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琉特琴的回响 巴赫的吉他改编曲集
1
作者 陈芸萱 《音乐爱好者》 2024年第11期68-71,共4页
在艺术领域中,“分辨高下”总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很难评判何为最好、何为最坏,但当谈及伟大的作曲家时,总有一些灵魂以其独特的光芒脱颖而出。他们的创作往往能超越范式与媒介的局限,历经时代的洗礼依旧经久不衰、熠熠生辉,并成为后... 在艺术领域中,“分辨高下”总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很难评判何为最好、何为最坏,但当谈及伟大的作曲家时,总有一些灵魂以其独特的光芒脱颖而出。他们的创作往往能超越范式与媒介的局限,历经时代的洗礼依旧经久不衰、熠熠生辉,并成为后世作曲家“高山仰止”的灵感源泉与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特琴 灵感源泉 巴赫
下载PDF
维瓦尔第《D大调琉特琴协奏曲》演奏版本比较
2
作者 李建武 《乐器》 2012年第10期92-95,共4页
本文以"和谐花园"乐团的琉特琴演奏与约翰·威廉姆斯的吉他演奏为例,比较了维瓦尔第《D大调琉特琴协奏曲》的演奏版本编制的区别,然后以《D大调琉特琴协奏曲》的结构为主线,论述了"和谐花园"乐团在演绎这部作... 本文以"和谐花园"乐团的琉特琴演奏与约翰·威廉姆斯的吉他演奏为例,比较了维瓦尔第《D大调琉特琴协奏曲》的演奏版本编制的区别,然后以《D大调琉特琴协奏曲》的结构为主线,论述了"和谐花园"乐团在演绎这部作品时表现出的复古特色,以及约翰·威廉姆斯对该作品处理的完整性和理性等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瓦尔第 D大调琉特琴协奏曲 琉特琴 约翰·威廉姆斯 吉他
下载PDF
听觉隐喻与审美张力——17世纪琉特琴的音乐图像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芸 《文学与文化》 2018年第2期89-101,共13页
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以音乐为主题的绘画创作成为一个盛行于欧洲的艺术文化传统和视觉叙事的表现形式。本文以17世纪的琉特琴为图像学研究对象,阐释图像中音乐符号的听觉隐喻及其审美张力,并在艺术史的语境中探索音乐符号、绘画艺术与... 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以音乐为主题的绘画创作成为一个盛行于欧洲的艺术文化传统和视觉叙事的表现形式。本文以17世纪的琉特琴为图像学研究对象,阐释图像中音乐符号的听觉隐喻及其审美张力,并在艺术史的语境中探索音乐符号、绘画艺术与人类文明史的关系,揭示音乐符号的文化表征及其意义,从而为观者提供一种以音乐符号学为研究路径的观看方式和图像学的阐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洛克 琉特琴 听觉隐喻 图像学 审美张力
下载PDF
再论阮咸起源问题--基于丝绸之路上琉特琴乐器图像新证的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雅婕 《艺术探索》 CSSCI 2022年第2期96-108,共13页
阮咸类乐器应为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的长颈琉特琴逐步流传至埃及、波斯、中亚,通过河西走廊进入中原的。公元1世纪前后,琉特乐器传至中亚,衍生出“盘圆柄直”的阮咸琵琶雏形。最晚在汉代末年,阮咸已传至中原并逐步开始在史籍和图像资料... 阮咸类乐器应为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的长颈琉特琴逐步流传至埃及、波斯、中亚,通过河西走廊进入中原的。公元1世纪前后,琉特乐器传至中亚,衍生出“盘圆柄直”的阮咸琵琶雏形。最晚在汉代末年,阮咸已传至中原并逐步开始在史籍和图像资料中有所体现。中原在阮咸乐器演变发展过程中,以积极的姿态及符合自我文化积淀的诉求进行了一系列改造,使阮咸的音乐性能及美感不断提升,从而完全融入于中华传统文化当中,成为我国的代表性民族乐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咸 长颈琉特琴 丝绸之路 乐器流动
下载PDF
