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7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荀运昌先生诗词之理趣略论——兼谈其“出蓝观”与“心画观”
1
作者 邱世鸿 《大学书法》 2024年第4期13-19,共7页
荀运昌先生为西南大学书法专业硕士点早期“三大导师”之一,是“西师流派”书家代表人物之一。其诗词创作与书法创作相得益彰,从唐诗宋词中吸取营养,朴华相间,坦诚自然,尤其是发挥诗词的“兴、观、群、怨”功能,充满理趣,不为空言,继承... 荀运昌先生为西南大学书法专业硕士点早期“三大导师”之一,是“西师流派”书家代表人物之一。其诗词创作与书法创作相得益彰,从唐诗宋词中吸取营养,朴华相间,坦诚自然,尤其是发挥诗词的“兴、观、群、怨”功能,充满理趣,不为空言,继承白居易“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传统,必有益于世。这体现了“西师流派”的文化修养,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运昌诗词 理趣 忧乐情怀 出蓝观 心画观
下载PDF
自然山水中的“精神超越”——《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理趣”与“情趣”赏析
2
作者 陈灿 剑男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49,共4页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创作于冯至思想转型的关键时期,这种“精神的超越”隐匿于对山林景物的书写,表现为“人生观”的转变与“山水观”的成型。“纷扰”与“滋养”是作品中两个关键词,结合冯至的人生经历阐释“纷扰”的成因和“滋养”...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创作于冯至思想转型的关键时期,这种“精神的超越”隐匿于对山林景物的书写,表现为“人生观”的转变与“山水观”的成型。“纷扰”与“滋养”是作品中两个关键词,结合冯至的人生经历阐释“纷扰”的成因和“滋养”的内涵,可以窥见作者心中理想的人生状态以及“山水”与“生命”之间复杂的交融关系,也能透视作品独特的“理趣”与“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趣 情趣 知人论世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冯至
下载PDF
“理趣数学”:促进学生活泼泼且可持续地成长
3
作者 余颖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4年第6期30-39,共10页
基于对数学教育价值的理解,提出“理趣数学”这一小学数学教育理念。对与“理趣数学”相关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综述,并基于人的完整性立场,以心理学、神经科学及学习理论等各个领域聚焦“人是如何学习的”“儿童是如何学习的”“数... 基于对数学教育价值的理解,提出“理趣数学”这一小学数学教育理念。对与“理趣数学”相关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综述,并基于人的完整性立场,以心理学、神经科学及学习理论等各个领域聚焦“人是如何学习的”“儿童是如何学习的”“数学的认知是如何发生的”等研究成果为理论依据,从“理”“趣”字义出发,具体阐释“理趣数学”的内涵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趣数学 数学教育 文献综述
下载PDF
语趣·智趣·理趣:曲艺艺术的趣味研究
4
作者 吕彦卿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9-83,共5页
曲艺艺术的趣味是用口头语言编织笑声以娱乐和吸引听众,虽曲艺之趣不是曲艺的本质与目的,却可作为打开曲艺艺术的敲门砖和引路牌,引人入胜,渐入佳境。以“曲艺之趣”为立足点,分别从语趣、智趣、理趣三个角度探讨曲艺艺术语音语调、语... 曲艺艺术的趣味是用口头语言编织笑声以娱乐和吸引听众,虽曲艺之趣不是曲艺的本质与目的,却可作为打开曲艺艺术的敲门砖和引路牌,引人入胜,渐入佳境。以“曲艺之趣”为立足点,分别从语趣、智趣、理趣三个角度探讨曲艺艺术语音语调、语词语汇、语气语态之趣;刻画描摹、逻辑推断、民俗文化、现挂评议之趣和在个人、社会、国家等方面有审美教化之趣。同时,结合“曲艺进校园”的潮流,将上述三趣所生发的教育功能和训练意义进行校园层面的探讨,以期让曲艺这门民间艺术在校园中获得更多的喜爱者,也赢得更多潜在的继承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艺艺术 语趣 智趣 理趣 曲艺进校园
下载PDF
小学科学“理趣”课堂构建探析
5
作者 王玥 《华夏教师》 2024年第22期57-59,共3页
