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父亲的无声——读鬼子的《瓦城上空的麦田》 被引量:3
1
作者 轩红芹 《理论与创作》 2004年第2期100-102,共3页
鬼子的<瓦城上空的麦田>让我意识到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是不是该回过头来看看父辈们做的这一伟大、要紧、困苦、艰难的事了.鲁迅当时就说:"便是对于数年以后的学说和变迁,也说不出到如何地步,单相信比现在总该有进步还有... 鬼子的<瓦城上空的麦田>让我意识到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是不是该回过头来看看父辈们做的这一伟大、要紧、困苦、艰难的事了.鲁迅当时就说:"便是对于数年以后的学说和变迁,也说不出到如何地步,单相信比现在总该有进步还有变迁罢了."①这里父亲李四用无声回答了这一世纪预设的疑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城上空的麦田》 鬼子 小说 人性精神 父权 个性主义
下载PDF
缅甸瓦城华侨观音寺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袁丁 《八桂侨刊》 2000年第1期28-31,共4页
关键词 观音寺 瓦城 曼德勒 华侨华人社会 缅甸
下载PDF
眷恋与决绝——解读《瓦城上空的麦田》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存凯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67-69,共3页
人类文明由乡村向城市的过渡,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由此也使现代人在历史理性与道德感性 两难选择之间处于忧虑与焦灼状态。《瓦城上空的麦田》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历史蜕变期的痛苦,在人性提升 与历史发展的关系上表现出了眷恋与决绝的... 人类文明由乡村向城市的过渡,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由此也使现代人在历史理性与道德感性 两难选择之间处于忧虑与焦灼状态。《瓦城上空的麦田》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历史蜕变期的痛苦,在人性提升 与历史发展的关系上表现出了眷恋与决绝的清醒姿态,某种程度上触及到了民族文化心理的嬗变和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城上空的麦田》 城市文明 乡村文明 眷恋 决绝 文化心理
下载PDF
孙膑崇拜的正统化脉络与地方化过程——以山东潍北地区瓦城大庙为个案
4
作者 李海云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6-143,共8页
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经历了由历史人物进入神灵谱系的过程。明代以前在国家正祀中的边缘状态与进退的反复,以及明清以来沉降民间的地方化表达,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的政治策略和地方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正史中关于孙膑记载的简略... 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经历了由历史人物进入神灵谱系的过程。明代以前在国家正祀中的边缘状态与进退的反复,以及明清以来沉降民间的地方化表达,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的政治策略和地方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正史中关于孙膑记载的简略,为后世留下了巨大想象空间。孙膑的神奇经历与非凡军事才华,是其得以神化的基础。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良臣择主而事"的战国时期社会观念,与自身的残疾特征,以及难言善终的结局,是导致官方叙事对其多元评价的主要原因,并最终使其在国家正祀中撤废。在地方祠神信仰中,不仅体现出国家礼仪自上而下的渗透与推行,更是地方精英迎合国家大一统观念的主动援引并化为己用。山东潍北瓦城大庙的神主更替与"孙膑封地说"的在地化进程,有助于推进对国家正祀传统与地方化发展之间关系的深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膑崇拜 正统化 地方化 潍北地区 瓦城大庙
下载PDF
现代文明中的精神苦难——试论《瓦城上空的麦田》的悲剧实质和审美意义
5
作者 马金香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9年第7期112-113,共2页
《瓦城上空的麦田》是鬼子的极具感染力的精神苦难悲剧小说。鬼子怀着悲悯情怀关注底层人们的生存困境,在乡村文明和城市文明强烈碰撞下,人性情感的缺失、生命的力度和精神拯救、人性的鞭挞与温情的呼唤构成了小说的审美意义。
关键词 瓦城上空的麦田》 现代文明 精神苦难 悲剧实质 审美意义
下载PDF
现实主义小说现代化的佳构——评小说《瓦城上空的麦田》
6
作者 周雨华 刘明丽 《绥化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73-75,共3页