演奏型态的分析与音乐意义的追索——以巴赫《第二号琉特琴组曲BWV997》为例
5
作者 徐昭宇 《艺术探索》 2007年第5期104-109,共6页
巴赫的琉特琴音乐起初少为人关注,直到二十世纪的后半叶才逐渐被研究、演奏,复活在吉他和琉特琴两种乐器的生命中。本文以琉特琴与吉他的历史发展为端口,阐述这两种乐器在历史过程中的不同处境及文化氛围中所展现出的不同身段,并以巴赫... 巴赫的琉特琴音乐起初少为人关注,直到二十世纪的后半叶才逐渐被研究、演奏,复活在吉他和琉特琴两种乐器的生命中。本文以琉特琴与吉他的历史发展为端口,阐述这两种乐器在历史过程中的不同处境及文化氛围中所展现出的不同身段,并以巴赫《第二号琉特琴组曲》为例,从这两种乐器在演奏上不同的音响、不同的诠释手法所形成的不同的演奏型态上考察,研究其所以造成不同审美感受的原因,并由此显现作品在不同时空中的不同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罗克琉特琴 吉他 演奏型态 原真演奏
下载PDF
琉特琴概说
6
作者 李雪媛 《明日风尚(下旬)》 2021年第2期4-5,8,共3页
琉特类乐器在欧洲发展的几百年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 它通过增加低音弦和音位的方式,不断扩展音域,充分发挥了它的音色和功能。 在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欧洲琉特琴的整个发展都曾登峰造极。文章通过参照《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 琉特类乐器在欧洲发展的几百年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 它通过增加低音弦和音位的方式,不断扩展音域,充分发挥了它的音色和功能。 在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欧洲琉特琴的整个发展都曾登峰造极。文章通过参照《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有关词条及前人研究,从琉特琴的三个主要方面———分类法、定弦法以及律制研究进行归纳和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特琴 定弦法 律制
下载PDF
道兰德琉特琴作品《第一部歌曲集》的音乐特征分析
7
作者 孟小暄 《艺术评鉴》 2023年第16期104-109,共6页
16世纪,琉特琴风靡欧洲。作为时代和个人经历造就的一代大师,道兰德的琉特琴作品尤为重要。本文将通过对道兰德的生平经历和艺术生涯的梳理,进而对其1597年所作的《第一部歌曲集》进行音乐分析,把握道兰德早期的创作风格和特征,继而结... 16世纪,琉特琴风靡欧洲。作为时代和个人经历造就的一代大师,道兰德的琉特琴作品尤为重要。本文将通过对道兰德的生平经历和艺术生涯的梳理,进而对其1597年所作的《第一部歌曲集》进行音乐分析,把握道兰德早期的创作风格和特征,继而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道兰德的生活经历,探索意大利牧歌与道兰德琉特琴音乐创作之间的关联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兰德 琉特琴 埃尔曲 《第一部歌曲集》
下载PDF
古趣盎然——谈意大利作曲家雷斯皮基的《为琉特琴而作的古舞曲和咏叹调组曲》
8
作者 王小琳 《音乐大观》 2014年第7期119-119,共1页
奥托里诺·雷斯皮基,意大利最杰出的的作曲家,意大利怀古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为琉特琴而作的古舞曲和咏叹调组曲》是雷斯皮基的晚期创作作品,由三首古代舞曲和咏叹调组曲组成。本文从乐曲内容、素材和特色方面对这一组曲做以简... 奥托里诺·雷斯皮基,意大利最杰出的的作曲家,意大利怀古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为琉特琴而作的古舞曲和咏叹调组曲》是雷斯皮基的晚期创作作品,由三首古代舞曲和咏叹调组曲组成。本文从乐曲内容、素材和特色方面对这一组曲做以简要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斯皮基 琉特琴 古舞曲 咏叹调组曲
原文传递
被遗忘的古乐器——琉特琴
9
作者 王艺凝 《新少年》 2021年第5期48-48,F0003,43,共3页
