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5篇文章
< 1 2 1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事业单位类型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案例分析——以巴马瑶族自治县乡村振兴研究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红梅 杨琼 +1 位作者 张永进 胡双双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为了探究事业单位类型新型研发机构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利用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文章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和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共同创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巴马瑶族自治县乡村振兴研究院为例,详细介绍了... 为了探究事业单位类型新型研发机构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利用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文章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和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共同创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巴马瑶族自治县乡村振兴研究院为例,详细介绍了该机构的建设背景、科技支持案例,分析了该机构目前的发展状况和面临的挑战,并从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意识、健全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促进自身供血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旨在为事业单位类型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其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事业单位类型新型研发机构 科技创新 巴马瑶族自治县乡村振兴研究院
下载PDF
高标准引领发展,高质量铸就品牌——记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国家民族特色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
2
作者 彭箐 唐二贵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9期46-53,共8页
世界唯一的排瑶聚居地连南,是广东省民族风俗保持最完整、民族文化最浓郁、民族特色最鲜明的地方,也是乐曲经典《瑶族舞曲》的故乡。奇美的瑶山风光、古朴的瑶族村寨、独特的瑶族风情、璀璨的瑶族文化……蕴藏着珍贵而丰富的旅游资源。... 世界唯一的排瑶聚居地连南,是广东省民族风俗保持最完整、民族文化最浓郁、民族特色最鲜明的地方,也是乐曲经典《瑶族舞曲》的故乡。奇美的瑶山风光、古朴的瑶族村寨、独特的瑶族风情、璀璨的瑶族文化……蕴藏着珍贵而丰富的旅游资源。千年瑶寨、万山朝王、广东瑶族博物馆、油岭瑶寨、国家石漠公园、瑶排凌云梯田,如繁星璀璨,闻名遐迩;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村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古韵充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民俗、传统文学、传统技艺和传统医药。瑶族婚俗、瑶族长鼓舞、瑶族耍歌堂3项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这就是获得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中国最美县域、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中国最美丽县、广东省绿色名县、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民族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的连南瑶族自治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寨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连南瑶族自治县 瑶族文化 中国传统村落 民族风俗 传统医药 耍歌堂
下载PDF
多降雨工况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以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重点调查区为例
3
作者 李海良 江思义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4年第7期1-4,共4页
根据定量计算结果,进行了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重点调查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并通过GIS软件实现可视化。根据不同降雨工况下(十年一遇降雨工况、二十年一遇降雨工况、五十年一遇降雨工况、百年一遇降雨工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将... 根据定量计算结果,进行了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重点调查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并通过GIS软件实现可视化。根据不同降雨工况下(十年一遇降雨工况、二十年一遇降雨工况、五十年一遇降雨工况、百年一遇降雨工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将危险性按极高、高、中、低四个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地质灾害 危险性分区 富川瑶族自治县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地区地方人大的工作实践——以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近5年工作为例
4
作者 陆霓 《人大研究》 2024年第4期41-47,共7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提出和确立的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第一次将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括为新时代民族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提出和确立的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第一次将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括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2],最近又进一步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3。这个重大战略考量对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工作具有重大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对调整完善民族理论政策,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都作出了高屋建的指导[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巴马瑶族自治县 民族事务治理 民族团结进步 民族理论政策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党的民族工作 中华民族发展史
