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3个生物瓣膜衰败患者同期行经导管瓣膜置换术的护理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淑利 苏明阳 +2 位作者 陈亚丽 李玲 张孟婷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639-2643,共5页
总结1例3个生物瓣膜衰败患者同期行经导管3个瓣膜置换术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术前访视患者手术准备状态、讨论手术拟行和备用方案、手术间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的配合;术后转运和交接时注意管路和血管的保护。该例成功完成3个... 总结1例3个生物瓣膜衰败患者同期行经导管3个瓣膜置换术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术前访视患者手术准备状态、讨论手术拟行和备用方案、手术间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的配合;术后转运和交接时注意管路和血管的保护。该例成功完成3个生物瓣膜同期置换手术,术中无意外事件发生。术后2 d转至普通病房,术后14 d顺利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成形术 人工心脏瓣膜 生物瓣膜衰败 围手术期护理
原文传递
生物瓣衰败再次瓣膜替换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3
2
作者 冯瑞娟 李建华 刘淑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8-39,共2页
1999年2月~2003年10月,我们实施生物瓣衰败再次瓣膜替换手术60例,患者无1例死亡,术后均恢复顺利.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生物瓣衰败再次瓣膜替换术 手术配合 低温麻醉 人造机械瓣膜
下载PDF
心脏瓣膜再次替换术
3
作者 李朝先 李法荫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T10期36-38,共3页
1980年12月-1995年5月施行心脏瓣膜替换术445例,其中再次心脏瓣膜替换术18例,主要原因是原替换的生物瓣瓣膜变性、穿孔、撕裂和钙化等毁损,造成严重闭锁不全或狭窄而需再次行瓣膜替换术,因患者大都有心功能不全而且代偿差,心肌粘... 1980年12月-1995年5月施行心脏瓣膜替换术445例,其中再次心脏瓣膜替换术18例,主要原因是原替换的生物瓣瓣膜变性、穿孔、撕裂和钙化等毁损,造成严重闭锁不全或狭窄而需再次行瓣膜替换术,因患者大都有心功能不全而且代偿差,心肌粘连等,不但给手术带来困难。而且心肌保护差,排气困难,故术后常出现严重室性心律紊乱,出血多、低心排综合症及脑空气检塞等,死亡率较高,现将我们实践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衰败 心脏瓣膜再次替换术 心外膜心肌起搏
下载PDF
分阶段精细化护理在经导管二尖瓣置换围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戴祥慧 谢晓莉 +1 位作者 金珉 苏云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6-490,共5页
目的探讨分阶段精细化护理在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接受TMVR治疗及阶段性精细化护理的12例二尖瓣生物瓣衰败患者临床资料。以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 目的探讨分阶段精细化护理在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接受TMVR治疗及阶段性精细化护理的12例二尖瓣生物瓣衰败患者临床资料。以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房内径(LAD)、射血分数(EF)以及心功能Ⅳ级占比,评价分阶段精细化护理后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满意度表评分,评价患者术后焦虑改善情况及围术期护理满意度。结果12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05.00±54.79)min。术后发生急性肾衰竭2例,心房颤动2例,血容量不足3例(1例急性大出血家属放弃治疗)。11例患者康复出院。12例患者术后LVEDD、LVESD、LAD显著低于术前(均P<0.05),EF、SAS评分、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结论分阶段精细化护理应用于TMVR围术期,可提高二尖瓣生物瓣衰败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瓣膜衰败 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 围术期护理 精细化
下载PDF
预弯长鞘技术在经股静脉途径经导管二尖瓣瓣中瓣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经验
5
作者 徐臣年 刘洋 +6 位作者 翟蒙恩 金屏 毛予 李兰兰 王义为 孙乐乐 杨剑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3年第3期164-171,共8页
目的对经房间隔途径经导管二尖瓣瓣中瓣植入术(TMViV)病例中应用预弯长鞘的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及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在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就诊的24例患者资料,全部患者因二尖瓣生物瓣退行性病变接受经房间隔途... 目的对经房间隔途径经导管二尖瓣瓣中瓣植入术(TMViV)病例中应用预弯长鞘的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及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在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就诊的24例患者资料,全部患者因二尖瓣生物瓣退行性病变接受经房间隔途径TMViV手术,并分为对照组(n=9),为早期使用14/16 F可扩张鞘的9例患者;预弯长鞘组(n=15),为随后使用预弯长鞘技术的15例患者,总结并分析手术特点与随访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范围1~26个月)。评估不同鞘应用技术和手术细节对手术结果的影响。结果24例手术成功,无院内死亡病例。13例患者植入了26mm的瓣膜,其余11例患者植入了29 mm的瓣膜。总体手术时间96.5(71.0,120.0)min,透视时间27.0(23.3,32.8)min。1例患者在术后第3天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接受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无其他主要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为4 d。23例(95.8%)患者30 d内纽约心脏协会分级改善≥Ⅰ级。预弯长鞘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更短[75.0(59.0,102.0)min vs.120.0(104.0,125.5)min,P=0.010],透视时间更短[24.0(21.0,27.0)min vs.33.0(31.5,33.5)min,P=0.001]。对照组中1例(11.1%)应用常规可扩张鞘的患者房间隔缺损处右向左分流而进行了医源性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结论应用预弯长鞘简化了经房间隔途径TMViV术中操作且具备安全有效性,避免了过大的房间隔缺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 瓣膜衰败 瓣中瓣 导管 预弯长鞘