琉特琴,又叫鲁特琴,起源于中亚两河流域——已知最早文明的发祥地,是一种拨弦乐器。琉特琴由木头制成,音箱形状像半个梨子。正面的面板和音孔通常有精美的镂空雕花图案。琉特琴的琴尾包括琴弦弦轴一同向后弯折,几乎与琴身呈90度角,这一... 琉特琴,又叫鲁特琴,起源于中亚两河流域——已知最早文明的发祥地,是一种拨弦乐器。琉特琴由木头制成,音箱形状像半个梨子。正面的面板和音孔通常有精美的镂空雕花图案。琉特琴的琴尾包括琴弦弦轴一同向后弯折,几乎与琴身呈90度角,这一外形特点让它很容易被识别。琉特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在苏美人的文献纪录中,琉特琴只有两根琴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形特点 拨弦乐器 两河流域 琉特琴 镂空雕 音箱 琴弦 被遗忘
原文传递
略论世界三大音体系的形成
10
作者 庄永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4,共7页
音体系的形成必然是建立于某种具体乐器之上的,世界三大音体系可以说都是起源于波斯—阿拉伯的乌德(更早可追溯到巴尔伯特)乐器上。历史上,乌德向西流传演变成一时风靡欧洲的琉特琴,向东则演变成中国最具特色的民族乐器琵琶,可见这一乐... 音体系的形成必然是建立于某种具体乐器之上的,世界三大音体系可以说都是起源于波斯—阿拉伯的乌德(更早可追溯到巴尔伯特)乐器上。历史上,乌德向西流传演变成一时风靡欧洲的琉特琴,向东则演变成中国最具特色的民族乐器琵琶,可见这一乐器对世界音体系形成的巨大影响力。如果从乌德琴的音位排列来看,中国音体系的建立就是在隋初朝廷郑译与外来苏祗婆,在当时的胡琵琶(即乌德)上作了乐调音阶的对应。之后,在八声音阶基础上,运用七声、六声、五声音阶,形成了后来我国传统音乐旋律乐调的最主要特征。而来自“乌德”乐器自身的波斯—阿拉伯音乐,是在产生出“查耳查耳中指”音高后,也真正奠定了它们的四分之三音体系。另一个希腊—欧洲音体系则是要迟至17世纪后,乌德流入欧洲变异为琉特,同时在键盘乐器上,才形成了现代影响力最大的大、小调音体系。因此,历史地看,在近一千五百年前我国隋初郑、苏乐调音阶的“对峙”与“对应”局面下,三大音体系形成与区别之端倪已初步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大音体系 乌德琴 琉特琴 琵琶 对峙 对应
下载PDF
权威碟评
11
《音乐爱好者》 2024年第12期68-69,共2页
雷斯庇基:交响诗《罗马的喷泉》/《罗马的松树》/第三组曲《为琉特琴写的古代歌曲和舞曲》作者:钱亦平唱片编号:413822-2演奏: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交响乐团这张碟片是意大利作曲家雷斯庇基(1879-1936)创作精华和创作宗旨的集中体现,表现... 雷斯庇基:交响诗《罗马的喷泉》/《罗马的松树》/第三组曲《为琉特琴写的古代歌曲和舞曲》作者:钱亦平唱片编号:413822-2演奏: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交响乐团这张碟片是意大利作曲家雷斯庇基(1879-1936)创作精华和创作宗旨的集中体现,表现为两个方面,从某种角度来说它们似乎是格格不入的。一方面,雷斯庇基将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美学原则和现代的创作及配器手法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斯庇基 标题音乐 古代歌曲 琉特琴 配器手法 意大利作曲家 创作宗旨 卡拉扬
下载PDF
一带一路上的梨形琵琶
12
作者 吴慧娟 宋婉忻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3-148,M0004,共7页
一带一路上的梨形弹拨乐器,起源于史前美索不达米亚的一种叫“乌德”也称“巴尔伯特”的弹拨乐器。在中国演变成被称为“琵琶”的乐器。不仅乐器本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演奏姿势由横抱、斜抱转为竖抱,演奏方法由指肉或加内指甲触弦,... 一带一路上的梨形弹拨乐器,起源于史前美索不达米亚的一种叫“乌德”也称“巴尔伯特”的弹拨乐器。在中国演变成被称为“琵琶”的乐器。不仅乐器本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演奏姿势由横抱、斜抱转为竖抱,演奏方法由指肉或加内指甲触弦,转为以指甲面触弦的奏法,这是符合中国人的欣赏习惯、审美观念的转变。一带一路促成了沿途各种梨形式弹拨乐器的产生,其间主要是西洋的琉特琴属和中国的琵琶属。这一切都是一带一路带来的开放、包容、接受、变化的结果,对今人有着极大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乌德 琉特琴 梨形琵琶 演奏姿势 演奏法