下载PDF
2023年连南瑶族自治县碘缺乏病监测调查
5
作者 梁东明 李培珍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36期25-27,共3页
目的:分析2023年连南瑶族自治县碘缺乏病监测的调查结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连南瑶族自治县的5个乡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样法,共抽取三江镇、寨岗镇、大麦山镇、三排镇、大坪镇5个乡镇,随机抽取学生家食用盐、孕妇家食用盐检测... 目的:分析2023年连南瑶族自治县碘缺乏病监测的调查结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连南瑶族自治县的5个乡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样法,共抽取三江镇、寨岗镇、大麦山镇、三排镇、大坪镇5个乡镇,随机抽取学生家食用盐、孕妇家食用盐检测碘含量,并进行尿碘检测。结果:2023年全县碘盐覆盖率为99.68%,碘盐合格率为99.03%,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8.71%;8~10岁儿童和孕妇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32.6 μg·L^(-1)和170.5 μg·L^(-1)。结论:2023年连南瑶族自治县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率均较高,尿碘水平良好,整体反映出碘缺乏病防控措施有效,居民碘营养状况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南瑶族自治县 碘缺乏病 监测 调查
下载PDF
返乡人才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研究——以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为例
6
作者 郭云贵 何林 陈甜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4年第10期46-48,56,共4页
返乡人才是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通过情感、政策双提升,平台、培训双保障,环境、服务双优化等措施,在吸引、培养和留住返乡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而返乡人才则通过促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返乡人才是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通过情感、政策双提升,平台、培训双保障,环境、服务双优化等措施,在吸引、培养和留住返乡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而返乡人才则通过促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推动城乡文化共享发展等方式促进了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未来应通过强化公共服务供给以提升县域生活品质,激发返乡人才活力以推动三大产业融合发展,以返乡人才为引领激活乡村文化生命力,从而进一步发挥返乡人才在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乡人才 城乡融合发展 江华瑶族自治县
下载PDF
不忘初心 坚定信心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张文军到巴马瑶族自治县开展乡村振兴帮扶工作
7
作者 任绍威(图/文) 《南方自然资源》 2024年第11期F0002-F0002,共1页
11月6日,广西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文军到巴马瑶族自治县开展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广西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杨健陪同并参加座谈。张文军一行先后来到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弄林村、弄峰村、勤兰村,每到一处张文军都详细询问当地群... 11月6日,广西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文军到巴马瑶族自治县开展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广西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杨健陪同并参加座谈。张文军一行先后来到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弄林村、弄峰村、勤兰村,每到一处张文军都详细询问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情况,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情况,并与驻村工作队进行交流。随后,张文军来到西山乡勤兰村戈勤屯,看望慰问帮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巴马瑶族自治县 帮扶工作 兰村 张文军 不忘初心 西山乡 坚定信心
下载PDF
土地整治作抓手 “三产”融合促振兴——都安瑶族自治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动永仁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案例
8
作者 黄雁江 欧东勤 王黎明 《南方自然资源》 2024年第5期37-40,共4页
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板岭乡永仁村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资源利用低效化等问题突出,农业产业发展受限,群众收入增长缓慢。都安瑶族自治县通过开展永仁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田园综合体”建设,探索优化乡村国土空间布局,发挥自... 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板岭乡永仁村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资源利用低效化等问题突出,农业产业发展受限,群众收入增长缓慢。都安瑶族自治县通过开展永仁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田园综合体”建设,探索优化乡村国土空间布局,发挥自然资源要素优势,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整”出了新实效。一、案例背景永仁村位于河池市都安县板岭乡,面积20.5平方千米,人口2600人,耕地面积113.2公顷,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主要种植作物为水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乡村振兴 都安瑶族自治县 丘陵地形 空间布局 土地综合整治 案例背景 全域
下载PDF
为乡村振兴贡献自然资源力量――广西自然资源厅到巴马瑶族自治县看望慰问帮扶户和驻村工作队
9
作者 谢贵红 《南方自然资源》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2024年1月23日,广西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贺志刚率队赴巴马瑶族自治县看望慰问帮扶户和驻村工作队,并进行座谈交流。上午,慰问组来到西山乡弄峰村村部,深入驻村工作队办公室、宿舍、饭堂,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协调解决他们... 2024年1月23日,广西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贺志刚率队赴巴马瑶族自治县看望慰问帮扶户和驻村工作队,并进行座谈交流。上午,慰问组来到西山乡弄峰村村部,深入驻村工作队办公室、宿舍、饭堂,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协调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随后,慰问组前往怀角屯看望慰问帮扶户韦秀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马瑶族自治县 乡村振兴 副厅长 驻村工作队 自然资源 西山乡 帮扶 协调解决
