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以来琵琶形制的改良研究
1
作者 徐飞菲 《当代音乐》 2024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琵琶是我国古代弹拨乐器的代表,在中国民族乐器中占有一席之地。琵琶历经两千多年发展,其名称、形制、品相、演奏媒介和持琴方式都发生了一些变革,并逐渐固定下来。本文通过阐述现代改良琵琶与明代以来传统琵琶在外形构造上的演变及不... 琵琶是我国古代弹拨乐器的代表,在中国民族乐器中占有一席之地。琵琶历经两千多年发展,其名称、形制、品相、演奏媒介和持琴方式都发生了一些变革,并逐渐固定下来。本文通过阐述现代改良琵琶与明代以来传统琵琶在外形构造上的演变及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琵琶演奏技巧的对比研究,以此体会到中国传统乐器多年演变的神奇历程,体悟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博大精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项琵琶 琵琶形制 明代 改良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的明代女服琵琶袖形制与演变研究
2
作者 雷雨 方丽英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7-54,共8页
为探究明代女服中琵琶袖的袖形分类与演变规律,文章以84件出土和传世的明代女子琵琶袖上衣实物为研究对象,使用Adobe illustrator和Matlab等软件,采用视觉复原法和比例复原法等方法获取袖长、袖宽、曲率等14项袖部指标数据。从数理统计... 为探究明代女服中琵琶袖的袖形分类与演变规律,文章以84件出土和传世的明代女子琵琶袖上衣实物为研究对象,使用Adobe illustrator和Matlab等软件,采用视觉复原法和比例复原法等方法获取袖长、袖宽、曲率等14项袖部指标数据。从数理统计的角度,运用主成分分析提取了琵琶袖袖形的3个主成分因子:袖宽因子、袖长及曲度因子、袖前部轮廓因子,建立综合描述模型,采用K-means聚类将琵琶袖分为2大类、6小类。结合时代分析,总结出明代女服琵琶袖从明中早期以窄长型为主,至嘉靖早期演变为以窄长型、中型为主;再到嘉靖中期,中型成为主流,同时大型和极大型逐步增多;明代晚期琵琶袖的主流袖形则以中型、大型和极大型为主。研究结果显示,文章使用的研究方法可以用于传统服饰的分类及演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女服 琵琶形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袖形分类 演变规律
下载PDF
琵琶形制沿革之技术-工艺史考察 被引量:2
3
作者 田洁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91,共4页
琵琶素来享有"弹拨乐器之王"的美称,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它在形制、音域和音色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琵琶形制的演化关系着其相品、拨奏媒介以及持琴方式等的改革。尝试从技术工艺史的视角考察琵琶形制的历代沿革,既是掌握... 琵琶素来享有"弹拨乐器之王"的美称,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它在形制、音域和音色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琵琶形制的演化关系着其相品、拨奏媒介以及持琴方式等的改革。尝试从技术工艺史的视角考察琵琶形制的历代沿革,既是掌握其历史演进的有效线索和路径,同时也可以推动琵琶技法和乐曲更深入广泛地融入现代音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形制 琵琶相品 曲项琵琶 弹挑
原文传递
论程午加琵琶改革方案的合理性
4
作者 贾怡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0-106,共7页
