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惯形成下消费理性的理论探讨与实证检验
1
作者 蒋诗 马树才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41,共9页
习惯形成类似于一种谨慎行为,它制约消费增长,而理性消费者的习惯形成对消费增长的抑制效应更强。基于习惯形成理论框架下提出本研究范围内消费理性的含义与检验标准,并实证考察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理性,以此为缓解居民习惯形成、促进消... 习惯形成类似于一种谨慎行为,它制约消费增长,而理性消费者的习惯形成对消费增长的抑制效应更强。基于习惯形成理论框架下提出本研究范围内消费理性的含义与检验标准,并实证考察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理性,以此为缓解居民习惯形成、促进消费增长的政策建议提供依据。研究结果显示:比较来看,在我国经济转轨后与着力改善供求失衡的经济结构前的1995-2014年这20年间,城镇居民消费具有理性,而农村居民消费总体不具有理性。这一结论也为近年来消费增长缓慢、居民对总需求政策不敏感做出了一种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 消费习惯形成 消费理性
下载PDF
理性习惯偏好与居民消费行为 被引量:22
2
作者 杭斌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29,共7页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城镇居民已经习惯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一个家庭当年消费的数量和上一年相同,其幸福感就会打折扣;另一方面,消费还具有外部性,如果与他人相比自己的消费水平降低了,消...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城镇居民已经习惯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一个家庭当年消费的数量和上一年相同,其幸福感就会打折扣;另一方面,消费还具有外部性,如果与他人相比自己的消费水平降低了,消费者的效用也会受到损失。因此,理性消费者的决策目标是保持消费长期稳定增长而不仅仅是消费在各个时期的均匀分配。利用1978-2008年中国26个省(直辖市)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得到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消费者的习惯偏好与制度环境有关。受传统计划体制影响,1990年前中国城镇居民的习惯偏好具有明显的"短视"特征。1990-2008年的估计结果则支持了理性习惯形成假设。即内部习惯形成导致了边际消费倾向明显下降,并且消费攀比是理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习惯形成 外部习惯形成 理性习惯形成 短视习惯形成 城镇居民消费
下载PDF
习惯形成、退休冲击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利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9-97,共9页
通过将习惯偏好引入传统的AIDS模型,进一步纳入退休冲击变量,构建了拓展的动态LA/AIDS模型。随后按照各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将全国分为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地区,基于2003—2014年中国26个省城镇居民面板数据,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 通过将习惯偏好引入传统的AIDS模型,进一步纳入退休冲击变量,构建了拓展的动态LA/AIDS模型。随后按照各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将全国分为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地区,基于2003—2014年中国26个省城镇居民面板数据,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习惯形成、退休冲击对中国不同收入等级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同时用FE-IV估计法对相应的静态模型进行估计。实证结果表明:(1)各收入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均显示出了显著的习惯形成特征,惯性最强的是食品消费支出份额,惯性最小的是家庭设备。(2)退休冲击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在中等收入地区和高收入地区显著,而在低收入地区不显著。在控制了习惯形成效应后,退休冲击对消费支出份额的影响程度均变小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形成 动态LA/AIDS模型 退休冲击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
下载PDF
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消费习惯的差异研究——基于具有习惯效应的面板ELES模型
4
作者 吴学品 马永俊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84-90,共7页
有效融合ELES模型、效用函数和外部习惯理论,可以构建具有外部习惯效应的面板ELES模型,实证分析现阶段高、中收入群体对低收入群体在各类消费支出的外部习惯效应及在不同收入地区的主动需求和被动需求大小。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高、中收... 有效融合ELES模型、效用函数和外部习惯理论,可以构建具有外部习惯效应的面板ELES模型,实证分析现阶段高、中收入群体对低收入群体在各类消费支出的外部习惯效应及在不同收入地区的主动需求和被动需求大小。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高、中收入群体在食品、居住、交通和文教的外部习惯效应较强,在衣着、医疗和家庭设备的外部习惯效应较弱,且中等收入群体的外部习惯效应要都强于高收入群体的外部习惯效应。第二,当收入差距处于较低水平时,外部习惯效应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较大,可支配收入影响较小;当收入差距持续拉大时,可支配收入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也会随之增强,此时外部习惯效应的影响强度会相应减弱。第三,就主动需求和被动需求而言,总体上存在主动需求大于被动需求;就不同收入群体而言,高收入群体对各类消费支出的需求影响(包含主动需求和被动需求)大于中等收入群体;就地区整体需求而言,高收入地区需求最大,中等收入地区次之,低收入地区需求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结构 外部习惯形成 面板ELES模型 城镇居民消费
下载PDF
习惯形成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臧旭恒 陈浩 宋明月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0-75,共16页
