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党独有难题”理论命题的成因、功能及价值阐释
1
作者 李福凌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6期14-21,共8页
“大党独有难题”理论命题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话语自觉,也为建构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话语体系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索。“大党独有难题”理论命题有特定的历史方位、理论语境和现实旨归,体现了马克... “大党独有难题”理论命题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话语自觉,也为建构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话语体系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索。“大党独有难题”理论命题有特定的历史方位、理论语境和现实旨归,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鲜明底色和本质属性;“大党独有难题”理论命题依托于政治引领、思想辨析和问题导向,推进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大党独有难题”理论命题有助于坚定立场、保持清醒和凝聚共识,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两个大局”“两个确立”和“两个维护”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大党独有难题 理论命题 自我革命
下载PDF
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度分析框架与理论命题 被引量:3
2
作者 陈丽 曲福田 严金明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55-57,112,共4页
文章在现有土地利用规划理论研究述评基础上,阐释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制度,从制度经济学分析视角,以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度供需、成本和博弈分析为核心构建了我国转型时期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度分析框架,提出这一研究框架下三个重要理... 文章在现有土地利用规划理论研究述评基础上,阐释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制度,从制度经济学分析视角,以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度供需、成本和博弈分析为核心构建了我国转型时期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度分析框架,提出这一研究框架下三个重要理论命题,即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度供给与需求、土地利用规划决策与实施和土地利用规划管制权限配置。这为我国转型时期土地利用规划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制度 分析框架 理论命题
下载PDF
公共政策变迁的理论命题及其阐释 被引量:46
3
作者 陈潭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17,共8页
本文依据变迁时序和表现形态建构了"政策时滞"、"政策博弈"、"政策演进"三个理论纲要,并在三个理论纲要下尝试性地提出了九个基本的理论命题。其目的在于揭示和阐述公共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同时也说明公... 本文依据变迁时序和表现形态建构了"政策时滞"、"政策博弈"、"政策演进"三个理论纲要,并在三个理论纲要下尝试性地提出了九个基本的理论命题。其目的在于揭示和阐述公共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同时也说明公共政策变迁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所建构变量系统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变迁 理论命题 政策时滞 政策博弈 政策演进
下载PDF
基于地价均衡的城市扩张理论命题与调控策略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效顺 魏旭晨 +3 位作者 郎文婧 王田雨 蒋冬梅 陈鑫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3,共8页
研究目的:探索一种基于地价均衡视角的城市扩张新命题,为美丽中国建设尤其是城市发展边界、基本农田和生态红线划定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研究结果:(1)研究范式对比发现,与国外"... 研究目的:探索一种基于地价均衡视角的城市扩张新命题,为美丽中国建设尤其是城市发展边界、基本农田和生态红线划定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研究结果:(1)研究范式对比发现,与国外"预留空间"范式、更为关注城市质量提高和生态环境品质提升的新研究假说不同,国内研究假说大都基于"遏制扩张"范式、更为关注城市经济增长、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影响,并且未来城市扩张调控选择"预留空间"范式要比"遏制扩张"范式更具可行性;(2)理论命题分析认为,全球城市扩张具有惯性"动量增生"特性,惯性边界与现状边界之间构成城市扩张的"惯性空间",新时代运用中国独特的理想、适度和极限三条边界、在惯性空间范围界定城市扩张的"绿色理想"、"黄色代价"和"红色警戒"三类调控区,是城市扩张调控策略选择的基石和关键。研究结论:在理论命题指导下,美丽中国建设应该依据新时代现实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构建多要素层次城市协同发展模型,为城市扩张预留绿色理想、黄色适度和红色极限三个预留空间,并建议将未来城市扩张惯性空间范围调控到适度预留空间内是当前较为理性和现实的策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城市扩张 理论命题 预留空间 调控策略
下载PDF
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社会安全:理论命题和政策建议 被引量:8
5
作者 刘能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3-67,共5页