下载PDF
1例二尖瓣置换术后再次经导管二尖瓣植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石钰 《天津护理》 2022年第6期744-747,共4页
总结1例二尖瓣置换术后瓣膜衰败再次经导管二尖瓣植入术患者的护理。术前从患者心理调适和身体状况调整进行准备;术中强调医护人员的相互配合;术后重点为患者的液体管理和临时起搏器的应用及护理,在镇痛镇静及引流管常规护理同时,加强... 总结1例二尖瓣置换术后瓣膜衰败再次经导管二尖瓣植入术患者的护理。术前从患者心理调适和身体状况调整进行准备;术中强调医护人员的相互配合;术后重点为患者的液体管理和临时起搏器的应用及护理,在镇痛镇静及引流管常规护理同时,加强血压控制及出凝血功能监测,并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及随访。术中和术后还要注意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患者于术后7天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衰败 经导管二尖瓣植入术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经导管植入SAPIEN3瓣膜治疗三尖瓣外科生物瓣衰败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博 李飞 +5 位作者 朱存军 牟方俊 陈晓娜 孙奇 王盼盼 陶凌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3-506,共4页
经导管瓣膜置换术对于外科手术评分高危的患者是一种可选择的替代手术策略。该文报道了一例27岁的男性患者,出生时发现“法洛四联症”,先后接受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外科三尖瓣置换术。此次因三尖瓣生物瓣膜衰败入院,因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经导管瓣膜置换术对于外科手术评分高危的患者是一种可选择的替代手术策略。该文报道了一例27岁的男性患者,出生时发现“法洛四联症”,先后接受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外科三尖瓣置换术。此次因三尖瓣生物瓣膜衰败入院,因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病情逐渐危重,尝试经导管三尖瓣瓣中瓣植入术,最终成功利用瓣中瓣技术将SAPIEN3球扩瓣膜经股静脉入路植入衰败的外科瓣膜位置。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缓解,超声心动图证实SAPIEN3瓣膜的位置和功能正常,无反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 经导管瓣膜置换术 生物瓣膜衰败
原文传递
圈套器逆向抓捕技术在经导管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博 李飞 +4 位作者 朱存军 牟方俊 陈晓娜 王盼盼 陶凌 《心脏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246-248,共3页
1临床资料女,70岁,以“劳累后胸闷气短2年余,加重4月”于2021年1月入院。患者2018年7月因“活动后胸闷、气短伴乏力”就诊于外院,经胸心脏超声提示二尖瓣与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随后接受了外科二尖瓣置换术(25mm爱德华Magna Ease生物瓣... 1临床资料女,70岁,以“劳累后胸闷气短2年余,加重4月”于2021年1月入院。患者2018年7月因“活动后胸闷、气短伴乏力”就诊于外院,经胸心脏超声提示二尖瓣与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随后接受了外科二尖瓣置换术(25mm爱德华Magna Ease生物瓣膜)及三尖瓣瓣环成形术(爱德华MC3成型环)。术后症状较前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 Snare圈套器 经导管瓣膜置换术 生物瓣膜衰败
下载PDF
生物瓣膜过早衰败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刘鑫禹 刘宏宇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1060-1063,共4页
瓣膜置换是治疗心脏瓣膜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生物瓣置换术后无需终身抗凝,出血事件和血栓栓塞率较低。但生物瓣膜寿命有限可能发生瓣膜撕裂、瓣叶钙化、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不良事件。一些行生物瓣膜置换的患者更是过早的出现了这... 瓣膜置换是治疗心脏瓣膜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生物瓣置换术后无需终身抗凝,出血事件和血栓栓塞率较低。但生物瓣膜寿命有限可能发生瓣膜撕裂、瓣叶钙化、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不良事件。一些行生物瓣膜置换的患者更是过早的出现了这些不良事件,并未达到预期的使用寿命。本文主要研究影响生物瓣膜过早衰败的因素以指导临床预防生物瓣过早衰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瓣膜 瓣膜结构衰败 瓣膜过早衰败
原文传递
COMMENCE(SAVR)研究五年随访结果给中国主动脉瓣膜外科带来的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春生 陆树洋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77-883,共7页
对于重度主动脉瓣病变的患者而言,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诞生为之带来了全新治疗选择。然而,在手术适应证范围不断拓展的同时,生物瓣带来的结构性瓣膜衰败等问题逐渐凸显。最新公布的COMMENCE(SAVR)研究5年随访结果中,使用新型RE... 对于重度主动脉瓣病变的患者而言,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诞生为之带来了全新治疗选择。然而,在手术适应证范围不断拓展的同时,生物瓣带来的结构性瓣膜衰败等问题逐渐凸显。最新公布的COMMENCE(SAVR)研究5年随访结果中,使用新型RESILIA生物组织材料的主动脉瓣生物瓣膜以零结构性瓣膜衰败、优异的血流动力学评估结果,展现了非凡的临床安全性、有效性和耐久性。瓣膜性心脏病患者因此拥有了更加多样化的治疗选择。然而,选择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还是TAVR、生物瓣还是机械瓣等问题亦愈发突出,给临床医师带来了较多困扰。本文就COMMENCE研究背景、研究5年随访结果以及该研究给中国主动脉瓣膜外科带来的思考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结构性瓣膜衰败 COMMENCE研究