习惯形成是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依据之一,影响着其演变和发展的规律,现有研究普遍认为,该特征导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愈加谨慎,但追根溯源,习惯形成究竟对居民消费具有怎样的内在影响机制,这是文章探究的主要问题。以改进的Dynan模型为基础... 习惯形成是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依据之一,影响着其演变和发展的规律,现有研究普遍认为,该特征导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愈加谨慎,但追根溯源,习惯形成究竟对居民消费具有怎样的内在影响机制,这是文章探究的主要问题。以改进的Dynan模型为基础,充分考虑居民消费习惯形成的产生机制,嵌入状态空间模型(State Space)构建动态消费函数,采用29个省1978-2016年的城镇面板数据,在测算习惯形成、边际消费倾向的时变参数的基础上,运用面板VAR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动态分析发现:面对不确定冲击,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强度随之增大,促使居民降低消费倾向,并在不确定影响弱化后,抑制消费倾向的回升,在两者的相互制约中,消费倾向最终缓慢回升至某一较低的水平,因此习惯形成减慢了居民消费的变化速度,抑制了消费倾向的提高。这启示我们,改革开放以来,来自供给侧的多次不确定冲击,导致了城镇居民消费较大的习惯形成强度,是其消费倾向持续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有效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弱化习惯形成的强度和影响至关重要,为此应构建长效机制,努力降低不确定冲击的广度和深度。文章的研究进一步认清了消费习惯形成的性质,厘清了居民消费变化的动态性和长期性,对提高政策建议的针对性、有效性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形成 消费倾向 动态影响机制 状态空间模型 面板VAR模型
下载PDF
习惯形成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浩 宋明月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33,共9页
居民消费的结构失衡严重制约了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习惯形成特征被认为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对居民消费结构有什么作用?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界定消费结构,将习惯形成嵌入LA/AIDS模型,采用我国29个省市... 居民消费的结构失衡严重制约了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习惯形成特征被认为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对居民消费结构有什么作用?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界定消费结构,将习惯形成嵌入LA/AIDS模型,采用我国29个省市城镇1992 2012年消费和价格结构数据,运用省际面板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的系统估计发现,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习惯形成特征,消费行为较谨慎,抑制了生存型消费占比下降、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占比上升的演变趋势,阻碍了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为优化居民消费结构,应构建弱化习惯形成特征影响的长效机制,通过扩大收入、健全保障、稳定预期等弱化居民的消费习惯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形成 消费结构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LA/AIDS模型
下载PDF
习惯形成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基于收入阶层异质性的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陈浩 臧旭恒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9-74,共6页
习惯形成和消费异质性是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两个基本特征,其对居民消费质量具有怎样的作用?旨在从收入阶层异质性的角度研究习惯形成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界定居民消费结构,以LA/AIDS模型为基础构建消费结构函... 习惯形成和消费异质性是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两个基本特征,其对居民消费质量具有怎样的作用?旨在从收入阶层异质性的角度研究习惯形成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界定居民消费结构,以LA/AIDS模型为基础构建消费结构函数,采用城镇1987—2012年7个收入阶层的结构数据,运用状态空间模型测算习惯形成时变参数,进而运用面板似不相关回归(PSUR)的系统估计发现,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呈现阶层异质性,习惯形成特征通过结构化的异质性影响阻碍了居民生存型消费占比下降、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占比上升的演变趋势。故为优化居民消费结构,减弱习惯形成的影响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形成 消费结构 收入阶层异质性 LA/AIDS模型
下载PDF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习惯形成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兴达 《时代金融》 2019年第8期171-173,共3页
本文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采用2005年至2012年地级市经济面板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对于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形成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存在耐久效应,并且对于当期可支配收入存在"过度敏感"... 本文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采用2005年至2012年地级市经济面板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对于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形成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存在耐久效应,并且对于当期可支配收入存在"过度敏感"。与此同时,实际利率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产生的总效应为收入效应,而非挤出效应。为了消除耐久品消费对于研究的影响,进一步利用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是否存在习惯形成效应,实证结果不支持农村居民食品消费存在习惯形成效应,并且农村居民食品消费同样收到可支配收入影响以及实际利率的挤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消费 消费习惯形成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地级市面板数据
