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0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解学生:符号伦理意蕴及其实现路径
1
作者 郑航 牛炅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17,共9页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实践。理解学生既是教育交往得以展开的前提,也是教育交往中师生对话的关键所在。以符号伦理学的角度审视,理解学生的符号伦理意蕴在于:理解学生是对教育交往中学生交往符号的意义阐释,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关怀,是...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实践。理解学生既是教育交往得以展开的前提,也是教育交往中师生对话的关键所在。以符号伦理学的角度审视,理解学生的符号伦理意蕴在于:理解学生是对教育交往中学生交往符号的意义阐释,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关怀,是面向学生(他者)的责任担当。实践中,教师在理解学生方面存在诸多不当,集中表现在忽视符号之于学生个体的“感官意义”差异,漠视学生作为符号表达者的“意愿意义”,轻视符号活动中“道德意义”显现的复杂性,等等。从有利于促进和实现教育交往出发,教师要真正做到理解学生,必须充分关注教育交往中理解学生的符号伦理意蕴,通过关怀式倾听、负责任回应、允许性沉默等促进自身对学生的理解,从而担负起教师作为伦理主体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学生 教育交往 符号伦理学 他者伦理
下载PDF
基于“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的单元整体教学探究——以《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为例
2
作者 吕德国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24年第7期13-18,共6页
单元整体教学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其设计需要基于联系以构建单元整体,基于学生以鼓励自主探究.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前,教师需要基于“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综合分析单元内容、学情能力、单元整体框架,确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具... 单元整体教学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其设计需要基于联系以构建单元整体,基于学生以鼓励自主探究.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前,教师需要基于“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综合分析单元内容、学情能力、单元整体框架,确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具体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问题前测激发学习欲望,通过类比关联明确研究思路,通过有序探究培养学习能力,通过聚焦特例得出预备定理,通过回归一般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总结梳理完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数学 理解学生 理解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 初中数学
下载PDF
尊重教材 理解学生 践行“双新”——“二面角(1)”展示课的教学设计与思考
3
作者 李霞 《上海中学数学》 2023年第7期67-73,共7页
“二面角(1)”是第十一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的一节展示课例(上海赛区).上海正值“新课程、新教材”(“双新”)推进的重要阶段,在“双新”背景下,新教材怎么用、学生怎么教等问题是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重大问题.笔者基于以上两个基本问... “二面角(1)”是第十一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的一节展示课例(上海赛区).上海正值“新课程、新教材”(“双新”)推进的重要阶段,在“双新”背景下,新教材怎么用、学生怎么教等问题是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重大问题.笔者基于以上两个基本问题,通过实践与反思,从尊重教材和理解学生的角度,呈现“双新”背景下具有上海特色的一节高中数学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重教材 理解学生 践行“双新” 二面角
下载PDF
理解学生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振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36,共4页
理解学生不仅是决定教育成败的一个要素,而且也是教育实践对教师的理性要求,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应有之义。理解学生将会产生长期效应。然而,理解学生并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事情,误解现象时有发生。理解学生需要教师具有爱心、适... 理解学生不仅是决定教育成败的一个要素,而且也是教育实践对教师的理性要求,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应有之义。理解学生将会产生长期效应。然而,理解学生并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事情,误解现象时有发生。理解学生需要教师具有爱心、适当迎合学生的需要、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换位思考、移情、宽容、自我理解与自我反思等,同时需要消除理解道路上的各种障碍。在实践中真正理解学生,还需要教师进行理解性教学,建立理解型师生关系,并开发一些理解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学生 理解性教学 理解型师生关系
