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石器时代及商代的琢玉工艺 被引量:1
1
作者 牛清波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46-51,共6页
新石器时代及商代琢玉的基本工艺主要有切割工艺和钻孔工艺。特殊工艺主要有镶嵌工艺、缀合工艺、俏色工艺、成形对开工艺和环形分割工艺。远古先民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琢玉工艺,还有治玉的理念。玉雕工艺传承的焦点不能仅局限于技艺,还... 新石器时代及商代琢玉的基本工艺主要有切割工艺和钻孔工艺。特殊工艺主要有镶嵌工艺、缀合工艺、俏色工艺、成形对开工艺和环形分割工艺。远古先民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琢玉工艺,还有治玉的理念。玉雕工艺传承的焦点不能仅局限于技艺,还要更多的关注治玉的思想和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商代 琢玉工艺 传承
下载PDF
从真山出土玉器谈吴国的琢玉工艺 被引量:2
2
作者 吕曼 《东南文化》 2000年第5期11-13,共3页
苏州真山大墓出土了一批春秋时期的玉器,系采用多种琢玉技法所形成,显示了2000多年前吴国工匠高超的琢玉水平。
关键词 苏州真山 玉器 琢玉工艺
下载PDF
由物见人——琢玉工艺中物我合一的材料观
3
作者 姜坤鹏 《中国美术研究》 2019年第4期127-132,共6页
中国人对于自然材料的认识追求物我一体的审美观,在物中发现人的品性,由物见人。“以物观物”的认知方式强调站在“物”的角度观“物”,力求排除主观情感的干扰和先入为主的知识介入,以此贴近事物的本性。“物以情观”强调以个人情感认... 中国人对于自然材料的认识追求物我一体的审美观,在物中发现人的品性,由物见人。“以物观物”的认知方式强调站在“物”的角度观“物”,力求排除主观情感的干扰和先入为主的知识介入,以此贴近事物的本性。“物以情观”强调以个人情感认识材料,在材料中发现切合人性的物象之美。中国人以物的特性映射社会道德观念和理想的君子品性,用玉比拟人的道德以建构情感心灵。琢玉艺人在琢玉工艺中对材料的认识、使用、制作以及历代用玉观念,都体现了琢玉工艺中“物我合一”的材料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琢玉工艺 材料观
原文传递
对商代琢玉工艺的一些初步看法 被引量:20
4
《考古》 1976年第4期229-233,286-287+290,共8页
公元前十六到十一世纪的商朝,正当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恩格斯说:"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即为希腊文化创造了条件。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 公元前十六到十一世纪的商朝,正当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恩格斯说:"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即为希腊文化创造了条件。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反杜林论》)商朝建国以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琢玉工艺 商代玉器 奴隶制 恩格斯 青铜 中国奴隶社会 研磨 图版 钻孔 管钻
原文传递
薪石器时代有琢玉的砣机 砣在何处?——新石器时代机床玉制刀具(一)
5
作者 柳志青 《浙江国土资源》 2004年第8期55-58,共4页
1、杨伯达论砣机 1989年,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在"中国玉器面面观"一文中,提出了"良渚文化原始砣机的构想".在1993年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杨伯达主编的<中国玉器全集>一书首篇论文"中国古代玉器概说&... 1、杨伯达论砣机 1989年,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在"中国玉器面面观"一文中,提出了"良渚文化原始砣机的构想".在1993年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杨伯达主编的<中国玉器全集>一书首篇论文"中国古代玉器概说"中,杨伯达以七千字的篇幅,论述了"砣机的发明是琢玉工艺史上的一次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玉器 砣机 琢玉工艺
下载PDF
苏州琢玉工艺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廉貞 《文物》 1959年第4期37-39,共3页