中国的乡村居民向都市地区的大规模跨区迁移,已经成为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中最引人瞩目的结构性社会变迁力量。在这一力量所引发的诸多社会后果之中,一个普遍的担忧,就是农村流动人口大规模迁入城市,极有可能导致城市社会治安状... 中国的乡村居民向都市地区的大规模跨区迁移,已经成为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中最引人瞩目的结构性社会变迁力量。在这一力量所引发的诸多社会后果之中,一个普遍的担忧,就是农村流动人口大规模迁入城市,极有可能导致城市社会治安状况的恶化。本文针对这一人口学动态对城市社会安全的可能影响程度和影响机制,提炼出一些有研究潜力的自变量组,进行理论命题的阐述,并解释这些命题背后潜在的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流动人口 城市社会安全 理论命题 政策建议
下载PDF
城市生命线管理的理论命题与实践范式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潭 严艳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8-96,共9页
城市生命线是维系城市生产生活的关键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系统。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资源不断向城市集聚,城市生命线日益复杂,城市生命线的安全面临重大挑战。在全球能源短缺的当下,中国不断增长的城市化率使得加强城市生... 城市生命线是维系城市生产生活的关键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系统。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资源不断向城市集聚,城市生命线日益复杂,城市生命线的安全面临重大挑战。在全球能源短缺的当下,中国不断增长的城市化率使得加强城市生命线安全管理尤为紧迫。本文基于城市生命线所具有的基础性、系统性、复杂性、关联性和脆弱性特点,从城市生命线的基础性与公共性、关联性与关键性、脆弱性与复杂性、适应性与安全性、韧性与复原性的内在关系,阐述了城市生命线的理论命题,分析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生命线管理中的功能耦合,并从城市生命线管理的数据收集、科学决策、风险评估、精确监控、有效协作以及公众参与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城市生命线安全的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化治理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线管理 理论命题 实践观照
下载PDF
高校腐败研究中的理论命题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崇椿 胡大政 许小亮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69-72,共4页
近年来,高校腐败研究中涉及的理论命题包括"劣币驱逐良币"、公共权力与高校腐败、职务犯罪与权力异化、寻租与权钱交易、科技伦理与科学道德、腐败成本与腐败收益,以及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异化与分层社会的断裂等方面。高校腐... 近年来,高校腐败研究中涉及的理论命题包括"劣币驱逐良币"、公共权力与高校腐败、职务犯罪与权力异化、寻租与权钱交易、科技伦理与科学道德、腐败成本与腐败收益,以及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异化与分层社会的断裂等方面。高校腐败的成因既来自于权力的失衡和体制的不健全,也与社会形态的改变导致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发生异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腐败 理论命题 异化
下载PDF
藏戏研究的长足进展和有待深入、开拓的理论命题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志群 《西藏艺术研究》 2003年第4期91-104,共14页
关键词 藏戏研究 藏戏理论 藏戏文论 史学 理论命题 史料 音乐 剧目 边缘学科理论
下载PDF
理论命题的反思与阿多诺的批判——与赵文先生商榷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士聪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3-127,共5页
赵文先生通过阿多诺对于海德格尔存在论的批判之眼展开自己关于实践存在论理论命题的反思,由于缺乏对于阿多诺之批判视野的基本厘清以及由此导致的关于海德格尔存在论的主观化理解,其理论命题的反思既没有真正回到马克思主义美学问题域... 赵文先生通过阿多诺对于海德格尔存在论的批判之眼展开自己关于实践存在论理论命题的反思,由于缺乏对于阿多诺之批判视野的基本厘清以及由此导致的关于海德格尔存在论的主观化理解,其理论命题的反思既没有真正回到马克思主义美学问题域,也没有真正理解实践存在论命题的理论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论 理论命题反思 批判
下载PDF
我国环境管理的理论命题与机制转变
10
作者 赵海霞 朱德明 +1 位作者 曲福田 周舫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27-32,共6页
从我国环境过度污染的特征和成因出发,提出了两个重要命题:中国环境管理的效率损失是政府失灵明显高于市场失灵;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存在着环境污染的基准性损失和过度性损失,并区分由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导致的过度性污染损失Ⅰ和Ⅱ。根... 从我国环境过度污染的特征和成因出发,提出了两个重要命题:中国环境管理的效率损失是政府失灵明显高于市场失灵;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存在着环境污染的基准性损失和过度性损失,并区分由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导致的过度性污染损失Ⅰ和Ⅱ。根除环境过度性污染,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环境优先的原则,加快环境管理的机制和政策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管理 过度性污染 理论命题
下载PDF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特征及时代意义——兼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命题
