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88篇文章
< 1 2 1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利新质生产力:内涵解读、理论框架与实施路径
1
作者 左其亭 秦西 马军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为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要求落实到水利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提出了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及内涵,认为水利新质生产力是追求高科技、高效...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为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要求落实到水利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提出了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及内涵,认为水利新质生产力是追求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水利生产力质态;提出了由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支撑体系五部分组成的水利新质生产力理论框架,阐述了水利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研究内容;并从工程、技术、制度和管理支撑四方面,提出了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实施路径。为加快形成和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提供理论基础和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水利新质生产力 内涵解读 理论框架 实施路径
下载PDF
遗产管理人制度的程序建构:如何指定与为何指定?——基于实体与程序交互实质性促进理论框架
2
作者 赵蕾 《经贸法律评论》 2024年第1期72-89,共18页
2023年修正的《民事诉讼法》新增指定遗产管理人特别程序,回应了《民法典》与司法实践的需求,不过尚未实现遗产管理人制度的程序建构。遗产管理人制度的程序建构按照“实体与程序交互—非讼程序—法律解释”三个维度架构理论框架,并遵... 2023年修正的《民事诉讼法》新增指定遗产管理人特别程序,回应了《民法典》与司法实践的需求,不过尚未实现遗产管理人制度的程序建构。遗产管理人制度的程序建构按照“实体与程序交互—非讼程序—法律解释”三个维度架构理论框架,并遵循“如何指定—为何指定”逻辑进路展开。首先,针对新《民事诉讼法》第194条和第195条进行指定遗产管理人案件提起与裁判的规范解释;其次,通过实体与程序赋权明确遗产管理人的当事人资格以及诉讼程序与指定遗产管理人案件的程序衔接,完成遗产管理人制度程序建构的发展性作业;最后,提出迈向实体与程序交互实质性促进的遗产管理人制度体系化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管理人 实体与程序交互 实质性促进 理论框架 程序建构
下载PDF
基于案例教学模式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思政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
3
作者 张建军 《物流科技》 2024年第3期156-159,共4页
《供应链管理》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而案例教学模式是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和丰富课程思政内容的重要载体。文章围绕《供应链管理》课程的特点,结合课程思政和案例教学模式的要求,构建基于案例教... 《供应链管理》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而案例教学模式是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和丰富课程思政内容的重要载体。文章围绕《供应链管理》课程的特点,结合课程思政和案例教学模式的要求,构建基于案例教学模式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思政理论框架,并提出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实现案例教学和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高度融合,从而更好指导《供应链管理》课程思政的深入开展,提高人才培养层次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模式 供应链管理课程 课程思政 理论框架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地方师范院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理论框架探讨
4
作者 辛宪军 翟建阳 蒋金波 《时代人物》 2024年第14期0139-0142,共4页
地方师范院校在促进地方教育发展,培养专业化地方教师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践育人理念被不断应用于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地方师范院校应当对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不断完善理论框架,从而为地方师范院校开展... 地方师范院校在促进地方教育发展,培养专业化地方教师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践育人理念被不断应用于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地方师范院校应当对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不断完善理论框架,从而为地方师范院校开展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本文结合地方师范院校特色,对地方师范院校开展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理论框架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能够为今后地方师范院校开展实践育人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师范院校 实践育人共同体 理论框架 发展路径
下载PDF
基层治理视角下的老旧小区改造:实践形态与理论框架
5
作者 冉奥博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7,共8页