小学科学课堂应当紧密结合儿童的认知特性,运用“理趣”策略,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旨在探讨科学课程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和实验现象,深入探究科学规律,累积科学事实,进而培育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具体来说,可... 小学科学课堂应当紧密结合儿童的认知特性,运用“理趣”策略,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旨在探讨科学课程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和实验现象,深入探究科学规律,累积科学事实,进而培育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具体来说,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聚焦于核心问题;搭建合作平台,促进学生共同建构科学概念;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学生的科学认知;鼓励实践迁移,不断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 情境教学 理趣课堂
下载PDF
聚焦数感培养,探寻理趣共生的课堂奥秘
6
作者 杨卿誉 《文理导航》 2024年第8期49-51,共3页
“理趣教学”是在寻理中蕴趣,在蕴趣中教学。要让学生用适宜的方式在探索知识的原理与方法的过程中培养数感,就需要教师制定发展儿童数感的理趣教学目标、实施发展儿童数感的理趣教学路径、触动儿童生发数感学习的理趣氛围,学生才能全... “理趣教学”是在寻理中蕴趣,在蕴趣中教学。要让学生用适宜的方式在探索知识的原理与方法的过程中培养数感,就需要教师制定发展儿童数感的理趣教学目标、实施发展儿童数感的理趣教学路径、触动儿童生发数感学习的理趣氛围,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趣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路径 课堂奥秘
下载PDF
理趣·情趣·智趣:小学议论文教学要做到“三趣”——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为例
7
作者 蒋晓红 《辽宁教育》 2024年第11期77-79,共3页
小学阶段的议论文教学要做到“三趣”,即理趣、情趣、智趣。梳理文脉,明晰条理,方显议论文的理趣;站在作者立场,披文入境,方能教得有情趣;深入品析作者的语言,解锁其写作密码,方能感悟议论文教学的智趣。教师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 小学阶段的议论文教学要做到“三趣”,即理趣、情趣、智趣。梳理文脉,明晰条理,方显议论文的理趣;站在作者立场,披文入境,方能教得有情趣;深入品析作者的语言,解锁其写作密码,方能感悟议论文教学的智趣。教师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初中议论文学习打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议论文教学 理趣 情趣 智趣
下载PDF
初中数学中的“理趣相融 深度互动”
8
作者 秦爱明 《文理导航》 2024年第14期13-15,共3页
数学这门学科常常会被学生误解为是复杂公式与抽象定理的结合体,然而,抛开其中的含义来谈,正是因为数学本身具有的独特魅力,促使它成为一门既能培养思维又能实际应用的学科。数学里面包含着丰富的逻辑性,也蕴藏着浩瀚的智慧和无限的探... 数学这门学科常常会被学生误解为是复杂公式与抽象定理的结合体,然而,抛开其中的含义来谈,正是因为数学本身具有的独特魅力,促使它成为一门既能培养思维又能实际应用的学科。数学里面包含着丰富的逻辑性,也蕴藏着浩瀚的智慧和无限的探索空间。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学生会接触到一系列新颖有趣的概念和问题,而这些内容将会为学生打开数学新世界的大门。本文将基于“理趣相融深度互动”教学理念探讨如何实施初中数学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数学 理趣相融 深度互动
下载PDF
实验类作文的“理趣”表达
9
作者 魏娜 《今日教育(作文大本营)》 2024年第5期50-50,共1页
捕捉实验中的“理趣”——善用图表“瘦身”。孩子们,如果你对科学充满了兴趣和遐想,恭喜你,你就是一位充满“理趣”的孩子。今天我们就要把“生活的小船”驶向“科学的停靠点”,去回顾一下你曾经做过的一项小实验。你可以借助思维导图... 捕捉实验中的“理趣”——善用图表“瘦身”。孩子们,如果你对科学充满了兴趣和遐想,恭喜你,你就是一位充满“理趣”的孩子。今天我们就要把“生活的小船”驶向“科学的停靠点”,去回顾一下你曾经做过的一项小实验。你可以借助思维导图为实验过程“瘦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趣 思维导图 停靠点 瘦身 兴趣 善用
下载PDF
论《我与地坛》理趣的生成机制
10
作者 夏红梅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4期76-80,共5页
散文的审美理趣,常由“理”附着于情感、趋赴于物象而形成。《我与地坛》通过对地坛风物的深情凝视,对残损生命的理性思考,对物象情理的融通化合,获得了蕴藉深邃的艺术效果。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情感活动... 散文的审美理趣,常由“理”附着于情感、趋赴于物象而形成。《我与地坛》通过对地坛风物的深情凝视,对残损生命的理性思考,对物象情理的融通化合,获得了蕴藉深邃的艺术效果。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情感活动和理性思维活动,在对象、情、理浑融的艺术境界的探寻中,把握作品的思想,领略作品的理趣,从而进入到散文审美的境界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与地坛》 理趣 情感 物象
