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瓜氨酸化组蛋白H3和沉默信号调节因子1检测在急性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罗芮芮 杨爱祥 +1 位作者 周碧莹 孙燕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沉默信号调节因子1(SIRT1)、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检测在急性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方法为回顾性分析,观察对象为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入院的285例急性脓毒症患者... 目的研究血清沉默信号调节因子1(SIRT1)、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检测在急性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方法为回顾性分析,观察对象为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入院的285例急性脓毒症患者,将其设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入院接受体检的285名健康者,将其设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血清SIRT1、CitH3水平。并参考疾病严重程度将研究组分为A组(脓毒症,n=106)、B组(严重脓毒症,n=122)、C组(感染性休克,n=57);参考患者治疗1个月之后的存活状况予以分组,即存活组(n=217)、死亡组(n=68)。比较A组、B组及C组,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的血清SIRT1、CitH3水平;分析血清SIRT1、CitH3水平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相关性;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1个月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SIRT1水平为(1.29±0.83)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4.81±1.48)ng/mL],CitH3水平为(48.85±13.12)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5.81±1.23)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的SIRT1水平分别为(1.84±1.03)、(1.23±0.72)ng/mL,均明显高于C组[(0.62±0.30)ng/mL],A、B组患者的血清CitH3水平分别为(29.19±7.36)、(48.57±14.10)pg/mL,均明显低于C组[(76.89±25.15)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的血清SIRT1水平为(1.61±0.92)ng/mL,明显高于死亡组[(0.50±0.24)ng/mL],CitH3水平为(32.71±10.26)pg/mL,明显低于死亡组[(87.62±23.3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IRT1与SOFA、APACHEⅡ评分均呈负相关(r=-0.484、-0.462,P<0.05);血清CitH3与SOFA、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0.478、0.478,P<0.05)。脓毒症患者1个月死亡预测中SIRT1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依次为0.852、0.741、0.838,CitH3的AUC、敏感度、特异度依次为0.827、0.709、0.7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IRT1下降、CitH3上升和SOFA评分及APACHEⅡ评分为影响脓毒症患者1个月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血清SIRT1、CitH3水平检测的应用价值显著,且血清SIRT1下降、CitH3上升是对脓毒症患者1个月死亡产生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辅助预测患者临床预后并为其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脓毒症 沉默信号调节因子1 组蛋白H3 预后 评估
下载PDF
矽肺模型大鼠肺组织及血清中瓜氨酸化组蛋白H3等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周静月 苏阳 +3 位作者 张小凡 张铭 赵鹏 邢广群 《精准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矽肺模型大鼠肺组织及血清中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等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雄性Wistar-Kyoto大鼠30只,随机分为矽肺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大鼠。矽肺组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注入50 g/L的SiO2混悬液1 mL建立矽肺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 目的探讨矽肺模型大鼠肺组织及血清中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等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雄性Wistar-Kyoto大鼠30只,随机分为矽肺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大鼠。矽肺组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注入50 g/L的SiO2混悬液1 mL建立矽肺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注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两组大鼠均常规饲养,第28天麻醉大鼠采集腹主动脉血后分离血清,然后处死大鼠剥离出肺脏,用生理盐水清洗后,观察肺脏形态并称肺脏湿质量,计算肺脏器系数;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CitH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及CitH3的表达。结果两组大鼠肺组织湿质量和肺脏器系数差异均有显著性(t=-4.10、-3.06,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肺组织结构无明显变化,未见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矽肺组大鼠肺组织内可见肺泡间隔增宽和大量炎性细胞产生。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矽肺组大鼠血清中CitH3、TGF-β1及IL-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9.85~-3.22,P<0.05)。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矽肺组大鼠肺组织内CitH3和MPO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大鼠肺组织或血液中CitH3等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引起肺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肺纤维 疾病模型 动物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组蛋白H3 白细胞介素6 生长因子Β1 过氧物酶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血清瓜氨酸化组蛋白H3、沉默信号调节因子1检测在急诊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关小容 付斌 +1 位作者 郑永先 吴泽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1年第4期268-271,27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沉默信号调节因子1(SIRT1)检测在急诊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115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血清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沉默信号调节因子1(SIRT1)检测在急诊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115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根据脓毒症患者病情程度将其分为脓毒症组(n=39)、严重脓毒症组(n=48)、感染性休克组(n=28)。