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冈察洛夫理想人物塑造的再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高荣国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5-89,共5页
如何塑造理想人物是冈察洛夫通过文学作品提出社会问题和展现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对理想人物的选取与刻画不仅与冈察洛夫的文学典型观有关,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俄国文学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紧密联系。研究冈察洛夫理想人物的塑造过程、性... 如何塑造理想人物是冈察洛夫通过文学作品提出社会问题和展现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对理想人物的选取与刻画不仅与冈察洛夫的文学典型观有关,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俄国文学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紧密联系。研究冈察洛夫理想人物的塑造过程、性格确定及其原因,对于我们了解以冈察洛夫为代表的19世纪中期俄国自由派作家的社会观、伦理道德观和文学创作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察洛夫 理想人物 文学典型观 俄国自由派作家
下载PDF
浅析《双城记》中的理想人物 被引量:5
2
作者 阎静之 《沧桑》 2010年第2期235-236,共2页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塑造了不同的人道主义理想人物,通过气氛紧张的社会历史背景,精心安排的艺术架构,作者刻画了梅尼特医生、代尔那和卡尔登三位男性理想人物,他们围绕路茜这条"爱的金线"构建起一幅和谐仁爱的生活画面。《...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塑造了不同的人道主义理想人物,通过气氛紧张的社会历史背景,精心安排的艺术架构,作者刻画了梅尼特医生、代尔那和卡尔登三位男性理想人物,他们围绕路茜这条"爱的金线"构建起一幅和谐仁爱的生活画面。《双城记》通过浪漫现实主义描写,成功戏剧化了个人困境与人性冲突,堪称是最充分地宣扬作者人道主义理想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更斯 《双城记》 理想人物 浪漫 仁爱
下载PDF
关汉卿演义出的时代理想人物 被引量:1
3
作者 杜改俊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58-62,共5页
历来人们认为 ,关汉卿的作品是对被压迫者的生活及斗争的反映 ,这种说法实际上也许既不客观也不全面。通过对关汉卿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及与人物相关的时代进行具体的分析 ,可以发现关汉卿的作品更多的是对人的价值的评判 ,是对理想人物的... 历来人们认为 ,关汉卿的作品是对被压迫者的生活及斗争的反映 ,这种说法实际上也许既不客观也不全面。通过对关汉卿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及与人物相关的时代进行具体的分析 ,可以发现关汉卿的作品更多的是对人的价值的评判 ,是对理想人物的塑造而不是对现实人的反映 ,关汉卿演义出的时代理想人物的精神是斗争 ,素质是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汉卿 时代理想人物 人的基本精神 斗争 智慧
下载PDF
变革时代的“实干”品格与“道德”追求——鲁迅与夏目漱石小说中理想人物形象的比较
4
作者 孙放远 宋昕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5-16,共2页
鲁迅、夏目漱石小说中各有一组理想人物形象,这些理想人物都有率真的个性。鲁迅更突出外在的实干精神,夏目漱石更注重内面的道德追求。鲁、夏不同的价值取向,与各自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不同的思想背景有很大关系。
关键词 鲁迅 夏目漱石 小说 理想人物
下载PDF
简谈庄子的“理想世界”与“理想人物”
5
作者 梁克隆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15-119,共5页