老旧小区改造具有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基层治理工程的三重定位,但现有学术研究与政策制定较少关注基层治理。为此,文章首先总结分析了基层治理视角下老旧小区改造的3种实践形态——治理平台、治理手段、治理对象。进而提出“本质—特... 老旧小区改造具有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基层治理工程的三重定位,但现有学术研究与政策制定较少关注基层治理。为此,文章首先总结分析了基层治理视角下老旧小区改造的3种实践形态——治理平台、治理手段、治理对象。进而提出“本质—特征—基底”的理论框架,即本质是社会问题工程溯源与工程解决的持续过程,其特征是情境性、动态性、平衡性、枢纽性,其基底为“国家—社会”整合、技术治理、“人民城市”的中国特色基层治理理论。最终提供基层治理的完整分析进路,支撑其作为独立的政策模块,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的理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小区改造 基层治理 实践形态 理论框架
下载PDF
患者对预检分诊服务满意度理论框架的扎根理论研究
6
作者 康云 邵艳 +3 位作者 刘家敏 彭贵海 朱树贞 李龙倜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2,共5页
目的 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构建患者视角的预检分诊服务满意度理论框架,为评估和量化患者对预检分诊服务的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和理论抽样的方法,选择27例接受过预检分诊服务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 目的 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构建患者视角的预检分诊服务满意度理论框架,为评估和量化患者对预检分诊服务的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和理论抽样的方法,选择27例接受过预检分诊服务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采用NVIVO12.0软件辅助对原始数据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及选择性编码,并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 析出患者期望、服务质量、信息供给、人本关怀、持续改进5个主范畴。结论 5个主范畴分别构成预检分诊服务满意度的主体因素、核心因素、关键因素、基本因素和保障因素。该理论框架可为改善预检分诊服务、评估患者满意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检分诊 患者服务满意度 扎根理论 理论框架 患者期望 信息供给 人本关怀 护理质量
下载PDF
数学幸福感:内涵、价值与理论框架
7
作者 佘伟忠 张侨平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学生对数学课程的消极体验不仅会影响学生在数学学习时的感受,还会影响学生的数学表现.因此,发展学生的数学幸福感应该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工作之一,但与此同时当前研究还存有不足.为了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数学幸福感,从数学幸福感... 学生对数学课程的消极体验不仅会影响学生在数学学习时的感受,还会影响学生的数学表现.因此,发展学生的数学幸福感应该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工作之一,但与此同时当前研究还存有不足.为了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数学幸福感,从数学幸福感的内涵分析、价值分析和理论框架3个方面展开了讨论,并得出如下启示:一是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开展数学幸福感的研究;二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幸福感;三是应该进一步探索数学幸福感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幸福感 数学教育 内涵分析 价值分析 理论框架
下载PDF
江右文化数字化传播的理论框架、现实逻辑与实践路径
8
作者 陈立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7-81,共5页
江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数字技术赋能贯穿江右文化传播全过程,为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了更强大的传播效能。基于TOE理论框架分析,江右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基础是数字技术,主体是政府组织、产业组织、受众与平台用户,保... 江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数字技术赋能贯穿江右文化传播全过程,为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了更强大的传播效能。基于TOE理论框架分析,江右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基础是数字技术,主体是政府组织、产业组织、受众与平台用户,保障是数字化情境与政策。技术赋能情境下,数据驱动实现江右文化传播资源的共享、需求导向实现江右文化精准化传播、技术赋能提升江右文化数字化传播效能以及多元合作实现江右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协同。江右文化数字化传播效能的实现,需要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江右文化传播的引擎作用、建构数字化多元主体合作传播网络以及优化江右文化数字化传播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右文化 技术赋能 数字化传播 TOE理论框架
下载PDF
基于TPACK理论框架探讨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与实施
9
作者 木立印 《安徽教育科研》 2024年第11期55-57,共3页
