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0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文化语言交流中的理解问题解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任蕊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446-449,共4页
跨文化语言交流是跨文化相遇中讲外语的人与讲母语的人或同为讲外语的人之间进行的交谈。在跨文化相遇中出现的理解问题包括听不懂和误解两种,这些情况的产生可以归因于语言、会话原则及文化等方面。从谈话双方着手对理解问题的产生进... 跨文化语言交流是跨文化相遇中讲外语的人与讲母语的人或同为讲外语的人之间进行的交谈。在跨文化相遇中出现的理解问题包括听不懂和误解两种,这些情况的产生可以归因于语言、会话原则及文化等方面。从谈话双方着手对理解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双方解决理解问题采取的策略,提出了跨文化相遇中的理解是多层面的动态选择,谈话双方要在语言信息的表达和理解过程中作适当地选择才能避免理解问题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 相遇 交谈 理解问题
下载PDF
探索公正理解问题的力作——简评《政治诠释学视域中的公正问题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海蛟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8-190,共3页
亓光博士的新著《政治诠释学视域中的公正问题研究》近期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公正作为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历来备受社会科学诸领域关注,古今中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但也就随之带来“如何理解公正”的新问题。该书积极回应... 亓光博士的新著《政治诠释学视域中的公正问题研究》近期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公正作为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历来备受社会科学诸领域关注,古今中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但也就随之带来“如何理解公正”的新问题。该书积极回应这一重大的政治哲学问题,以独特的理论立意、广阔的学术视野、扎实的分析框架体系、崭新的研究方法、翔实的文献资料,对“理解公正”这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颇有深度和力度的探索,取得了突出成果。在此,我仅从三个方面谈谈对本书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诠释学 公正 政治 理解问题 视域 人民出版社 理论与实践 简评
下载PDF
浅谈阅读理解问题的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杨蔚君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12期95-97,共3页
合理的阅读理解问题的设计可以帮助英语阅读者更好的在阅读中与文本之间发生有效互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阅读理解问题的分类方法能够很好的和提问的形式结合起来,不仅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有所提高,阅读教材的设计者还可以通过此... 合理的阅读理解问题的设计可以帮助英语阅读者更好的在阅读中与文本之间发生有效互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阅读理解问题的分类方法能够很好的和提问的形式结合起来,不仅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有所提高,阅读教材的设计者还可以通过此种分类法来检验自己设计的阅读理解问题是否恰当,教师也可以借鉴这些分类来自主设计阅读教学中的各类问题,使得英语阅读教学事半功倍。另外,这种分类法还可以用来帮助分析教学材料,帮助设计合理的问题,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理解问题 阅读教学 阅读教材研发
下载PDF
从“不求甚解”谈到语言的理解问题
4
作者 李恩江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6期55-57,共3页
从“不求甚解”谈到语言的理解问题●李恩江“不求甚解”语出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文中称:“(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梁·萧统在《陶渊明传》中指出:“渊明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 从“不求甚解”谈到语言的理解问题●李恩江“不求甚解”语出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文中称:“(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梁·萧统在《陶渊明传》中指出:“渊明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可能是名人名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求甚解” 理解问题 《五柳先生传》 《现代汉语词典》 语言 读书方法 咬文嚼字 陶渊明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跨文化理解问题
5
作者 萧诗美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02年第1期7-14,共8页
列宁曾说马克思主义有三个来源,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学说。此说至少有一点是绝对正确的.那就是肯定了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化自身发展的产物,而与我们所在的中国文化没有源流关系。有的中国学者不愿马... 列宁曾说马克思主义有三个来源,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学说。此说至少有一点是绝对正确的.那就是肯定了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化自身发展的产物,而与我们所在的中国文化没有源流关系。有的中国学者不愿马克思主义哲学仅仅出自西方,于是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人类哲学智慧之集大成",然后把中国传统哲学也说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西方哲学 理解问题 中西文化 解释学 中国实际 中国文化 中国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 西方文化
下载PDF
浅谈汉译英的理解问题
6
作者 杨秋娟 《教学与科技》 2002年第1期26-28,共3页
本文从翻译实践角度探讨了汉译英过程中译者对原文正确理解的重要性,着重指出了从结构、上下文和语言习惯三方面分析原文的方法。
关键词 汉译英 理解问题 原文分析 翻译 句子结构 上下文 语言习惯 汉语 英语
下载PDF
汉日翻译中的理解问题(二)──译学方法论研究之一
7
作者 高宁 《日语知识》 2001年第3期39-40,共2页
以上数例虽然也包含了个性化理解的内容,但主要还是基本语义的理解、把握问题.下面我们看几例以个性化理解为主的例句. 例5:早在东晋时,有个青年造纸工,名叫孔丹.有一年,他师父去世了,他就用自己造的纸给师父画了幅像,挂在墙上.