庄子把道家"小国寡民"式的"至德之世",当作自己的"理想社会"而加以追求,正是他"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的学说特质,也是他否定社会现实,崇尚自然,强调返归自然的自由精神所致。庄... 庄子把道家"小国寡民"式的"至德之世",当作自己的"理想社会"而加以追求,正是他"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的学说特质,也是他否定社会现实,崇尚自然,强调返归自然的自由精神所致。庄子的理想人物,虽有"神人"、"至人"、"圣人"、"真人"等的称谓,但其"得道者"的本质与境界都是相同的。尤其是对"道"的礼赞,对"大美"的憧憬、追求,对"畸人美德"的注重关切,都使庄子的理想世界与理想人物,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理想世界 理想人物
下载PDF
老舍笔下理想人物的悲剧性抗争
6
作者 杨杰蛟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61-63,共3页
在老舍的小说创作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对于理想人物的构建。他们有的通过消解自身以实现新的进步,有的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做着注定没有任何结果的挣扎,还有的则以生命为代价,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洪流之中,力图守护个体与民族的尊严。这种... 在老舍的小说创作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对于理想人物的构建。他们有的通过消解自身以实现新的进步,有的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做着注定没有任何结果的挣扎,还有的则以生命为代价,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洪流之中,力图守护个体与民族的尊严。这种种抗争固然方式各异,但无不带有悲剧性的意味,而正是在这种悲剧性抗争的表现之中,凸显出老舍内心的受难意识及对于生存价值的丰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理想人物 悲剧性抗争 受难意识
下载PDF
谈《青史演义》中汉化的理想人物形象
7
作者 秋喜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22-26,共5页
《青史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不仅是蒙古族历史真人 ,而且是经作家汉文化过滤后豁然而立的理想人物形象。作者除了本民族文化的审美把握之外 ,用儒家理想人格及参照汉族文学的人物形象 。
关键词 《青史演义》 理想人物 蒙古族 人物形象 儒家理想人格 汉族文学 蒙汉文化 成吉思汗 毛浩来
下载PDF
司马迁的理想人物 被引量:1
8
作者 曾朝阳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42-143,共2页
从《史记》尤其是各传的"太史公曰"部分对人物的叙写与评价,可以感触到作者对人物的感情倾向以及对人物某种品质的褒赞与否。结合其生平,分析了司马迁心中的理想人物品质:积极进取、执着坚定、超越功利、奇才大智、人格独立... 从《史记》尤其是各传的"太史公曰"部分对人物的叙写与评价,可以感触到作者对人物的感情倾向以及对人物某种品质的褒赞与否。结合其生平,分析了司马迁心中的理想人物品质:积极进取、执着坚定、超越功利、奇才大智、人格独立、重情重谊、爱国为公、舍身取义、仁让谦逊、好乐爱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理想人物
下载PDF
石一枫小说中“理想人物”的社会生成与文学再现——以《借命而生》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哲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1-136,共6页
石一枫的小说创作始终不缺乏想象力但似乎又从来不依靠想象力取胜,从创作之初对个人化的青春感伤式的缅怀和祭奠,到近期对中国社会现实问题和时代精神难题的持续关注,石一枫小说叙事的内在指向一直与社会现实、道德困境、历史发展保... 石一枫的小说创作始终不缺乏想象力但似乎又从来不依靠想象力取胜,从创作之初对个人化的青春感伤式的缅怀和祭奠,到近期对中国社会现实问题和时代精神难题的持续关注,石一枫小说叙事的内在指向一直与社会现实、道德困境、历史发展保持着紧密对接与对话关系,并凭借这种小说特质确定了自己的文学地位和文学方向,正如孟繁华先生所说:“石一枫引起文学界广泛注意,从不同的角度深刻揭示了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社会巨变背景下的道德困境,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塑造了这个时代真实生动的典型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创作 文学地位 社会生成 理想人物 社会现实问题 道德困境 中国社会 时代精神
下载PDF
哈金作品中的理想人物——格林医生
10
作者 张国琳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年第2期151-153,共3页