11
作者 范明英 王英林 《长白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1-14,共4页
党的十四大在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实质时,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命题,指出这一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质概括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在我们党的文献中是第一次.党的十三... 党的十四大在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实质时,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命题,指出这一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质概括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在我们党的文献中是第一次.党的十三大曾把这一理论实质概括为“扎根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它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概括,在内涵的性质上虽然是一致的,但显然后者比前者更为鲜明、准确,更容易使人们把握这一理论的本质、特征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命题 兼论 党的文献 现代化建设 历史进程 革命理论 历史性课题 思想解放 人民群众 共同富裕
下载PDF
《文心雕龙·征圣》理论命题的类型、内涵及价值意义
12
作者 吴建民 郁薇薇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3-106,共4页
刘勰在《文心雕龙》之《征圣》篇中提出了十几个理论命题。从构成形式的角度来看,这些命题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单句式命题,二是双句式命题,三是多句式命题;从思想内涵的角度来看,这些命题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理论:一是文学的功能价值论,... 刘勰在《文心雕龙》之《征圣》篇中提出了十几个理论命题。从构成形式的角度来看,这些命题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单句式命题,二是双句式命题,三是多句式命题;从思想内涵的角度来看,这些命题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理论:一是文学的功能价值论,二是情志与语言的关系,三是对情志的基本要求,四是对文辞语言运用的审美态度。《征圣》篇的经典性命题不但对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当代仍然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征圣》 理论命题 价值意义
下载PDF
论《知音》篇理论命题的类型、内涵及当代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萌 吴建民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61-64,共4页
"命题"是古代文论的重要构成形式。《知音》篇作为《文心雕龙》关于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专论,刘勰在文中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理论命题。这些命题从形式类型上看,主要有四种构成形式;从理论内涵上看,各有不... "命题"是古代文论的重要构成形式。《知音》篇作为《文心雕龙》关于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专论,刘勰在文中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理论命题。这些命题从形式类型上看,主要有四种构成形式;从理论内涵上看,各有不同的思想内涵,构成了刘勰文学欣赏、批评论的基本内容;从价值意义上看,这些理论命题在今天仍然具有切实的应用价值和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知音》 理论命题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划时代的理论命题
14
作者 赵连君 《新长征》 2005年第11期28-29,共2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战略部署。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这是我们党过去20多年不断探索的一个全新课题。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战略部署。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这是我们党过去20多年不断探索的一个全新课题。2002年召开的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小康社会”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一次重大飞跃,标志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认识上的重大突破。也就是说,“小康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命题 “小康社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形态 全面建设 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划时 十六次代表大会 社会主义认识 重大战略部署
