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拉第与《瑷珲条约》——读陈开科的《巴拉第与晚清中俄关系》
1
作者 李随安 《西伯利亚研究》 2009年第1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瑷珲条约 中俄关系 俄罗斯人 晚清 历史与现实 阿穆尔州 社会发展 国际会议
下载PDF
穆拉维约夫与中俄《瑷珲条约》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宗海 《黑河学刊》 1988年第2期62-68,共7页
一百三十年前,“当英国终于打到北京,当法国希望为自己捞到一点东西而追随英国的时候”,俄国却“正好在这个时候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位“中国的秉公无私的保护人”未动干戈,便向... 一百三十年前,“当英国终于打到北京,当法国希望为自己捞到一点东西而追随英国的时候”,俄国却“正好在这个时候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位“中国的秉公无私的保护人”未动干戈,便向已极度虚弱的清政府成功地进行了令人咂舌的勒索。恩格斯鉴于俄国在远东的屡屡得手而得出结论说:“只要是俄国外交同英国外交或法国外交交锋的地方,俄国总是占上风。”[1]历史的因素固然很多,史家已多有探讨,但在对华问题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拉维约夫 瑷珲条约 秉公无私 极度虚弱 彼得一世 黑龙江地区 阿穆尔 块大小 黑龙江将军 理藩院
下载PDF
切肤之痛 犹记于心——《瑷珲条约》的签订及对中国近代的影响
3
作者 李明煜 《黑河教育》 2011年第5期4-4,共1页
一、瑷珲——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瑷珲曾是我国北部边疆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辽阔的黑龙江流经它的北部和东部,森林覆盖的小兴安岭由北而南贯穿它的西部。这里土地肥沃,矿藏丰富,河流纵横,林木繁茂。
关键词 中国领土 瑷珲条约 近代 北部边疆 小兴安岭 森林覆盖
下载PDF
《瑷珲条约》的签订和奕山的历史责任
4
作者 韩来兴 《黑河学刊》 1988年第2期69-74,45,共7页
今年五月二十八日,是中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瑗珲条约》签订一百三十年。《瑷珲条约》的正文只有一百八十字,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字数最少的一个条约,但却是丧失领土最多的一个条约。中俄《尼布楚界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以北,... 今年五月二十八日,是中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瑗珲条约》签订一百三十年。《瑷珲条约》的正文只有一百八十字,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字数最少的一个条约,但却是丧失领土最多的一个条约。中俄《尼布楚界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属中国。而《瑗珲条约》及其续约《北京条约》则将这些领土割让给俄国。《瑗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是互为因果的,是沙俄侵略野心和伪善面目大暴露的全过程,它不仅使沙俄最终侵占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领土;又为割占中国西部大片领土制造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领土割让 中国近代史 穆拉维约夫 黑龙江将军 中国黑龙江 以夷制夷 咸丰皇帝 副都统
下载PDF
《瑷珲条约》确定了中俄黑龙江边境贸易的合法性
5
作者 祁学俊 韩来兴 《黑河学刊》 1989年第3期41-57,共17页
(一)十九世纪中叶以前,中俄两国间的贸易主要在恰克图进行。1840年俄国对华贸易的出口额已达980万卢布,进口额达1330万卢布。[1]1850年俄国恰克图贸易的海关税收额占全国海关税的15%—20%。[2]恰克图贸易使俄国获得了巨大利益,一方面可... (一)十九世纪中叶以前,中俄两国间的贸易主要在恰克图进行。1840年俄国对华贸易的出口额已达980万卢布,进口额达1330万卢布。[1]1850年俄国恰克图贸易的海关税收额占全国海关税的15%—20%。[2]恰克图贸易使俄国获得了巨大利益,一方面可以出售自己的货物,使俄国商品打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又换回了本国需要的畅销货。1825年经恰克图出口的呢料俄国产品仅为2,838俄尺,外国转口产品为295,827俄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贸易 恰克图 海关税收 黑龙江通商条规 瑷珲条约 对华贸易 布拉戈维申斯克 黑龙江地区 海兰泡 十九世纪中叶
下载PDF
中俄《瑷珲条约》签约地
6
作者 王慧莹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1995年第Z2期22-23,共2页
