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璩《华阳国志》著录宗旨与音乐观念考辨
1
作者 熊晓辉 《音乐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107-114,共8页
《华阳国志》是两晋时期常璩所著的一部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史志,书中不仅记录了上百个古代人物的事迹,而且还详细描述了当地少数民族演绎歌谣、歌舞、器乐等的真实情景。从书名“华阳国”一词来看,该书所著录的是封建中央王朝之外的少... 《华阳国志》是两晋时期常璩所著的一部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史志,书中不仅记录了上百个古代人物的事迹,而且还详细描述了当地少数民族演绎歌谣、歌舞、器乐等的真实情景。从书名“华阳国”一词来看,该书所著录的是封建中央王朝之外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史志,常璩依托当地民俗民风和人们的宗教观念,对一些音乐史料进行了考证,因此《华阳国志》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阳国志》 音乐观念 歌舞 考辨
下载PDF
论洪良品对阎若璩古文《尚书》辨伪的批判
2
作者 杨文通 《嘉兴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73-83,共11页
晚清古文《尚书》辨真悍将洪良品对阎若璩的辨伪进行了批判:批判阎若璩“根柢”的舛讹,揭示了阎氏辨伪逻辑基点的谬误;批判阎若璩“枝节”的错讹,反映了阎氏在内容考证上的疏漏。洪良品的批判反映了他与阎若璩在“经典之真”观念上的差... 晚清古文《尚书》辨真悍将洪良品对阎若璩的辨伪进行了批判:批判阎若璩“根柢”的舛讹,揭示了阎氏辨伪逻辑基点的谬误;批判阎若璩“枝节”的错讹,反映了阎氏在内容考证上的疏漏。洪良品的批判反映了他与阎若璩在“经典之真”观念上的差异:洪良品重经典“价值”之真,阎若璩重经典“历史”之真。这一批判也体现出阎氏的辨伪仍有商榷余地,对古籍真伪考订方法的运用必须限制在严格的条件之内才具有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良品 阎若 辨真 批判 辨伪
下载PDF
上海图书馆藏抄本阎若璩《潜邱札记》考述及其佚文辑录
3
作者 金静文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4年第3期110-115,124,共7页
上海图书馆藏吴骞旧藏抄本阎若璩《潜邱札记》盖抄写于刊行之前,是目前所见收录阎若璩作品最全的版本,许多作品仅在此本中得以保存,它本均未见载,其编集也较刻本更为合理。惜者,阎学林在主持刊刻是书时未见此本,今人整理本亦未能加以利... 上海图书馆藏吴骞旧藏抄本阎若璩《潜邱札记》盖抄写于刊行之前,是目前所见收录阎若璩作品最全的版本,许多作品仅在此本中得以保存,它本均未见载,其编集也较刻本更为合理。惜者,阎学林在主持刊刻是书时未见此本,今人整理本亦未能加以利用,致使失收。故辑录整理佚诗佚文附于文后,以供学者研究之用。另外,此本亦可校正刻本及今人整理本的一些讹误,当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若 《潜邱札记》 辑佚
下载PDF
常璩与《华阳国志》述论
4
作者 彭华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54-68,共15页
东晋著名史学家常璩所著《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较早且较完整的方志史书,为研究中国古代西南地方史和西南少数民族史以及巴蜀地区文明提供了重要史料。《华阳国志》将历史、地理、人物三者有机结合,比较完整地展示了古代西南地区的历... 东晋著名史学家常璩所著《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较早且较完整的方志史书,为研究中国古代西南地方史和西南少数民族史以及巴蜀地区文明提供了重要史料。《华阳国志》将历史、地理、人物三者有机结合,比较完整地展示了古代西南地区的历史风貌与文化全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史学价值。常璩坚持“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对史料加以“审慎批判”,力求使《华阳国志》成为一部“信史”。《华阳国志》具有“详今略古”“经世致用”“尊重一统”“重视女性”等特点,获得了后人的广泛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阳国志》 内容 价值 特点
下载PDF
应璩《百一诗》之“百一”内涵新探
5
作者 胡永正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1-15,共5页
文章结合应璩生平及其创作、时人对《百一诗》的评价、《百一诗》的诸家注等对《百一诗》之“百一”内涵进行多方面探讨。文章认为李善注和五臣注中提到的“补于时政”的劝诫意味是“百一”的部分内涵,“百一”受佛教经典的影响,隐含着... 文章结合应璩生平及其创作、时人对《百一诗》的评价、《百一诗》的诸家注等对《百一诗》之“百一”内涵进行多方面探讨。文章认为李善注和五臣注中提到的“补于时政”的劝诫意味是“百一”的部分内涵,“百一”受佛教经典的影响,隐含着“百一病恼”的意义。应璩作为《百一诗》的作者,有受到佛教影响的可能,其诗文内容也与“百一病恼”相对应。而到了南朝天监时期,萧统等《文选》的编纂者将“百一”独列一诗目,其对“百一”的理解就包括了“百一病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一诗》 百一 百一病恼
