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关于中国哲学解释学的一些基础性理解——道、意、象、构、言
被引量:
7
1
作者
林安梧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31-39,共9页
阐明中国哲学解释学的五个层级:道、意、象、构、言。指出"说明"是外在因果的表述;"解释"是内在理由的阐发。解释之所涉有两个不同之次序,理论逻辑次序之先后,重点在于"内在的契入理解";时间历程次序之先...
阐明中国哲学解释学的五个层级:道、意、象、构、言。指出"说明"是外在因果的表述;"解释"是内在理由的阐发。解释之所涉有两个不同之次序,理论逻辑次序之先后,重点在于"内在的契入理解";时间历程次序之先后,重点在于"实际行动的进程"。进行解释时,理论逻辑之次序与时间历程之次序,是一体的两面,他们彼此之间有一种互动关系,即所谓"解释学的循环"。学问之道需先穿透语言文字的遮蔽,上通于道;再由道而开显,"诠释"是站在某个"视点"展开的理解活动,再给出一套语言文字符号的建构。学问不能停留在"语句、结构"层次,要"得意忘言、以意逆志、志通于道",我们可以说这是"造乎其道"的诠释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学
理论的次序
时间的历程
存有
语言
想象
意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中国哲学解释学的一些基础性理解——道、意、象、构、言
被引量:
7
1
作者
林安梧
机构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所
出处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31-39,共9页
文摘
阐明中国哲学解释学的五个层级:道、意、象、构、言。指出"说明"是外在因果的表述;"解释"是内在理由的阐发。解释之所涉有两个不同之次序,理论逻辑次序之先后,重点在于"内在的契入理解";时间历程次序之先后,重点在于"实际行动的进程"。进行解释时,理论逻辑之次序与时间历程之次序,是一体的两面,他们彼此之间有一种互动关系,即所谓"解释学的循环"。学问之道需先穿透语言文字的遮蔽,上通于道;再由道而开显,"诠释"是站在某个"视点"展开的理解活动,再给出一套语言文字符号的建构。学问不能停留在"语句、结构"层次,要"得意忘言、以意逆志、志通于道",我们可以说这是"造乎其道"的诠释学。
关键词
解释学
理论的次序
时间的历程
存有
语言
想象
意向
Keywords
hermeneutics, theoretical sequence, temporal sequence , being, language, imagination, intentionality
分类号
B089.2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关于中国哲学解释学的一些基础性理解——道、意、象、构、言
林安梧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