下载PDF
在《观察鱼》教学中促进“理趣相生”
11
作者 胡立平 《小学科学》 2024年第10期43-45,共3页
在“双减”背景下,为进一步深入优化教育行为,提升小学科学课堂实效,要推进“理趣相生”教育生态的形成,架构科学理性与人文情趣相融合的完整教育体系。因此,小学科学教学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既要激发学生科学学习兴趣,又要... 在“双减”背景下,为进一步深入优化教育行为,提升小学科学课堂实效,要推进“理趣相生”教育生态的形成,架构科学理性与人文情趣相融合的完整教育体系。因此,小学科学教学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既要激发学生科学学习兴趣,又要遵循科学理性本质。本文针对1~2年级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趣味性低、科学味淡、实效性差等问题,提出显性呈现、情境贯穿、角色浸入等三种路径设计,构建起以“趣为理先”“理中求趣”“趣中推理”为实践的“理趣相生”的科学课堂,既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又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 理趣相生” 科学趣味 科学理性
下载PDF
立意 情境 思维——基于“理趣”的英语戏剧活动支架建构例谈
12
作者 陈凯 《小学教学研究》 2024年第30期83-84,共2页
英语戏剧教学以教育规律及学生成长规律为指引,将戏剧元素融入语言教学中。通过活动支架的有效搭建,让英语戏剧课堂“理中生趣,趣中启智”。文章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8 Birthdays的Cartoon time&Extended reading板块的教学... 英语戏剧教学以教育规律及学生成长规律为指引,将戏剧元素融入语言教学中。通过活动支架的有效搭建,让英语戏剧课堂“理中生趣,趣中启智”。文章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8 Birthdays的Cartoon time&Extended reading板块的教学为例,从“理趣”这一视角对英语戏剧支架建构进行具体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趣 英语戏剧 活动支架
下载PDF
运用数学故事,构建理趣课堂,促进学习参与——“分一分(一)”教学与思考
13
作者 邓莹源 《小学教学研究》 2024年第27期7-10,共4页
文章阐述了数学故事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实现“理在情中悟、智在趣中生”的理趣教学构建的一次实践研究。通过数学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阅读,同时注重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培养,以促进学生对分数本质的理解和应用。在教学过程中,... 文章阐述了数学故事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实现“理在情中悟、智在趣中生”的理趣教学构建的一次实践研究。通过数学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阅读,同时注重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培养,以促进学生对分数本质的理解和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数学绘本故事和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分数意义,布置编写分数故事的作业,让学生在有趣的数学故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故事 理趣课堂 学习参与
下载PDF
意趣 情趣 理趣——苏轼与酒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崇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42,共5页
苏轼一生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所追求的“酒中趣”即意趣、情趣与理趣,不但使人格与酒格完美结合,创造出绝妙的境界,丰富了中国酒文化的内涵,同时也成为后世许多知识分子身处逆境时的重要精神支柱。
关键词 苏轼 意趣 情趣 理趣
下载PDF
禅宗·理学与宋人理趣诗 被引量:10
15
作者 阎福玲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00-105,共6页
禅宗·理学与宋人理趣诗阎福玲(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我们知道,宋人“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创作方法,改变了唐诗重情韵重兴象的风格特征而使宋诗具有重气格尚理趣的美学风范。因此,宋诗于赠答、怀古、... 禅宗·理学与宋人理趣诗阎福玲(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我们知道,宋人“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创作方法,改变了唐诗重情韵重兴象的风格特征而使宋诗具有重气格尚理趣的美学风范。因此,宋诗于赠答、怀古、写景、言志等抒情诗之外出现大量理趣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趣 自然物象 以理入诗 杨万里 禅宗 人生哲理 社会人生 思维方式 禅趣 时代特色