中俄《瑷珲条约》签约地黑河市爱辉区教委王慧莹从中国通往俄罗斯及东欧各国的桥头堡——黑河市沿黑龙江下行30公里,在史称“十里长江”的江右岸,矗立着一座饱经沧桑的古城——爱辉(现黑河市爱辉区爱辉镇,古称瑷珲)。爱辉,是中... 中俄《瑷珲条约》签约地黑河市爱辉区教委王慧莹从中国通往俄罗斯及东欧各国的桥头堡——黑河市沿黑龙江下行30公里,在史称“十里长江”的江右岸,矗立着一座饱经沧桑的古城——爱辉(现黑河市爱辉区爱辉镇,古称瑷珲)。爱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瑷珲条约 乌苏里江 黑龙江流域 黑河市 清政府 《尼布楚条约 海兰泡 黑龙江将军 爱辉区 平等条约
下载PDF
《尼布楚条约》与《瑷珲条约》在国际法上的比较
7
作者 周国胜 滕超 《黑龙江史志》 2006年第6期61-64,共4页
关键词 国际法规则 《尼布楚条约 瑷珲条约 中国古代 产生和发展 国家法 清朝时期 春秋时期 中国统一 国际交往
下载PDF
《中俄瑷珲条约》背后的故事
8
作者 伍小涛 《文史天地》 2008年第2期33-35,共3页
回顾这段惨痛的历史,我们更加明白:国家要强大,首先必须和谐!
关键词 《中俄瑷珲条约 历史研究 清朝末年 历史史料
原文传递
《瑷珲条约》签订前沙俄武装侵占黑龙江地区述论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淑杰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4-88,共5页
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年)9月中俄《尼布楚条约》的订立,使中国东北边疆获得了一个较长久的安宁。但是,沙俄从来没有放弃侵占黑龙江地区的野心。在《尼布楚条约》签订后的150年间,尤其是进入19世纪50年代后,沙皇尼古拉一世重弹老调,一再... 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年)9月中俄《尼布楚条约》的订立,使中国东北边疆获得了一个较长久的安宁。但是,沙俄从来没有放弃侵占黑龙江地区的野心。在《尼布楚条约》签订后的150年间,尤其是进入19世纪50年代后,沙皇尼古拉一世重弹老调,一再叫嚷要“修改”《尼布楚条约》所确定的两国东段边界。他一方面派遣所谓“考察队”,潜入中国黑龙江地区“考察”;另一方面又组织庞大的船队,武装航行黑龙江上,旨在重新占领黑龙江流域这块辽阔富饶的领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地区 《尼布楚条约 瑷珲条约 黑龙江流域 俄国 东西伯利亚 中国黑龙江 清朝政府 库页岛 考察队
原文传递
中俄《瑷珲条约》与苏修霸权逻辑 被引量:1
10
作者 钟锷 《历史研究》 1976年第4期105-120,共16页
一八五八年中俄《瑷珲条约》,是沙皇俄国乘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机,凭借武力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根据这个条约,沙俄割占了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原属中国的乌苏里江以东约四十万平方公里... 一八五八年中俄《瑷珲条约》,是沙皇俄国乘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机,凭借武力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根据这个条约,沙俄割占了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原属中国的乌苏里江以东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吉林省全部海岸线及海参崴港,划归中俄“共管”,而所谓两国“共管”,实际上只不过是沙俄正式吞并这一地区的过渡形式,沙俄在黑龙江、乌苏里江享有航行权,从而获得了经由黑龙江前往太平洋的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瑷珲条约 中俄 第二次鸦片战争 逻辑 霸权 乌苏里江 不平等条约 黑龙江
原文传递
北疆古城 灵秀瑷珲
11
《黑河学刊》 2016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瑷珲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生态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镇、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省旅游型“百镇”建设试点镇、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标兵单位。具有330年历史的瑷珲古镇文化底蕴深厚。是清始祖发祥地,是黑龙江... 瑷珲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生态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镇、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省旅游型“百镇”建设试点镇、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标兵单位。具有330年历史的瑷珲古镇文化底蕴深厚。是清始祖发祥地,是黑龙江首任将军府驻地、是《瑷珲条约》签约地、是全国知青文化教育基地、是瑷珲——腾冲人口分界线起点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镇 古城 北疆 民族团结进步 瑷珲条约 文明村镇 国家特色 文化底蕴