琵琶艺术在近代以来经历了其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高峰,不仅创作了大量乐曲和涌现出众多的表演大家,还成功地进行了乐器改革,从沿用至清末民初的传统四相十二品改革为六相十八品形制。正是由于乐器形制的变化奠定了后续琵琶音乐创作及表演... 琵琶艺术在近代以来经历了其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高峰,不仅创作了大量乐曲和涌现出众多的表演大家,还成功地进行了乐器改革,从沿用至清末民初的传统四相十二品改革为六相十八品形制。正是由于乐器形制的变化奠定了后续琵琶音乐创作及表演繁荣的基础。本文通过史料调查、田野考证和对形制改革的分析,从应用律学理论上判定程午加方案是较成功的改革成果,同时也厘清了史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午加 琵琶形制 乐器改革 民族乐器
下载PDF
论南音琵琶的结构制作及演奏方式
5
作者 王容 《艺术科技》 2017年第4期191-191,共1页
南音琵琶是南音演奏、伴奏和自弹唱的主要乐器,肩负有指挥整个乐队的重任。它的构造和现在民族乐队中普遍使用的竖弹琵琶有较大的差异。南音琵琶基本上保留了"四弦四象、双开凤眼、颈窄腹扁、山口略高"的唐代遗制,并保留着明... 南音琵琶是南音演奏、伴奏和自弹唱的主要乐器,肩负有指挥整个乐队的重任。它的构造和现在民族乐队中普遍使用的竖弹琵琶有较大的差异。南音琵琶基本上保留了"四弦四象、双开凤眼、颈窄腹扁、山口略高"的唐代遗制,并保留着明代四象(相)、九徽(品)的形制,五代南唐《韩熙载夜宴图》中的琵琶呈曲项、横抱,与南音琵琶极为相似。南音琵琶的演奏技术比较简朴古雅,有鲜明的钟磬风韵,"弹"和"挑"是南音琵琶最常用的基本技法,也是南音琵琶演奏的根基,其他的弹奏技巧还包括有摙指、点指、去倒、半跳、按音、甲指、落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音琵琶 琵琶形制 演奏技巧
下载PDF
胡声与汉韵——音乐史视域下的中古琵琶文学
6
作者 吴梦雅 《铜仁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8-26,共9页
南朝与北朝都有以琵琶为名的乐器,南朝琵琶为圆形音箱,北朝琵琶为梨形音箱,并非一物,只是由于相似的弹奏技巧而共用一名。南朝琵琶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诗歌的吟唱伴奏。南朝崇尚洛阳音与吴语结合的口音,其声调较今日普通话复杂,以南朝... 南朝与北朝都有以琵琶为名的乐器,南朝琵琶为圆形音箱,北朝琵琶为梨形音箱,并非一物,只是由于相似的弹奏技巧而共用一名。南朝琵琶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诗歌的吟唱伴奏。南朝崇尚洛阳音与吴语结合的口音,其声调较今日普通话复杂,以南朝语音诵读诗作,本身便有高低有致的音韵效果,在此基础上,加上一些垫音和唱腔技巧,形成介于诵读和歌唱之间的吟唱。北朝琵琶为了适应西域所传的舞蹈,产生了急管繁弦的曲调。南朝琵琶曾在历史上短暂消失过一段时间,于唐代重新问世,更名“阮”或“阮咸”;北朝琵琶经过不断的音律改革,更加便于演奏,其形制更是进一步发展成为唐琵琶。就曲调和曲辞来说,南朝琵琶乐和北朝琵琶乐对唐代琵琶乐都有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形制 吟唱 洛阳音与吴音 “企脚北窗” 琵琶
下载PDF
琵琶演奏艺术中的音色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婷婷 《艺术教育》 2012年第12期85-85,94,共2页
音色,是琵琶演奏者用于描绘音乐意境、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对琵琶艺术"音色"的理解与阐释,传统教习理论多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琵琶乐器质料结构所引发的对音色的认识与总结;二是在演奏过程中,通过观察人与... 音色,是琵琶演奏者用于描绘音乐意境、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对琵琶艺术"音色"的理解与阐释,传统教习理论多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琵琶乐器质料结构所引发的对音色的认识与总结;二是在演奏过程中,通过观察人与琴互动而引发对音色的再探索。琵琶艺术千余年来的发展,演奏技艺的丰富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对音色的认识与发掘,对音色意识的提升与运用使得琵琶音乐"出入雅俗,文武兼备"。文章通过对琵琶音乐艺术中,音色的地位和作用、音色的构成及音色意识,论述音色在琵琶音乐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音色 琵琶形制 演奏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