《战废品》是哈金继《等待》和《疯狂》之后的又一部回望中国、书写中国抗美援朝战争的力作。小说从一名国民党战俘的微观视角展示了个体生命面对生存困境的孤独与焦虑,可以说是一部探讨人性的、非常"人化"的作品,因而人物就... 《战废品》是哈金继《等待》和《疯狂》之后的又一部回望中国、书写中国抗美援朝战争的力作。小说从一名国民党战俘的微观视角展示了个体生命面对生存困境的孤独与焦虑,可以说是一部探讨人性的、非常"人化"的作品,因而人物就成为解读这部作品的重要因素。本文拟从格林医生入手,分析人物对话行为、心理和身份,探讨这一形象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并联系到作家本人的创作背景,认为格林医生与作家的生活理想相契合,是作家生活理想的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医生 理想人物 性格 背景 中西文化
下载PDF
理想人物浅探
11
作者 姚志强 《江海学刊》 1984年第6期150-154,176,共6页
一 关于现实主义的叙事性文学作品要不要塑造理想人物的问题,早在五十年代,开始在苏联,继而在我国曾经展开过热烈的争论。在苏联,以否定这个口号而结束了这场争论。在我国,这一争论时起时伏,
关键词 理想人物 叙事性文学作品 现实主义 五十年代 争论 苏联
下载PDF
青少年心目中的理想人物
12
作者 时蓉华 《学习与实践》 1987年第3期25-29,共5页
在社会生活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学生,随着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与深入,他们对于社会日益关心,不仅涉及政治与经济领域,而且扩展到了整个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他们总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竭力从社会生活中寻找理想人物。
关键词 青少年学生 理想人物 社会生活 交往范围 经济领域 社会文化 价值观
下载PDF
关于写“理想人物”问题——论柳青的艺术观之五
13
作者 刘建军 蒙万夫 《齐鲁学刊》 1981年第2期83-88,共6页
无论是社会主义时代的作家,还是以往各个时代的许多进步的作家甚或一些反动的作家,他们在创造各种各样的典型人物的时候,都注意塑造自己的理想人物。正如柳青所说,写理想人物,并不是从革命的现实主义文学才开始的,过去的现实主义和过去... 无论是社会主义时代的作家,还是以往各个时代的许多进步的作家甚或一些反动的作家,他们在创造各种各样的典型人物的时候,都注意塑造自己的理想人物。正如柳青所说,写理想人物,并不是从革命的现实主义文学才开始的,过去的现实主义和过去的浪漫主义,也有写理想人物的。《红楼梦》写了贾宝玉,《三国演义》写了诸葛亮,《水浒传》写了宋江,《西游记》写了孙悟空;在欧洲,雨果、巴尔扎克、拜伦、狄更斯和托尔斯泰,都写过他们的理想人物,甚至于连果戈理,也想在《死魂灵》第二部写他的理想人物,他写不出来,烧掉原稿,悲观绝望地死了。在历代各个阶级的作家中,都有一些执着于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人物 作家 人物形象 现实主义文学 三国演义 柳青 思想性格 理想主义 浪漫主义精神 典型形象
下载PDF
揭示内心冲突,使理想人物血肉丰满——《三国演义·失街亭》斩马谡片段赏析
14
作者 庄中度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0期67-68,共2页
结合着人物的对话、行动来刻画人物的心理;在许多情形之下,则是在写人物的言(对话)行(动作)之中,着意透露出人物隐秘的内心活动,着笔十分凝炼、十分含蓄,揭示得却异常丰富、异常深刻,这是我国古典小说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的传统笔法。因... 结合着人物的对话、行动来刻画人物的心理;在许多情形之下,则是在写人物的言(对话)行(动作)之中,着意透露出人物隐秘的内心活动,着笔十分凝炼、十分含蓄,揭示得却异常丰富、异常深刻,这是我国古典小说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的传统笔法。因此,只要是在特定的情状之下人物的言行可能暗示着某种合乎性格发展的内心活动,读者就理应细心玩味,以求得对人物丰富性灵的准确把握,对作家的艺术匠心的深刻领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明 内心冲突 理想人物 三国演义 内心活动 丰富性 艺术匠心 分凝 心理描写 艺术技巧
下载PDF
《儒林外史》的理想人物与理想人格
15
作者 吴波 《怀化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73-76,共4页
《儒林外史的理想人物一方面体现了作者对封建士子“文行山处”的态度;一方寄寓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与政治理想.《儒林外史》的理想人格是传统儒家“归仁养德”与道家“顺天从性”理想人格的综合.形成这种特殊人格的原因在于作者思想的复杂性.
