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主与德治 被引量:1
1
作者 丁锐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Z期29-30,共2页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和谐发展 社会公平 人与自然 政治生活领域 人民民主 前提基础 社会公正 理想社会状态 人民当家作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与党的领导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智娟 《求知》 2016年第9期13-15,共3页
共同富裕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对理想社会状态的期望和追求,在中国,更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和丰富意蕴,使其与社会主义有着内在本质的天然联系。共同富裕的实现不仅与人民群众的社会生产实践密切相关,更与执... 共同富裕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对理想社会状态的期望和追求,在中国,更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和丰富意蕴,使其与社会主义有着内在本质的天然联系。共同富裕的实现不仅与人民群众的社会生产实践密切相关,更与执政党的领导与建设紧密相连。马克思的历史唯物史观为这一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践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党的领导 理想社会状态 人民群众 社会生产实践 现代化建设 超越资本主义 执政合法性 财产收入 辩证统一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三重关系
3
作者 袁世军 王少明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4年第4期34-36,共3页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理论界所关注的热点话题。笔者认为,两者关系具体表现为三个层面,拟作分析如下:
关键词 三重 消灭剥削 市场配置资源 合目的性 企业的主人 理想社会状态 不等于 人类社会 思想文化素质 共同富裕
下载PDF
历史:实然、必然与应然─—历史观与价值观关系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姚军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42-48,共7页
人们通常都确信历史观作为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起源、本质、规律、过程的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实然和必然的揭示,然而实际上它还包含了对人类历史的应然─—人类社会演变发展的理想状态的体认,并且以对理想社会状态的价值判断... 人们通常都确信历史观作为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起源、本质、规律、过程的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实然和必然的揭示,然而实际上它还包含了对人类历史的应然─—人类社会演变发展的理想状态的体认,并且以对理想社会状态的价值判断为指导。因此,历史观与价值观密不可分,价值观是历史观的灵魂所在,生命所系。当一种历史观为社会所接受并据以指导、组织人们的历史创造活动,历史的应然也就在历史创造活动的展开过程中,成为必然并转化为实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观 价值观 实然 必然 应然 理想社会状态
下载PDF
读鄂萍《正确认识个性的发展》之后的困惑
5
作者 肖雪慧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36-40,共5页
鄂萍的《正确认识个性的发展》(见《道德与文明》1987年第2期)一文抓住一个极有意义而且又极吸引人的题目。但是当我以极大兴趣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深深地困惑了。困惑之一,在于鄂萍把目前在我国强调个性发展的必要性一笔勾销的奇怪逻辑... 鄂萍的《正确认识个性的发展》(见《道德与文明》1987年第2期)一文抓住一个极有意义而且又极吸引人的题目。但是当我以极大兴趣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深深地困惑了。困惑之一,在于鄂萍把目前在我国强调个性发展的必要性一笔勾销的奇怪逻辑。文章开头有这么一段话:“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在具体历史条件所规定的范围内正确地发展社会成员的个性,也正是向共产主义前进的一种重要准备。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是人民群众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它要求社会成员发扬开拓、创造的奋斗精神。这就包含着发扬个体的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群众 献身精神 理想社会状态 低级阶段 现代化建设 历史进程 未来社会 发展社会 社会进步 创造自己
下载PDF
以共同奋斗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6
作者 乔惠波 张凯 《求知》 2022年第4期42-44,共3页
共同富裕是从古至今无数人为之憧憬的理想社会状态,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把共同富裕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解决好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同步富裕和同... 共同富裕是从古至今无数人为之憧憬的理想社会状态,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把共同富裕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解决好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同步富裕和同时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最终要通过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体中国人民 理想社会状态 贫富差距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同步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 量力而行 奋斗目标
下载PDF
中职的诚信教育与德育工作
7
作者 舒仲连 《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2010年第4期55-55,58,共2页
诚者,真诚、真实;信者,诚实、不欺。诚信者,诚实而守信也。我们可以构想一个充满诚信的理想社会状态:上街不需要提防购到假冒伪劣商品;现金交易不需仔细辨认钱币真伪;
关键词 理想社会状态 现金交易 教育内容 基本道德素质 人生价值观 现实社会生活 社会环境影响 团队协作精神
下载PDF
“社会发展”概念的思考框架 被引量:3
8
作者 景天魁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13-16,共4页
1.问题的提出 孟宪忠、丛大川二同志的《发展哲学论纲》 (见本刊1991年第8期),提出了创造性的、建设性的设想。我认为,要想建立发展哲学,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何以必要,二是何以可能?作为核心的,是要对“社会发展”概念给出科学的界... 1.问题的提出 孟宪忠、丛大川二同志的《发展哲学论纲》 (见本刊1991年第8期),提出了创造性的、建设性的设想。我认为,要想建立发展哲学,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何以必要,二是何以可能?作为核心的,是要对“社会发展”概念给出科学的界定。作为日常语词的“社会发展”无非是基于一种经验假设:事情总是发展的,社会当然也要发展。这样浅显的意义,显然不能成为对一门学科进行理论建构的基础。因此,讨论“社会发展”概念的规定性问题,并不是一种纯理论的嗜好,而是为了确定“发展哲学”的“对象域”和“意义域”,也就是本文所说的“思考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哲学 社会发展” 意义域 现代发展观 发展社会 “现代性” 后发式 理想和现实 规定性问题 理想社会状态