TPACK理论认为教师应将技术、学科和教育三个领域有机融合,以达到更优良的教学效果。而创新实验教学是一种强调实践和体验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因此,本文将TPACK理论和创新实验教学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适... TPACK理论认为教师应将技术、学科和教育三个领域有机融合,以达到更优良的教学效果。而创新实验教学是一种强调实践和体验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因此,本文将TPACK理论和创新实验教学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适合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以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并以TPACK理论框架为指导,探讨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与实施途径,旨在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一种创新的实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CK理论框架 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下载PDF
作物种质资源学理论框架与发展战略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旭 黎裕 +1 位作者 李立会 贾继增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作物种质资源是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绿色发展的基础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作物种质资源学是以栽培植物起源中心理论、遗传变异的同源系列定律和作物及其种质资源与人文环境及社会发展的协同演变学说为基础,... 作物种质资源是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绿色发展的基础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作物种质资源学是以栽培植物起源中心理论、遗传变异的同源系列定律和作物及其种质资源与人文环境及社会发展的协同演变学说为基础,依托遗传多样性、遗传完整性、遗传特异性与遗传累积性技术体系,研究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多样性与利用的科学,涵盖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保护、评价、研究、创新与共享服务的理论、技术、管理及其体系。本文构建了作物种质资源学理论框架,对基本概念和特征特性进行了界定,并提出了作物种质资源学的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种质资源学 理论框架 重点任务 发展战略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白血病患者家庭社会支持模式理论框架的构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晓瑜 黄晓文 +3 位作者 全海英 钱艮儿 谢映辉 李章坤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3期43-46,共4页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家庭在经历白血病诊疗过程中的社会支持需求变化,构建该人群社会支持模式理论框架,为更好地开展针对该人群的社会支持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运用目的抽样与方便抽样法在2019年11月1...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家庭在经历白血病诊疗过程中的社会支持需求变化,构建该人群社会支持模式理论框架,为更好地开展针对该人群的社会支持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运用目的抽样与方便抽样法在2019年11月1日-2020年4月30日选取进行治疗的20例经确诊后生存≥3年的白血病患者的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对白血病患者的家属(父母或伴侣或儿女)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了解白血病患者家庭社会支持的主要需求类型及不同阶段的需求变化。资料分析采用三级编码方式,包括开放性、主轴性、选择式编码,并进行持续比较和撰写备忘录。结果:本研究探索了白血病患者家庭从被确诊白血病到康复期的社会支持模式的理论框架,形成“支持缺乏”“支持援助”“支持常态化”“互助利他”4个一级类属,其中“支持援助”为核心类属。结论:本研究描述了社会家庭背景下白血病患者家庭的社会支持需求类型及变化,构建白血病患者家庭的社会支持模式理论框架,为医护人员、社会机构给予白血病患者家庭更好的社会支持提供临床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社会支持模式 扎根理论 理论框架
下载PDF
健康景观及健康社区景观:理论框架与数字评价系统 被引量:6
12
作者 姜斌 罗蓝 +2 位作者 刘雪鸣 梁婉莹 王思琪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19,共7页
快速而广泛的城市化引发了多方面的健康危机。健康的社区景观可以从上游帮助居民维持良好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健康状况,从而预防和减少心理及生理疾病的发生。目前,在理论研究的层面,自然景观促进健康的系统性理论框架和相关影响机制还... 快速而广泛的城市化引发了多方面的健康危机。健康的社区景观可以从上游帮助居民维持良好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健康状况,从而预防和减少心理及生理疾病的发生。目前,在理论研究的层面,自然景观促进健康的系统性理论框架和相关影响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在方法研究的层面,健康社区景观的系统评价工具还没有形成。本研究旨在初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分析和归纳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证文献,发展出一个自然景观促进人类健康的理论框架;该框架包含景观促进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的10条理论路径。基于此框架,结合中国现有城市社区中常见的景观条件和现有的技术条件,提出一套健康社区景观的数字化评价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大众健康 健康景观 理论框架 评价系统 景观规划与设计
下载PDF
护理研究中理论框架的选择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小雪 李峥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9-113,共5页
