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任务情景在多元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琵琶行并序》为例
1
作者 郝丽艳 《学苑教育》 2023年第30期16-18,共3页
加强任务情景在高中多元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对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促进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提升,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对任务情景在多元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以《琵琶行并序》为例来进行解读。
关键词 多元阅读 任务情景 琵琶行并序
下载PDF
《琵琶行(并序)》教学案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晋诺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8-31,共4页
关键词 琵琶(并序)》 教学案例 中学 语文教学 特级教师 优质课评比 孙晋诺 言语技能训练:
下载PDF
创设生本课堂,呈现诗意语文——《琵琶行(并序)》教学实录及点评 被引量:1
3
作者 章浙中 陈廷村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5年第11期37-38,共2页
【教学实录】一、导入(投影)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关键词 琵琶(并序)》 教学实录 课堂 语文 诗意 文章
下载PDF
《琵琶行(并序)》教学思路
4
作者 程翔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琵琶(并序)》 教学思路 叙事诗 高中 语文教学 叙事要素
下载PDF
同是天涯沦落人——《琵琶行(并序)》课堂教学节录
5
作者 董旭午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4年第4期15-16,共2页
师:同学们,这首诗中有两句诗早已成了千古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虽被贬官,虽已经成了一位只能着青衫的散官(实际上相当于从六品)——江,kl’I司马,但毕竟与琵琶女的地位与身份还是大不相同的,也可... 师:同学们,这首诗中有两句诗早已成了千古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虽被贬官,虽已经成了一位只能着青衫的散官(实际上相当于从六品)——江,kl’I司马,但毕竟与琵琶女的地位与身份还是大不相同的,也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并序)》 课堂教学 沦落 白居易 琵琶 同学 名句
下载PDF
《琵琶行(并序)》注释商榷
6
作者 陆宗成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23期158-159,共2页
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籍优美典范的文学语言和卓越独特的艺术思想,而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三册,其经典性和权威性毋庸置疑。但是,笔者在执教该文时却发现,其某些注释或与史实相悖,或失之过简语焉不详,或罔顾语境想当然,似... 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籍优美典范的文学语言和卓越独特的艺术思想,而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三册,其经典性和权威性毋庸置疑。但是,笔者在执教该文时却发现,其某些注释或与史实相悖,或失之过简语焉不详,或罔顾语境想当然,似有“白璧微瑕”之弊。现不揣浅陋,试择几例简析之,以就教于广大同仁及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揣浅陋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 文学语言 人教版 注释商榷 经典性 琵琶(并序)》 白居易
下载PDF
琴声·人生·心声——《琵琶行并序》中的照应与暗合
7
作者 魏先虎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2年第31期57-59,共3页
《琵琶行并序》中的多处照应与暗合是意象的呼应,使意境更完整深邃,使结构勾连有致,使诗歌的情感脉络更清晰,使诗人的自我形象更丰满。无论是序言与正文的照应,正文内容之间的照应,还是音乐描写与人物心境的暗合等,都巧妙地表达了诗人... 《琵琶行并序》中的多处照应与暗合是意象的呼应,使意境更完整深邃,使结构勾连有致,使诗歌的情感脉络更清晰,使诗人的自我形象更丰满。无论是序言与正文的照应,正文内容之间的照应,还是音乐描写与人物心境的暗合等,都巧妙地表达了诗人的漂泊之感和贬谪之意。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寻幽览胜,就能收到事倍功半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应 暗合 琵琶行并序 琴声 心声
下载PDF
“扬州瘦马”与江州司马——汉语方言学视角下《琵琶行并序》的悲剧美
8
作者 雷寇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2年第31期54-56,共3页
本文从汉语方言学的角度,以九江(浔阳)方言词汇“马马”为切入点,结合“扬州瘦马”的历史风俗,发现琵琶女于“老大嫁作商人妇”里发出的人性悲鸣,重新解读琵琶女的悲剧人生,带领学生从理解身边的历史文化入手,深入探究《琵琶行并序》里... 本文从汉语方言学的角度,以九江(浔阳)方言词汇“马马”为切入点,结合“扬州瘦马”的历史风俗,发现琵琶女于“老大嫁作商人妇”里发出的人性悲鸣,重新解读琵琶女的悲剧人生,带领学生从理解身边的历史文化入手,深入探究《琵琶行并序》里“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悲剧美。借此契机,笔者尝试开阔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视野,思考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江州司马 琵琶行并序 悲剧美
