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译过程中的炼词和琢句
1
作者 阮敏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62-65,共4页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句子表达上的差异 ,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要充足传达原词语和句子包涵的意思 ,“精炼词义”和“雕琢句意”的翻译策略是不可或缺的。本文从现代翻译理论的角度阐述了在翻译过程中炼词和琢句的重要性 ,并以充实的...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句子表达上的差异 ,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要充足传达原词语和句子包涵的意思 ,“精炼词义”和“雕琢句意”的翻译策略是不可或缺的。本文从现代翻译理论的角度阐述了在翻译过程中炼词和琢句的重要性 ,并以充实的例子作了具体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过程 炼词 琢句 翻译学
下载PDF
科学的理性分析不足 雕章琢句的技巧相对过剩——我们最欠缺的是什么? 被引量:1
2
作者 时统宇 《新闻记者》 1997年第8期28-30,共3页
几年前,在一次市场经济与新闻改革的研讨会上,有同志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工作者的知识更新问题.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是在长期限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从事新闻的编采业务的,对于计划经济的那一套运作模式和新闻表现方式,新闻工作者可谓... 几年前,在一次市场经济与新闻改革的研讨会上,有同志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工作者的知识更新问题.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是在长期限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从事新闻的编采业务的,对于计划经济的那一套运作模式和新闻表现方式,新闻工作者可谓轻车熟路.而市场经济对于中华民族是全新的、陌生的,新闻工作者必须进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知识更新,这是完成新闻工作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必备条件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走向有序和完善,新闻工作者的知识更新问题更具必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分析 新闻工作者 新闻媒介 新闻事业 新闻表现方式 知识更新 新闻改革 新闻作品 琢句 现实经济问题
下载PDF
梅溪琢句炼字琐议
3
作者 王步高 《高校教育管理》 1985年第3期14-15,共2页
史达祖号梅溪,是南宋后期的杰出词人,也是一位造诣很高的语言巧匠。其《梅溪词》的语言,曾叫许多古人叹为观止。这是因为史达祖既善于化用前人的文学语言,融化口语词和散文句入词,又善于琢句炼字,从而创造出一种清空而不晦涩,近雅而不... 史达祖号梅溪,是南宋后期的杰出词人,也是一位造诣很高的语言巧匠。其《梅溪词》的语言,曾叫许多古人叹为观止。这是因为史达祖既善于化用前人的文学语言,融化口语词和散文句入词,又善于琢句炼字,从而创造出一种清空而不晦涩,近雅而不远俗的文学语言。其间,尤以琢句炼字最具特色: 讲究炼字和句法,使《梅溪词》的语言增强了概括力和含蓄性。如《双双燕》“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句中的“柳昏花暝”四字便具有极强的概括力,把词中没有写出的人事、景物郁包容了进去。承接此句而来的“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溪 琢句 琐议 史达祖 词人 概括力 语言 天乐 卓人月 况周颐
下载PDF
宋诗词琢句炼字举隅
4
作者 贺远明 《重庆师专学报》 1997年第3期36-38,共3页
我国诗歌发展至唐代,百家杂出,万马争鸣,内容既包罗万象,形式亦体式大备,成为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盛极之下,难以为继,所以清中叶诗人蒋士铨在《辩诗》中说:“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然而,宋诗人在高峰面前,不甘却步,于唐诗人之后找... 我国诗歌发展至唐代,百家杂出,万马争鸣,内容既包罗万象,形式亦体式大备,成为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盛极之下,难以为继,所以清中叶诗人蒋士铨在《辩诗》中说:“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然而,宋诗人在高峰面前,不甘却步,于唐诗人之后找到了自己发展的路子,虽未另辟新大陆,但却“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疏凿的河流加深了”(钱钟书先生《宋诗选注·序))。宋诗人除发展了唐代韩愈以文为色的特点,以诗论事说理外,还特别注意了使语言比前人更讲究,更精细,在琢句炼字上狠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宋诗 宋词 琢句炼字
