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梁敏 李运繁 +2 位作者 陶显红 钟增铮 何文明 《北方药学》 2015年第12期24-25,共2页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扁桃体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收治且行手术治疗的小儿扁桃体患者89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5例),给予对照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给予观察组瑞芬太尼...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扁桃体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收治且行手术治疗的小儿扁桃体患者89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5例),给予对照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给予观察组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率4.44%(2/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45%(20/44),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6.67(3/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15%(12/44),差异显著(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小儿扁桃体手术中应用,麻醉效果明显,镇痛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 小儿扁桃体 麻醉效果
下载PDF
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2
作者 洪立群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968-970,共3页
目的观察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与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麻醉(七氟烷组)25例与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丙泊酚组)25例。以芬太尼3μg... 目的观察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与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麻醉(七氟烷组)25例与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丙泊酚组)25例。以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诱导插管,麻醉维持为:七氟烷组插管后吸入3%七氟烷,丙泊酚组以4~8 mg/(kg.h)速度静脉泵注丙泊酚,两组术中均持续泵注0.05~0.3μg/(kg.min)瑞芬太尼。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后能及时苏醒,在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麻醉药用量方面,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麻醉适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烷瑞芬太复合麻醉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复合麻醉对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30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复合麻醉对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收治全麻患儿60例,分为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复合麻醉组(复合麻醉组)和七氟烷单独麻醉组(单独麻醉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苏醒期躁...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复合麻醉对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收治全麻患儿60例,分为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复合麻醉组(复合麻醉组)和七氟烷单独麻醉组(单独麻醉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复合麻醉组患儿的苏醒期躁动评分显著低于单独麻醉组(P<0.05),躁动发生率(16.7%)、躁动时间>15 min比例(3.3%)均显著低于单独麻醉组(40.0%、13.3%)(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复合麻醉较七氟烷单独麻醉更能有效降低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联合氟烷复合麻醉 小儿全麻 苏醒期躁动
下载PDF
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方案在腹腔镜子宫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周璟 芦曼 尹思捷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3期391-395,共5页
目的分析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方案对行腹腔镜子宫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和苏醒质量的影响,为子宫肌瘤行腹腔镜子宫手术患者麻醉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8月在浙江省中医院行腹腔镜子宫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108例为... 目的分析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方案对行腹腔镜子宫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和苏醒质量的影响,为子宫肌瘤行腹腔镜子宫手术患者麻醉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8月在浙江省中医院行腹腔镜子宫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手术顺序编号,54例单号为对照组,行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全麻手术;54例双号为观察组,行七氟烷吸入-瑞芬太尼+丙泊酚静注复合全麻手术。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手术医生和护士实施围术期手术和护理。对两组患者围麻醉期(麻醉诱导前、插管后1 min、气腹前、气腹后5 min及拔管时)舒张压(SBP)、收缩压(DBP)及心率(HR)进行监测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时、拔管15 min及拔管30 min Steward评分和苏醒离开手术室时间。对两组患者术后1 d、3 d及7 d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测评,判断其是否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并行组间比较。收集两组患者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插管后1 min、气腹前、气腹后5 min及拔管时的SBP[对照组(131.17±8.13)mm Hg、(125.37±8.04)mm Hg、(121.39±7.67)mm Hg、(121.72±7.75)mm Hg及(121.81±7.48)mm Hg,观察组(132.30±9.35)mm Hg、(126.48±9.07)mm Hg、(122.48±8.16)mm Hg、(121.31±7.82)mm Hg及(121.97±7.53)mm Hg]、DBP[对照组(80.54±7.38)mm Hg、(79.76±7.07)mm Hg、(78.39±6.89)mm Hg、(77.40±6.35)mm Hg及(77.56±6.71)mm Hg,观察组(81.01±8.47)mm Hg、(80.05±7.58)mm Hg、(78.83±7.34)mm Hg、(77.07±6.47)mm Hg及(77.03±6.82)mm Hg]及HR[对照组(81.71±6.52)次/min、(81.97±6.43)次/min、(81.07±6.65)次/min、(81.03±6.67)次/min及(81.58±6.48)次/min,观察组(81.57±6.47)次/min、(81.54±6.52)次/min、(81.39±6.45)次/min、(81.83±6.81)次/min及(81.39±6.56)次/mi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BP t=0.64、1.349、1.601、1.214及0.215,DBP t=0.574、1.414、1.102、1.227及1.016,HR t=0.322、0.448、0.346、0.712及0.218,均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拔管15 min及拔管30 min的Steward评分[(4.48±0.61)分、(5.11±0.73)分及(5.48±0.77)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71±0.53)分、(4.24±0.65)分及(5.02±0.73)分],且观察组患者苏醒后离开手术室时间[(7.14±0.2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8.24±0.36)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42、5.147、3.214及4.841,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3 d及7 d MMSE评分[(25.04±2.37)分、(25.83±2.49)分及(26.51±2.60)分]均低于对照组[(26.13±2.12)分、(26.79±2.57)分及(27.35±2.73)分],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4.604、4.217及4.451,均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1 d、3 d认知功能障碍率(22.22%、16.67%)高于对照组(14.81%、1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134、4.316,均P<0.05),术后5 d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率(12.96%、11.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17,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7,P<0.05)。结论联合应用丙泊酚时,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方案与静注瑞芬太尼麻醉方案用于腹腔镜子宫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相当,但其可有效提升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缩短苏醒时间,降低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但短期内会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产生不利影响,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综合选择麻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子宫手术 氟烷-瑞芬太复合麻醉 麻醉效果 苏醒质量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