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概念的认知表达——框架、认知域及理想化的认知模式之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玉洁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39-40,共2页
框架、认知域及理想化的认知模式是认知语言学中表达概念的三个重要术语。对三者在细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使用这些概念,加深对认知语言学的理解。
关键词 框架 认知 理想化的认知模式
下载PDF
从认知角度看交际中的误解 被引量:2
2
作者 郑欣荣 朱雪莲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58-60,共3页
认知语言学是建立在体验哲学基础上的科学,强调在语言和现实中间存在认知这一层次。针对交际中的误解这一问题,用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原理—意象、原型范畴、理想化的认知模型来分析。
关键词 误解 意象 原型范畴 理想化的认知模型
下载PDF
施受歧义产生的条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红旗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7-110,共4页
现代汉语中与施事和受事相关的歧义现象产生的条件,除了句法同形和动词的格框架两个必要条件之外,其充分条件是:动词的格框架对施事和受事社会属性的要求以及体词性成分的意义。
关键词 歧义 施事 受事 格框架 社会属性 理想化的认知模式
下载PDF
英语替代中的预设与概念转移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军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1-6,共6页
英语中的替代既不是替代词对被替代的语言表达式的简单重复,也不是替代成分语义对被替代成分语义的直接替换,而是预设驱动下的概念的激活、转移及重释过程。从对预设的认知解读出发,指出替代是在预设驱动下激活理想化结构、提取抽象语... 英语中的替代既不是替代词对被替代的语言表达式的简单重复,也不是替代成分语义对被替代成分语义的直接替换,而是预设驱动下的概念的激活、转移及重释过程。从对预设的认知解读出发,指出替代是在预设驱动下激活理想化结构、提取抽象语义、转移抽象语义,并最终使语义具体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替代 预设 理想化的认知 概念转移
下载PDF
梯级论证的辩驳之力 被引量:2
5
作者 蒋勇 《语言研究集刊》 2005年第1期294-307,400,共16页
本文探讨梯级论证的辩驳之力。梯级论证是使用梯级修辞手法,以语用梯级中某一含有极量值的事项为对比参照点来论证同一语用梯级中的另一个事项。在论辩中,梯级论证是讲话人借以操控听话人的认知和情感反应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方面,它能突... 本文探讨梯级论证的辩驳之力。梯级论证是使用梯级修辞手法,以语用梯级中某一含有极量值的事项为对比参照点来论证同一语用梯级中的另一个事项。在论辩中,梯级论证是讲话人借以操控听话人的认知和情感反应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方面,它能突显矛盾,批驳谬误,驳倒对方;另一方面,它还能调节语气,传递强劲的语力。本文突破梯级含义和梯级修辞理论的研究方法和范围的局限,从交际双方互动的角度剖析论辩中的梯级修辞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含义 梯级修辞 虚拟思维 理想化的认知模型
原文传递
从ICM的角度解读《围城》中的反讽言语
6
作者 詹绍霞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年第11期210-211,共2页
反讽的效果表现在反讽话语的表达方式里。钱钟书《围城》大量运用反讽的修辞技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很难直接从反讽话语表达的字面意义推导出说话人的意向,自觉会给予更多的阐释。从ICM视角解读《围城》能全面灵活阐释透过话语字面... 反讽的效果表现在反讽话语的表达方式里。钱钟书《围城》大量运用反讽的修辞技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很难直接从反讽话语表达的字面意义推导出说话人的意向,自觉会给予更多的阐释。从ICM视角解读《围城》能全面灵活阐释透过话语字面意义理解其深层内涵的认知机制,对反讽话语停顿的认知与思考让读者或是捧腹或是辛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化的认知模式 反讽 《围城》 常规语用推理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