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万物而考理乱——古琴琴器之美 被引量:2
1
作者 罗筠筠 《文化遗产》 CSSCI 2021年第2期59-65,共7页
古琴于2003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首先体现在“琴器”之上。在琴制上,是将“道”与“器”完美结合,依易学“观物取象”之理而造,其深意是“君子所以比德”,其中包含着五音、... 古琴于2003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首先体现在“琴器”之上。在琴制上,是将“道”与“器”完美结合,依易学“观物取象”之理而造,其深意是“君子所以比德”,其中包含着五音、五行、五端、五事及至人体五脏之间的相互映衬、相辅相成的关系;良质美材与用工精良是琴材之美的核心,良质美材是取天地之灵气,精工细作使琴成为承载着文人精神的“作品”;弦与徽是使琴能够发出动听感人声音的关键,古人通过七弦、徽位与声律关系的“弦象”问题,将古琴琴器之美,上升到道德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器 审美
下载PDF
琴器斫髹随笔之“无极”
2
作者 闵俊嵘 《乐器》 2021年第10期32-34,共3页
初识慧鹏式琴广陵琴派刘扬先生曾在京教授过琴艺,先生准备返回扬州之前给我一个电话号码,告诉我这是他的得意门生朱慧鹏的联系方式,说他学到了广陵琴派的精髓,我可以先跟他学琴,有机会再到扬州学习。我将电话号码记在了本子上,直到十年... 初识慧鹏式琴广陵琴派刘扬先生曾在京教授过琴艺,先生准备返回扬州之前给我一个电话号码,告诉我这是他的得意门生朱慧鹏的联系方式,说他学到了广陵琴派的精髓,我可以先跟他学琴,有机会再到扬州学习。我将电话号码记在了本子上,直到十年之后,我和朱兄慧鹏因"清角"琴而首次相遇,一见如故,对古琴的认识和理解志趣相投,交流日渐增多,之后开始共同研斫古琴,如今已成首张"无极"琴(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陵 琴器 联系方式 志趣相投 电话号码 无极 扬州
下载PDF
修心养德 道法自然——中国琴学文化思想研究述要
3
作者 王瑞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18,共14页
古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形式最典型、影响最深远的汉族弹拨乐器,由古至今三千余年绵延不绝,见证了古琴艺术的辉煌与厚重,也使其超越音乐本身,形成了独具中华文化品格、丰富思想内涵和精神特质的琴学文化。本文通过对琴学思想研究现状的... 古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形式最典型、影响最深远的汉族弹拨乐器,由古至今三千余年绵延不绝,见证了古琴艺术的辉煌与厚重,也使其超越音乐本身,形成了独具中华文化品格、丰富思想内涵和精神特质的琴学文化。本文通过对琴学思想研究现状的分析,以期在获得整体性认知的基础上进而窥斑知豹为系统建构琴学文化体系奠定基础,并为中华传统音乐艺术守正创新提供镜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文化 学思想 琴器
下载PDF
古琴之美在文化--浅析古琴艺术中的美学思想
4
作者 周琼 《音乐世界》 2024年第3期45-48,共4页
古琴是一种年代古老的弹拨乐器,也是中国特有的乐器,在古代叫作琴,另有七弦琴、瑶琴、玉琴之称。根据传说故事和历史文献记载推算,古琴的产生距今已有超三千年的历史。古琴音乐又是士的精神、人格和情操的象征。古琴曾是孔子修身、授业... 古琴是一种年代古老的弹拨乐器,也是中国特有的乐器,在古代叫作琴,另有七弦琴、瑶琴、玉琴之称。根据传说故事和历史文献记载推算,古琴的产生距今已有超三千年的历史。古琴音乐又是士的精神、人格和情操的象征。古琴曾是孔子修身、授业的载道之器,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折射出中国人的音乐审美与人文修养,是中国音乐发展的活化石,它承载着中国千年艺术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器 美学思想
下载PDF
在盛传无形文化遗产喧阗声中略谈琴器的修复
5
作者 郑珉中 《收藏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0,共5页
Reparis of anclent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started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continued through the Yuan, Qing and the republic period into the contemporary era following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 extending for as... Reparis of anclent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started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continued through the Yuan, Qing and the republic period into the contemporary era following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 extending for as long as several hundred years.The article divides its materials into two parts: ancient and contemporary ,to reveal how the skills of repairing stringed instruments have been inherited and innov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形文化遗产 琴器 修复技术 艺术品收藏 形制 制作材料 文化传统
原文传递