苏州的琢玉工艺,在明朝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中已經提到:"凡玉,由彼(?)头回或溯河舟,或館駕橐縟駝,經庄浪入嘉峪。而至甘州与肃州。至則互市得之。东入中华,卸萃燕京。玉工辨璞高下定价,而后琢之。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則... 苏州的琢玉工艺,在明朝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中已經提到:"凡玉,由彼(?)头回或溯河舟,或館駕橐縟駝,經庄浪入嘉峪。而至甘州与肃州。至則互市得之。东入中华,卸萃燕京。玉工辨璞高下定价,而后琢之。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則推苏郡。"說明明代新疆和闐一带的玉璞,由边境的互市而入北京,然后散至各地雕琢成器;而苏州的琢玉工艺,在当时却被推为全国之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琢玉工艺 苏州 玉器 天工开物 明代 互市 艺人 清代 新疆 艺术品
原文传递
从两汉诸侯墓出土玉器浅谈汉玉雕琢技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孙紫峰 夏佑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第15期64-65,共2页
玉器作为手工业中的代表之一,在汉代达到繁荣,因此在两汉诸侯墓及平民墓中都较为常见。汉代玉器多以阴线勾勒,普遍采用隐起和镂空的工艺方法,大量运用高浮雕和圆雕的雕刻工艺,更有三种颇具特色的雕刻手法:"汉八刀""游丝... 玉器作为手工业中的代表之一,在汉代达到繁荣,因此在两汉诸侯墓及平民墓中都较为常见。汉代玉器多以阴线勾勒,普遍采用隐起和镂空的工艺方法,大量运用高浮雕和圆雕的雕刻工艺,更有三种颇具特色的雕刻手法:"汉八刀""游丝毛雕"与"毛刀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诸侯墓 玉器 琢玉工艺
下载PDF
论吴国王室玉器
8
作者 姚勤德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85-89,共5页
1986年江苏吴县严山窖藏出土的四百余件玉器,是目前唯一较完整的一批吴国王室玉器(1),为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极有价值的资料。这里拟就这批玉器的年代、形制和琢玉工艺诸问题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一、器物年代严山窖藏出土... 1986年江苏吴县严山窖藏出土的四百余件玉器,是目前唯一较完整的一批吴国王室玉器(1),为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极有价值的资料。这里拟就这批玉器的年代、形制和琢玉工艺诸问题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一、器物年代严山窖藏出土的玉器,显然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因此,讨论严山出土玉器的年代,就涉及到这批玉器本身的分期问题。由于出土坑中除玉器外,没有其他器物伴出,附近又无任何文化遗存,使们无法借助地层和共存物来推断其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玉器 春秋时期 琢玉工艺 吴国 浅浮雕 出土玉器 王室 分期问题 装饰纹样 文化遗存
下载PDF
一部编著成功的田野考古报告集──评澳门地区第一部田野考古报告《澳门黑沙》
9
作者 彭适凡 《南方文物》 1997年第2期42-45,共4页
关键词 田野考古 澳门地区 环珠江口地区 琢玉工艺 遗址 偏光显微镜 香港中文大学 分析研究 制作工序 工艺技术
下载PDF
信阳博物馆馆藏黄君孟夫妇墓出土文物整理与分析
10
作者 孙亚娣 《收藏与投资》 2022年第5期91-93,共3页
黄君孟夫妇墓中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以青铜器和玉器为主。文物器型精致、铭文完整、工艺精湛,这些都为黄国的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料佐证。
关键词 黄国 春秋时期 青铜器 铭文 琢玉工艺 黄国概况
下载PDF
殷人以圆为雏形雕琢玉饰之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振香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944-948,共5页
一、前言殷代的玉雕技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有关中国古代的玉雕工艺,过去中外学者都曾进行过研究。但限于资料,专就殷代琢玉工艺进行研究的文章尚少。1975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曾出玉器数件,同年,安阳小屯北地居址内也曾发现玉器、玉... 一、前言殷代的玉雕技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有关中国古代的玉雕工艺,过去中外学者都曾进行过研究。但限于资料,专就殷代琢玉工艺进行研究的文章尚少。1975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曾出玉器数件,同年,安阳小屯北地居址内也曾发现玉器、玉料等。当时我们曾邀请北京市玉器厂的有关同志到考古所观摩了这两批玉器,后来该厂技术研究组的同志撰写了《对商代琢玉工艺的一些初步看法》。据所见资料对商代的琢玉技艺,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197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琢玉工艺 玉器 动物形象 技术研究 殷代 管钻 直径 玉雕 分割 弧度
