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体的镜像制造——麦茨的“电影主体符号学”解读之一
1
作者 于宏英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5-12,共8页
当代电影理论家麦茨的第二电影符号学即电影主体符号学,是对其第一电影符号学即电影结构符号学研究的深化与超越。影院机制诱发观众的欲望,将之制造为窥视癖者和恋物欲者。通过对“象征界”中他者欲望的认同亦即对自我欲望的认同,电影... 当代电影理论家麦茨的第二电影符号学即电影主体符号学,是对其第一电影符号学即电影结构符号学研究的深化与超越。影院机制诱发观众的欲望,将之制造为窥视癖者和恋物欲者。通过对“象征界”中他者欲望的认同亦即对自我欲望的认同,电影制造了它在“象征界”的权威地位,进而形成了观影主体的他者主体性。作为“最理想的能指”的电影,隐蔽地使观众丰富多样的自我意识被化约成了单维的视觉性意识,亦即形成了主体意识的片面视觉化。镜像效果机制催动的观众认同机制,是观影者自我主体失落与建构性主体生成的关键环节。正是经历了电影镜像认同后,观影主体的自我意识才开始走向了被篡夺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茨 电影主体符号学 影院机制 理想的能指 电影镜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