选取我院同期体检的8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CitH3、SIRT1水平差异。根据患者住院治疗30 d后的生存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n=81)与死亡组(n=3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itH3高于健康组,SIRT1水平低于健康组;感染性休克组血清CitH3水平高于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血清CitH3水平高于脓毒症组;感染性休克组血清SIRT1水平低于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血清SIRT1水平低于脓毒症组;死亡组血清CitH3水平高于存活组,血清SIRT1水平低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itH3预测脓毒症患者30 d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28,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710、0.774。血清SIRT1预测脓毒症患者30 d死亡的AUC为0.853,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742、0.8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血清CitH3和血清SIRT1是影响脓毒症患者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CitH3表达升高、血清SIRT1表达降低,其水平变化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不良有关,并对脓毒症患者临床预后的有一定预测价值,血清CitH3和血清SIRT1是影响脓毒症患者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H3 沉默信号调节因子1 脓毒症
下载PDF
PAD4介导H3cit促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研究
4
作者 王永琦 刘丽杰 +1 位作者 何冬雷 陈勇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4期281-287,共7页
目的 探究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4)介导的瓜氨酸化组蛋白H3(H3cit)在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收集我院30例结肠癌患者的血清和30例健康受试者的血清,ELISA检测血清中PAD4和H3cit水平,并分析两... 目的 探究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4)介导的瓜氨酸化组蛋白H3(H3cit)在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收集我院30例结肠癌患者的血清和30例健康受试者的血清,ELISA检测血清中PAD4和H3cit水平,并分析两者相关性。将oe-NC、过表达PAD4(oe-PAD4)和sh-NC、sh-NLRP3载体转染至人结肠癌SW480细胞中,并设为oe-NC组、oe-PAD4组、oe-PAD4+sh-NC组、oe-PAD4+sh-NLRP3组。采用qRT-PCR检测PAD4、NLRP3、IL-1β、IL-18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AD4、H3cit、NLRP3、E-cadherin、N-cadherin蛋白表达;CCK-8检测细胞增殖水平;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水平;ChIP-qPCR检测H3cit在NLRP3转录起始位点(TSS)的富集水平。结果 与健康受试者比较,结肠癌患者血清中PAD4和H3cit水平均升高,且两者呈正相关(P<0.05)。与oe-NC组比较,oe-PAD4组PAD4、NLRP3、IL-1β、IL-18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AD4、H3cit、NLRP3、N-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增殖、侵袭水平升高,H3cit在NLRP3 TSS区富集增加(P<0.05);与oe-PAD4+sh-NC组比较,oe-PAD4+sh-NLRP3组NLRP3、IL-1β、IL-18基因表达水平降低,NLRP3和N-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增殖、侵袭水平降低(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体内PAD4和H3cit水平升高,PAD4介导的H3cit通过转录调控NLRP3的表达,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肽基精脱亚胺酶4 组蛋白H3 上皮间质转 转录调控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NETs标志物cfDNA,CitH3和MPO-DNA表达水平与视网膜病变程度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王亚楠 朱晓楠 魏箐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外陷阱(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标志物循环游离DNA(circulating free DNA,cfDNA)、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DNA、瓜氨酸化组蛋白3(citrul...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外陷阱(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标志物循环游离DNA(circulating free DNA,cfDNA)、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DNA、瓜氨酸化组蛋白3(citrullinated histone 3,CitH3)表达水平与视网膜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1~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diabetic retinopathy,NDR)组(n=30)、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组(n=26)和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组(n=24)。收集入选患者一般资料,检测血浆cfDNA,MPO-DNA及CitH3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cfDNA,CitH3,MPO-DNA与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ROC曲线分析cfDNA,CitH3,MPO-DNA及联合预测T2DM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发生的效能。结果NDR组、NPDR组和PDR组cfDNA(65.13±18.28,83.34±20.10,114.52±32.36ng/ml),CitH3(17.76±4.24,22.03±5.01,26.06±8.13 ng/ml),MPO-DNA(0.31±0.04,0.35±0.05,0.45±0.05)水平依次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8.755,13.335,62.470,均P<0.001);其中PDR组、NPDR组cfDNA,CitH3,MPO-DNA水平均高于NDR组(t=7.076,4.837,11.436;3.550,3.455,3.324),且PDR组cfDNA,CitH3,MPODNA水平高于NPDR组(t=4.127,2.128,7.0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fDNA,CitH3,MPO-DNA与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659,0.470,0.744,均P<0.001)。ROC曲线显示,cfDNA,CitH3,MPO-DNA及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AUC(95%CI)]分别为0.846(0.758~0.934),0.776(0.674~0.878),0.847(0.764~0.930)和0.938(0.889~0.987),对于T2DM患者发生DR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DR患者血浆中NETs标志物cfDNA,MPO-DNA及CitH3水平升高,其水平与DR程度呈正相关,一定程度上可预测T2DM患者DR的发生情况,且联合预测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性粒细胞外陷阱 循环游离DNA 瓜氨酸化组蛋白3 髓过氧物酶DNA