下载PDF
“选词”与“琢句”
5
作者 劳陇 《中国翻译》 1980年第1期23-26,共4页
英国文豪 Jonathan Swift 谈写作时说过一句话:"Proper words in proper places makethe true definition of a style."(合适的词放在合适的地方就是好文章。)我们也可以说,"合适的词放在合适的地方,准确表达了原文的意... 英国文豪 Jonathan Swift 谈写作时说过一句话:"Proper words in proper places makethe true definition of a style."(合适的词放在合适的地方就是好文章。)我们也可以说,"合适的词放在合适的地方,准确表达了原文的意思,就是好翻译。"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选择合适的词——就是"选词";二是放在合适的地方——就是"琢句"。所以,选词和琢句是翻译工作的两个基本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结构 琢句 上下文 选词 原文 准确表达 翻译工作 直译法 基本环节 意译
原文传递
略谈古代紧缩诗句的特殊形式
6
作者 许山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78-76,共2页
我国古典诗词,由于字句的局囿,声律的拘牵,诗人们在挥洒翰墨时不得不注重炼字琢句。炼字琢句使古典诗词更为精炼、生动和形象,也使古典诗词产生了许多句法结构独特的句式。如杜甫《秋兴八首》中的“香稻琢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它... 我国古典诗词,由于字句的局囿,声律的拘牵,诗人们在挥洒翰墨时不得不注重炼字琢句。炼字琢句使古典诗词更为精炼、生动和形象,也使古典诗词产生了许多句法结构独特的句式。如杜甫《秋兴八首》中的“香稻琢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它的句式本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为了在诗句中重点描写香稻和碧梧,把它们放到了诗句的前面,这是侧重的写法。又为了合律诗的平仄,把“鹦鹉啄余”、“凤凰栖老”这样的主谓结构,写成“啄余鹦鹉”“栖老凤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词 紧缩 碧梧 承前省略 特殊形式 香稻 鹦鹉 凤凰 琢句 彩云易散
下载PDF
何逊、阴铿的创作技巧与诗境追求
7
作者 张安娜 张三玲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53-55,共3页
南朝梁陈时期的何逊和阴铿是成就突出的山水诗人。他们在创作中深受"永明体"的影响,在遣词造句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其诗歌较古体诗更为工巧精炼,也渐入情景交融的诗歌境界。
关键词 何逊 阴铿 炼字 琢句 诗境追求
下载PDF
论谢榛的诗学思想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晶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1994年第1期80-85,共6页
谢棒论诗尊唐抑宋,除了深受严羽影响外,也是由他的审美标准决定的。谢榛在严羽“妙悟”的基础上提出了“神气”说,主张以琢句来表现妙悟。他首先把情景两个范畴固定为对待关系,即现代美学中的主客体关系。把情景的“相因偶然”看作... 谢棒论诗尊唐抑宋,除了深受严羽影响外,也是由他的审美标准决定的。谢榛在严羽“妙悟”的基础上提出了“神气”说,主张以琢句来表现妙悟。他首先把情景两个范畴固定为对待关系,即现代美学中的主客体关系。把情景的“相因偶然”看作诗歌创作的天机,诗的最高境界是入化。因而不满意宋诗“先立意”的作法,而推崇唐诗重在情景适会,殊有天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妙悟 神气 琢句 情景 随机感兴 相因仍然 入化
下载PDF
评《春秋左传集解》标点本之标点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煦 《史学史研究》 1983年第2期76-80,共5页
上海人民出版社《春秋左传集解》标点本的标点,有不少地方可以商榷。左氏之文,刚健雄深,要眇奥衍,遣词琢句,绝妙穷工。语言虽古异于今,而其规律,犹可考求。今欲通习古籍,自当先事句读。是书广泛流传,阅时既久,则弥缝补阙,殆有不容稍缓... 上海人民出版社《春秋左传集解》标点本的标点,有不少地方可以商榷。左氏之文,刚健雄深,要眇奥衍,遣词琢句,绝妙穷工。语言虽古异于今,而其规律,犹可考求。今欲通习古籍,自当先事句读。是书广泛流传,阅时既久,则弥缝补阙,殆有不容稍缓者矣。为例既多,不容遍举,兹仅就属上而误下、属下而误上、当断不断、不当断而断四大类,依次例举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左传 标点本 十七年 杜注 古籍 楚国 群臣 遣词琢句 古书 武亿
下载PDF
古诗文英译脞语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龙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翻译家蒂里特(Tyrwitt)云:“翻译贵在发幽掘微,穷其毫末。在选词与琢句方面,要译出其文;在性格与风格方面,要译出其人;在褒贬与爱憎方面,要译出其情;在神调与语感方面要译出其声。”兹就“文”、“人”、“情”、“声”四方面举例阐释... 翻译家蒂里特(Tyrwitt)云:“翻译贵在发幽掘微,穷其毫末。在选词与琢句方面,要译出其文;在性格与风格方面,要译出其人;在褒贬与爱憎方面,要译出其情;在神调与语感方面要译出其声。”兹就“文”、“人”、“情”、“声”四方面举例阐释于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社会 农民起义 翻译家 古诗文 外国人 英译 儒林外史 正史 英语 琢句