原文传递
清代不同地区的琢玉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小洁 《艺术市场》 2003年第10期20-21,共2页
一、苏州的琢玉工艺苏州,自古就是琢玉工艺的传统地区。明代著名的琢玉巨匠陆子刚,他的艺术活动主要是集中在苏州。因此,清代的苏州,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琢玉中心,是具有雄厚的技术基础的。在清代,苏州琢玉就已形成独立的行业,主要集中... 一、苏州的琢玉工艺苏州,自古就是琢玉工艺的传统地区。明代著名的琢玉巨匠陆子刚,他的艺术活动主要是集中在苏州。因此,清代的苏州,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琢玉中心,是具有雄厚的技术基础的。在清代,苏州琢玉就已形成独立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阊门里的专诸巷及吊桥一带。乾隆皇帝也十分推崇专诸巷里的琢玉工艺,常常把精美之玉料,画样后发往苏州织造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琢玉工艺 苏州 乾隆皇帝 画样 不同地区 玉质 清代 宫廷 玉石 技术基础
原文传递
聚落变迁和统一信仰的形成:从崧泽到良渚 被引量:12
13
作者 方向明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公元前4000年前后,长江下游地区由马家浜文化进入到崧泽文化,环太湖周边水系承载了聚落群形成和发展的重任。崧泽文化晚期,集群发生了大规模移动,鉴于木材、石材、玉材等资源优势,最终选定良渚遗址群所在地作为发展基地。良渚文化时期... 公元前4000年前后,长江下游地区由马家浜文化进入到崧泽文化,环太湖周边水系承载了聚落群形成和发展的重任。崧泽文化晚期,集群发生了大规模移动,鉴于木材、石材、玉材等资源优势,最终选定良渚遗址群所在地作为发展基地。良渚文化时期玉文化反映的原始宗教信仰,体现在聚落等级和聚落规模、墓主身份和地位等方面,其形成过程也就是琮、璧、钺和神人兽面像的形成过程。崧泽文化时期祭器和礼器的形式丰富多样,而良渚文化时期琢玉工艺则形成了固定和僵化的格式,作为身份地位的标识和神秘主义的表达,这些变化预示着社会变革的来临。随着资源的枯竭、艺术创造力的消怠甚至迷失以及外部因素的冲击,良渚文化降下了帷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崧泽文化 良渚文化 聚落变迁 统一信仰 环太湖流域 玉文化 琢玉工艺 斧钺 神人兽面像
原文传递
清玉琐谈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久芳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1-43,49-99,共16页
一、玉料的主要产地和种类 清代琢玉用料,对质地要求十分严格,主要采用新疆和田地区和叶尔羌地区产的优质玉料。品种有青玉、碧玉、白玉、黄玉、墨玉。其中以青玉居多、碧玉次之,黄玉、墨玉则较少见,而羊脂白玉为玉料中的佼佼者,十分珍... 一、玉料的主要产地和种类 清代琢玉用料,对质地要求十分严格,主要采用新疆和田地区和叶尔羌地区产的优质玉料。品种有青玉、碧玉、白玉、黄玉、墨玉。其中以青玉居多、碧玉次之,黄玉、墨玉则较少见,而羊脂白玉为玉料中的佼佼者,十分珍贵。历史上,传统的河南南阳玉、辽宁岫岩玉,硬度偏低,只作小型饰物和器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器 白玉 琢玉工艺 叶尔羌 乾隆时期 玉质 造办处 新疆和田 墨玉 图案
原文传递
白玉错金嵌宝石碗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久芳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1年第1期59-60,3,共3页
现在陈列于故宫明清工艺美术馆的白玉错金嵌宝石碗(见彩色版照片),是用新疆和田羊脂白玉琢成,玉如凝脂,洁白无瑕,碗的外壁饰错金花卉枝叶,并以一百八十颗闪烁的宝石嵌成红色花朵,玉蕴金辉,光泽晶莹,是清宫秘藏的一件艺术珍品。碗心镌隶... 现在陈列于故宫明清工艺美术馆的白玉错金嵌宝石碗(见彩色版照片),是用新疆和田羊脂白玉琢成,玉如凝脂,洁白无瑕,碗的外壁饰错金花卉枝叶,并以一百八十颗闪烁的宝石嵌成红色花朵,玉蕴金辉,光泽晶莹,是清宫秘藏的一件艺术珍品。碗心镌隶书“乾隆御用”四字。缘碗的内壁刻楷书乾隆御制五言诗:“酪浆煮牛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石 白玉 新疆和田 乾隆皇帝 琢玉工艺 艺术珍品 乾隆时期 玉器 乾隆题诗 明清
原文传递
明代玉器艺术简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久芳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1-75,96,共16页