下载PDF
肺癌胸腔镜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血清Cit H3、TREM-1早期预测术后肺部感染的价值
6
作者 侯保超 曹险峰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7期1212-1215,共4页
目的 探讨肺癌胸腔镜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血清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 H3)、髓细胞上表达的触发受体1(TREM-1)早期预测术后肺部感染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安徽省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89例,统计术后肺... 目的 探讨肺癌胸腔镜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血清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 H3)、髓细胞上表达的触发受体1(TREM-1)早期预测术后肺部感染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安徽省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89例,统计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肺部感染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血清Cit H3、TREM-1水平对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89例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共18例出现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0.45%(18/8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指数、术前FEV1%、病理分期、手术时间及术前血清Cit H3、TREM-1水平均为肺癌胸腔镜术后肺部感染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Cit H3、TREM-1联合预测肺癌胸腔镜术后肺部感染的AUC值0.715最大,对应敏感度为0.814,特异度为0.828。结论 肺癌胸腔镜术后肺部感染率较高,联合检测Cit H3、TREM-1有助于提高对胸腔镜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镜手术 组蛋白H3 髓细胞上表达的触发受体1
下载PDF
血清瓜氨酸化组蛋白H3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和住院病死率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锦 谢晶 吕利玉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696-702,共7页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与疾病严重程度及住院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6月期间我院就诊的203例AP患者。根据2012年修订的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AP(MAP组,84例)...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与疾病严重程度及住院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6月期间我院就诊的203例AP患者。根据2012年修订的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AP(MAP组,84例)、中度AP(MSAP组,94例)和重度AP(SAP组,25例)。使用夹心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itH3水平。结果:SAP组患者入院时血清CitH3水平[340.00(227.00,442.50)pg/mL]显著高于MAP组[104.00(79.70,138.00)pg/mL]和MSAP组[62.40(39.60,93.40)pg/mL]患者,且MAP组与MSAP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入院时血清CitH3水平联合PCT用于诊断SA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8,显著优于两者单独诊断。AP患者入院时血清CitH3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均呈正相关(r=0.319,0.528,P<0.001)。入院24 h时血清CitH3水平[112.40(77.50,211.50)pg/mL]较入院时基线水平[104.05(59.70,180.40)pg/mL]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但入院48 h时血清CitH3水平[81.65(61.20,139.50)pg/mL]则低于入院时和入院24 h时的血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时血清CitH3水平是影响AP患者发生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经ROC曲线分析,入院时血清CitH3水平预测AP患者发生持续性器官衰竭、胰腺坏死及院内死亡的AUC分别为0.891、0.903、0.924。结论:血清CitH3水平升高与AP患者疾病进展和短期预后不良密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组蛋白H3 疾病严重程度 住院死亡
原文传递
PAD4介导的H3cit在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8
作者 韦泽丰 王自强 +1 位作者 郑金花 张瑞城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11期1163-1169,共7页