鬼子的小说《瓦城上空的麦田》不仅具有现代小说的明显特征,如对意象、象征、荒诞等现代主义表现手法诗意的、哲理的运用,而且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从而实现了本土经验对现代小说自然入里的渗透。从这个意义上讲,《瓦城上空的麦田》... 鬼子的小说《瓦城上空的麦田》不仅具有现代小说的明显特征,如对意象、象征、荒诞等现代主义表现手法诗意的、哲理的运用,而且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从而实现了本土经验对现代小说自然入里的渗透。从这个意义上讲,《瓦城上空的麦田》是现实主义小说现代化过程中一篇难得的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城上空的麦田》 小说现代化 现实主义精神 现实主义小说 现代小说 现代化过程 表现手法 现代主义 本土经验 鬼子 意象 象征 诗意 荒诞 哲理
下载PDF
荒诞的隔膜——解读《瓦城上空的麦田》
7
作者 张丹丹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年第5期79-80,共2页
《瓦城上空的麦田》是鬼子创作的一篇极具震撼力的中篇小说。小说通过对普通人家一桩寻常小事的叙述,揭示了生活中所谓的常规性秩序所产生的难以僭越的荒诞性力量对身处其中的生命主体造成的无法修复的创伤与隔膜,从而再次阐明了人类生... 《瓦城上空的麦田》是鬼子创作的一篇极具震撼力的中篇小说。小说通过对普通人家一桩寻常小事的叙述,揭示了生活中所谓的常规性秩序所产生的难以僭越的荒诞性力量对身处其中的生命主体造成的无法修复的创伤与隔膜,从而再次阐明了人类生存中永远无法摆脱的某种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城上空的麦田》 荒诞 隔膜 宿命
下载PDF
道德审判后的坚守与呼唤——解读鬼子小说《瓦城上空的麦田》
8
作者 徐俊凯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66-68,共3页
鬼子的小说一直以诉求苦难著称,他在这篇《瓦城上空的麦田》里,敏锐而清醒地看到了社会中正在丢失的某些美好人性,因此,他像一个道德审判者一样,对我们每个人发出了道德的审判,在这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他对道德的坚守和呼唤。
关键词 道德审判 坚守 呼唤 瓦城上空的麦田
下载PDF
恋城与罪城的悖反——以鬼子的“瓦城三部曲”为中心 被引量:1
9
作者 韦亮节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40-43,共4页
鬼子的"瓦城三部曲",即《被雨淋湿的河》《上午打瞌睡的女孩》《瓦城上空的麦田》,以"直接现实"的手法,贯穿当下城市与乡村,书写了农村主人公血淋淋的进城与还乡之旅。文章以文本为基础,揭示了主人公在步入城市前... 鬼子的"瓦城三部曲",即《被雨淋湿的河》《上午打瞌睡的女孩》《瓦城上空的麦田》,以"直接现实"的手法,贯穿当下城市与乡村,书写了农村主人公血淋淋的进城与还乡之旅。文章以文本为基础,揭示了主人公在步入城市前充满了恋城情结,但在步入城市后却心怀罪城情结,并分析了这两种相背的情结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城三部曲” 恋城 罪城 反思
下载PDF
《瓦城三部曲》之“方性”人格研究
10
作者 王显星 《武夷学院学报》 2015年第7期39-43,共5页
当代作家鬼子在其知名中篇集子《瓦城三部曲》中塑造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在与现实的抗争中显示出的是一种"一根筋"式、坚持到底的人格特点,未表现出半点与现实"屈服或和解"的倾向。这种人性特... 当代作家鬼子在其知名中篇集子《瓦城三部曲》中塑造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在与现实的抗争中显示出的是一种"一根筋"式、坚持到底的人格特点,未表现出半点与现实"屈服或和解"的倾向。这种人性特点,简言概括之,就是一种"方性"人格特点,不曲折、够坚韧,颠覆了生命对现实生活的迎合性态势,植根于生命意志的本能冲动。拥有这些"方性"人格的小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在追求"是与非"的碰撞中遭受的多是毁灭性的摧毁,这体现了这些小人物力量的弱小和自身的不可存在性,然而正是这些不可存在性成为了我们社会发展的动力,求新求变的作用力,以及起到对人性进行追问与反思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城三部曲》 “方性”人格 美学价值
下载PDF
现实世界与心灵世界的多重反映——透视《瓦城上空的麦田》
11
作者 刘树庆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4年第5期83-85,共3页
《瓦城上空的麦田》是当代小说中的一部力作,它在反映社会问题、揭示城市文明中的病态的同时,也鞭挞了人们心灵的麻木与冷漠,呼唤着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
关键词 父亲 小说 瓦城 麦田
下载PDF
缅甸瓦城翡翠赌石交易
12
作者 胡楚雁 李海清 《中国宝玉石》 2004年第2期82-83,共2页
瓦城又称为曼德勒(Mandalay),也称为金城(Golden City),位于缅甸的中部,是缅甸的第二大城市,昔日的王都古城,今日的著名佛教与风景旅游胜地.同时,也是缅甸翡翠赌石的主要交易中心和集散地.