下载PDF
文学短评:促进古诗词的深度阅读--以《琵琶行(并序)》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铭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第7期46-48,共3页
统编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提出了“尝试写作文学短评”的要求,写文学短评作为一种手段,可以促进古诗词的 深度阅读,但在教学实际中却是学生的“痛点”。结合《琵琶行(并序)》教学实践,通过对文学短评写作的指导与升格,促进 古... 统编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提出了“尝试写作文学短评”的要求,写文学短评作为一种手段,可以促进古诗词的 深度阅读,但在教学实际中却是学生的“痛点”。结合《琵琶行(并序)》教学实践,通过对文学短评写作的指导与升格,促进 古诗词深度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短评 古诗词 深度阅读:《琵琶(并序)》
下载PDF
听听那琵琶——《琵琶行(并序)》教学简案及思路解说
10
作者 项春雷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0年第6期25-27,共3页
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文本整体感知的能力。 2.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中所蕴涵的诗人深沉的情感。 3.举一反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
关键词 琵琶(并序)》 教学目标 解说 整体感知 举一反三 鉴赏方法 学生 诗歌
下载PDF
《琵琶行(并序)》备教策略
11
作者 蔡明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5-77,共3页
我的学生喜欢诗歌,特别是古代诗歌。在我和学生共同创造的“黑板语文”中有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每日一诗”。每天都有一位学生负责推荐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然后全班同学阅读、解析、欣赏、练笔,当然,最基本的任务是弄懂大意并能... 我的学生喜欢诗歌,特别是古代诗歌。在我和学生共同创造的“黑板语文”中有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每日一诗”。每天都有一位学生负责推荐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然后全班同学阅读、解析、欣赏、练笔,当然,最基本的任务是弄懂大意并能背诵默写。因此,学生对诗歌的积累有相当的量,对诗歌语言比较敏感,对诗歌创作艺术也有一定的体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并序)》 古代诗歌 语言比较 创作艺术 学生
下载PDF
《琵琶行(并序)》的叙事空间
12
作者 于兰兰 《学语文》 2021年第4期62-63,共2页
《琵琶行(并序)》在叙事上有明显的“空间”元素,“船”“浔阳江头”“九江郡”和“京都(长安)”这些物理空间不仅限定了故事发生的场域,而且对情感、意象和叙事进程产生了影响。教学中须关注“叙事空间”,为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提... 《琵琶行(并序)》在叙事上有明显的“空间”元素,“船”“浔阳江头”“九江郡”和“京都(长安)”这些物理空间不仅限定了故事发生的场域,而且对情感、意象和叙事进程产生了影响。教学中须关注“叙事空间”,为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提供思维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并序)》 叙事空间 叙事进程
下载PDF
《琵琶行(并序)》的立美课堂教学设计
13
作者 李琳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1年第2期51-51,共1页
“美感的本质在于:是人在对象世界中直观自身.(指欣赏者和人类)所获得的精神愉悦。”就是人们在立美欣赏过程中,“通过美的对象而直观自身时产生的一种精神愉悦”。美学家叶朗认为审美教育目标是“个体美的发展”。
关键词 琵琶(并序)》 课堂教学设计 立美 精神愉悦 欣赏过程 教育目标 欣赏者 美学家
下载PDF
诗序融合 相映增辉——浅谈《琵琶行(并序)》中的序言
14
作者 王美霞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年第7期84-86,共3页
探讨《琵琶行(并序)》一文时,学生对《琵琶行》序言的必要性产生了较大的兴趣。很多同学认为,序言的内容确实很丰富,叙述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人物、以及琵琶行写作的原因,也有白居易的悲伤情感。但是,这些内容在诗文中都有对应的存在,序... 探讨《琵琶行(并序)》一文时,学生对《琵琶行》序言的必要性产生了较大的兴趣。很多同学认为,序言的内容确实很丰富,叙述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人物、以及琵琶行写作的原因,也有白居易的悲伤情感。但是,这些内容在诗文中都有对应的存在,序言只是把内容进行了提炼,似乎找不出更充足的理由将之留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 琵琶 琵琶(并序)》 白居易 必要性
下载PDF
批注式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琵琶行并序》为例
15