目的探讨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4)介导的瓜氨酸化组蛋白H3(H3cit)在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AKI)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每组10只。给药组连续7 d灌胃PAD4抑制剂BB-Cl-amidine,其余两组予同... 目的探讨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4)介导的瓜氨酸化组蛋白H3(H3cit)在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AKI)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每组10只。给药组连续7 d灌胃PAD4抑制剂BB-Cl-amidine,其余两组予同体积生理盐水。7 d后对模型组和给药组小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构建AKI模型。24 h后处死小鼠,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H3cit水平,尿液中尿微量白蛋白(UALb)/肌酐(Cr)比值水平,以及肾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分析SCr、BUN、UALb/Cr比值水平与H3cit水平的相关性。应用HE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肾脏损伤病理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PAD4和H3cit蛋白表达水平。采用HEK293T细胞进行实验,设置空白组、LPS组、LPS+BB-Cl-amidine组,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PAD4和H3cit蛋白表达水平,通过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水平。结果在动物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SCr、BUN和H3cit水平升高,尿UALb/Cr比值升高,肾组织MDA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肾脏病理损伤加重,PAD4和H3cit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小鼠血清中SCr、BUN和H3cit水平降低,尿UALb/Cr比值降低,肾组织MDA水平降低、SOD水平升高,肾脏病理损伤缓解,H3cit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3cit水平与SCr、BUN、UALb/Cr比值水平呈正相关(P<0.05)。在细胞实验中,与空白组比较,LPS组细胞PAD4和H3cit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增殖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组比较,LPS+BB-Cl-amidine组细胞H3cit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增殖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D4介导的H3cit可促进脓毒症相关AKI的发展,抑制PAD4活性可以有效减少肾脏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脱亚胺酶4 组蛋白H3
下载PDF
PAD4介导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促甲状腺癌细胞增殖、侵袭的机制研究
9
作者 雪克来提·库尔班 苏鹏程 阿米娜·阿不都热合曼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8期701-706,共6页
目的探究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4)介导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甲状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细胞周期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60例甲状腺癌患者和60例健康受试者的外周血,ELISA检测血清中PAD4和组蛋白H3瓜氨酸... 目的探究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4)介导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甲状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细胞周期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60例甲状腺癌患者和60例健康受试者的外周血,ELISA检测血清中PAD4和组蛋白H3瓜氨酸化(H3cit)水平,并分析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PAD4和H3cit水平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提取甲状腺癌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qRT-PCR检测PAD4 mRNA表达水平,离子霉素刺激和绿菁染色检测NETs形成水平。将NETs、GSK484与人甲状腺癌细胞株CAL-62共孵育,分为Control组、NETs组和NETs+GSK484组。采用CCK-8法、Transwell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侵袭水平以及细胞周期进展。结果与健康受试者相比,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PAD4和H3cit水平升高(P<0.05),且PAD4和H3cit水平呈正相关(P<0.05)。甲状腺癌患者的PAD4和H3cit水平均与TNM分期有关(P<0.05)。与健康受试者相比,甲状腺癌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AD4 mRNA表达及NETs形成水平升高(P<0.05)。与Control组相比,NETs组细胞增殖、侵袭水平升高(P<0.05),S期细胞比例升高(P<0.05),G1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GSK484可抑制NETs形成。与NETs组相比,NETs+GSK484组细胞增殖、侵袭水平降低(P<0.05),S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G1期细胞比例升高(P<0.05)。结论PAD4介导的NETs通过激活细胞周期进展,促进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加速甲状腺癌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肽酰基精脱亚胺酶4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组蛋白H3
下载PDF
南蛇藤总萜抑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10
作者 郭雅洁 朱淼 +1 位作者 刘延庆 陶丽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3,138,共10页
为探索南蛇藤总萜(the total terpenoids of 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TTC)对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形成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分离与制备中性粒细胞,建立佛波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 为探索南蛇藤总萜(the total terpenoids of 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TTC)对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形成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分离与制备中性粒细胞,建立佛波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PMA)诱导的NETs形成细胞模型。利用瑞氏-姬姆萨染色、扫描电镜与免疫荧光技术研究南蛇藤总萜对NETs形成及其生物学标志的影响,并利用Annexin V/PI试验研究南蛇藤总萜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南蛇藤总萜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PMA诱导的NETs形成;南蛇藤总萜(80μg·mL^(-1))可阻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的释放,并破坏NETs相关DNA-NE复合物的形成;南蛇藤总萜(80μg·mL^(-1))可显著抑制PMA诱导的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rullinated histone H3,CitH3)的表达水平;南蛇藤总萜可剂量依赖性地促进中性粒细胞凋亡。