明代是中国琢玉史上相当繁荣的时期。明玉遗存丰富,碾琢技艺精湛,更为重要的是出现了许多形体比较高大的立体器皿,这是明代以前琢玉史上罕见的成就。 明初洪武年间,为了恢复经济生产,工艺美术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许多工艺门类处... 明代是中国琢玉史上相当繁荣的时期。明玉遗存丰富,碾琢技艺精湛,更为重要的是出现了许多形体比较高大的立体器皿,这是明代以前琢玉史上罕见的成就。 明初洪武年间,为了恢复经济生产,工艺美术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许多工艺门类处于停顿状态。永乐年间,工艺美术品的生产进入了复苏和发展时期,但琢玉业发展得比较缓慢,主要是继承宋元传统,琢玉水平虽然很高,但作品的数量不多,形体也都比较小,这种状态大约延续到嘉靖时期。此后,琢玉工艺才出现了新的繁荣景象,特别是大型的立体器皿增多,并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玉器 作品 玉质 故宫博物院 琢玉工艺 图案装饰 工艺美术 花卉 艺术风格 灵芝
原文传递
北京团城内渎山大玉海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南泉 王名时 《文物》 1980年第4期23-26,103,共5页
渎山大玉海,又称黑玉酒瓮,玉瓮,是我国琢玉工艺史上一件重要的大型玉器,现存北京市北海公园前的团城内(图版柒:2)。过去,有不少人如元代陶宗仪,乃至清代的乾隆皇帝,都曾对玉海作过考释,但仍有许多问题搞不清楚,本文试就其有关情况作进... 渎山大玉海,又称黑玉酒瓮,玉瓮,是我国琢玉工艺史上一件重要的大型玉器,现存北京市北海公园前的团城内(图版柒:2)。过去,有不少人如元代陶宗仪,乃至清代的乾隆皇帝,都曾对玉海作过考释,但仍有许多问题搞不清楚,本文试就其有关情况作进一步的探讨。渎山大玉海,玉质青白中带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海 琢玉工艺 玉器 乾隆皇帝 陶宗仪 北京市 海兽 元代 纹饰 忽必烈
原文传递
倚玉美带出金枝——江西出土明代藩王玉带巡礼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建平 《文物天地》 2020年第10期77-88,共12页
一明代玉带规制在古汉语中,"金枝"常是对帝王子孙的贵称。明代的藩王贵戚墓葬中出土了不少制作精美的玉带,这些玉带对了解明代的政治制度、服饰制度及明代的琢玉工艺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 一明代玉带规制在古汉语中,"金枝"常是对帝王子孙的贵称。明代的藩王贵戚墓葬中出土了不少制作精美的玉带,这些玉带对了解明代的政治制度、服饰制度及明代的琢玉工艺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在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专制,对中央和地方封建官僚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包括恢复汉族礼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服饰制度 琢玉工艺 金枝 玉带 中央集权 明代藩王 中央和地方
原文传递
试论商代玉器的分期
19
作者 张帆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1年第5期61-62,共2页
商代是我国玉器史上的又一个高峰,它承红山、良渚之遗韵,启两周、秦汉之新风。玉石工业作为一种专门的手工业,在商代极为发达,表现在琢玉工艺高、玉制品种类全、数量大。《逸周书.世俘解》就记载周武王“得旧宝玉万四千,佩玉亿有八万”... 商代是我国玉器史上的又一个高峰,它承红山、良渚之遗韵,启两周、秦汉之新风。玉石工业作为一种专门的手工业,在商代极为发达,表现在琢玉工艺高、玉制品种类全、数量大。《逸周书.世俘解》就记载周武王“得旧宝玉万四千,佩玉亿有八万”。可见当时玉制品数量之大。商人崇玉宝玉,因而玉器从早期的实用器多,转变为大量的非实用器,成为商人尊天敬祖的神物。目前考古发现的早商时期的材料不多,但晚商的相对较多。因此,我们不妨试以当前有代表性的几批材料着手,从器形、器类、纹饰、工艺风格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玉器 纹饰 分期 琢玉工艺 商人 考古发现 代表性 出土器物 手工业 逸周书
原文传递
尊神重孝,敬事鬼神——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商代妇好墓出土玉人像考述
20
作者 乔万宁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2-287,F0002,共7页
商代是青铜时代,也是琢玉工艺迅猛发展的时代,并代表了商代玉器的最高水平。而玉人像又是中国古代的神灵形象,表现在商代晚期的殷墟玉人像上尤为明显。因此,在探讨商代玉人像的渊源时,很自然地联系新石器时期玉人像造型。杨伯达认为玉... 商代是青铜时代,也是琢玉工艺迅猛发展的时代,并代表了商代玉器的最高水平。而玉人像又是中国古代的神灵形象,表现在商代晚期的殷墟玉人像上尤为明显。因此,在探讨商代玉人像的渊源时,很自然地联系新石器时期玉人像造型。杨伯达认为玉是神灵寄托之物体或外壳、玉是神之享物、玉是通神之神物。而巫以玉上飨神灵,成为沟通天地神灵的神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期 商代晚期 青铜时代 玉人 国家博物馆 妇好墓 琢玉工艺 神灵形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