作者 王彦芳 《高考》 2024年第28期152-154,共3页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阅读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琵琶行并序》的阅读中,我们发现批注式阅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阅读效果。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阅读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琵琶行并序》的阅读中,我们发现批注式阅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阅读效果。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批注式阅读,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本文旨在探讨其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原则以及实施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注式阅读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琵琶行并序
原文传递
白居易《琵琶行》品析
16
作者 李铁 《语文天地》 2013年第6期37-38,共2页
《琵琶行(并序)》写于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是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的作品。作者以琵琶女的沦落身世为题材,结合自己在政治上所受的打击,表达了对社会的不满。诗中流露了作者对琵琶女的真挚同情,表达了他们对淡薄的世态人情的... 《琵琶行(并序)》写于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是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的作品。作者以琵琶女的沦落身世为题材,结合自己在政治上所受的打击,表达了对社会的不满。诗中流露了作者对琵琶女的真挚同情,表达了他们对淡薄的世态人情的感叹。诗中的主人公,可以说既是琵琶女,又是作者自己。全诗可分四大段。第一段写作者在一个秋天的夜晚,送客湓浦口,遇见了琵琶女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琵琶 琵琶(并序)》 琵琶 写作者 主人公 元和 江州
下载PDF
“敛容”注释商榷
17
作者 徐国 陈文奎 《语文教学之友》 2024年第6期47-47,共1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琵琶行(并序)》中“敛容”一词注释为:“显出端庄的脸色。”就词义看,此注释未能落实重点实词“敛”的词义,容易让学生误认为“敛”是“显示”的意思;就人物表情看,此注释只简单地说琵琶女“显出端庄的脸色”,而对...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琵琶行(并序)》中“敛容”一词注释为:“显出端庄的脸色。”就词义看,此注释未能落实重点实词“敛”的词义,容易让学生误认为“敛”是“显示”的意思;就人物表情看,此注释只简单地说琵琶女“显出端庄的脸色”,而对其前后表情变化缺乏必要的交代,有语焉不详之嫌。注释既要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又要避免因交代不周而产生误解。鉴于此,这条注释应加以修订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并序)》 敛容 注释 商榷
下载PDF
《琵琶行(并序)》中的音乐描写赏析
18
作者 黄德灿 刘海佳 《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与时评)》 2021年第10期18-21,共4页
《琵琶行(并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的一篇重要古文,诗人白居易通过描写一个沦落江湖的琵琶女的身世,抒发自己的人生遭际和遭受打击后的苦闷心情。课本要求我们在学习这首长篇乐府诗时,注意琵琶女与诗人境遇的相通之处,体... 《琵琶行(并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的一篇重要古文,诗人白居易通过描写一个沦落江湖的琵琶女的身世,抒发自己的人生遭际和遭受打击后的苦闷心情。课本要求我们在学习这首长篇乐府诗时,注意琵琶女与诗人境遇的相通之处,体会诗人的人生感悟,重点欣赏诗中对音乐描写的精妙手法。笔者通过对诗歌环境描写、情乐交融和修辞手法运用等方面的分析,对本诗中的音乐描写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 琵琶 琵琶(并序)》 音乐描写
原文传递
人生低洼处的彷徨与转向——从《琵琶行(并序)》中“今夕始觉有迁谪意”一句说起 被引量:1
19
作者 贺树军 《语文月刊》 2020年第4期61-63,共3页
琵琶一曲慰风尘,浔阳千尺流苦悲,《琵琶行》情辞兼美,传诵千古,余韵未绝。但序言中"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一句令很多读者费解。白居易被贬江州,一下跌入人生低谷,从"郁郁眉多敛,默默口寡言。... 琵琶一曲慰风尘,浔阳千尺流苦悲,《琵琶行》情辞兼美,传诵千古,余韵未绝。但序言中"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一句令很多读者费解。白居易被贬江州,一下跌入人生低谷,从"郁郁眉多敛,默默口寡言。岂是愿如此,举目谁与欢"(《寄行简》)便晓其孤独寂寞难耐;从"浔阳迁客为居士,身似浮云心似灰。"(《赠韦炼师》)可知其凄凉苦闷难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琵琶(并序)》 琵琶 琵琶
原文传递
疑义相与析 师生共提高——《琵琶行(并序)》教学札记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贵英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19年第9期23-23,共1页
学习重在思考、发现,教学时更应重视学法的研究,因此笔者总是让学生在预习、朗读、作业的过程中多思考、多提问。这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还能帮助教师注意到一些在备课中被忽略的问题,教学也更有针对性,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教学札记 课堂教学效率 重视学法 琵琶(并序)》 积极主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