下载PDF
海兰泡的俄名释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坚 《俄罗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8-135,共8页
海兰泡原属中国,19世纪中叶《瑷珲条约》签订后被割让与俄国,改名布拉戈维申斯克。从俄语语源、历史事实和俄罗斯传统文化来看,该俄名实非占领黑龙江左岸土地后单纯地向沙皇"报喜"之意,而是来源于该地以东正教节日命名的教堂... 海兰泡原属中国,19世纪中叶《瑷珲条约》签订后被割让与俄国,改名布拉戈维申斯克。从俄语语源、历史事实和俄罗斯传统文化来看,该俄名实非占领黑龙江左岸土地后单纯地向沙皇"报喜"之意,而是来源于该地以东正教节日命名的教堂之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兰泡 瑷珲条约 东正教节日与教堂
下载PDF
俄文文献——有关江东六十四屯的记述(摘译) 被引量:2
13
作者 薛衔天 《黑河学刊》 1990年第4期81-88,107,共9页
一、《亚洲地理、地形和重要统计资料汇编》第31卷的有关记述从结雅河口至尼兹缅娜娅村,是阿穆尔河左右两岸、也是该河全部流域人烟稠密之地。据瑷珲条约,阿穆尔河左岸上述地区内,有中国臣民定居,他们属于中国国籍并由中国当局管辖。这... 一、《亚洲地理、地形和重要统计资料汇编》第31卷的有关记述从结雅河口至尼兹缅娜娅村,是阿穆尔河左右两岸、也是该河全部流域人烟稠密之地。据瑷珲条约,阿穆尔河左岸上述地区内,有中国臣民定居,他们属于中国国籍并由中国当局管辖。这些居民占据了阿穆尔河左岸由结雅河口至尼兹缅娜娅村的全部平川,还占去该河左岸小山丘上的一部分平坝,顺江流量直线长度为66俄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穆尔河 江东六十四屯 结雅河 瑷珲条约 直线长度 统计资料汇编 人烟稠密 满汉 呼尔哈 山麓地带
下载PDF
那乃民间文学与赫哲民间文学探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嘉宾 《黑河学刊》 1992年第1期89-96,共8页
苏联的那乃人是居住在苏联远东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哈巴罗夫斯克边区的那乃区和共青团区。据苏联1979年统计,人口为12523人。在十月革命以前,那乃人被称之为“果尔特”人,十月革命以后,根据民族自称,确定族称为“那乃”人。苏联... 苏联的那乃人是居住在苏联远东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哈巴罗夫斯克边区的那乃区和共青团区。据苏联1979年统计,人口为12523人。在十月革命以前,那乃人被称之为“果尔特”人,十月革命以后,根据民族自称,确定族称为“那乃”人。苏联的那乃人与我国的赫哲人实际上是同一个民族,只是由于《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5月28日签订)和《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11月14日签订)的签订,沙俄霸占了我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后,那乃与赫哲人才成了跨国而居的民族,而且族称也不一样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乃 中俄北京条约 瑷珲条约 伊玛堪 族称 莫日根 嫁令阔 哈巴罗夫斯克 汉族文化 民间口头文学
下载PDF
中俄黑龙江“界江文化”研究笔谈
15
作者 曲晓范 宿丰林 +7 位作者 张宗海 段光达 周喜峰 霍明琨 李秀莲 吴树国 唐戈 祁学俊 《黑河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49-52,共4页
黑龙江是世界著名大河。历史上,作为中国的一条内河,其同长江、黄河一样,是中华文明的主源之一,孕育了中国东北古人类灿烂的文明,造就了诸如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历史上雄霸一方的强势民族。自17世纪始,伴随着俄罗斯殖民者的... 黑龙江是世界著名大河。历史上,作为中国的一条内河,其同长江、黄河一样,是中华文明的主源之一,孕育了中国东北古人类灿烂的文明,造就了诸如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历史上雄霸一方的强势民族。自17世纪始,伴随着俄罗斯殖民者的闯入,中、俄在黑龙江上就边界问题首启战端。以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为标志,黑龙江上源额尔古纳河成为中俄第一条界江。至19世纪中叶,俄国殖民者趁清王朝疲于内忧外患、无暇顾及中国东北边防之机,开始向黑龙江干流及其支流乌苏里江区域非法移民,并借此重新提出划界要求,最终于1858—1860年间迫使清政府订立了中俄《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由此使黑龙江成为中俄界江——世界上最长的界江。界江形成后,俄罗斯族、汉族纷纷向该区域大规模移民,与原生各民族交叉而居。自此,俄、汉、土三元文化同生共容,乃至互相渗透,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中俄"界江文化带"。黑河学院地处中俄界江的核心区域黑河市,借《黑河学院学报》创刊之机,特辟专栏,提出中俄黑龙江"界江文化"研究命题,试图以之为学术使命,为中俄黑龙江界江区域的繁荣、为中国边疆文化建设作出贡献。为此,特邀东北历史文化方面的部分著名专家就中俄黑龙江"界江文化"研究提出宝贵意见,以壮声势。在此,也对在百忙中参与讨论的各位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由此引起学界的普遍关注,对黑龙江界江的历史与文化展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元文化 中俄 《尼布楚条约 历史文化 19世纪中叶 瑷珲条约 《天津条约