综上,南蛇藤总萜对中性粒细胞NETs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直接诱导中性粒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蛇藤总萜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凋亡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 组蛋白H3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血栓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胡静 鞠樑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6期2006-2012,共7页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是中性粒细胞在特定情况下释放的一种纤维网状结构,其能诱捕并杀死人体内微生物,具有强大的抗微生物特性。但NETs的成分又可能作为自身抗原在各种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关键作用,同时与血小板相互作...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是中性粒细胞在特定情况下释放的一种纤维网状结构,其能诱捕并杀死人体内微生物,具有强大的抗微生物特性。但NETs的成分又可能作为自身抗原在各种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关键作用,同时与血小板相互作用,在心血管疾病、血栓性疾病和重症感染导致的凝血异常中起关键作用,瓜氨酸化组蛋白H3(H3Cit)是NETs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在多种疾病中表达水平增高,并可能通过改变内皮细胞骨架蛋白的重构影响细胞功能。因此,H3Cit可能是NETs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成分,但其引起组织免疫性损伤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未来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血栓性疾病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组蛋白H3
下载PDF
基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探究丹参酮ⅡA对脓毒症小鼠肠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聪敏 张晓慧 +3 位作者 丁新耘 马源 刘澈 马玉清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19-125,共7页
目的探究丹参酮ⅡA(TanⅡA)对脓毒症小鼠肠损伤的影响和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其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24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脂多糖组(LPS组)、LY294002组(LPS+LY组)、丹参酮ⅡA组(LPS+TanⅡA... 目的探究丹参酮ⅡA(TanⅡA)对脓毒症小鼠肠损伤的影响和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其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24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脂多糖组(LPS组)、LY294002组(LPS+LY组)、丹参酮ⅡA组(LPS+TanⅡA组),每组6只。除Control组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BS)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LPS 10 mg/kg建立脓毒症模型。LPS+LY组于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LY29400230 mg/kg,LPS+TanⅡA组于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TanⅡA 30 mg/kg,其余两组于上述时间点腹腔注射等量PBS[含1‰二甲基亚砜(DMSO)]。给药12 h后采集标本。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Chiu′s评分;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D-乳酸(D-Lac)水平、小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DNA复合物(MPO-DNA)及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肠组织闭合蛋白(Claudin)-1、磷酸化(p-)PI3K、磷酸化(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LPS组小鼠小肠组织病理损伤严重;Chiu′s评分升高;血清D-Lac水平上升,小肠组织MPO-DNA、CitH3含量增加Claudin-1蛋白表达减少,p-PI3K、p-Akt蛋白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LPS组比较,LPS+LY组和LPS+TanⅡA组小鼠小肠组织病理损伤减轻,Chiu′s评分降低(P<0.001),血清D-Lac水平下降(P<0.001),小肠组织MPO-DNA、CitH3含量减少(P<0.001);Claudin-1蛋白表达增加(P<0.05或P<0.001),p-PI3K、p-Akt蛋白表达减少(P<0.01)。结论TanⅡA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减少NETs生成,增加Claudin-1蛋白表达,降低肠黏膜通透性,发挥脓毒症小鼠肠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肠损伤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Akt) 丹参酮ⅡA(TanⅡA) 组蛋白H3(CitH3) 闭合蛋白-1(Claudin-1)
下载PDF
接触系统和中性粒细胞细胞外网络在狼疮性肾炎致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文茹 邢广群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6期653-656,共4页
目的探讨接触系统与中性粒细胞细胞外网络(NETs)在狼疮性肾炎(LN)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LN患者70例分为LN发作期组和LN缓解期组,另选择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8例作为CKD组,正常健康查体人群2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 目的探讨接触系统与中性粒细胞细胞外网络(NETs)在狼疮性肾炎(LN)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LN患者70例分为LN发作期组和LN缓解期组,另选择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8例作为CKD组,正常健康查体人群2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中瓜氨酸化的组蛋白H3(CitH3)和高分子量激肽原(HK)的浓度。结果 1LN发作期组血清HK水平明显低于其余3组;血清CitH3水平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1)。2发作期血清HK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而血清CitH3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P<0.05)。3LN患者血清HK水平与CitH3水平呈负相关(r=-0.22,P<0.05)。结论接触系统和NETs共同参与了LN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接触系统 激肽原 高分子量 中性粒细胞细胞外网络 组蛋白H3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相关标志物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朱玮 孟逸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68-873,共6页