下载PDF
基于理解学生的教学 被引量:1
5
作者 孙赤婴 《现代教学》 2011年第1期55-55,共1页
教学是教师策划下的预设和课堂动态生成和谐统一的过程。教师在教材研究基础上的教学内容预设是一项奠基性的工作,关系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关键词 教学内容 理解学生 和谐统一 动态生成 教材研究 奠基性 预设 教师
下载PDF
理解学生:让教师发展回归本真之道
6
作者 贺慧敏 张超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5年第6期58-61,共4页
当今教师发展存在片面追求功利化目的和高效率产出的弊端,继而导致了教师无法正确理解学生,具体表现在教师角色的不自明、认知的偏差性、情感的漠视性以及教学行为的专制性。而理解学生,回归教育之道,回归教师本真,是解决教师片面发展... 当今教师发展存在片面追求功利化目的和高效率产出的弊端,继而导致了教师无法正确理解学生,具体表现在教师角色的不自明、认知的偏差性、情感的漠视性以及教学行为的专制性。而理解学生,回归教育之道,回归教师本真,是解决教师片面发展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学生 教师 教师发展
下载PDF
理解学生,避免教育中的负效应
7
作者 赵生飞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年第32期162-162,共1页
教育属于未来的事业,作为老师就要对学生一生负责。无论学生是"龙"还是"虫",是"鱼"还是"虾",教师都应以大海般的心胸理解他们,包容他们,接纳他们,彻底避免反教育产生的负效应。
关键词 理解学生 避免 教育 负效应
下载PDF
教师理解学生应具备的四个品质
8
作者 杜芳芳 《教育科学论坛》 2006年第11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理解学生 教师 学生的主体作用 品质 参考标准 学生交往 实际教学 先入为主
下载PDF
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 被引量:2
9
作者 朱丹 马茜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74-74,90,共2页
本文讨论了平等对待学生、理解学生对于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对学生人格、独立意识、诚信的尊重以及理解学生等的论述,指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是自身获得尊敬和理解的前提,也是取得教育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 教育效果
下载PDF
理解学生内心 挽救学生过失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振波 《学周刊(中旬)》 2011年第5期9-9,共1页
我刚接了一个新班,就有人对我说,班里一个学生,上学期因为偷同学的钱而受到处分。他对此颇不服气,整天阴沉着脸,耿耿于怀,对老师和同学就像仇人一样,除了班上极少数几个同学之外,他很少和老师、同学交往,也基本不参加班里的活... 我刚接了一个新班,就有人对我说,班里一个学生,上学期因为偷同学的钱而受到处分。他对此颇不服气,整天阴沉着脸,耿耿于怀,对老师和同学就像仇人一样,除了班上极少数几个同学之外,他很少和老师、同学交往,也基本不参加班里的活动。只要老师找他谈话,他就总是一言不发。我隐隐约约地感到,这名同学的心里可能有一些长期压抑的难言之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学生 学生过失 内心 同学 上学期 老师 处分
下载PDF
从理解学生出发
11
作者 金春雪 陈福荣 《神州》 2012年第21期285-285,共1页
有教育专家撰文说:“原来那位阿姨是女的,这对于孩子而言也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发现啊!”这位教育专家的观点毋庸置疑是对的。设若某位教师画蛇添足地在旁批注;“阿姨本来就是女的,这话肤浅而多余,可以删去!”我相信其结果只能使孩... 有教育专家撰文说:“原来那位阿姨是女的,这对于孩子而言也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发现啊!”这位教育专家的观点毋庸置疑是对的。设若某位教师画蛇添足地在旁批注;“阿姨本来就是女的,这话肤浅而多余,可以删去!”我相信其结果只能使孩子受伤,更有甚者会击垮掉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自信。是啊,我们的教师一旦拔高孩子的认知程度,无视于孩子从内心深处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教育势必会走入误区。理解学生,并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不正是成功教育的切入点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学生 教育专家 认知程度 真情实感 成功教育 孩子 教师 自信
下载PDF
理解学生,重在课堂倾听与即时回应——观“用频率估计概率”一课的教学随感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琪斌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20年第6期55-56,共2页
理解数学,重在数学活动设计与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感悟与体验;理解教学,重在对教与学的关系的理解与把握;理解技术,重在适切与必要;理解学生,重在课堂倾听与即时回应.