下载PDF
音阶的另类计算法
13
作者 戴念祖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82-90,共9页
文章对五度律(三分损益律)、纯律、平均律和等程律等,提出一种简捷、实用的计算方法,可供音乐史和科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参考,也有助音乐院校学生的学习和拓展思维。
关键词 音程 五度律 纯律 琉特琴(lute)律 平均律 等程律 计算
下载PDF
古代西亚-北非的琉特乐器研究
14
作者 王雅婕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8-119,168,共13页
文章聚焦古代西亚–北非的琉特乐器发展,分长颈琉特琴和短颈琉特琴两大类别展开,依次对琉特乐器在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波斯三个主要地域的起源、形制、分类、功能、使用场合、传播变迁等要素进行剖析和归纳,主要研究并解决的问题有... 文章聚焦古代西亚–北非的琉特乐器发展,分长颈琉特琴和短颈琉特琴两大类别展开,依次对琉特乐器在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波斯三个主要地域的起源、形制、分类、功能、使用场合、传播变迁等要素进行剖析和归纳,主要研究并解决的问题有:1.对琉特乐器起源问题的梳理和解析;2.对琉特乐器在古代西亚–北非的形制、发展及使用等内容进行剖析和比较;3.提出短颈琉特类乐器出现及起源的新史料和新思考;4.引发对琉特乐器在后世丝绸之路上交流、碰撞之意义和影响的思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西亚-北非音乐 长颈琉特琴 短颈琉特琴
下载PDF
几乎被遗忘的英国歌曲先驱——约翰·道兰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晓阳 《当代音乐》 2016年第18期17-19,共3页
文章通过举例、归纳、总结英国作曲家约翰·道兰的生平以及歌曲创作手法的特点,阐述了他对英国琉特琴歌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的贡献;还有他的歌曲创作对后世英国作曲家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古典音乐作曲家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 约翰·道兰 琉特琴 埃尔曲 英国歌曲
下载PDF
古乐西来、古乐今声——记中国首届西方早期音乐节
16
作者 盛汉 赖菁菁 《当代音乐》 2016年第23期71-71,共1页
2016年11月7日至12日,经过长达一年的筹备,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音乐学系承办、“徐小平音乐基金”资助的国内首届西方早期音乐节如约举行。音乐节艺术总监余志刚教授、艺术总监Peter Allsop教授和执行总监贾抒冰老师精心筹划了多场音... 2016年11月7日至12日,经过长达一年的筹备,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音乐学系承办、“徐小平音乐基金”资助的国内首届西方早期音乐节如约举行。音乐节艺术总监余志刚教授、艺术总监Peter Allsop教授和执行总监贾抒冰老师精心筹划了多场音乐会、讲座、工作坊,不仅为国内专业音乐界带来了重要学术信息,也为不少早期音乐爱好者送来了福音,体现了音乐节在艺术和学术上的双重属性,为西方早期音乐在国内的传播树立先例和蓝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音乐学院 艺术总监 徐小平 西来 学术信息 执行总监 专场音乐会 巴洛克 琉特琴 演出团体
下载PDF
词与音乐:马西纳地区富尔贝人的史诗类型
17