关键词 理想人物 理想人格
下载PDF
人工制造理想人物的幻灭——学习鲁迅文艺思想札记
16
作者 李衍柱 《文史哲》 1977年第4期86-89,共4页
鲁迅是我国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他的文艺思想,特别是他后期的文艺思想,处处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辉。鲁迅的思想是和我们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思想相通的。毛主席生前号召我们:要“打破‘金要足赤’、‘人要完人’的... 鲁迅是我国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他的文艺思想,特别是他后期的文艺思想,处处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辉。鲁迅的思想是和我们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思想相通的。毛主席生前号召我们:要“打破‘金要足赤’、‘人要完人’的形而上学错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思想 理想人物 学习鲁迅 英雄人物 毛主席 四人帮 反革命 札记 典型人物 革命文艺
下载PDF
“理想人物”的历史生成与文学生成——“梁生宝”形象的再审视 被引量:9
17
作者 程凯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79,共20页
在十七年文学的形象系列中,梁生宝是一个别具认识价值的人物。自诞生之初,这个"理想人物"就曾遭到是否过于"拔高"的质疑。但梁生宝的"理想性"并非"理念先行",作者柳青是试图通过梁生宝的品质、性格、精神、素质来呈现他对于在... 在十七年文学的形象系列中,梁生宝是一个别具认识价值的人物。自诞生之初,这个"理想人物"就曾遭到是否过于"拔高"的质疑。但梁生宝的"理想性"并非"理念先行",作者柳青是试图通过梁生宝的品质、性格、精神、素质来呈现他对于在合作化运动的"现实"中需要什么样的人的理解。这种人既是"现实"所必需的,也是"现实"所应该培养、生成的。就前一个角度而言,人物折射出的是"现实"的矛盾构造,只有理解、把握"现实"矛盾的结构性要点才能理解为什么这样的品质是可贵、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人物 历史生成 形象 再审 学生 十七年文学 合作化运动 认识价值
原文传递
亚里士多德理想悲剧人物的设定——读《诗学》有感
18
作者 伏伟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2期58-60,共3页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学说是西方悲剧学说的源头,其《诗学》的核心部分就在于他对悲剧理论的阐述。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对理想的悲剧主人公有一些设定,笔者理解为理想的悲剧人物需要有非凡的品质带来美感,需要有显赫的地位带来崇高感,需要...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学说是西方悲剧学说的源头,其《诗学》的核心部分就在于他对悲剧理论的阐述。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对理想的悲剧主人公有一些设定,笔者理解为理想的悲剧人物需要有非凡的品质带来美感,需要有显赫的地位带来崇高感,需要有丰满的性格触发矛盾,需要有无心的过失引发怜惜。悲剧散发着迷人的色彩,是多方因素融合的结果,在这其中既要注重情节的设计,也要注重人物的设定,理想的悲剧人物的设定,将使悲剧更具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 亚里士多德 理想悲剧人物
下载PDF
老舍小说中人物的悲剧意识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雄平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2-116,共5页
老舍小说中的众多人物根据其鲜明的文化身份,大致可分为“老派人物”、“理想人物”、“新派人物”三大类。他们的身份虽不同,但悲剧性的命运却十分相似,其悲剧主要是由他们各自所负载的文化与时代、历史的不谐调所造成的。三类人物分... 老舍小说中的众多人物根据其鲜明的文化身份,大致可分为“老派人物”、“理想人物”、“新派人物”三大类。他们的身份虽不同,但悲剧性的命运却十分相似,其悲剧主要是由他们各自所负载的文化与时代、历史的不谐调所造成的。三类人物分别属于“被旧文化管辖而死的悲剧”、“反抗旧文化而死的悲剧”、“受劣质文化浸染而死的悲剧”。这些文化悲剧虽不悲壮激烈,却也深沉凝重,令人警醒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文化悲剧 老派人物 理想人物 新派人物
下载PDF
论雨果浪漫主义小说中的理想因素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露儒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84,共4页
本文主要通过对法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四部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海上劳工》的分析研究,从审美理想、人生理想和对理想人物的塑造三个方面阐释雨果浪漫主义小说中的理想问题。
关键词 雨果 小说 审美理想 人生理想 理想人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