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瑜伽唯识学的起源与发展
1
作者
张化蒙
《浙江佛教》
2004年第2期55-62,共8页
在印度流传的瑜伽唯识学、其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即唯心论、瑜伽学、法相学、唯识学、因明时代的唯识学。其开出之思想背景则是在承大乘唯心系佛教的基础上,对般若系佛教与阿毗达磨佛教所作的调适;但同时又对部分般若学者“...
在印度流传的瑜伽唯识学、其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即唯心论、瑜伽学、法相学、唯识学、因明时代的唯识学。其开出之思想背景则是在承大乘唯心系佛教的基础上,对般若系佛教与阿毗达磨佛教所作的调适;但同时又对部分般若学者“恶取空论”以及阿毗达磨学者的“实在论”进行了理论上的批驳。唯心论,是指瑜伽学以前的佛教,是赅括原始佛教到初期大乘佛教的,其思想大致有三方面为后来瑜伽唯识学所发扬,即本识论、种子说、认识论。瑜伽学,是指以弥勒为代表的学说,在汉译典籍中是指以《瑜伽师地论》为核心的佛教。法相学,指以无著为代表的大乘阿毗达磨,是以《阿毗达磨集论》为核心的佛教,在世亲之后的学者又将《俱舍论》与之并弘,该系学说旨在详瑜伽所未详处。唯识学,是指以世亲为代表的学说,在理论上继承“唯心论”的传统,以此发扬瑜伽学,又旁涉法相,故有融摄纵贯的特色。因明,本非佛法所有,瑜伽唯识学者广摄因论,实则旨在辩论,是以因明来论证唯识,然自法称而后,印度所传瑜伽唯识学则主要是以因明为其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瑜伽唯识学
佛教文化
唯心论
法相
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唯识三性说源流探微——兼评法相与唯识分宗说
被引量:
1
2
作者
孟领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2-127,共6页
初期的三性说和五法说一样,都是为统摄宇宙万有和佛教义理而开演的理论模式;而中观二谛说则给予唯识三性说以思维方式的启发和价值判断的准则。通过探讨唯识三性说的成立和演变,可以看出唯识古学和唯识新学的思想异同,并依据缘起中道义...
初期的三性说和五法说一样,都是为统摄宇宙万有和佛教义理而开演的理论模式;而中观二谛说则给予唯识三性说以思维方式的启发和价值判断的准则。通过探讨唯识三性说的成立和演变,可以看出唯识古学和唯识新学的思想异同,并依据缘起中道义,阐述了瑜伽唯识学的理论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法
三自性
法相
唯识
佛教
瑜伽唯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圆测唯识思想研究——以《成唯识论疏》与《成唯识论》参糅问题为中心
3
作者
张志强
《哲学门》
2003年第2期32-60,共29页
关于《成唯识论》参糅编译的性质,特别是在护法与诸论师、玄奘与护法、窥基与玄奘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所涉及到对《成唯识论》参糅编译的尺度与真相的认识,历来都有议论。与玄奘门下两轮之一的圆测有关的盗听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涉及到对《...
关于《成唯识论》参糅编译的性质,特别是在护法与诸论师、玄奘与护法、窥基与玄奘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所涉及到对《成唯识论》参糅编译的尺度与真相的认识,历来都有议论。与玄奘门下两轮之一的圆测有关的盗听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涉及到对《成唯识论》参糅性质的理解。梵本安慧三十唯识释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使澄清《成唯识论》参糅问题成为可能。本文是对圆测唯识思想的研究之一,主要就圆测《成唯识论疏》中关于诸论师学说与窥基不同之处的研究,对从比勘梵本安慧释文与《成唯识论》中发现的窥基错谬之处而得出的《成唯识论》参糅编译不可信用的说法,进行深入探讨,以一求呈现出《成唯识论》参糅问题的复杂性,并通过对玄奘、窥基、圆测三师关系的说明,来驳正关于《成唯识论》参糅编译不可信用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
唯识
论》护法
玄奘
窥基
圆测
瑜伽唯识学
唯识
新罗
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瑜伽唯识学的起源与发展
1
作者
张化蒙
出处
《浙江佛教》
2004年第2期55-62,共8页
文摘
在印度流传的瑜伽唯识学、其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即唯心论、瑜伽学、法相学、唯识学、因明时代的唯识学。其开出之思想背景则是在承大乘唯心系佛教的基础上,对般若系佛教与阿毗达磨佛教所作的调适;但同时又对部分般若学者“恶取空论”以及阿毗达磨学者的“实在论”进行了理论上的批驳。唯心论,是指瑜伽学以前的佛教,是赅括原始佛教到初期大乘佛教的,其思想大致有三方面为后来瑜伽唯识学所发扬,即本识论、种子说、认识论。瑜伽学,是指以弥勒为代表的学说,在汉译典籍中是指以《瑜伽师地论》为核心的佛教。法相学,指以无著为代表的大乘阿毗达磨,是以《阿毗达磨集论》为核心的佛教,在世亲之后的学者又将《俱舍论》与之并弘,该系学说旨在详瑜伽所未详处。唯识学,是指以世亲为代表的学说,在理论上继承“唯心论”的传统,以此发扬瑜伽学,又旁涉法相,故有融摄纵贯的特色。因明,本非佛法所有,瑜伽唯识学者广摄因论,实则旨在辩论,是以因明来论证唯识,然自法称而后,印度所传瑜伽唯识学则主要是以因明为其主流。
关键词
瑜伽唯识学
佛教文化
唯心论
法相
学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唯识三性说源流探微——兼评法相与唯识分宗说
被引量:
1
2
作者
孟领
机构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2-127,共6页
文摘
初期的三性说和五法说一样,都是为统摄宇宙万有和佛教义理而开演的理论模式;而中观二谛说则给予唯识三性说以思维方式的启发和价值判断的准则。通过探讨唯识三性说的成立和演变,可以看出唯识古学和唯识新学的思想异同,并依据缘起中道义,阐述了瑜伽唯识学的理论局限。
关键词
五法
三自性
法相
唯识
佛教
瑜伽唯识学
Keywords
three natures of perception
five categories of essential wisdom
Consciousness-only
分类号
B946.3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圆测唯识思想研究——以《成唯识论疏》与《成唯识论》参糅问题为中心
3
作者
张志强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出处
《哲学门》
2003年第2期32-60,共29页
文摘
关于《成唯识论》参糅编译的性质,特别是在护法与诸论师、玄奘与护法、窥基与玄奘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所涉及到对《成唯识论》参糅编译的尺度与真相的认识,历来都有议论。与玄奘门下两轮之一的圆测有关的盗听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涉及到对《成唯识论》参糅性质的理解。梵本安慧三十唯识释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使澄清《成唯识论》参糅问题成为可能。本文是对圆测唯识思想的研究之一,主要就圆测《成唯识论疏》中关于诸论师学说与窥基不同之处的研究,对从比勘梵本安慧释文与《成唯识论》中发现的窥基错谬之处而得出的《成唯识论》参糅编译不可信用的说法,进行深入探讨,以一求呈现出《成唯识论》参糅问题的复杂性,并通过对玄奘、窥基、圆测三师关系的说明,来驳正关于《成唯识论》参糅编译不可信用的看法。
关键词
《成
唯识
论》护法
玄奘
窥基
圆测
瑜伽唯识学
唯识
新罗
学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瑜伽唯识学的起源与发展
张化蒙
《浙江佛教》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唯识三性说源流探微——兼评法相与唯识分宗说
孟领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圆测唯识思想研究——以《成唯识论疏》与《成唯识论》参糅问题为中心
张志强
《哲学门》
200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