下载PDF
财富偏好、习惯形成与股票溢价之谜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彦斌 徐绪松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X期95-97,共3页
本文提出了同时包含有财富偏好和习惯形成的新效用函数,并构造了基于该效用函数的消费-投资组合模型。本文使用随机动态规划求解了模型,得到了最优解。此外,本文还使用最优解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投资者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的数值均小于3... 本文提出了同时包含有财富偏好和习惯形成的新效用函数,并构造了基于该效用函数的消费-投资组合模型。本文使用随机动态规划求解了模型,得到了最优解。此外,本文还使用最优解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投资者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的数值均小于3,从而解释了股票溢价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富偏好 习惯形成 消费-投资组合模型 股票溢价
下载PDF
非理性消费行为形成机理:基于购买决策模型的仿真
10
作者 王东山 《系统工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48,共10页
本文基于决策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构建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型,并利用购买决策模型仿真研究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行为及其产生的机理。研究表明,环境因素通过商品决策属性感知、期望和吸引力等决策变量,影响消费者的商品效用评价,触发非理性消费... 本文基于决策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构建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型,并利用购买决策模型仿真研究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行为及其产生的机理。研究表明,环境因素通过商品决策属性感知、期望和吸引力等决策变量,影响消费者的商品效用评价,触发非理性消费行为。环境因素的变化引起商品效用评价的增加或减小,产生冲动型消费行为或厌恶型消费行为,且两种非理性消费行为可以相互转换。商品的整体满意水平越高,引起非理性消费行为转换的属性感知值越大,触发冲动型消费行为越困难。商品决策属性吸引力达到非理性消费行为的转换值时,商品效用评价最高,市场竞争力最强。单一决策属性的消费决策极易引起极端非理性消费行为,不利于消费者的健康消费。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型对非理性消费行为具有很好的解释、识别和预测能力,为企业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消费行为 商品效用 购买决策 形成机理 模型仿真 前景理论
原文传递
关于消费习惯形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龙志和 杨建辉 王晓辉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5-77,共3页
消费函数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主要研究消费支出与收入的关系,并为这种关系寻找实际经验资料的支持。这阶段最有代表性的消费函数是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和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第二阶段是5... 消费函数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主要研究消费支出与收入的关系,并为这种关系寻找实际经验资料的支持。这阶段最有代表性的消费函数是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和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第二阶段是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习惯 消费函数 消费 早期消费习惯形成模型 相对风险厌恶效用函数 CRRA 理性消费习惯形成模型 多重消费习惯形成模型
原文传递
居民消费行为异质性视角下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门槛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兴华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3-36,共4页
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建设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居民消费行为仍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差异,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是商贸流通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性因素。为了验证居民不同消费行... 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建设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居民消费行为仍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差异,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是商贸流通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性因素。为了验证居民不同消费行为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性,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和习惯形成假说,分析当前居民消费行为异质性及可能对商贸流通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其次设立门槛面板模型,以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09-2018年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居民消费行为异质性下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门槛特性。得出结论:居民消费行为异质性在以消费跨期替代弹性进行测算下显示出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双门槛效应。在门槛值小于0.70时,将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当门槛值介于0.70-0.75时将抑制商贸流通业发展。由此,应当通过完善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消费环境来拉动内需,为商贸流通业健康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行为 预防性储蓄理论 异质性 习惯形成假说 门槛面板模型