原文传递
和谐社会的广义和狭义之辨
9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34-34,共1页
武晟在《理论前沿》2006年第12期撰文指出,从理论和现实上讲,和谐社会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和谐社会是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立足于全人类的进步。
关键词 人类社会 理论前沿 理想社会状态 社会问题 人类的进步 部分质变 质量互变
原文传递
可持续性的全面小康社会
10
作者 卓成华 《中国老年》 2020年第2期9-12,共4页
从“四个现代化”到“小康之家”张爱茹对小康社会理论形成和发展有着多年的研究。她说,“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 从“四个现代化”到“小康之家”张爱茹对小康社会理论形成和发展有着多年的研究。她说,“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那时以来的40年间,我国社会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从‘解决人民温饱’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党始终牢牢铭记这个奋斗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推动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水平 小康社会 全面小康 总体小康 中国式现代化 理想社会状态 可持续性 历史性跨越
原文传递
全面小康的溯源、成就和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志章 《神州学人》 2020年第11期10-12,共3页
“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孜孜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也是亿万中国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渴望。追溯文献,“小康”首次出现在《诗经》中的“民亦劳止,纥可小康”.被用来描绘一种人民安定富足的生活状态;《礼记》中阐释了“小康”与“大... “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孜孜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也是亿万中国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渴望。追溯文献,“小康”首次出现在《诗经》中的“民亦劳止,纥可小康”.被用来描绘一种人民安定富足的生活状态;《礼记》中阐释了“小康”与“大同”的关系。之后,明成祖朱棣、清高宗弘历、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都对“小康”进行了直接或间接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记》 洪秀全 理想社会状态 明成祖朱棣 全面小康 孜孜追求 康有为 孙中山
原文传递
正确认识个性的发展
12
作者 鄂萍 《道德与文明》 1987年第2期6-7,共2页
马克思主义承认不承认个性?承认不承认个性的发展?回答是肯定的。《共产党宣言》里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恩选集》第1卷第... 马克思主义承认不承认个性?承认不承认个性的发展?回答是肯定的。《共产党宣言》里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恩选集》第1卷第273页)马克思在《资本论》里也指出,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恩全集》第23卷第649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恩 人的自由发展 每个人 社会成员 人的发展 真实的集体 正确认识 理想境界 性的自由 理想社会状态
原文传递
“小康叙事”的历史演变与当代拓展
13
作者 谷燕 《长江文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18-127,F0002,F0003,F0004,共13页
"小康"最早源自《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状态。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就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从存续数千年的社会理想,到改... "小康"最早源自《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状态。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就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从存续数千年的社会理想,到改革开放数十年来的执着追求,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赋予"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美好的愿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道上砥栃奋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首相 理想社会状态 大平正芳 小康 中国式的现代化 历史演变 伟大成就 执着追求
原文传递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14
《党课》 2020年第22期32-41,共10页
从碧色尽染的山川到人们幸福的笑脸,从富起来的生活到红红火火的产业,从如诗如画的美丽庭院到欢乐热闹的文化大院,一幅幅小康生活的生动画卷在广袤的中国大地渐次展开……“小康”的概念,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 从碧色尽染的山川到人们幸福的笑脸,从富起来的生活到红红火火的产业,从如诗如画的美丽庭院到欢乐热闹的文化大院,一幅幅小康生活的生动画卷在广袤的中国大地渐次展开……“小康”的概念,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小康,美丽村庄的建设、乡风文明的塑造、文化生活的活跃,让老百姓的欢声笑语更多了,从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到精神追求的满足,老百姓收获了由内而外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社会状态 自我价值 小康生活 美丽村庄 乡风文明 文化大院 幸福感 安全感
原文传递
新起点 传递民生温度
15
作者 乔永清 《民生周刊》 2021年第1期32-33,共2页
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重大战略目标,提出并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 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重大战略目标,提出并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社会状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 总体布局 新发展理念 战略目标 五位一体 更高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