下载PDF
加快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深度融合路径——以大化瑶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为例
10
作者 覃文军 《记者观察(中)》 2024年第6期146-148,共3页
推进县级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构建起县域主流舆论新格局,建立全媒体融合传播新体系,牢牢掌握全媒体时代舆论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本文以大化瑶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为例,通过推进体制改革、融合传播和精品创作等,加快推动县级媒... 推进县级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构建起县域主流舆论新格局,建立全媒体融合传播新体系,牢牢掌握全媒体时代舆论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本文以大化瑶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为例,通过推进体制改革、融合传播和精品创作等,加快推动县级媒体融合改革,深入舆论前沿,加速县级融媒体深度融合,为行业探索提供宝贵经验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融合传播 全媒体时代 精品创作 舆论场 大化瑶族自治县 传统媒体 融合路径
下载PDF
剩余索取权对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参与开发和保护的影响——以连南瑶族自治县为例
11
作者 刘慕頔 《炎黄地理》 2024年第5期116-119,共4页
新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尤其是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亟需在保护的基础上创新传承,文章以剩余索取权理论为基础,梳理连南瑶族自治县剩余索取权分配对当地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参与文旅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影响,根据实地调... 新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尤其是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亟需在保护的基础上创新传承,文章以剩余索取权理论为基础,梳理连南瑶族自治县剩余索取权分配对当地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参与文旅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影响,根据实地调研,探讨了几种类型的剩余索取权对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者的激励作用,以期对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资源 连南瑶族自治县 剩余索取权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创新传承 开发和保护 激励作用 实地调研
下载PDF
县级融媒体中心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以大化瑶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为例
12
作者 韦哲 《记者观察(中)》 2024年第5期19-21,共3页
县级融媒体中心应该宣传什么?如何宣传才能发挥应有作用?本文以大化瑶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为例,对大化瑶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的探索实践和经验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归纳出在新媒体快速发展背景下守正创新、加快转型、促进宣传提质增效、... 县级融媒体中心应该宣传什么?如何宣传才能发挥应有作用?本文以大化瑶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为例,对大化瑶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的探索实践和经验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归纳出在新媒体快速发展背景下守正创新、加快转型、促进宣传提质增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化瑶族自治县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守正创新 加快转型 提质增效 实践和经验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县级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文旅融合发展探析——以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为例
13
作者 丁籽兮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11期130-132,169,共4页
我国乡村发展实现了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变,做好民族区域的乡村振兴具有高度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意义。乳源瑶族自治县具有丰富的瑶族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该地在文旅融合发展中面临着业态融合水平较低、... 我国乡村发展实现了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变,做好民族区域的乡村振兴具有高度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意义。乳源瑶族自治县具有丰富的瑶族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该地在文旅融合发展中面临着业态融合水平较低、基础服务质量较差、活动体验满足较少、特色品牌效应较弱等困境,因此,要促进以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应重视文化内涵,提高融合意识;规划产业升级,强调政府调控;落实业态融合,发挥社会力量;尊重价值规律,参与市场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文旅融合 乡村振兴 乳源瑶族自治县
下载PDF
基于本土红色资源的少先队活动设计:大化瑶族自治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策略
14
作者 韦佳平 《风采童装》 2024年第3期0013-0015,共3页
本研究以大化瑶族自治县的本土化红色资源为背景, 探讨如何通过少先队活动设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章 首先对大化瑶族自治县的红色资源进行深入剖析,并探讨了红色 资源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关联。继而阐述少先队活动设计的 ... 本研究以大化瑶族自治县的本土化红色资源为背景, 探讨如何通过少先队活动设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章 首先对大化瑶族自治县的红色资源进行深入剖析,并探讨了红色 资源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关联。继而阐述少先队活动设计的 目标、原则以及方法论。通过大化瑶族自治县的案例分析,展示 活动设计在实践中的应用及对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的积极作用。 研究通过对实施过程的梳理与评价,揭示了少先队活动在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的策略和成效,期望能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化红色资源 少先队活动设计 大化瑶族自治县 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 活动设计方法论