关键词 汉日翻译 理解问题 译学方法论 个性化理解
下载PDF
例谈中考数学中的阅读理解问题
8
作者 刘珊珊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3年第10期26-28,共3页
中考数学中的阅读理解题具有内容丰富、构思新颖、题样多变、知识覆盖面广、背景信息来源丰富、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等特点,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获取信息、抽象概括、数学建模、决策判断等方面的能力,因而一直是近年来乃至今... 中考数学中的阅读理解题具有内容丰富、构思新颖、题样多变、知识覆盖面广、背景信息来源丰富、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等特点,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获取信息、抽象概括、数学建模、决策判断等方面的能力,因而一直是近年来乃至今后全国各地中考命题的热点.这类题贴近生活,可以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对促进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问题 中考命题 中学数学教学 等腰梯形 信息来源 书面表达能力 推理论证 问题解决 全等三角形
下载PDF
关于《诗学》悲剧定义的理解问题——兼评吕新雨对《诗学》悲剧定义的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振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2-46,共5页
《诗学》第一次被全面介绍到中国是1925年,《小说月报》上刊发了傅东华的中译本。七十多年来虽然有不少的美学史都在介绍《诗学》,但是具体针对《诗学》的专题研究并不多见。这表明,我们与《诗学》的对话还没有更全面、更深入地展开。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诗学》 悲剧主角 理解问题 悲剧艺术 悲剧情节 特有属性 好到极点 “好人” 无足轻重的人
下载PDF
瞿秋白:“镜像”与“真相”——纪念瞿秋白就义70周年并兼论对他的理解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强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1-38,共8页
关键词 理解问题 瞿秋白 纪念 真相 镜像 20世纪 心灵 感受 浪漫 情感
下载PDF
文本理解问题化 学习任务精细化——文言文教学模式探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建胜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13年第7期55-55,共1页
高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传统"串讲式"流程一直以来备受争议,那么如何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效益。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将文本理解问题化以及学习任务精细化,能够强化对文本的理解以及落实字词理解的掌握,并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 高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传统"串讲式"流程一直以来备受争议,那么如何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效益。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将文本理解问题化以及学习任务精细化,能够强化对文本的理解以及落实字词理解的掌握,并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课堂的主体真正地还给学生,教者的主导地位也能得以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流程 理解问题 任务精细化
下载PDF
对科学哲学中有关理解问题的观点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丽萍 《现代哲学》 1999年第3期77-81,共5页
关键词 科学哲学 历史主义学派 理解问题 逻辑实证主义 认识论 研究传统 观察语句 第三种知识 科学研究 解释学
下载PDF
论理解的概念规定性──兼论前苏联学者对理解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丽萍 《现代哲学》 1998年第2期70-75,共6页
关键词 理解主体 前苏联学者 解释学 理解问题 规定性 理解结构 语言符号 主体与客体 理解过程 文化场
下载PDF
对聋生在语文学习中语意感知和理解问题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轶君 《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 2008年第1期121-123,共3页
不同的研究对于“耳聋”的定义不尽相同。教育界关于“耳聋”的定义也很多.最常见的乃是美国聋教育委员会所规定的:“聋”乃是指儿童用或不用助听装置,通过听觉处理语言讯息的能力有了障碍。1987年,我国采用了“听力残疾”这一概念... 不同的研究对于“耳聋”的定义不尽相同。教育界关于“耳聋”的定义也很多.最常见的乃是美国聋教育委员会所规定的:“聋”乃是指儿童用或不用助听装置,通过听觉处理语言讯息的能力有了障碍。1987年,我国采用了“听力残疾”这一概念,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而“听不到或听不真”周围环境的声音,从而难以同一般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往活动。我国教育界长期以来习惯上将听力残疾统称为耳聋。因此本文中所谈的耳聋学生泛指听力残疾儿童.而且是未经过专门语言康复训练的听力残疾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问题 语文学习 语言康复训练 听力残疾 耳聋学生 感知 语意 聋生