理论框架在护理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对“理论框架”的相关定义、作用、选择合适理论框架的建议、标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为护理研究人员正确认识理论框架在不同类型研究中的作用,结合实际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理论框架... 理论框架在护理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对“理论框架”的相关定义、作用、选择合适理论框架的建议、标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为护理研究人员正确认识理论框架在不同类型研究中的作用,结合实际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理论框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研究 理论框架 选择
下载PDF
新教育视角下教师写作的意义价值、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永新 管童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共7页
写作是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教师写作既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区域教育发展,还可以为基础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保障。当前,教师写作面临着行动价值功利性明显、教师专业积累不够、写作培训体系零碎... 写作是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教师写作既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区域教育发展,还可以为基础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保障。当前,教师写作面临着行动价值功利性明显、教师专业积累不够、写作培训体系零碎、外部环境支持不足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以教师专业发展为逻辑起点的新教育实验构建了以幸福完整论、生命叙事论、生命共同体理论为核心的教师写作理论框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教师写作的实践路径:发挥名师榜样引领作用、鼓励教师坚持生命叙事、研发专业化的写作培训、营造支持性的写作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育实验” 教师写作 意义价值 理论框架 实践路径
下载PDF
现代都市圈规划理论框架体系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尹稚 尚嫣然 +1 位作者 崔音 龙茂乾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0,共6页
现代都市圈建设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子领域,是我国构建城镇化总体格局的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文章在梳理都市圈概念内涵及其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全系统协作的组织体系、利益协调与治理机制、发展监测评估与动态调整框架在... 现代都市圈建设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子领域,是我国构建城镇化总体格局的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文章在梳理都市圈概念内涵及其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全系统协作的组织体系、利益协调与治理机制、发展监测评估与动态调整框架在内的现代都市圈规划核心框架,并通过福州都市圈、成都都市圈、南宁都市圈的规划实践对现代都市圈规划核心框架进行实证研究,对现代都市圈规划核心框架的可实施性和可复制推广性进行验证,以期为都市圈规划及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都市圈 理论框架 福州都市圈 成都都市圈 南宁都市圈
下载PDF
畜产品供应链一体化理论框架、实践路径——基于企业、产业和城市的三维视角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建军 刘桂艳 赵启兰 《供应链管理》 2023年第3期36-46,共11页
文章基于企业供应链一体化、产业供应链一体化以及城市供应链一体化相结合的新视角构建了畜产品供应链一体化理论框架,深度分析了三个维度之间的内在逻辑;围绕牛羊肉等畜产品的特点,立足畜产品供应链一体化理论框架包含的三个维度,结合... 文章基于企业供应链一体化、产业供应链一体化以及城市供应链一体化相结合的新视角构建了畜产品供应链一体化理论框架,深度分析了三个维度之间的内在逻辑;围绕牛羊肉等畜产品的特点,立足畜产品供应链一体化理论框架包含的三个维度,结合蒙东地区畜产品供应链发展现状,系统分析了畜产品供应链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围绕以上三个维度有针对性的提出优化路径,进而凝练出畜产品供应链一体化应采取的主要运作模式,包括品牌商的全产业链运作模式,合作社主导的运作模式,政府、企业、牧户联合的运作模式,第三方生鲜电商平台主导的运作模式以及供应链服务平台企业主导的运作模式等。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学界持续深入研究农畜产品供应链一体化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框架,亦可更好助力地区畜产品供应链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产品供应链 理论框架 供应链一体化 实践路径 供应链运作模式
下载PDF
黄河文化旅游研究进展与理论框架构建——基于国际河流文化旅游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石培华 王莉琴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该文在概述黄河文化旅游研究缘起与内涵的基础上,基于“空间—主题—方法”对比分析框架,系统梳理和凝练黄河文化旅游与国际河流文化旅游相关研究成果,互鉴探究黄河文化旅游研究的薄弱环节与提升路径。研究发现:黄河文化旅游研究偏重宏... 该文在概述黄河文化旅游研究缘起与内涵的基础上,基于“空间—主题—方法”对比分析框架,系统梳理和凝练黄河文化旅游与国际河流文化旅游相关研究成果,互鉴探究黄河文化旅游研究的薄弱环节与提升路径。研究发现:黄河文化旅游研究偏重宏观战略管理与规划、旅游资源开发与评价等,而国外河流文化旅游侧重中、微观尺度的文化线路与文化节点案例研究等。黄河文化旅游应注重旅游市场供需平衡,创新旅游开发与居民福祉的协同技术路径,实现“人河关系”的文化情感、时空行为与旅游响应等管理转型研究。最后,基于当前研究不足提出黄河文化旅游系统理论框架,试图破解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与旅游“幸福河”创建等核心议题,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及国际河流旅游合作提供理论支撑与中国智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化旅游 河流文化旅游 对比研究 理论框架 研究展望
