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低出生体重儿行PICC置管时患儿体表测量长度和理想置管深度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房莉 史德利 郝祥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4期63-66,共4页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行PICC置管时患儿体表测量长度(LBSM)和理想置管深度(IDTD)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月于徐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上肢植入PICC的40例贵要静脉置管及24例头静脉和肘正中静脉PICC...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行PICC置管时患儿体表测量长度(LBSM)和理想置管深度(IDTD)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月于徐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上肢植入PICC的40例贵要静脉置管及24例头静脉和肘正中静脉PICC置管的VLBWI患儿。分析对行PICC置管时LBSM和IDTD的关系。结果40例贵要静脉置管结果表明,获得理想深度的比例最高,为67.50豫;置入过深次之,置入过浅的比例最低,仅为12.50豫。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除左侧头静脉的LBSM与IDTD无相关性之外(r =0.397,P=0.512),其余各处静脉均有相关性。经回归分析,LBSM与IDTD的回归方程如下:右侧的贵要静脉:Y =-6.23±1.01X;右侧的头静脉:Y =-14.36±1.15X;右侧的肘正中静脉:Y =4.12±0.82X;左侧的贵要静脉:Y =2.86±0.84X;左侧的肘正中静脉:Y =-19.52±1.23X。结论在VLBWI右侧的贵要静脉进行置管时LBSM与IDTD的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临床治疗时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PICC置管 体表测量长度 理想置管深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