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退变性腰椎侧凸矫形术后腰椎前凸角变化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马清伟
李危石
+1 位作者
孙卓然
费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57-1062,共6页
目的 :评估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患者行长节段固定矫形术后腰椎前凸角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匹配与否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行腰椎长节段矫形固定术(至少4个椎体)的DLS患者,...
目的 :评估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患者行长节段固定矫形术后腰椎前凸角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匹配与否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行腰椎长节段矫形固定术(至少4个椎体)的DLS患者,参照理想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0.6PI+0.4TK+10°,根据出院时LL分为两组,A组(匹配组,术后LL在理想LL±10°范围内)和B组(非匹配组,术后LL在理想LL±10°范围外),利用院内影像归档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在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侧凸Cobb角、冠状位平衡(coronal vertical axis,CVA)、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er lordosis,L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矢状位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随访至少12个月。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影像参数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共纳入患者100例(A组53例,B组47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57例,平均侧凸Cobb角为17.5°±7.8°。两组患者随访时间、手术节段、术前侧凸Cobb角、术前的CVA、LL、SS、SVA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LL、SS、SVA、PT具有明显差异性(P<0.01),A组患者LL(42.2°±10.2°)较术前(31.6°±15.5°)明显改善,TK、SS增大,PT减小,术后SVA(17.9±28.5mm)较术前(46.0±37.9mm)明显改善。B组患者术后相关矢状位参数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经3~6个月的短期随访两组患者术后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性;经12个月以上随访,A组患者较B组患者腰腿痛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OD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8)。结论: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根据公式0.6PI+0.4TK+10°重建腰椎前凸,可以获得满意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有助于提高DLS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凸
矢状位平衡
理想腰椎前凸角
手术疗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退变性腰椎侧凸矫形术后腰椎前凸角变化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马清伟
李危石
孙卓然
费晗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57-1062,共6页
基金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基金(编号:z151100004015101)
文摘
目的 :评估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患者行长节段固定矫形术后腰椎前凸角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匹配与否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行腰椎长节段矫形固定术(至少4个椎体)的DLS患者,参照理想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0.6PI+0.4TK+10°,根据出院时LL分为两组,A组(匹配组,术后LL在理想LL±10°范围内)和B组(非匹配组,术后LL在理想LL±10°范围外),利用院内影像归档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在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侧凸Cobb角、冠状位平衡(coronal vertical axis,CVA)、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er lordosis,L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矢状位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随访至少12个月。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影像参数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共纳入患者100例(A组53例,B组47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57例,平均侧凸Cobb角为17.5°±7.8°。两组患者随访时间、手术节段、术前侧凸Cobb角、术前的CVA、LL、SS、SVA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LL、SS、SVA、PT具有明显差异性(P<0.01),A组患者LL(42.2°±10.2°)较术前(31.6°±15.5°)明显改善,TK、SS增大,PT减小,术后SVA(17.9±28.5mm)较术前(46.0±37.9mm)明显改善。B组患者术后相关矢状位参数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经3~6个月的短期随访两组患者术后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性;经12个月以上随访,A组患者较B组患者腰腿痛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OD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8)。结论: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根据公式0.6PI+0.4TK+10°重建腰椎前凸,可以获得满意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有助于提高DLS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凸
矢状位平衡
理想腰椎前凸角
手术疗效
Keywords
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
Sagittal balance
Ideal lumbar lordosis
Postoperative effect
分类号
R682.3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退变性腰椎侧凸矫形术后腰椎前凸角变化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马清伟
李危石
孙卓然
费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