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瓣膜血栓形成的治疗及建议 被引量:1
1
作者 杜松林 肖学钧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6期442-444,共3页
人工瓣膜血栓形成(prostheticvalvethrombosis,PVT)的病死率高,传统治疗首选外科手术,但仍存在死亡率高的问题。目前,溶栓疗法用于右心PVT已基本接受,但治疗左心PVT引起体循环栓塞,尤其是脑栓塞,有许多争议。抗凝治疗是第3种治疗方法。... 人工瓣膜血栓形成(prostheticvalvethrombosis,PVT)的病死率高,传统治疗首选外科手术,但仍存在死亡率高的问题。目前,溶栓疗法用于右心PVT已基本接受,但治疗左心PVT引起体循环栓塞,尤其是脑栓塞,有许多争议。抗凝治疗是第3种治疗方法。本文对治疗PVT的一些新观点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瓣膜血栓形成 溶栓 抗凝
下载PDF
人工机械心脏瓣膜血栓形成外科治疗12例
2
作者 于晋 黄保堂 +2 位作者 窦云柯 李潺溪 董然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6-767,共2页
关键词 人工机械心脏瓣膜血栓形成 外科治疗 人工瓣膜血栓形成 术后抗凝治疗 功能障碍 非感染性 手术指征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人工机械心脏瓣膜血栓形成治疗2例报告
3
作者 陈昊 陈志强 +1 位作者 宋凯 赖颢 《中国临床医学》 2000年第4期433-433,435,共2页
关键词 人工机械心脏瓣膜血栓形成 溶栓治疗 成功率
下载PDF
病例报告:一名怀孕妇女主动脉人工瓣膜血栓形成后应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溶栓成功
4
作者 P.Behrendt,MD B.Schwartzkopff,MD S.Pefings,MD A.Gerhardt,MD R.B.Zotz,MD B.E.Strauer,MD 《世界医学杂志》 2003年第13期61-63,共3页
机械瓣血栓形成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妊娠期高凝状态应更加强调充分抗凝的重要性。这就产生了治疗上的一个难题。在妊娠前三月用华法令持续抗凝可能导致胎儿病变,而在妊娠第6周至第12周用肝素替代华法令又不能完全防止瓣膜血栓形成... 机械瓣血栓形成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妊娠期高凝状态应更加强调充分抗凝的重要性。这就产生了治疗上的一个难题。在妊娠前三月用华法令持续抗凝可能导致胎儿病变,而在妊娠第6周至第12周用肝素替代华法令又不能完全防止瓣膜血栓形成的危险。目前对于人工心脏瓣膜血栓形成的妊娠妇女应用低分子肝素和相继的溶栓治疗的报道不多。作者报告了一例33岁做过主动脉人工瓣(St.Jude Medical型)置换术的妊娠妇女,从妊娠第6周一直使用治疗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抗凝,在妊娠17周时发生了人工心脏瓣膜血栓形成。采取了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50mg,2小时输入)溶栓。溶栓过程中,心电图Ⅱ、Ⅲ、aVF、V5和V6导联ST段抬高,肌酸激酶(CK)最高到349U/L(CK-MB同功酶48U/L)。溶栓后2小时,心脏彩超示主动脉人工瓣(St.Jude Medical型)功能正常,室壁运动正常。对于妊娠中人工瓣膜血栓形成导致的功能异常,短期的溶栓治疗看来是手术介入的有效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报告 怀孕妇女 主动脉 人工瓣膜血栓形成 组织型 纤溶酶原激活物 溶栓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膜功能障碍与血栓形成的临床现状及治疗策略
5
作者 胡文涛 宋丹 徐承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6期574-578,共5页
近年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应用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一些患者手术后在瓣膜上形成血栓,可能是瓣膜功能障碍的前兆。本文综述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和诊断标准,并讨论其病理生理机制、临床意义和治疗策略。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瓣膜血栓形成 瓣膜功能障碍 抗凝
下载PDF
急性左心人工瓣膜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6
作者 潘宜智 曾冲 +2 位作者 李广镰 罗义 郭南山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6-176,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左心人工瓣膜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超声心动图 血流动力学 瓣膜功能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经导管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瓣膜血栓形成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勇 晋军 《华西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1277-1281,共5页
