的更高地位和更大作用。这就意味... 理性在人类思想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在中世纪社会中显然投身于信仰的怀抱,并显示其自身的内涵、特征及作用,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经过了从臣服于信仰到独立于信仰的过程,并逐渐取得了思想上的更高地位和更大作用。这就意味着西方中世纪时代思想的转换,唤醒了那沉睡千年之久的哲学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 理性概念 理性与信仰
原文传递
信仰就是赞同地思考——奥古斯丁论信仰
15
作者 张荣 《世界宗教文化》 1998年第1期38-39,共2页
信仰就是赞同地思考———奥古斯丁论信仰●张荣作为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他首先指出,信仰是人类通往上帝之路的起点,也是人类理解的向导。在《论自由意志》一书中他说:“我们为何要作恶的问题曾使我苦恼,……上帝要帮助我... 信仰就是赞同地思考———奥古斯丁论信仰●张荣作为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他首先指出,信仰是人类通往上帝之路的起点,也是人类理解的向导。在《论自由意志》一书中他说:“我们为何要作恶的问题曾使我苦恼,……上帝要帮助我们,并使我们了解我们所信的,我们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古斯丁 信仰 上帝之城 吉尔松 理性与信仰 希腊哲学 德尔图良 信仰主义 理性主义 哲学思考
原文传递
神圣超越的哲学重建——《周易》与现象学的启示 被引量:11
16
作者 黄玉顺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8,共12页
哲学在轴心时代以宗教的对立面出现,否弃了外在神圣超越,而走上了人本主义的内在超越之路,但在取得丰硕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当今思想的根本任务是克服理性与信仰的对立,这意味着神圣超越的哲学重建。对此,现象学"... 哲学在轴心时代以宗教的对立面出现,否弃了外在神圣超越,而走上了人本主义的内在超越之路,但在取得丰硕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当今思想的根本任务是克服理性与信仰的对立,这意味着神圣超越的哲学重建。对此,现象学"解构→还原→建构"的思想方法和《周易》"古歌→形而上者→形而下者"的建构路径都有深刻的启示,后者"理→性→命"的命题结构亦可用以阐明重建神圣超越的具体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现象学 理性与信仰 神圣超越 哲学重建
原文传递
大学思想史前史:纽曼之前的大学观念及其来源——以“idea”一词出现及其展开为核心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晨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3-89,共7页
在纽曼使用idea一词首次系统完整地对大学思想进行思考之前,著名思想家柏克和柯勒律治等人已经使用idea一词来论述包括大学在内的传统机构的精神观念及其作用。这一词的历史意义和使用方式包含了对知识、理性与信仰之关系、对传统的态... 在纽曼使用idea一词首次系统完整地对大学思想进行思考之前,著名思想家柏克和柯勒律治等人已经使用idea一词来论述包括大学在内的传统机构的精神观念及其作用。这一词的历史意义和使用方式包含了对知识、理性与信仰之关系、对传统的态度等深层问题的思考,从而对纽曼的大学思想定型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该词的来源、原初意义及其影响决定了大学观念在其开端就受到了保守主义思想的影响,并具有了保守思维的意识结构和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观念 纽曼 柏克 柯勒律治 理性与信仰 保守主义
原文传递
黑格尔宗教哲学研究的补白之作——读《黑格尔的宗教哲学》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祖陶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3-34,共2页
黑格尔宗教哲学研究的补白之作——读《黑格尔的宗教哲学》杨祖陶(武汉大学哲学系)黑格尔哲学在我国学术界,虽然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黑格尔的宗教哲学却一直受到忽视。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宗教和对宗教的哲学反思相对于艺术、... 黑格尔宗教哲学研究的补白之作——读《黑格尔的宗教哲学》杨祖陶(武汉大学哲学系)黑格尔哲学在我国学术界,虽然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黑格尔的宗教哲学却一直受到忽视。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宗教和对宗教的哲学反思相对于艺术、道德、乃至法而言,几乎是一个无人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哲学 黑格尔哲学 宗教神秘主义 神学思想 思辨辩证法 理性主义 《精神现象学》 理性和非理性 对立统一 理性与信仰
原文传递
再谈回归生活世界的价值诉求——儒学变迁史补叙
19
作者 冯达文 《国际儒学(中英文)》 2022年第3期1-18,167,共19页
孔子立足于“原人”“原情”“原事”,随时随处指点“为仁(人)之道”。孔子和儒家学人,并不是看不到世间恶的变迁,但是他们致力于寻找与挖掘世间美好的东西。世间美好的东西是什么?是亲亲之情、恻隐之心,这是每个个人自然—本然具足的,... 孔子立足于“原人”“原情”“原事”,随时随处指点“为仁(人)之道”。孔子和儒家学人,并不是看不到世间恶的变迁,但是他们致力于寻找与挖掘世间美好的东西。世间美好的东西是什么?是亲亲之情、恻隐之心,这是每个个人自然—本然具足的,是“原情”。“随时随处指点”,就是把个人自然—本然具足的这种“原情”唤醒起来,激发出来。每个个人依自己的这种“原情”去行“事”,便是“原事”;去做“人”,即是“原人”。孔子和儒家学人期望每个个人做回人自己,有“亲亲之情”“恻隐之心”。只要每个个人做回人自己,每个个人便成为仁人,世界便成为美好的世界。这是儒学的用心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学 汉唐宇宙论 宋明本体论 理性与信仰 情本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