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概念的认知表达——框架、认知域及理想化的认知模式之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玉洁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39-40,共2页
框架、认知域及理想化的认知模式是认知语言学中表达概念的三个重要术语。对三者在细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使用这些概念,加深对认知语言学的理解。
关键词 框架 认知 理想化的认知模式
下载PDF
施受歧义产生的条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红旗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7-110,共4页
现代汉语中与施事和受事相关的歧义现象产生的条件,除了句法同形和动词的格框架两个必要条件之外,其充分条件是:动词的格框架对施事和受事社会属性的要求以及体词性成分的意义。
关键词 歧义 施事 受事 格框架 社会属性 理想化的认知模式
下载PDF
从ICM的角度解读《围城》中的反讽言语
3
作者 詹绍霞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年第11期210-211,共2页
反讽的效果表现在反讽话语的表达方式里。钱钟书《围城》大量运用反讽的修辞技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很难直接从反讽话语表达的字面意义推导出说话人的意向,自觉会给予更多的阐释。从ICM视角解读《围城》能全面灵活阐释透过话语字面... 反讽的效果表现在反讽话语的表达方式里。钱钟书《围城》大量运用反讽的修辞技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很难直接从反讽话语表达的字面意义推导出说话人的意向,自觉会给予更多的阐释。从ICM视角解读《围城》能全面灵活阐释透过话语字面意义理解其深层内涵的认知机制,对反讽话语停顿的认知与思考让读者或是捧腹或是辛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化的认知模式 反讽 《围城》 常规语用推理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