下载PDF
基于多重差异理论的健康移民生活质量评价研究——以巴马瑶族自治县坡月村为例
15
作者 王秋霞 孙文超 《河池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3-93,共11页
健康移民作为旅游消费移民的新兴群体日渐为学界所关注。文章扎根巴马瑶族自治县坡月村,采用问卷调查、半结构式访谈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对健康移民生活质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健康移民对迁入地总体生活质量持满意态度;6项多重差... 健康移民作为旅游消费移民的新兴群体日渐为学界所关注。文章扎根巴马瑶族自治县坡月村,采用问卷调查、半结构式访谈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对健康移民生活质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健康移民对迁入地总体生活质量持满意态度;6项多重差异问项在健康移民生活质量评价上表现出较好的解释力;医疗资源、卫生环境和基础设施是影响健康移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有助于推动健康移民生活福祉研究,也可为营造健康移民生活环境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移民 多重差异理论 生活质量评价 巴马瑶族自治县坡月村
下载PDF
喀斯特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区域生态环境效应——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23
16
作者 许俐俐 胡宝清 +2 位作者 严志强 廖赤眉 覃开贤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71,共6页
从土地利用转移类型、空间格局变化定量分析、动态变化预测模型等方面分析近20年都安土地利用变化,进而对其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都安各乡(镇)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与恶化在很大程度取决于裸岩地扩展与收缩,土地利用时空... 从土地利用转移类型、空间格局变化定量分析、动态变化预测模型等方面分析近20年都安土地利用变化,进而对其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都安各乡(镇)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与恶化在很大程度取决于裸岩地扩展与收缩,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与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区域差异有很大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区域生态环境效应 喀斯特区域 都安瑶族自治县
下载PDF
基于GIS与RS的喀斯特石漠化与土壤类型的空间相关性分析——以广西都瑶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17
17
作者 胡宝清 黄秋燕 +3 位作者 廖赤眉 严志强 蒋树芳 吴章梅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7-70,共4页
依托GIS与RS技术,以广西省都安瑶族自治县为研究载体,采用TM影像为背景资料,辅以地形图、土地利用图、地质图、土壤图以及GPS实测数据库等相关资料综合分析,建立石漠化分级的遥感影像解译指标体系,生成都安县石漠化分级分布图和数字化... 依托GIS与RS技术,以广西省都安瑶族自治县为研究载体,采用TM影像为背景资料,辅以地形图、土地利用图、地质图、土壤图以及GPS实测数据库等相关资料综合分析,建立石漠化分级的遥感影像解译指标体系,生成都安县石漠化分级分布图和数字化土壤类型图;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定量探讨不同级别石漠化与土壤类型之间的空间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 土壤类型 空间相关性 都安瑶族自治县
下载PDF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12
18
作者 胡宝清 廖赤眉 +1 位作者 严志强 蒋松芳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19,23,共5页
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 ,建立都安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对都安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生态安全评价 ,进而作出生态安全区划 ,并提出了不同生态安全区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建设对策。
关键词 生态安全 评价 区划 可持续发展 都安瑶族自治县
下载PDF
基于3S-ANN技术的县域农地石漠化预警分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闫妍 胡宝清 +1 位作者 韩清延 李月连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2年第1期52-58,共7页
在简要阐述3S技术和神经网络方法(3S-ANN)在农地石漠化预警方面原理和计算的基础上,通过遥感影像进行解译获取广西都安县各地类的植被覆盖率、基岩裸露率、地表起伏指数、≥25°坡地面积比等资源环境信息,并辅以农业人口密度、人均... 在简要阐述3S技术和神经网络方法(3S-ANN)在农地石漠化预警方面原理和计算的基础上,通过遥感影像进行解译获取广西都安县各地类的植被覆盖率、基岩裸露率、地表起伏指数、≥25°坡地面积比等资源环境信息,并辅以农业人口密度、人均耕地面积、土地垦殖指数和坡耕地指数等经济、社会等指标数据,采用神经网络中的BP算法对都安县不同时期农地石漠化警情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3S-ANN分析与实际相符:1977—2005年农地石漠化警情不断加剧,无警情乡镇由11个减少为0个,重警乡镇由0个增加到9个,但2007年的石漠化警情较2005年所减轻。应用2005、2007年数据对未来的2015年进行预测,结果显示,该县东、西部地区的东庙、加贵、保安、大兴等乡镇石漠化程度将有所加强,可作为今后防治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ANN技术 农地石漠化 预警分析 都安瑶族自治县
下载PDF
巴马瑶族自治县人芽囊原虫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姗姗 伍玲园 +5 位作者 刘晓泉 石焕焕 陈智 张慧 庞彩英 李玉梅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6-77,共2页
为了解桂西北地区巴马瑶族自治县不同人群人芽囊原虫感染情况,于2011年12月随机抽取巴马瑶族自治县5个行政村(巴马镇盘当村、凤凰乡德纳村、西山乡福厚村、燕洞乡龙威村和甲篆乡兴仁村)为调查点,收集当地居民的新鲜粪便497份,采用改良... 为了解桂西北地区巴马瑶族自治县不同人群人芽囊原虫感染情况,于2011年12月随机抽取巴马瑶族自治县5个行政村(巴马镇盘当村、凤凰乡德纳村、西山乡福厚村、燕洞乡龙威村和甲篆乡兴仁村)为调查点,收集当地居民的新鲜粪便497份,采用改良酸醚离心沉淀法,镜检定性诊断,分析不同调查点、性别、职业、年龄和民族人群芽囊原虫感染情况。结果显示,调查的497人中,人芽囊原虫感染者215例,总感染率为43.3%(215/497)。不同调查点中,巴马镇盘当村的感染率最高,达55.7%(68/122),明显高于其它行政村(P<0.05),其余4行政村的感染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职业、年龄和民族间的感染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感染率 巴马瑶族自治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