近年来,经导管心脏瓣膜介入治疗领域发展迅速。瓣膜血栓形成是一种少见的术后并发症,可早期影响瓣膜功能或导致临床栓塞事件,逐渐被术者重视。不同类型的介入瓣膜置换术后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有所差异,虽然目前认为抗凝治疗对瓣膜血栓有... 近年来,经导管心脏瓣膜介入治疗领域发展迅速。瓣膜血栓形成是一种少见的术后并发症,可早期影响瓣膜功能或导致临床栓塞事件,逐渐被术者重视。不同类型的介入瓣膜置换术后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有所差异,虽然目前认为抗凝治疗对瓣膜血栓有效,但抗凝药物选择和抗凝时长等仍存在争议。该文就几种经导管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瓣膜血栓形成的定义、临床特征、预防和治疗等作一综述,主要涉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和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旨在为经导管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瓣膜血栓形成的诊疗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心脏瓣膜置换术 瓣膜血栓形成 抗凝
原文传递
机械瓣替换术后瓣膜血栓20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忠民 肖学钧 +2 位作者 吴若彬 卢聪 张镜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7期572-573,共2页
目的 :探讨人工机械瓣替换术后瓣膜血栓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通过2 0例人工机械瓣膜替换术后瓣膜血栓病例的再手术治疗或溶栓治疗 ,分析瓣膜血栓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治疗效果。结果 :13例再手术治疗 ,无死... 目的 :探讨人工机械瓣替换术后瓣膜血栓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通过2 0例人工机械瓣膜替换术后瓣膜血栓病例的再手术治疗或溶栓治疗 ,分析瓣膜血栓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治疗效果。结果 :13例再手术治疗 ,无死亡病例。 7例溶栓治疗 ,6例B超证实血栓较前缩小 ,1例无效。结论 :再手术治疗瓣膜血栓并不增加手术风险 ,而且治疗效果可靠。溶栓治疗适用于对机械瓣功能无影响的早期血栓形成。加强抗凝治疗对预防瓣膜血栓并发症具有相当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术后 瓣膜血栓形成 治疗
下载PDF
心脏机械瓣膜再次置换术12例
9
作者 胡宁东 夏旭 +1 位作者 周海波 黄国栋 《现代医院》 2005年第5期14-15,共2页
目的 总结1 2例心脏机械瓣膜再次置换术的治疗经验,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 2例心脏机械瓣膜再次置换术,其中机械瓣膜血栓形成5例,心内膜炎4例,瓣周漏1例,机械瓣膜功能障碍1例,机械瓣周围心内膜过度增生干扰碟... 目的 总结1 2例心脏机械瓣膜再次置换术的治疗经验,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 2例心脏机械瓣膜再次置换术,其中机械瓣膜血栓形成5例,心内膜炎4例,瓣周漏1例,机械瓣膜功能障碍1例,机械瓣周围心内膜过度增生干扰碟片活动1例。再次手术二尖瓣置换7例,主动脉瓣置换2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3例。结果 术中意外死亡1例,为心肌收缩无力致无法停体外循环机,术后早期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死亡率为2 5 %。结论 及早诊断,术前心功能改善,掌握好手术时机,不断改进的外科技术及心肌保护,都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机械瓣膜 置换术 低心输出量综合征 降低死亡率 瓣膜血栓形成 瓣膜功能障碍 内膜过度增生 主动脉瓣置换 术后早期死亡 回顾性分析 二尖瓣置换 体外循环机 心功能改善 治疗经验 心内膜炎 再次手术 双瓣置换 意外死亡
下载PDF
降低人造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相关并发症的策略
10
作者 刘小斌 张凯伦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5年第3期234-238,共5页
机械瓣膜血栓形成、栓塞及抗凝相关出血是瓣膜置换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生存及生活质量。近年来,通过合理抗凝监测,降低抗凝强度,改进人造瓣膜设计、工艺以及建立个体化用药方案等综合措施,抗凝相关并发症有了明显... 机械瓣膜血栓形成、栓塞及抗凝相关出血是瓣膜置换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生存及生活质量。近年来,通过合理抗凝监测,降低抗凝强度,改进人造瓣膜设计、工艺以及建立个体化用药方案等综合措施,抗凝相关并发症有了明显降低。然而,最理想的方法是研究发明一种勿需抗凝或仅需短期抗凝的人造瓣膜,因此,组织工程瓣膜和基因工程瓣膜的研究发明与应用,将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造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并发症 瓣膜血栓形成 瓣膜置换术后 组织工程瓣膜 术后抗凝治疗 人造瓣膜 研究发明 抗凝相关 生活质量 抗凝监测 抗凝强度 综合措施 用药方案 基因工程 个体化