下载PDF
“雕饰”与“朴素”——浅谈文学语言的美与真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畅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113-117,共5页
文学作品要讲求文采,也就是说,文学作品的语言要美。文学作品能够给读者以美的享受,首先得之于语言。语言不美,也就是文采不足,则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就差,感染力也不强,因为它给读者的思想启示和教育力量也就小。在文学作品中,作家通过... 文学作品要讲求文采,也就是说,文学作品的语言要美。文学作品能够给读者以美的享受,首先得之于语言。语言不美,也就是文采不足,则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就差,感染力也不强,因为它给读者的思想启示和教育力量也就小。在文学作品中,作家通过美的语言,塑造出艺术形象,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与评价、体验与感受,传达给读者,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使读者受到感染,于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跟着作者的喜而喜,恶而恶,爱而爱,恨而恨。作家要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需要语言美,“夫为言不溢,则美不足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语言 文学作品 美与真 美的语言 雕饰美 琢句 朴素美 艺术美 文辞 作家
下载PDF
茶诗一束
12
《农业考古》 1996年第2期133-133,共1页
茶诗一束品茶品诗其乐无穷甲戌菊月,江苏省盐城市《瓢城诗词》与《学苑诗词》编辑部的同仁,小聚于街心公园茶社,边品茶,边品诗,即席唱和,其乐无穷。现选寻数首于后:嗜茶犹爱咏茶诗徐治嗜茶犹爱咏茶诗,倡导茶风颂盛时。握管沉吟... 茶诗一束品茶品诗其乐无穷甲戌菊月,江苏省盐城市《瓢城诗词》与《学苑诗词》编辑部的同仁,小聚于街心公园茶社,边品茶,边品诗,即席唱和,其乐无穷。现选寻数首于后:嗜茶犹爱咏茶诗徐治嗜茶犹爱咏茶诗,倡导茶风颂盛时。握管沉吟茶作伴,品茶琢句醉东篱。一盏清茶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诗 江苏省 编辑部 盐城市 菊月 琢句 茶社 幽香 小园 盛时
下载PDF
“雕虫”未必是“小技”
13
作者 刘曰建 《农业发展与金融》 1996年第7期46-46,共1页
《农业发展与金融》伴随着农发行的脚步声,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因为是自己的孩子,不免偏爱,十几期每期必读,有几期是一字不漏地读了。与其它报刊相比,《农业发展与金融》办得还是相当不错的。但为了促其更上一层楼,下面笔者结合其它报... 《农业发展与金融》伴随着农发行的脚步声,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因为是自己的孩子,不免偏爱,十几期每期必读,有几期是一字不漏地读了。与其它报刊相比,《农业发展与金融》办得还是相当不错的。但为了促其更上一层楼,下面笔者结合其它报刊出现的问题谈两点看法,供《农业发展与金融》杂志的同志们参考,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一、对文章的看法,这一条务虚。古时讥讽文人雕辞琢句,谓之"雕虫",有成语"雕虫小技"和"雕虫篆刻,壮夫不为"的话。也有例外,李贺自称"寻章摘句老雕虫";刘勰把作文视为"雕龙",且有巨著《文心雕龙》;曹丕更上纲上线、登峰造极:"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我以为文章既非重中之重,也不是雕虫小技,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文章类似堆积木,就那么些字,积字成句,积句成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 金融 文心雕龙 文章经国 农发行 成语 报刊 琢句 看法 李贺
下载PDF
对“闹”字的评析
14
作者 崔悦和 《语文知识》 1998年第8期43-45,共3页
宋祁《玉楼春》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广为传诵的名句,特别是其中“闹”字的运用,使他“因一字之奇名噪千古”。“闹”字的确得到了人们的赞誉。
关键词 李渔 宋祁 修辞 文学作品 诗词 通感 否定 评价 评析 琢句
全文增补中
“总不越一理字”
15
作者 姜明 《电影艺术》 1981年第6期36-37,共2页
“琢句炼字,虽贵新奇,亦须新而妥,奇而确。妥与确总不越一理字,欲望句之惊人,先求理之服众。”清代李笠翁(渔)谈的是写词,可我却觉得象专门针对近年来的电影创作而言的。这。
关键词 任意性 电影创作 观众 创作人员 琢句 影片 生活中 清代 欲望 真实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