下载PDF
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的学术价值及其思想史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范立舟 臧俊改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9-135,共7页
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摧毁近两千年经学迷幕,清代汉学公推其为典范之作。其学术成就的影响力大大超越了考据学所能企及的上限,开创了清代辨伪疑经之风气。促成清代学术的转向,底定了朴学压倒理学,汉学取代宋学的学术趋向。阎若璩所实... 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摧毁近两千年经学迷幕,清代汉学公推其为典范之作。其学术成就的影响力大大超越了考据学所能企及的上限,开创了清代辨伪疑经之风气。促成清代学术的转向,底定了朴学压倒理学,汉学取代宋学的学术趋向。阎若璩所实践的学术样式,所标定的学术规格,是一种明晰的汉学家法,认为考据是学术的基本尺度,经学不在于义理之醇正而在于文献考据之正误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若 《尚书古文疏证》 汉学 宋学 思想史
下载PDF
是反封建争取爱情自由还是其他——璩秀秀人物形象之再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吕菲 刘媛媛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97-100,111,共5页
宋元话本《碾玉观音》中女主人公璩秀秀并非像很多学者公认的那样,是一个反封建和争取爱情婚姻自由的女性。本文从作品的内容、主题等方面对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再分析,认为璩秀秀实际上是一个精明大胆的青春欲女的形象,作者对她持否定态度。
关键词 秀秀 《碾玉观音》 人物形象
下载PDF
从《华阳国志》看常璩的史学思想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晓华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4-100,共7页
《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 ,它不仅记载有从远古至东晋穆帝永和三年 (347)今西南以及陕甘鄂部分地区古代史地、人物的丰富内容 ,而且在书中高扬起了“大一统”、“民本”、“旌昭仁贤”等旗帜。这源于作者东晋时著名史家常璩... 《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 ,它不仅记载有从远古至东晋穆帝永和三年 (347)今西南以及陕甘鄂部分地区古代史地、人物的丰富内容 ,而且在书中高扬起了“大一统”、“民本”、“旌昭仁贤”等旗帜。这源于作者东晋时著名史家常璩高远深邃的史识。常璩不仅在书中高扬“大一统”思想 ,而且还身体力行 ,为促使国家统一 ,作出了实际贡献 ;又在门第森严之际 ,倡扬“以民为本” ,呼吁“选贤任能”。这些无疑超越了时代的拘囿。《华阳国志》正是融汇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精神 ,蕴涵了中华民族“民生民本”、“选贤任能”的传统 ,而发出流光溢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阳国志》 史学思想 著名史家 东晋时期
下载PDF
《华阳国志》中的妇女传记与常璩的史识 被引量:5
9
作者 徐适端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33,共6页
常璩是两晋时期著名史学家。他的《华阳国志》为我国史学、方志学留下了一份十分宝贵的财富。本文单就《华阳国志》中妇女传记的史料价值、对历史编纂学的贡献和常璩对妇女历史地位与作用的独特识见三个方面来探索常璩卓越的史识 ,说明... 常璩是两晋时期著名史学家。他的《华阳国志》为我国史学、方志学留下了一份十分宝贵的财富。本文单就《华阳国志》中妇女传记的史料价值、对历史编纂学的贡献和常璩对妇女历史地位与作用的独特识见三个方面来探索常璩卓越的史识 ,说明要全面研究评价常璩与《华阳国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阳国志》 妇女传记 两晋时期 体例 社会地位 历史作用 劳动妇女 中国
下载PDF
再论钟嵘《诗品》中的陶诗“源出于应璩”说——兼与袁行霈先生商榷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澍 《社会科学家》 2003年第3期130-133,共4页
钟嵘《诗品》说,陶诗“源出于应璩”。对此,后人多有争议。本文认为,一、《诗品》的说法应当是有根据的;二、造成争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三、应、陶出身、经历、思想惊人地相似,他们的诗总的看来也很接近。
关键词 钟嵘 《诗品》 陶渊明
下载PDF
阎若璩与清代学术范式的确立——以《尚书古文疏证》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燕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1-219,312,共9页
