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和膜袋包装对瑞玉猕猴桃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香兰 薛洁 +4 位作者 李欢 祝庆刚 索江涛 陈春晓 饶景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9-90,共12页
【目的】探讨低温和膜袋包装对瑞玉猕猴桃果实采后贮藏特性和品质的影响,为瑞玉冷藏保鲜提供参考。【方法】将瑞玉猕猴桃果实分别放入(0±0.5),(1±0.5),(2±0.5)℃,相对湿度(90±5)%的冷库以及常温(CK1)下贮藏,定期取... 【目的】探讨低温和膜袋包装对瑞玉猕猴桃果实采后贮藏特性和品质的影响,为瑞玉冷藏保鲜提供参考。【方法】将瑞玉猕猴桃果实分别放入(0±0.5),(1±0.5),(2±0.5)℃,相对湿度(90±5)%的冷库以及常温(CK1)下贮藏,定期取样测定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冷害指数等指标,果实出库后统计失重率、腐烂率和冷害率,筛选适宜贮藏温度;在适宜温度下,采用不同厚度(0(CK2),0.01,0.03,0.05 mm)聚乙烯(polyethylene,PE)膜袋密封包装果实,贮藏在相对湿度(90±5)%的冷库中,定期测定上述指标,分析膜袋包装和低温贮藏对果实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低温可延缓猕猴桃果实硬度、淀粉含量下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0±0.5)℃处理效果最佳;与(1±0.5)℃处理相比,(0±0.5)℃处理果实冷害提前10 d出现,出库时果实冷害率约是(1±0.5)℃处理的1.85倍,贮藏期间(2±0.5)℃处理果实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始终保持较低水平且未发生冷害;贮藏10 d时,CK1处理果实出现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低温贮藏果实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均推迟20 d出现,且峰值显著降低;贮藏25 d时,CK1处理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最高,分别为13.2%和13.0%。与对照CK2相比,用不同厚度PE膜袋包装均可抑制果实淀粉酶活性,减缓淀粉含量和果实硬度下降,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0.03和0.05 mm PE袋内O_(2)体积分数保持在9.54%~12.72%,果实呼吸和乙烯释放高峰均较CK2和0.01 mm处理推迟10 d出现;0.03 mm PE袋内CO_(2)体积分数稳定在3.91%~4.51%,果实冷害相比CK2和0.01 mm处理推迟20 d出现,贮藏110 d时冷害率仅为7.67%,且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0.05 mm处理。【结论】在(1±0.5)℃下,用0.03 mm PE膜袋贮藏(CO_(2):3.91%~4.51%+O_(2):11.57%~12.72%)有利于保持瑞玉猕猴桃果实品质,抑制冷害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玉猕猴桃 果实冷害 自发性气调包装 采后保鲜
下载PDF
猕猴桃新品种瑞玉果实生长发育规律 被引量:2
2
作者 郭慧慧 肖鹏 +3 位作者 雷靖 雷玉山 索江涛 徐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7期64-68,共5页
为猕猴桃新品种瑞玉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以瑞玉猕猴桃为试验材料,于花后28 d开始每隔14 d持续测量田间果实横纵径、单果重、干物质等指标,探明从花后至成熟过程中果实形态、生长和发育等特性,以及果实干物质积累和... 为猕猴桃新品种瑞玉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以瑞玉猕猴桃为试验材料,于花后28 d开始每隔14 d持续测量田间果实横纵径、单果重、干物质等指标,探明从花后至成熟过程中果实形态、生长和发育等特性,以及果实干物质积累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规律,建立瑞玉猕猴桃果实发育的动态曲线。结果表明:瑞玉猕猴桃在花后28~152 d的发育过程中,果实单果重、横纵径、干物质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前68 d增长较快,平均单果重可增长至55.6 g,完成果实77.3%的单果重生长量;152 d后单果重、横纵径的生长基本停止;152~180 d干物质含量呈缓慢增长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很快,硬度迅速下降。瑞玉猕猴桃的最佳采收期在花后144~152 d,此期间其可溶性固形物为7%,硬度为7.3~7.4 kgf,干物质含量为20.81%,适宜采收且有利于后期贮藏。采收期不宜晚于花后15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玉猕猴桃 果实 生长 发育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