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尾波干涉技术监测瑞昌—阳新M_(S)4.6地震后地壳介质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郭雨帆 董非非 +3 位作者 查小惠 陈浩 王甘娇 董俊 《地震科学进展》 2022年第6期271-278,共8页
基于2011年瑞昌—阳新M_(S)4.6地震序列事件波形及其观测报告,采用双差重定位法、波形互相关法和尾波干涉法,筛选出了同时被黄梅台和九江台记录且波形互相关系数≥0.920的两组重复地震对:D_(1)(2011-09-1105:44 M_(L)2.3和2011-10-2408:... 基于2011年瑞昌—阳新M_(S)4.6地震序列事件波形及其观测报告,采用双差重定位法、波形互相关法和尾波干涉法,筛选出了同时被黄梅台和九江台记录且波形互相关系数≥0.920的两组重复地震对:D_(1)(2011-09-1105:44 M_(L)2.3和2011-10-2408:06 M_(L)2.2)和D2(2011-09-1807:06 M_(L)2.8和2011-10-2408:06 M_(L)2.2),发现瑞昌—阳新M_(S)4.6地震后1.5个月内(2011-09-11—10-24)震源区S波早期尾波波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昌—阳新m_(s)4.6地震 重复地震 尾波干涉法 地壳介质变化
下载PDF
三种方法分析2017年宁夏固原M_(S)4.6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被引量:3
2
作者 许英才 郭祥云 曾宪伟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36-1150,共15页
利用宁夏区域地震台网的波形数据,基于三种不同速度模型分别使用相对稳定的Hash方法、Snoke方法及gCAP方法计算2017年9月2日宁夏固原M_(S)4.6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根据这些结果给出了该地震的震源机制中心解。结果表明,该地震的震源机制... 利用宁夏区域地震台网的波形数据,基于三种不同速度模型分别使用相对稳定的Hash方法、Snoke方法及gCAP方法计算2017年9月2日宁夏固原M_(S)4.6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根据这些结果给出了该地震的震源机制中心解。结果表明,该地震的震源机制中心解为节面Ⅰ:走向:41°,倾角:79°,滑动角:-175°;节面Ⅱ:走向:310°,倾角:85°,滑动角:-11°。基于速度模型3的Hash方法结果和中心解结果之间的最小空间旋转角数值相对最小,震源机制解参数最接近中心解的结果。速度模型分层越精细,结果的精度相对越高,其中Hash方法及Snoke方法的反演结果受速度模型的影响较为明显,与Snoke方法相比,Hash方法对台站分布的要求较低,但对波形质量要求较高,要确保整个波形段和剪切波段具有一定范围的高信噪比。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台站方位角覆盖不是很好的区域地震台网来说,或者地震震中位于台站分布相对稀少的地区且可利用台站数目不是很多的情况下,在精细速度模型和波形信噪比的阈值等参数设置较为准确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Hash方法来丰富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7年宁夏固原m_(s)4.6地震 震源机制解 三种方法 速度模型 台站分布 中心解
下载PDF
瑞昌-阳新4.6级地震序列震源位置及震源机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董非非 邓辉 +1 位作者 胡睿 李正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47-1051,共5页
基于江西省及邻区数字地震台网资料,对瑞昌-阳新4.6级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反演该序列里较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探讨该地震序列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发震构造,并对震区内两次中强地震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结果表明,瑞昌-阳新4.6级地震序... 基于江西省及邻区数字地震台网资料,对瑞昌-阳新4.6级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反演该序列里较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探讨该地震序列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发震构造,并对震区内两次中强地震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结果表明,瑞昌-阳新4.6级地震序列走向约为NE60°,主震发震构造为郯庐断裂带分支垄塘-皮家山隐伏断裂带;瑞昌-阳新4.6级地震序列与九江-瑞昌5.7级地震序列时空分布特点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昌-阳新4.6地震序列 重新定位 震源机制
下载PDF
九江—瑞昌地区显著地震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分析
4
作者 董非非 袁丽文 +4 位作者 邓辉 汤兰荣 郭雨帆 查小惠 罗丽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4-501,共8页
为了探究九江—瑞昌地区内的地震活动是否存在动态应力触发关系,本文选用多层黏弹性介质模型,计算了2005年九江—瑞昌M_S5.7地震和2011年瑞昌—阳新M_S4.6地震产生的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结果显示:九江—瑞昌M_S5.7地震产生的动态库... 为了探究九江—瑞昌地区内的地震活动是否存在动态应力触发关系,本文选用多层黏弹性介质模型,计算了2005年九江—瑞昌M_S5.7地震和2011年瑞昌—阳新M_S4.6地震产生的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结果显示:九江—瑞昌M_S5.7地震产生的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能触发其北东方向的53次地震;瑞昌—阳新M_S4.6地震发生后15天内,小震活动增强区及九江—瑞昌M_S5.7地震震源区的多次地震活动,可能与其动态应力触发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江-瑞昌m_s5.7地震 瑞昌—阳新m_s4.6地震 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 应力触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