阎若璩基于尊经明道的价值观念,以"根柢—枝节"的逻辑结构,运用实证、虚会法排比史料,考辨东晋豫章内史梅赜所献孔《传》本《古文尚书》二十五篇之伪而成《尚书古文疏证》。这对清代学术范式的确立实有先导作用,因而具有学术... 阎若璩基于尊经明道的价值观念,以"根柢—枝节"的逻辑结构,运用实证、虚会法排比史料,考辨东晋豫章内史梅赜所献孔《传》本《古文尚书》二十五篇之伪而成《尚书古文疏证》。这对清代学术范式的确立实有先导作用,因而具有学术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若 《尚书古文疏证》 范式 清代
下载PDF
应璩书信文简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利锁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9-114,共6页
书信文是我国古代散文史上一种重要的文类,在曹魏时期开始大兴。应璩是此时期创作书信文最多的作家,所以,《文选》"书"类文中,收录应璩书信文也最多。应璩书信文多是与朋友、同僚生活交往的情感记录,以表现个人的生活之思、... 书信文是我国古代散文史上一种重要的文类,在曹魏时期开始大兴。应璩是此时期创作书信文最多的作家,所以,《文选》"书"类文中,收录应璩书信文也最多。应璩书信文多是与朋友、同僚生活交往的情感记录,以表现个人的生活之思、情怀之感为主,呈现出异于同时期其他作家作品独特的一面。应璩书信文具有深婉典雅、句式骈化、寓骈于散、辞采清丽、结构精密的审美特点。应璩书信文在先唐书信文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信文 曹魏 散文 骈文
下载PDF
阎若璩与汪琬礼学论争考述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圣华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37,共6页
阎若璩、汪琬为清初经学的代表人物。二人在康熙年间的礼学之争始于金石义例之辩,焦点集中在礼服学上,是清代礼学史上的第一次大论争。二人礼学观不同,研经治礼方法互异。汪琬兼采汉、宋之学,重求本义,主于律文以求"用实",不... 阎若璩、汪琬为清初经学的代表人物。二人在康熙年间的礼学之争始于金石义例之辩,焦点集中在礼服学上,是清代礼学史上的第一次大论争。二人礼学观不同,研经治礼方法互异。汪琬兼采汉、宋之学,重求本义,主于律文以求"用实",不屑专事章句之学;阎若璩倡古礼以兴"古学",取法汉儒,重于考据训诂,排斥宋学,批评自朱子以来学者不事考据以致"私造典礼"之习。这场论争体现了清初礼学复兴时期的特征,对清代礼学发轫有着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若 汪琬 礼学论争 清代礼学发轫
下载PDF
南齐诗“谢灵运体”及“傅咸、应璩体”辨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童岭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60,共8页
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将南齐诗分为三体,即"谢灵运体"、"傅咸、应璩体"和"鲍照体"。而在南朝文学的大背景下对前两体考察后可知:"谢灵运体"的特点是"启心闲绎,託辞华旷,虽... 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将南齐诗分为三体,即"谢灵运体"、"傅咸、应璩体"和"鲍照体"。而在南朝文学的大背景下对前两体考察后可知:"谢灵运体"的特点是"启心闲绎,託辞华旷,虽存巧绮,终致迂回。宜登公宴,未为准的";弊病为"疎慢阐缓,膏育之病,典正可采,酷不入情";其"源头诗人"是谢灵运;学习群体中的代表人物为谢朓。"傅咸、应璩体"的特点是"缉事比类,非对不发,博物可嘉,职成拘制。或全借古语,用申今情,崎岖牵引,直为偶说";弊病为"唯睹事例,顿失清采";其"源头诗人"是傅咸、应璩;学习群体中的代表人物为王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子显 《南齐书·文学传论》 谢灵运体 傅咸、应
下载PDF
朱彝尊与阎若璩《尚书》学之关系考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超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3-106,共4页
《尚书》学案肇始自宋吴棫、朱熹之疑窦,历元、明二代学者考辨,迄清初才有系统归纳辨伪成果之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出现。其与同时的顾炎武、朱彝尊诸儒可谓清初《尚书》案的开风气先者。朱彝尊与阎若璩《尚书》学观点之间存在相互影... 《尚书》学案肇始自宋吴棫、朱熹之疑窦,历元、明二代学者考辨,迄清初才有系统归纳辨伪成果之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出现。其与同时的顾炎武、朱彝尊诸儒可谓清初《尚书》案的开风气先者。朱彝尊与阎若璩《尚书》学观点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钱穆关于阎若璩《疏证》之部分观点来源的质疑,揭示出清初考辨伪《古文尚书》运动背后隐藏着的深层理学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尚书 阎毛之争 朱彝尊 阎若 理学动机
下载PDF
应璩及其《百一诗》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和为 卫佳 《史志学刊》 2015年第2期74-79,共6页
应璩乃建安七子之一应玚之弟,其所著《百一诗》原本有八卷之多,但唐代以后便颇多亡佚。梁昭明太子编纂《文选》,于诗专门列出一类,谓之"百一",而且只收入应璩一人的诗一首。本文主要就应璩的生平、家世、文章才能及其《百一... 应璩乃建安七子之一应玚之弟,其所著《百一诗》原本有八卷之多,但唐代以后便颇多亡佚。梁昭明太子编纂《文选》,于诗专门列出一类,谓之"百一",而且只收入应璩一人的诗一首。本文主要就应璩的生平、家世、文章才能及其《百一诗》的主旨作一考辨探微,以就教学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一诗》 儒风熏染
