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瓜蒌饮片防虫和防酸败的包装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徐靓 吴晓毅 +2 位作者 马玉翠 吴翠 巢志茂 《中南药学》 CAS 2018年第10期1374-1378,共5页
目的针对瓜蒌饮片特别容易虫蛀和酸败的现象,研制其包装技术。方法以遭受印度谷螟轻度虫蛀的瓜蒌饮片为试验材料,采用4种前处理方法、6种包装材料、5种包装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包装,在常温简易库中贮藏1年,打开包装后,进行虫蛀的观察,... 目的针对瓜蒌饮片特别容易虫蛀和酸败的现象,研制其包装技术。方法以遭受印度谷螟轻度虫蛀的瓜蒌饮片为试验材料,采用4种前处理方法、6种包装材料、5种包装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包装,在常温简易库中贮藏1年,打开包装后,进行虫蛀的观察,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有关"脂肪与脂肪油测定法"进行酸值的测定,以是否出现虫蛀和酸值指标进行防虫和防酸败效果的比较。结果 4种前处理方法中,微波中火50 s处理的瓜蒌饮片,未虫蛀合格率和酸值合格率均最高;6种包装材料中,0.10mm单层厚度的低密度聚乙烯材质的厚塑料袋和0.15 mm单层厚度的聚乙烯材质的铝塑复合膜包装的瓜蒌饮片,未虫蛀合格率较高,酸值合格率最高;5种包装形式中,0.07 MPa真空度包装的瓜蒌,未虫蛀合格率和酸值合格率均最高。结论采用微波中火前处理,以0.10 mm单层厚度的厚塑料袋或0.15 mm单层厚度的铝塑复合膜为包装袋,0.07 MPa真空包装处理的结合技术,对瓜蒌饮片进行包装后,可以有效地防虫和防酸败,达到最佳的贮藏效果。该包装技术的形成具有中药贮藏和包装研究方法学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饮片 印度谷螟 贮藏 包装 酸值 酸败
下载PDF
指纹图谱结合网络药理学的瓜蒌饮片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温捷 薛蓉 +5 位作者 季德 苏联麟 王巧晗 严国俊 陆兔林 毛春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687-2695,共9页
目的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理论依据,结合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对瓜蒌饮片Q-Marker进行初步预测分析。方法建立瓜蒌饮片的指纹图谱,对15批瓜蒌饮片进行相似度评价,同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通... 目的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理论依据,结合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对瓜蒌饮片Q-Marker进行初步预测分析。方法建立瓜蒌饮片的指纹图谱,对15批瓜蒌饮片进行相似度评价,同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瓜蒌饮片相关成分的靶点和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预测瓜蒌饮片的Q-Marker。结果建立了15批瓜蒌饮片的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00,经PCA和PLS-DA显示同一产地的瓜蒌饮片各自聚为一类,指认的16、9、12号峰在区分不同产地瓜蒌饮片中起重要作用。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3,29-二苯甲酰基瓜蒌仁三醇等成分是瓜蒌饮片发挥活性作用的有效成分,结合Q-Marker理念,进一步明确3,29-二苯甲酰基瓜蒌仁三醇可作为瓜蒌饮片潜在的Q-Marker。结论通过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了瓜蒌饮片的Q-Marker,为全面控制和评价瓜蒌饮片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瓜蒌饮片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饮片 质量标志物 指纹图谱 网络药理学 3 29-二苯甲酰基仁三醇
原文传递
部分地区瓜蒌饮片的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广桢 林永强 +2 位作者 林林 焦阳 刘洪超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962-1966,共5页
目的考察瓜蒌饮片的微生物污染现状,为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及其限度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对瓜蒌中的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耐热菌数、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数、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沙门菌进行... 目的考察瓜蒌饮片的微生物污染现状,为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及其限度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对瓜蒌中的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耐热菌数、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数、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沙门菌进行检测。结果瓜蒌饮片中的需氧菌总污染率100%,霉菌和酵母菌总污染率59%,耐热菌总污染率91%,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总污染率91%,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或沙门菌均未检出。结论从安全性角度建议对瓜蒌饮片从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耐热菌数、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数、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沙门菌方面进行全面的微生物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饮片 微生物污染 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