下载PDF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理解问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阎献彬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理解问题 英语 汉语 翻译 词义 文化背景 语法
全文增补中
浅谈高考化学中有关数据图表的阅读理解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16
作者 魏桂华 《高中数理化(高三版)》 2008年第2期31-32,共2页
2007年江苏高考化学考完后,很多考生反映时间不够,其中有一重要原因,就是试题的阅读量较大,2008年是江苏实行新课程标准考试的第1年,其阅读量更应值得关注,原因有以下几点:
关键词 高考化学 阅读量 理解问题 图表 标准考试 新课程 江苏 原因
下载PDF
理解:开放、融合与扩充——试析加达默尔诠释学中的理解问题
17
作者 刘娜 《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8-10,共3页
加达默尔的诠释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论述了理解问题,使哲学诠释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哲学流派,在现代西方哲学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认为理解是此在本身的存在方式;理解具有历史性;理解按其本性乃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而视域融合又是对效... 加达默尔的诠释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论述了理解问题,使哲学诠释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哲学流派,在现代西方哲学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认为理解是此在本身的存在方式;理解具有历史性;理解按其本性乃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而视域融合又是对效果历史的展示和具体说明。因此,理解效果历史原则是把握加达默尔理解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达默尔 诠释学 理解问题 效果历史 时间距离 视域
下载PDF
会议口译工作中的理解问题
18
作者 王一平 《新乡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75-76,共2页
在现代国际生活的术语中,翻译书面文章的工作称为笔译,从事这项工作的人,称为笔译工作者。翻译口头讲话的工作称为口译。从事这项工作的人,称为口译工作者。口译人员的任务是帮助个人与个人或集团与集团之间能够彼此更好地互相认识,互... 在现代国际生活的术语中,翻译书面文章的工作称为笔译,从事这项工作的人,称为笔译工作者。翻译口头讲话的工作称为口译。从事这项工作的人,称为口译工作者。口译人员的任务是帮助个人与个人或集团与集团之间能够彼此更好地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在可能的情况下,互相赞同。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交谈者双方都使用同一种语言,彼此便很容易达到相互理解的目的,勿需求助于第三者的帮助。作为口译人员,处于交谈者双方之间,他是个不可缺少的第三者.因为在日常生活中,讲不同语言的人们常常需要交谈,而他们又往往不可能用很多的时间先去学会一种或多种外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译人员 理解问题 翻译 互相尊重 演讲人 第三者 语言 工作者 笔译 讲话
下载PDF
新会计准则下会计分录处理概念理解问题研究
19
作者 杜旭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第5期40-41,共2页
一、理论分析(一)理论依据近年来,新会计准则的学习和贯彻,会计制度的培训和在职会计报考会计职称资格考试时,在自学或由老师辅导期间,经常会碰到会计分录处理时的概念理解问题。结合以下两道会计分录处理的实例来看:非全资子公司在... 一、理论分析(一)理论依据近年来,新会计准则的学习和贯彻,会计制度的培训和在职会计报考会计职称资格考试时,在自学或由老师辅导期间,经常会碰到会计分录处理时的概念理解问题。结合以下两道会计分录处理的实例来看:非全资子公司在与母公司会计报表的合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分录 新会计准则 理解问题 概念 职称资格考试 全资子公司 会计制度 会计报表
下载PDF
人们彼此理解问题的心理——教育学研究
20
作者 C.B.康德拉琴娃 张世英 《心理科学进展》 1987年第3期32-38,共7页
人们彼此理解的问题,不久前基本上还是在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方面被研究着。最近几年,这个问题开始在心理一教育方面被加以探讨。我们认为,研究个人之间在教学一教育过程中的理解问题乃是心理一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个方面是与... 人们彼此理解的问题,不久前基本上还是在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方面被研究着。最近几年,这个问题开始在心理一教育方面被加以探讨。我们认为,研究个人之间在教学一教育过程中的理解问题乃是心理一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个方面是与揭示至今在科学中还为人所不知的个性形成的机制联系在一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学生行为 个性形成 教育影响 个性发展 理解水平 理解问题 交往能力 学生个性 认知主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