关键词 理解数学 理解学生 理解技术 理解教学
下载PDF
理解学生:从角色置换开始——听张齐华老师“三门问题”一课有感
13
作者 宗理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9年第4期32-34,共3页
工作接近二十年之际,居然有幸成为了特级教师张齐华“三门问题”数学课堂中的一名学生。在这次教师和学生角色置换的过程中,我产生了诸多感受,这使我对理解学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张老师的这节课中,所有学生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 工作接近二十年之际,居然有幸成为了特级教师张齐华“三门问题”数学课堂中的一名学生。在这次教师和学生角色置换的过程中,我产生了诸多感受,这使我对理解学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张老师的这节课中,所有学生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这些学生产生的途径非常奇妙。活动当天签到时,每位教师都领了一张号码牌,我猜想:互动环节时多半是要抽号回答问题了。当第一节课结束后,张老师在做第二节课的教学准备,却迟迟未见学生来,正在纳闷时,张老师说话了:“今天这节课的学生有点特别,请大家取出号码牌,号码牌上打有星号的老师请起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学生 角色置换 老师 特级教师 数学课堂 回答问题 教学准备
下载PDF
一题多解 理解学生 分层讲评
14
作者 张建良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8年第12期75-77,共3页
一、题目呈现 (2018年苏州市中考试题)如图1,直线l表示一条东西走向的笔直公路,四边形ABCD是一块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草地,点D在直线l上,小明从A出发,沿公路l向西走了若干米后到达E处,然后转身沿EB方向走向臌,接着又改变方向... 一、题目呈现 (2018年苏州市中考试题)如图1,直线l表示一条东西走向的笔直公路,四边形ABCD是一块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草地,点D在直线l上,小明从A出发,沿公路l向西走了若干米后到达E处,然后转身沿EB方向走向臌,接着又改变方向沿射线FC走到公路l上的点G处,最后沿公路l回到A处,设AE=x米(其中x〉0),GA=y米,已知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题多解 理解学生 讲评 中考试题 100米 函数关系 公路 苏州市
下载PDF
理解学生 关心学生 引导学生——新时期针对高职学生在校不同阶段的思想状况进行针对性教育管理的思考
15
作者 孟晓燕 《决策探索》 2009年第22期73-74,共2页
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压力、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这种经济形势和就业压力,深刻地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尽管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高职生却是一... 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压力、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这种经济形势和就业压力,深刻地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尽管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高职生却是一个独特而脆弱的群体,更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关心和关爱的群体。一般而言,高职生比同龄的大学生较早地面临着择业及社会化的问题,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更为直接、明显,同时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差,还常常有自卑、厌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高专教育 在校大学生 关心学生 理解学生 教育管理 思想状况 引导学生 国际金融危机
下载PDF
尊重与理解学生:班主任工作的艺术
16
作者 何蜀娟 《高校教育管理》 1997年第4期124-125,共2页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理解学生 后进生 不良心态 心理压力 学生工作 成长过程 个体间的差异 兴奋点 学习能力
下载PDF
师范大学生职前理解学生能力的培养研究
17
作者 岳文晋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51-152,共2页
理解学生的能力是指教师对教育对象的个性特征、心理素质、道德行为、学习能力以及身体状况等方面具体把握的能力,是新世纪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而师范大学生作为未来的教师,也必须要具备理解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这是成为一名优秀合格... 理解学生的能力是指教师对教育对象的个性特征、心理素质、道德行为、学习能力以及身体状况等方面具体把握的能力,是新世纪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而师范大学生作为未来的教师,也必须要具备理解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这是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教师的前提条件。然而,近年来,由于多方面原因,师范大学生理解学生的能力普遍比较低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如何提高师范大学生理解学生的能力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大学生 理解学生能力 实习支教
下载PDF
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18
作者 田春梅 《甘肃教育》 2006年第02B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班主任 理解学生 真诚 信任
下载PDF
关心理解学生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中专生心理探讨札记
19
作者 尤静娟 《机械职业教育》 1996年第9期27-28,共2页
进入中专阶段,青年开始严肃考虑自己未来的生活道路,逐步形成人生观.他们注重自己在集体生活中的地位,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逐步增强,逐渐形成“成人感”、“成才感”和“成就感”.了解他们的心理,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发展... 进入中专阶段,青年开始严肃考虑自己未来的生活道路,逐步形成人生观.他们注重自己在集体生活中的地位,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逐步增强,逐渐形成“成人感”、“成才感”和“成就感”.了解他们的心理,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能力,促使他们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重心.我在工作中的体会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专生心理 理解学生 健康成长 引导学生 班主任工作 心理素质 自尊自爱 先天性心脏病 “成人感” 自我管理
下载PDF
教学:从理解学生的思维开始——一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引发的思考
20
作者 施伟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2014年第11期35-36,共2页
这是六年级的一节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课。课上,我出示了这样一题:小红说:栽了25颗杨树,还栽了3行松树;小明说:松树和杨树一共栽了61棵。所求的问题是:平均每行松树多少棵?由于列方程解决问题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找出问题中... 这是六年级的一节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课。课上,我出示了这样一题:小红说:栽了25颗杨树,还栽了3行松树;小明说:松树和杨树一共栽了61棵。所求的问题是:平均每行松树多少棵?由于列方程解决问题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所以,我要求学生先写数量关系式,再列方程解答。在学生积极尝试时,我走到学生中间开始巡视。在一口气看了10个学生所写的数量关系式后,我感到十分惊讶:其中9个学生所写的数量关系式居然都是“杨树的棵数+每行松树的棵数×3一松树和杨树一共的棵数”;而原本我认为,根据题目中的关键句“松树和杨树一共栽了61棵”,应该很容易地写出数量关系式“杨树的棵数+松树的棵数一一共的棵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学生 列方程 数量关系式 教学 思维 松树 杨树 练习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