目的探索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相关生物标志物与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2020年1月至7月因RVO入院的患者作为RVO组,从临床中心的体检部门随机选取年龄和性别相... 目的探索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相关生物标志物与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2020年1月至7月因RVO入院的患者作为RVO组,从临床中心的体检部门随机选取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游离DNA(cfDNA)、髓过氧化物酶(MPO)-DNA和瓜氨酸化组蛋白H3(H3Cit)三种NETs相关标志物的水平,以及炎症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和凝血功能指标[血浆样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从而分析NETs与RVO的关系及潜在机制。利用相关性分析探索外周血NETs相关标志物与RVO分型、病程及远期黄斑水肿(ME)发生、炎症水平以及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具有不同水平NETs相关生物标志物的RVO患者中的炎症反应程度和血栓形成标志物的差异。结果最终纳入了RVO组77例(77眼)患者及对照组受试者48例(48眼)。在RVO组患者外周血中,cfDNA、MPO-DNA和H3Cit三种NETs生物标志物均较对照组增加(均为P<0.05)。cfDNA、MPO-DNA和H3Cit诊断RVO的AUC分别为0.859、0.871和0.928(均为P<0.001)。将RVO分为CRVO和BRVO两个亚组进行对比,结果显示,CRVO组患者的cfDNA和MPO-DNA浓度均显著高于BRV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ETs相关标志物与炎症、血栓形成均呈显著线性相关,与RVO病程及远期ME发病无关。结论NETs与RVO亚型(CRVO及BRVO)、炎症和血栓形成有关,NTEs相关标志物对RVO有潜在的诊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游离DNA 髓过氧物酶-DNA 组蛋白H3
下载PDF
ERCP术后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新型感染性标志物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亭立 刘合春 何春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697-2701,共5页
目的分析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新型感染性标志物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髓细胞上表达的触发受体1(TREM-1)和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 H3)对ERCP术后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7月... 目的分析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新型感染性标志物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髓细胞上表达的触发受体1(TREM-1)和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 H3)对ERCP术后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7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行ERCP术患者269例,比较ERCP术后血流感染患者和非血流感染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RCP术后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清SAA、TREM-1以及Cit H3对ERCP术后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269例行ERCP术患者中80例为血流感染患者,感染率为29.74%,检出的94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77.66%(73/94),革兰阳性菌占22.34%(21/94);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疾病恶性性质、ERCP术操作时间(>60min)、行括约肌切开术、置入支架、SAA(≥90.75mg/L)、TREM-1(≥82.75ng/L)以及Cit H3(≥151.18ng/ml)是ERCP术后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SAA、TREM-1、Cit H3三者联合检测对ERCP术后血流感染的AUC为0.925、灵敏度为88.75%、特异度为85.71%,均高于SAA、TREM-1、Cit H3单独检测。结论ERCP术后血流感染率较高,疾病性质、ERCP操作时间、行括约肌切开术、置入支架、SAA、TREM-1以及Cit H3是影响ERCP术后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SAA、TREM-1以及Cit H3水平有助于提高对ERCP术后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血流感染 淀粉样蛋白A 髓细胞上表达的触发受体1 组蛋白H3
原文传递
大鼠慢性肺部感染刺激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产生及其机制 被引量:6
16
作者 范明华 张铭 +4 位作者 梁晔 邵世宏 赵鹏 苗玉 邢广群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03-610,共8页
目的探讨大鼠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CB)诱导产生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的机制.方法用烟熏法联合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诱导建立CB大鼠模型,LPS和佛波酯(PMA)反复刺激CB发作.分... 目的探讨大鼠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CB)诱导产生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的机制.方法用烟熏法联合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诱导建立CB大鼠模型,LPS和佛波酯(PMA)反复刺激CB发作.分为正常对照组(n=5)、对照+PMA组(n=5)、CB组(n=5)、CB+PMA组(n=6).检测4组大鼠肾功能,HE染色观察大鼠肺、肾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髓过氧化物酶(MPO)-ANCA、蛋白酶3(PR3)-ANCA和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标志物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的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CitH3与MPO-ANCA的相关性.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PO、CitH3在肺脏、肾脏组织的表达和定位.结果(1)CB+PMA组大鼠血清CitH3、MPO-ANCA水平随时间变化均呈上升趋势,第6周末CitH3、MPO-ANC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CB组(均P<0.05).大鼠血清CitH3水平与血清MPO-ANCA水平呈正相关(rs=0.490,P=0.024).(2)CB组、CB+PMA组大鼠肺组织存在CB的病理表现,正常对照组、对照+PMA组大鼠肺组织未见明显异常.CB+PMA组大鼠肾脏组织中肾小球内及肾小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炎性细胞黏附于血管壁,但尚未发现肾小球坏死.正常对照组、对照+PMA组和CB组大鼠肾脏组织未见明显异常.(3)CB+PMA组大鼠肺脏、肾脏冰冻组织免疫荧光双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观察到NETs沉积.结论CB大鼠在反复感染过程中,NETs在体内发生蓄积,其所含有的MPO抗原组分反复暴露,最终可导致MPO-ANCA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抗中性白细胞胞质 支气管炎 慢性 胞外诱捕网 组蛋白H3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