下载PDF
评阎若璩考据的胡编乱造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善群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5期149-154,共6页
清初阎若璩所撰《尚书古文疏证》,以128条论据证明了古文《尚书》之"伪",历来评价极高。然而,经过长期研究,却发现该书采用了八种不正当的辨伪方法,其第七种可称之为"胡编乱造",表现在:对孔传《尚书》作多项指控,... 清初阎若璩所撰《尚书古文疏证》,以128条论据证明了古文《尚书》之"伪",历来评价极高。然而,经过长期研究,却发现该书采用了八种不正当的辨伪方法,其第七种可称之为"胡编乱造",表现在:对孔传《尚书》作多项指控,与历史事实完全不符;"精心设计"古文《尚书》各篇的"伪作"过程,纯属主观想象;为"证伪"之目的,随心杜撰离奇故事。随着阎氏八种不正当辨伪方法地一一揭露,所谓"伪古文《尚书》"的真相终将水落石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若 《尚书古文疏证》 古文《尚书》 辨伪方法
下载PDF
欲望与恐怖的化身——宋话本《碾玉观音》“璩秀秀”形象解读 被引量:5
18
作者 仲红卫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97-100,共4页
将《碾玉观音》中的璩秀秀解读为反抗专制和争取爱情自由的典型,是建立在阶级斗争理论之上的一种"误读"。结合故事发生时代的一般道德观念,通过分析话本,作者对秀秀的心理暗示以及行为叙述所隐含的意义,实际上是将秀秀作为一... 将《碾玉观音》中的璩秀秀解读为反抗专制和争取爱情自由的典型,是建立在阶级斗争理论之上的一种"误读"。结合故事发生时代的一般道德观念,通过分析话本,作者对秀秀的心理暗示以及行为叙述所隐含的意义,实际上是将秀秀作为一种否定性的形象来加以展示,以唤醒世人的道德警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碾玉观音> 秀秀 道德警示
下载PDF
《文选》所载应璩《百一诗》探微
19
作者 杨和为 卫佳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27-32,共6页
《文选》收录应璩《百一诗》一首,结合应璩其人所处时代及其生平才具,对于应璩写作此首《百一诗》之创作动机及心理作了一番探索。认为应璩写作此首《百一诗》,目的主要不在规箴曹爽,也不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修为,而是在司马氏集团与曹爽... 《文选》收录应璩《百一诗》一首,结合应璩其人所处时代及其生平才具,对于应璩写作此首《百一诗》之创作动机及心理作了一番探索。认为应璩写作此首《百一诗》,目的主要不在规箴曹爽,也不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修为,而是在司马氏集团与曹爽争夺权力的乱局背景下,出于朱建平死亡预言的恐惧,面对司马氏集团的侵诬行为,所作出的惊弓之言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一诗》 死亡预言 创作心理
下载PDF
论常璩、徐弘祖、顾祖禹历史地理学成就之异同
20
作者 兰永海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历史地理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著作之才,接踵而出,自古历史地理文献数量多,内容丰富。在历史上诸多地理书中撷取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明代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明末清初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考察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撰述... 历史地理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著作之才,接踵而出,自古历史地理文献数量多,内容丰富。在历史上诸多地理书中撷取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明代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明末清初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考察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撰述宗旨以及对历史地理记载等的异同,以明其在我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同时,也为我们今天历史地理文献的编纂如何体现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如何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为乡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服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弘祖 顾祖禹 历史地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