下载PDF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命题的深层价值考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宏宾 管新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2-127,共6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一项重大的政治性、战略性部署,也是党对自身历史方位全新界定和执政理念深刻变革的集中反映;这一理论的创新价值就在于实现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成功对接,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框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一项重大的政治性、战略性部署,也是党对自身历史方位全新界定和执政理念深刻变革的集中反映;这一理论的创新价值就在于实现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成功对接,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框架和内涵的发展,也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格局的深化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价值 理论命题 和谐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社会理论 执政理念 历史方位 创新价值 基本框架 政治性 战略性 集中
下载PDF
对MM理论命题I的理论分析
16
作者 张昕 钟田丽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03年第4期55-58,共4页
MM理论命题I所讨论的企业价值仅仅指企业负债价值和股票价值之和 ,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企业所得税影响企业价值的现象 ,企业价值会随着企业资本结构的改变而改变。但企业的价值不仅仅包括企业负债价值和企业股票价值 ,还应该包括企业... MM理论命题I所讨论的企业价值仅仅指企业负债价值和股票价值之和 ,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企业所得税影响企业价值的现象 ,企业价值会随着企业资本结构的改变而改变。但企业的价值不仅仅包括企业负债价值和企业股票价值 ,还应该包括企业所得税价值 ,这样无论在有无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下 ,企业资本结构的改变对企业价值都不会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价值 负债价值 股票价值 资本结构 MM理论命题I
下载PDF
《文心雕龙·诠赋》篇理论命题之类型、内涵及意义价值
17
作者 夏新秀 吴建民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第5期99-101,共3页
运用"命题"表述思想观点是《诠赋》篇的一个显著学术特色,全篇提出了十多个命题。从形式特征角度看,这些命题可分为单句式、双句式及多句式三种类型。从理论内涵角度看,这些命题涉及到文学创作论、作品论及审美论三个方面。... 运用"命题"表述思想观点是《诠赋》篇的一个显著学术特色,全篇提出了十多个命题。从形式特征角度看,这些命题可分为单句式、双句式及多句式三种类型。从理论内涵角度看,这些命题涉及到文学创作论、作品论及审美论三个方面。《诠赋》篇命题所蕴含的深刻文学思想,体现了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不但对于古代文论建构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当代作家的创作仍然具有切实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诠赋》 理论命题 意义价值
下载PDF
论《文心雕龙·体性》篇之理论命题
18
作者 张芸 吴建民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52-54,共3页
运用"命题"表述理论观点是《文心雕龙·体性》篇的一个显著学术特色。本篇所提命题其形式特征主要有三:单句式、双句式及多句式命题。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对风格生成原理的揭示、对风格多样性的阐释、对风格多样性... 运用"命题"表述理论观点是《文心雕龙·体性》篇的一个显著学术特色。本篇所提命题其形式特征主要有三:单句式、双句式及多句式命题。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对风格生成原理的揭示、对风格多样性的阐释、对风格多样性的阐释及摹仿学习对于风格形成的意义。这些命题不但在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性 风格 理论命题
下载PDF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中蕴含的“西藏特殊性和共同性”理论命题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军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40-45,共6页
西藏特殊性和共同性关系问题是党的治藏方略的重大理论命题,贯穿中国共产党治藏70年。对其理论思考经历了前后相继的四个阶段,认识不断深化,得出的理论成果主要有两点:一、西藏的特殊性、差异性建立在共同性、一致性基础之上,并在发展... 西藏特殊性和共同性关系问题是党的治藏方略的重大理论命题,贯穿中国共产党治藏70年。对其理论思考经历了前后相继的四个阶段,认识不断深化,得出的理论成果主要有两点:一、西藏的特殊性、差异性建立在共同性、一致性基础之上,并在发展目标上逐步趋向共同性、一致性,这是西藏工作一以贯之的主线和大方向,更是当前西藏工作的重点;二、根据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西藏长治久安的需要,结合西藏形势的变化,适时推进西藏工作进入新的阶段,稳中求进,是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的重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藏方略 特殊性 共同性 理论命题
下载PDF
一个理论命题的历史反思——兼论胡风的民族形式理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程世洲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47-50,95,共5页
胡风的民族形式理论直接承传“五四”文学自由的精神,民族形式的历史形态、开放形态、个性形态构成了胡风民族形式理论独立的品格和完整的形态。胡风不是民族文化虚无主义者,他对民族传统采取的是符合艺术创造本性的审美更新原则。胡风... 胡风的民族形式理论直接承传“五四”文学自由的精神,民族形式的历史形态、开放形态、个性形态构成了胡风民族形式理论独立的品格和完整的形态。胡风不是民族文化虚无主义者,他对民族传统采取的是符合艺术创造本性的审美更新原则。胡风与周扬等理论家的分歧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形式 胡风 审美形式 理论命题 历史反思 “五四”文学 民间形式 新文学 大众化 心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