作者 克里斯蒂安·塞迪奥 杨杰宏(译) 《百色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2-28,共7页
马西纳地区富尔贝人的文学类型可以分为口语与演唱两大类,每一大类又可分为有音乐伴奏和无音乐伴奏两小类。富尔贝人的史诗演述是在民间歌手的口头词语与琉特琴的伴奏相结合而达成的。歌手、音乐格言、琉特琴构成了富尔贝人史诗的重要... 马西纳地区富尔贝人的文学类型可以分为口语与演唱两大类,每一大类又可分为有音乐伴奏和无音乐伴奏两小类。富尔贝人的史诗演述是在民间歌手的口头词语与琉特琴的伴奏相结合而达成的。歌手、音乐格言、琉特琴构成了富尔贝人史诗的重要元素。演唱格言和史诗成为民间歌手的特权,这是因为他们通过文本内容和音乐表演,对社会中的个体及群体产生了有效的文化影响,这一特殊力量应归功于民间歌手的语词与琉特琴的音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尔贝人 音乐 史诗类型 琉特琴
下载PDF
试析吉他在乐队伴奏中的运用
18
作者 崔建华 《艺术家》 2019年第10期166-166,共1页
一、吉他的起源与分类研究任何一个课题,都不能离开它的本原,对于音乐与乐器来说更是如此。关于吉他的起源各方说法不一,但是普遍认可的说法是吉他是由十五世纪的琉特琴和比维拉琴演变而来的。从吉他的弦制来看,也经历了一番演变,就如... 一、吉他的起源与分类研究任何一个课题,都不能离开它的本原,对于音乐与乐器来说更是如此。关于吉他的起源各方说法不一,但是普遍认可的说法是吉他是由十五世纪的琉特琴和比维拉琴演变而来的。从吉他的弦制来看,也经历了一番演变,就如同人类历史的演变一样,从繁复到简约,从杂乱无章到统一有序,从有诸多不便的方面改进到趋于弹奏声音的稳定与弹奏者在弹奏时更为舒适。在音量方面,也是由一开始的声音较小到目前的音量响亮稳定,可以进行单独演奏,也可以进行伴奏,具有多样化的演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特琴 演奏能力 乐队伴奏 吉他 十五世纪 统一有序 弹奏者 音量
下载PDF
荷兰“黄金时代”风俗画中的键盘乐器 羽管键琴篇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晋民 《音乐爱好者》 2018年第1期50-53,共4页
十七世纪的荷兰被称为"黄金时代",因为这一段时间它经历了通商、科技以及艺术的高度繁荣的时期。事实上,人们普遍认为史上第一个跨国公司就是1602年建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Ver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它当时颁发的公司股票... 十七世纪的荷兰被称为"黄金时代",因为这一段时间它经历了通商、科技以及艺术的高度繁荣的时期。事实上,人们普遍认为史上第一个跨国公司就是1602年建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Ver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它当时颁发的公司股票被认为是现代股票市场的最早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管键琴 十七世纪 音乐生活 风俗画 《二重奏》 琉特琴 斯蒂恩
下载PDF
世界乐器图说(41)
20
作者 关肇元 《乐器》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3-26,共4页
维奥尔(续) 下图为高音和中音维奥尔。高音维奥尔treble viol(1)在常用的维奥尔中是最小的,常在“同类乐器重奏”consort(16和17世纪的一种室内乐——译注)中用于高声部演奏。中音维奥尔alto viol(2)只比高音维奥尔稍大一点,并不常用。... 维奥尔(续) 下图为高音和中音维奥尔。高音维奥尔treble viol(1)在常用的维奥尔中是最小的,常在“同类乐器重奏”consort(16和17世纪的一种室内乐——译注)中用于高声部演奏。中音维奥尔alto viol(2)只比高音维奥尔稍大一点,并不常用。两种维奥尔均是持于演奏者的膝上演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奥尔 高声部 里拉琴 琴颈 独弦琴 琉特琴 意大利语 膝上 VIOLA 国家博物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