赓续文脉 泽被千秋——记“千岁声——中国古琴拓片集萃展”
6
作者 孟建军 《乐器》 2023年第10期4-7,共4页
“古琴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代表,现存世界上最早的乐谱就是我们古琴的《碣石调·幽兰》琴谱。上下五千年,历代琴人写下了三四千首琴曲,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宝石。除了美妙的声音外,琴器本身也是琴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一... “古琴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代表,现存世界上最早的乐谱就是我们古琴的《碣石调·幽兰》琴谱。上下五千年,历代琴人写下了三四千首琴曲,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宝石。除了美妙的声音外,琴器本身也是琴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一床琴的主人会根据琴的声音样子或者自己的期望为他心爱的琴起一个情深意切的名字,然后请书家题写琴名,请篆刻家刻在琴的背面,有时还会把关于这床琴的故事记述下来,刻在琴上,琴的文字书法篆刻印章给我们提供了跨越时空的信息。”这是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先生为《千岁声——中国古琴拓片集萃》一书序言上的一段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 书法篆刻 现存世界 王立平 上下五千年 琴器 中华文明 文化
下载PDF
琴音源自然弹为山水声:论中国古琴艺术的自然之美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婉婷 周翔 《艺术探索》 2013年第5期86-89,5,共4页
古琴艺术受到道家思想影响,其审美价值在于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之美。古琴在材质的选择和琴器的制作过程中,蕴含了对自然的追求;许多古琴曲表现出对自然之趣的向往;古琴艺术自然之美的实质更在于超脱了单纯的物质层面,追... 古琴艺术受到道家思想影响,其审美价值在于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之美。古琴在材质的选择和琴器的制作过程中,蕴含了对自然的追求;许多古琴曲表现出对自然之趣的向往;古琴艺术自然之美的实质更在于超脱了单纯的物质层面,追求一种自然适意的人生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器 自然
下载PDF
秦汉时期古长安区域琴史发展脉络初探
8
作者 李村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50,共5页
秦汉时期古长安区域琴史发展脉络主要体现于琴人、琴曲、弦制、琴器、琴论等琴事诸方面。其中,后世"成阳宫琴,二十六晖"的记载,引出"晖"与"徽"制的思索,从而探得唐后明前的一场"晖""徽&qu... 秦汉时期古长安区域琴史发展脉络主要体现于琴人、琴曲、弦制、琴器、琴论等琴事诸方面。其中,后世"成阳宫琴,二十六晖"的记载,引出"晖"与"徽"制的思索,从而探得唐后明前的一场"晖""徽"之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长安 弦制 琴器 晖与徽制
下载PDF
多向度视域下的宋代古琴音乐特征探究
9
作者 杨娟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年第5期96-100,共5页
宋代古琴继承了唐代发展成果,在各个方面呈现出继往开来的新面貌。宋代古琴制造分为“官琴”与“野斫”两类,在唐琴基础上不断改良,塑造出宋琴的独特姿态。统治阶层对古琴音乐的青睐,促使朝野各方纷纷响应,形成了多种身份阶层的琴人结... 宋代古琴继承了唐代发展成果,在各个方面呈现出继往开来的新面貌。宋代古琴制造分为“官琴”与“野斫”两类,在唐琴基础上不断改良,塑造出宋琴的独特姿态。统治阶层对古琴音乐的青睐,促使朝野各方纷纷响应,形成了多种身份阶层的琴人结构。古琴音乐在宋代硕果累累,并形成南、北两朝不尽相同的题材与内涵,更有《醉翁吟》《古怨》《潇湘水云》等传世经典留存至今。宋代古琴音乐在审美追求层面以统治阶层所需要的“中正和平”为主流,重视其社会教化功能。与此同时,宗教审美所独有的清净悠远意蕴也得到诸多琴家的认可,在弹奏中修身养性,寄情其中。总而言之,宋代古琴音乐丰富多彩,是古琴音乐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音乐 家与琴器 曲意境 发展概况
下载PDF
心音有声,何妨无弦——陶渊明手抚无弦琴之文化意象分析
10
作者 刘芳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80-83,共4页
陶渊明手抚无弦琴的传说由来已久,此说虽有史料记载,但其中真假莫辨,而后代文人或迎合此说或避重就轻,倾向于把它当做一个文化符号来表现文人意趣。本文将从无弦琴之器、琴之人、琴之音等角度探析陶渊明手抚无弦琴的文化意象。
关键词 无弦 之人 之音
下载PDF
唐琴与前代琴瑟的漆艺图饰纹样比较研究
11
作者 徐琳 《美术教育研究》 2022年第23期32-35,共4页
古代琴器中唐代古琴价值较高,原因不仅在于唐代古琴遗珍凤毛麟角,而且在于唐代古琴的形制与图饰已经趋于成熟,审美达到了很高的水准。长期以来,古琴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处于备受推崇的地位,是文人雅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常... 古代琴器中唐代古琴价值较高,原因不仅在于唐代古琴遗珍凤毛麟角,而且在于唐代古琴的形制与图饰已经趋于成熟,审美达到了很高的水准。长期以来,古琴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处于备受推崇的地位,是文人雅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被用以抒情咏怀。古琴的形制与图饰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体现着所处时代的思想体系和审美风向。该文作者纵观周代、汉代和唐代三个古琴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研究与比较不同时期琴器漆艺图饰纹样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器 图饰纹样 漆艺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汉魏乐论与“和”的转型