下载PDF
辛亥革命前北京民众自发的反帝救国斗争
16
作者 王培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13,19,共4页
一、京师大学堂的“拒俄”怒涛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沙俄加紧对中国的武装侵略,强占我国黑龙江流域的庙街和库页岛等地。1856年英法发动侵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沙俄趁火打劫,迫使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
关键词 《北京条约 辛亥革命前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救国 反帝 自发 民众 瑷珲条约
下载PDF
沙俄最后一任阿穆尔总督Н.Л.关达基
17
作者 周建英 《西伯利亚研究》 2017年第1期78-82,共5页
在19世纪60年代沙皇俄国通过与中国清政府签订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获得了黑龙江(阿穆尔河)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大片领土,俄国与中国之间形成了从帕米尔高原一直延伸到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漫长边界。为了加强对中俄... 在19世纪60年代沙皇俄国通过与中国清政府签订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获得了黑龙江(阿穆尔河)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大片领土,俄国与中国之间形成了从帕米尔高原一直延伸到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漫长边界。为了加强对中俄边界的管理,1882年1月4日沙俄财政大臣彼得·万诺夫斯基召开各部联席会议,提出将中俄边境分为三个管辖区——阿穆尔河沿岸总督区、东西伯利亚总督区和草原总督区,分别负责俄与中国东北、蒙古和中国西部的边境地区事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督 穆尔 沙俄 19世纪60年代 符拉迪沃斯托克 中国西部 《北京条约 瑷珲条约
下载PDF
“俄罗斯社会发展:历史与现实”国际学术会议召开
18
作者 张梅 《西伯利亚研究》 2008年第5期95-95,共1页
关键词 国际学术会议 历史与现实 社会发展 俄罗斯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瑷珲条约 口岸城市 专家学者
下载PDF
俄罗斯远东印象记之二 黑河对岸的天空
19
作者 崔晓林 《中国经济周刊》 2007年第39期60-61,共2页
隔着奔流而过的黑龙江,黑河市对岸是俄罗斯阿穆尔州的州府——市托戈维申斯克市(以下简称“布市”).布市传统名称为“海兰泡”,原属巾同,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签订后被帝俄割占,改为今名。布市人口22万,阿穆尔州较大的企业大... 隔着奔流而过的黑龙江,黑河市对岸是俄罗斯阿穆尔州的州府——市托戈维申斯克市(以下简称“布市”).布市传统名称为“海兰泡”,原属巾同,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签订后被帝俄割占,改为今名。布市人口22万,阿穆尔州较大的企业大都集中在这里,其工业产品占阿穆尔州工业产品总量的三分之一,粮食产量占远东地区的2/3,牛奶和肉的产量占1/3,有“远东粮仓”之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市 《中俄瑷珲条约 天空 阿穆尔州 工业产品 远东地区 粮食产量 产品总量
下载PDF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俄国远东地区华人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孟昭慧 《西伯利亚研究》 2005年第3期61-64,共4页
沙皇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领土100多万平方公里,还不包括大面积海疆。为了巩固、开发这一地区,在劳动力奇缺情况下,沙俄不得不招募数十万华人。这件事情在中国人口迁移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关键词 俄国远东地区 20世纪初期 19世纪末 华人 瑷珲条约 中国领土 沙皇俄国 人口迁移 劳动力 中俄 招募 占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