原文传递
主动脉生物瓣衰败的研究现状
11
作者 刘家乐 苏文 +2 位作者 台适 唐建军 方臻飞 《华西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1144-1148,共5页
如今主动脉生物瓣在临床上的使用日益广泛,但瓣膜会随时间推移发生结构性瓣膜退化,最终失去功能,即瓣膜衰败,瓣膜衰败已成为主动脉瓣置换术面临的重要挑战,对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来说,更是限制了其适应证的扩大。该综述重点介绍了主... 如今主动脉生物瓣在临床上的使用日益广泛,但瓣膜会随时间推移发生结构性瓣膜退化,最终失去功能,即瓣膜衰败,瓣膜衰败已成为主动脉瓣置换术面临的重要挑战,对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来说,更是限制了其适应证的扩大。该综述重点介绍了主动脉生物瓣衰败的定义、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特征、诊断和评估、治疗策略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相关证据,旨在为更全面了解主动脉生物瓣衰败、寻找更佳的应对策略和进一步提高瓣膜长期耐久性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置换术 瓣膜衰败 结构性瓣膜退化
原文传递
急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外科生物主动脉瓣衰败一例
12
作者 方震 纪军 +4 位作者 陈述 张晶 陈勇 包萍 何胜虎 《华西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517-521,共5页
“瓣中瓣”介入技术是治疗人工植入瓣膜再次衰败的有效方法。该文介绍了一例82岁老年男性患者因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曾行外科主动脉生物瓣膜置换,术后3年余出现人工瓣膜衰败致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胸闷气喘逐渐加重且常规治疗效果不佳... “瓣中瓣”介入技术是治疗人工植入瓣膜再次衰败的有效方法。该文介绍了一例82岁老年男性患者因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曾行外科主动脉生物瓣膜置换,术后3年余出现人工瓣膜衰败致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胸闷气喘逐渐加重且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病情恶化出现循环不稳定,最终通过急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再次植入人工瓣膜一例,手术成功,术后症状明显改善,随访提示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人工植入瓣膜衰败 瓣中瓣
原文传递
PERIGON研究5年随访结果解读及外科主动脉瓣生物瓣置换的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荪 王春生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24,共8页
对于需瓣膜置换的主动脉瓣病变,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urgical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SAVR)一直是标准治疗。由于机械瓣术后需长期抗凝及相关的出血血栓风险,近年来生物瓣适应人群趋于年轻化,随之而来的是对其耐久性的关注。最新公布... 对于需瓣膜置换的主动脉瓣病变,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urgical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SAVR)一直是标准治疗。由于机械瓣术后需长期抗凝及相关的出血血栓风险,近年来生物瓣适应人群趋于年轻化,随之而来的是对其耐久性的关注。最新公布的PERIGON研究5年随访结果,以零结构性瓣膜衰败再次显示了新一代外科生物瓣良好的耐久性,为其在相对年轻患者中的应用进一步提供了依据。同时,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的快速发展也带来新的治疗选择。对于相对年轻、低危患者,选择SAVR或TAVI,成为重要的决策问题。本文就PERIGON研究结果以及给主动脉瓣置换临床实践和研究带来的思考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瓣 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 结构性瓣膜衰败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
原文传递
法洛四联症术后肺动脉瓣置换术的中期效果评价
14
作者 赵栋 杨克明 李守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4-408,共5页
目的评价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患者行外科肺动脉瓣置换术的中期效果。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接受外科肺动脉瓣置换术的法洛四联症术后患者73例,其中男42例、女31例。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时中位年龄为3.9(0.2~42.8)岁,行肺动... 目的评价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患者行外科肺动脉瓣置换术的中期效果。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接受外科肺动脉瓣置换术的法洛四联症术后患者73例,其中男42例、女31例。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时中位年龄为3.9(0.2~42.8)岁,行肺动脉瓣置换术时中位年龄为20.0(2.0~50.0)岁。记录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30 d内无死亡患者。平均随访(35.6±28.5)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1例患者接受再次肺动脉瓣置换术。全部患者1年、5年累积生存率均为100.0%,1年、5年免于再次手术率均为100.0%,1年、5年免于瓣膜衰败率分别为100.0%、67.1%。不同年龄组(P=0.49)和不同瓣膜类型组(P=0.74)患者免于瓣膜衰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患者右心室射血分数(P=0.006)及左心室射血分数(P=0.002)均得到改善,心电图所示QRS时间缩短(P=0.006)。结论外科肺动脉瓣置换术的中期效果良好,远期结果是下一步临床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置换 法洛四联症 瓣膜衰败 再次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