下载PDF
朱英诞新诗与宋诗理趣传统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泽龙 任旭岚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3-173,196,共12页
朱英诞的新诗,一方面以淡雅纯净、蕴藉梦幻的美学风格著称,另一方面则讲究智性诗化,追求智慧的诗意凝聚,以达情、景、理的圆融。受宋诗理趣传统影响的朱英诞,形成了"寓理于真""景理相惬"的诗学旨趣,创造了既具宋诗... 朱英诞的新诗,一方面以淡雅纯净、蕴藉梦幻的美学风格著称,另一方面则讲究智性诗化,追求智慧的诗意凝聚,以达情、景、理的圆融。受宋诗理趣传统影响的朱英诞,形成了"寓理于真""景理相惬"的诗学旨趣,创造了既具宋诗中和辩证、静观内省特点,又具有现代品质的智慧诗。朱英诞的现代智慧诗创作,是在宋诗理趣传统基础上的与古为新,也是对新诗现代化道路的一种有效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英诞诗歌 宋诗 理趣 与古为新
下载PDF
理趣论 被引量:3
17
作者 范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期58-62,共5页
“理趣”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重要概念。本文从古典诗歌理论和创作入手,总结和分析了理趣的诗学内蕴及四种审美形态,即凝合之美、形象之美、情韵之美、气韵之美。
关键词 古典诗学 理趣
下载PDF
论苏轼诗歌的理趣美 被引量:3
18
作者 应贤君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1-153,共3页
"尚理"和"以议论为诗"是苏轼诗歌最显著的特点,也常作为苏诗的代表性缺陷而被批判。其实苏诗并非纯粹"以议论为诗",而是充满"理趣美",是高度凝练、高度结晶的情感与哲理、形象结合的表现,它符... "尚理"和"以议论为诗"是苏轼诗歌最显著的特点,也常作为苏诗的代表性缺陷而被批判。其实苏诗并非纯粹"以议论为诗",而是充满"理趣美",是高度凝练、高度结晶的情感与哲理、形象结合的表现,它符合诗歌的美学特征。理趣诗的产生是诗歌内在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苏轼丰富的才学、坎坷的人生经历,使他完成了宋代诗风的根本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理趣 本质特征 诗风
下载PDF
基于“教学做合一”的小学数学“理趣课堂”实践研究初探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红明 张锋 《数学教学通讯》 2022年第10期65-66,共2页
基于“教学做合一”的小学数学“理趣课堂”,就是教师需要应用一种方法,为学生设计学习情境,让学生对知识学习产生兴趣;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在实践中验证知识并深化知识。这是一套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 基于“教学做合一”的小学数学“理趣课堂”,就是教师需要应用一种方法,为学生设计学习情境,让学生对知识学习产生兴趣;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在实践中验证知识并深化知识。这是一套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实践研究 教学做 理趣课堂
下载PDF
中国古代理趣诗艺术审美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齐海英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92-95,共4页
通过对中国古代诗歌、词曲中具哲理艺术趣味作品的分析,归纳出其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哲理的诗性美,哲理的情感美,哲理的趣味美。认为这些作品是人类对自然、宇宙、人生理性感悟与思索的审美化呈现,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对理趣诗审... 通过对中国古代诗歌、词曲中具哲理艺术趣味作品的分析,归纳出其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哲理的诗性美,哲理的情感美,哲理的趣味美。认为这些作品是人类对自然、宇宙、人生理性感悟与思索的审美化呈现,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对理趣诗审美特征的探讨,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古代先民富有民族性的艺术思维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趣 哲理的诗性美 哲理的情感美 哲理的趣味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