下载PDF
财富偏好、习惯形成和消费与财富的波动率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彦斌 肖争艳 邹恒甫 《经济学(季刊)》 2003年第1期147-156,共10页
本文构造了基于财富和习惯的消费一资产组合投资模型。其中代表性投资者的效用函数不但依赖于投资者的消费历史,还依赖于其财富水平。本文所提出的模型是对Merton(1971)、Bakshi和Chen(1996)、Sundaresan(1989)和Constantinides(1990)... 本文构造了基于财富和习惯的消费一资产组合投资模型。其中代表性投资者的效用函数不但依赖于投资者的消费历史,还依赖于其财富水平。本文所提出的模型是对Merton(1971)、Bakshi和Chen(1996)、Sundaresan(1989)和Constantinides(1990)的消费一资产组合投资模型的推广。我们使用随机动态规划求解模型。并给出了最优的消费和组合投资规则。我们使用此模型计算了消费与财富的波动率,发现习惯形成和较弱的财富偏好均能导致更加平滑的消费行为,从而解释了消费平滑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富偏好 习惯形成 消费-资产组合投资模型 消费平滑 消费波动率 财富波动率
原文传递
习惯形成与中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行为——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崔海燕 范纪珍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7-661,共5页
运用1997~2008年中国26个省(自治区)的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数据,在构建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城镇居民的信息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的信息消费变动呈现出对收入变动... 运用1997~2008年中国26个省(自治区)的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数据,在构建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城镇居民的信息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的信息消费变动呈现出对收入变动的过度敏感性;城镇居民的信息消费表现出了显著的内部习惯形成,即信息消费存在棘轮效应;城镇居民的信息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消费 城镇居民 内部习惯形成 外部习惯形成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原文传递
习惯形成对我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崔海燕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6-80,共5页
利用1997~2011年我国26个省(自治区)的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家庭收支调查数据,在构建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内部习惯形成对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 利用1997~2011年我国26个省(自治区)的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家庭收支调查数据,在构建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内部习惯形成对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具有显著的影响;城镇居民的信息消费行为对农村居民产生了显著的示范效应;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变动呈现出对收入变动的过度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消费 农村居民 内部习惯形成 外部习惯形成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原文传递
中国居民消费习惯参数的估计——基于Meta的实证分析
16
作者 李小胜 邢玉玲 《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32,共13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储蓄率持续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长期的高储蓄率会抑制居民消费需求,进而阻碍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国内外研究从消费习惯视角解释高储蓄率,但消费习惯估计值差异较大,甚至出现了截然相反的结论.因此,关于消费习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储蓄率持续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长期的高储蓄率会抑制居民消费需求,进而阻碍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国内外研究从消费习惯视角解释高储蓄率,但消费习惯估计值差异较大,甚至出现了截然相反的结论.因此,关于消费习惯参数估计值差异的原因、估计值的大小、估计值的影响因素、估计消费习惯参数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等值得深入研究.基于2002年至2021年48篇涉及中国消费习惯形成的实证研究并得到410个估计值,采用描述性统计研究习惯形成参数在不同特征下的均值和标准差,观察漏斗图判断习惯形成参数是否有发表偏倚,通过Meta计量回归得到消费习惯参数的真实估计值,并探讨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的计量结果,利用贝叶斯模型平均研究习惯形成参数估计值大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居民消费习惯形成参数的真实估计值为0.2,中国居民消费行为存在显著的消费习惯是中国高储蓄率的一种良好解释.②使用贝叶斯模型平均和频率模型对影响结果差异的因素进行分析,表明模型估计方法、数据年份、模型形式、考虑流动性约束以及使用宏观和微观数据都是导致研究结果差异的重要因素.③中国居民消费习惯参数估计值不存在显著的发表偏倚,已有研究没有迎合编辑和审稿人的偏好选择刊登有意义的结果.通过Meta计量回归为中国消费习惯形成参数估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后续研究在选取数据特征、估计方法、模型形式和实证影响因素的方面提供参考,也为改变消费习惯并启动消费而出台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消费习惯参数 习惯形成 META分析 贝叶斯模型平均 发表偏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