下载PDF
构建均衡公共服务体系的理论框架及路径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小平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3年第1期49-55,共7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的要求。构建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需要汲取古往今来对均衡治理的成果,分析公共服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律,把握新时代新期待,作出理论和实践创新探索。从公共服务均衡性与高...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的要求。构建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需要汲取古往今来对均衡治理的成果,分析公共服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律,把握新时代新期待,作出理论和实践创新探索。从公共服务均衡性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入手,建立均衡公共服务三维理论框架,分析公共服务均衡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增强均衡性需要的条件。研究发现,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高质量发展又成为增强公共服务均衡性的基础。推进公共服务结构均衡,要科学配置权力,形成现代治理结构;在公共服务提供运行上,要打造灵活方式,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在公共服务保障体系上,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和公共财政转移支付的赋能功能。增强公共服务均衡性的路径是以改革总揽全局,系统发力,统筹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进公共服务体系从“有”向“优”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公共服务体系 均衡性 三维理论框架 “放管服”改革
下载PDF
创新政策工具探索:起源、研究脉络与理论框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烨 秦可馨 柴双霞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51-160,共10页
创新政策工具作为政府推动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当前研究缺乏对创新政策工具的系统梳理,也缺少整合性理论框架。对创新政策工具的起源、内涵与分类进行总结,以WOS收录的288篇英文文献和CNKI收录的23... 创新政策工具作为政府推动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当前研究缺乏对创新政策工具的系统梳理,也缺少整合性理论框架。对创新政策工具的起源、内涵与分类进行总结,以WOS收录的288篇英文文献和CNKI收录的239篇中文文献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法和科学知识图谱,对国内外创新政策工具研究的热点主题、发展趋势、高共被引文献等进行深入挖掘和梳理,厘清创新政策工具发展脉络,并从创新政策工具选择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边界条件、效果评价4个方面构建理论分析框架。最后,总结现有研究不足,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政策工具 研究脉络 理论框架 文献计量分析
下载PDF
乡村振兴弹性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框架研究——基于“时间、尺度、区域”三维特征
20
作者 吴兆娟 高立洪 +3 位作者 高冬梅 周霖 杨小玲 张仕超 《农业展望》 2023年第9期28-34,共7页
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目标导向、评价考核、监测纠偏等功能作用,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起点。针对当前乡村振兴评价指标设置缺少灵活性的现状,研究构建乡村振兴弹性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框架。首先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分阶段实施、坚持... 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目标导向、评价考核、监测纠偏等功能作用,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起点。针对当前乡村振兴评价指标设置缺少灵活性的现状,研究构建乡村振兴弹性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框架。首先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分阶段实施、坚持五级书记抓、不同区域条件差异性等特点,分析提炼评价对象的“时间、尺度、区域”三维特征;立足三维特征对评价指标设置的影响分析,构建由“基本指标(尺度维度)+特色指标(区域维度)+动态指标(时间维度)”组成的弹性评价指标框架;再基于对乡村振兴“五位一体”目标任务的分解提炼,提出弹性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应突出产业“四化”提升、生态“四宜”建设、乡风文明“三水平”提升、治理“三治”有效、生活富裕“两维”一体等战略重点;最后构建形成乡村振兴弹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框架,并提出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弹性评价 理论框架 三维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