下载PDF
瓣膜置换术再次手术30例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施东辉 刘国锋 +1 位作者 黄利荣 徐正安 《交通医学》 2013年第6期676-676,678,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瓣膜置换术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瓣膜置换术再次手术的3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造成瓣膜置换术再次手术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再次进行手术的原因有:瓣周漏患者9例(30.00%)、人工机... 目的:观察分析瓣膜置换术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瓣膜置换术再次手术的3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造成瓣膜置换术再次手术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再次进行手术的原因有:瓣周漏患者9例(30.00%)、人工机械瓣膜心内膜炎患者3例(10.00%)、瓣膜血栓形成患者1例(3.33%)、瓣膜结构性损坏患者5例(16.67%)、人工瓣膜功能障碍患者7例(23.33%)、新出现其他瓣膜病变患者4例(13.33%),首次手术为急诊手术患者1例(3.33%)。结论:为了确保瓣膜置换术再次手术的成功,应充分了解造成再次手术的原因,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置换术 瓣周漏 人工机械瓣膜心内膜炎 瓣膜血栓形成 瓣膜结构性损坏 再次手术
下载PDF
抗凝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检测与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晓莉 任健康 +2 位作者 李小侠 李芒会 张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凝血酶原时间 抗凝治疗 临床应用评价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 检测 临床用药剂量 瓣膜血栓形成 全自动血凝仪
下载PDF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血栓性瓣膜功能障碍的治疗
13
作者 王明岩 高长青 +3 位作者 李伯君 姜胜利 王瑶 任崇雷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528-528,共1页
关键词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 瓣膜功能障碍 手术治疗 血栓 人工瓣膜血栓形成 人工瓣膜置换术 危重并发症 急诊处理
原文传递
凝血酶原时间(PT)检测在心脏换瓣者抗凝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立福 《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 2008年第5期119-120,共2页
近年来,由于心脏换瓣手术的日益广泛开展,如何评价抗凝治疗效果,并对药物剂量进行检测,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何有效控制换瓣患者用药量,防止抗凝治疗中患者发生,出血栓赛或瓣膜血栓形成的并发症,我科用全自动血凝仪对我院及外院大量口服... 近年来,由于心脏换瓣手术的日益广泛开展,如何评价抗凝治疗效果,并对药物剂量进行检测,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何有效控制换瓣患者用药量,防止抗凝治疗中患者发生,出血栓赛或瓣膜血栓形成的并发症,我科用全自动血凝仪对我院及外院大量口服华法林抗凝患者进行了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作为凝血因子Ⅱ、Ⅴ、Ⅶ、Ⅹ和Fg缺乏的筛选及心脏病换瓣患者口服抗凝药物的检测指标,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换瓣手术 凝血酶原时间 抗凝治疗 检测指标 口服抗凝药物 瓣膜血栓形成 全自动血凝仪 凝血因子Ⅱ
下载PDF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妇女的抗凝治疗 被引量:8
15
作者 闻安民 韩凤珍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39-640,共2页
关键词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 瓣膜置换术后 抗凝治疗 妊娠妇女 瓣膜血栓形成 凝血因子Ⅶ 抗凝药物 抗凝血因子Ⅲ 纤维蛋白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