12
作者 韩伟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3年第6期38-48,I0003,共12页
汉魏是中国美学史、艺术史上一个独特的单元,乐论是展示这一时期美学风貌的重要窗口。从发生学的角度,“和”的重要源头是音乐,在先秦乐论中初步形成了天地之和、人性之和、社会之和的基本维度,并具有内在联系性。汉魏乐论一方面将具有... 汉魏是中国美学史、艺术史上一个独特的单元,乐论是展示这一时期美学风貌的重要窗口。从发生学的角度,“和”的重要源头是音乐,在先秦乐论中初步形成了天地之和、人性之和、社会之和的基本维度,并具有内在联系性。汉魏乐论一方面将具有巫性色彩的神秘之“和”向相对客观的“气和”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更具人间性和现实性的“美和”观念的产生。“气和”向“美和”演进的过程是中国艺术逐渐走向自觉的缩影。其后,伦理性、政治性乐论虽一直存在,且时有凸显,但“美和”所蕴含的“音和”与“器和”维度,则锻造了新的审美准则。历史地看,唐宋时代对“淡和”、明清时期对“感官之和”的推崇,以及整个社会对琴器的重视,都是汉魏审美品味的余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 乐论 琴器
下载PDF
虎纹捕鸟蛛体表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道海 梁凤梅 +2 位作者 陈晓芸 刘玥 曲菊兰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0-74,共5页
对虎纹捕岛蛛 (Ornithoctonushuwena)的眼、生殖球、颚叶、听毛、触毛、琴形器、跗节器、发音器。
关键词 虎纹捕鸟蛛 体表结构 扫描电镜观察 生殖球 颚叶 听毛 触毛
下载PDF
琴与漆 千年轮回隐幽光
14
作者 闵俊嵘(文/图) 《中国收藏》 2020年第8期80-87,共8页
“丝桐合一”的古琴,有一个常常被人忽视的部分,那就是琴身上的漆。漆与琴,有着密切、深奥的关系。无论弹琴、斫琴之人,对琴器的糅漆工艺了解越多,自身的“琴艺”自然也就更易精进。虽然我们目前能见到的传世古琴标准器为唐琴,如“大圣... “丝桐合一”的古琴,有一个常常被人忽视的部分,那就是琴身上的漆。漆与琴,有着密切、深奥的关系。无论弹琴、斫琴之人,对琴器的糅漆工艺了解越多,自身的“琴艺”自然也就更易精进。虽然我们目前能见到的传世古琴标准器为唐琴,如“大圣遗音”“九霄环佩”等,但中国很早就已出现琴的身影,如伏羲削桐为琴的传说、舜作五弦琴以歌南风的记载等,出土的琴器也可追溯到战国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霄环佩 五弦 遗音 琴器 战国时期
原文传递
蜀风琴韵--对蜀中古琴艺术的回顾与思考
15
作者 甘绍成 《现代艺术》 2021年第11期78-84,共7页
2003年11月7日,由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中国古琴艺术,被列人第二批28种“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后,古琴艺术越来越受到我国各级政府和有识之土的重视。作为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蜀中古琴,自汉代以来,先后出现过不少琴... 2003年11月7日,由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中国古琴艺术,被列人第二批28种“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后,古琴艺术越来越受到我国各级政府和有识之土的重视。作为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蜀中古琴,自汉代以来,先后出现过不少琴家、琴人、琴谱、琴曲、琴诗、琴器、琴址等宝贵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蜀中 琴器 文化遗产 回顾与思考
原文传递
四川博物院藏“石涧敲冰”古琴之考辨与商榷——与湖南省博物馆藏“独幽”唐琴相似比较
16
作者 陈静 《长江文明》 2019年第4期34-40,共7页
四川博物院与湖南省博物馆藏琴之比较。唐代宫琴器"石涧敲冰"与"独幽"晚唐宫琴之考辨与研究。
关键词 琴器比较 “玉泉”方印 特点
原文传递
旋律之外亦有音
17
作者 吴艳(文/图) 《中国收藏》 2022年第6期64-69,共6页
千百年来,古琴一直是文人士大夫修身养性、抒发情志的工具,是其淡泊名利、君子品格的象征。上至尊贵的帝王,下至普通的文人、琴家,多视琴如命。一件件珍贵的老琴经他们手上传递,保存至今,成为一笔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前不久,由笔者策... 千百年来,古琴一直是文人士大夫修身养性、抒发情志的工具,是其淡泊名利、君子品格的象征。上至尊贵的帝王,下至普通的文人、琴家,多视琴如命。一件件珍贵的老琴经他们手上传递,保存至今,成为一笔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前不久,由笔者策划的“吾心安处——古琴文化空间”在安徽博物院落幕,展览展品类型丰富,有琴器、琴谱、琴拓、琴画及装饰琴元素的陶瓷、漆器、文房用具等,目的是想较为全面地展示中国古琴文化。在选取和研究展品的过程中,展览还注重挖掘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呈现出一个又一个生动的人物和故事,以期为大家在优美的旋律之外,带来一些感动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文人士大夫 文化 修身养性 琴器 淡泊名利 文房用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