关键词 翡翠 瓦城 缅甸 交易
下载PDF
将荒诞进行到底——鬼子的《瓦城上空的麦田》
13
作者 赵妍 《阅读与写作》 2006年第9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瓦城上空的麦田》 鬼子 思想观念转变 城市叙事 乡土小说 生活状态 文明冲突
下载PDF
鬼子小说的人性推理和文学纪律(特约评论)——从“瓦城三部曲”到《买话》
14
作者 付如初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4年第6期99-101,共3页
广西作家廖润柏,笔名鬼子,也如他的笔名一般,在文坛是个神出鬼没般的存在。他的中篇小说《被雨淋湿的河》2000年就获得了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之后他一鼓作气,完成被称为“瓦城三部曲”的另外两部中篇小说《上午打瞌睡的女孩》《瓦城上空... 广西作家廖润柏,笔名鬼子,也如他的笔名一般,在文坛是个神出鬼没般的存在。他的中篇小说《被雨淋湿的河》2000年就获得了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之后他一鼓作气,完成被称为“瓦城三部曲”的另外两部中篇小说《上午打瞌睡的女孩》《瓦城上空的麦田》,广受好评。鬼子也由此进入彼时中国当代作家的第一梯队。评论界也立即响应,将他和东西、李冯合称为“广西文坛三剑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作家 鲁迅文学奖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 瓦城上空的麦田》 李冯 鬼子小说 广西作家 特约评论
原文传递
论近期小说中乡土与都市的精神蜕变——以《黑猪毛白猪毛》和《瓦城上空的麦田》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40
15
作者 丁帆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0-154,共5页
以阎连科和鬼子分别在 2 0 0 2年发表的小说《黑猪毛白猪毛》和《瓦城上空的麦田》为个案 ,从文学发掘人性的角度 ,分析近年来乡土小说所着力表现的人性异化的悲剧。小说的荒诞色彩寓于传统绘制乡俗民情的素描笔法中 ,体现了乡土小说在... 以阎连科和鬼子分别在 2 0 0 2年发表的小说《黑猪毛白猪毛》和《瓦城上空的麦田》为个案 ,从文学发掘人性的角度 ,分析近年来乡土小说所着力表现的人性异化的悲剧。小说的荒诞色彩寓于传统绘制乡俗民情的素描笔法中 ,体现了乡土小说在当前社会环境中的艺术新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猪毛白猪毛》 阎连科 鬼子 瓦城上空的麦田》 文学评论 乡土小说 人性 社会环境 都市
原文传递
对身份的现代主义追问——论仫佬族作家鬼子的《瓦城上空的麦田》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伟林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2005年第3期109-112,共4页
鬼子中篇小说《瓦城上空的麦田》通过对一桩貌似荒唐的儿女不认父亲的事件的叙述,改变了传统习惯的乡村与城市对立、农村人与城市人对立的社会学思维模式,以主人公的身份问题为核心,将现实主义思维转化为现代主义思维,对当下中国多元复... 鬼子中篇小说《瓦城上空的麦田》通过对一桩貌似荒唐的儿女不认父亲的事件的叙述,改变了传统习惯的乡村与城市对立、农村人与城市人对立的社会学思维模式,以主人公的身份问题为核心,将现实主义思维转化为现代主义思维,对当下中国多元复杂的生存状态进行了富有深度的现代主义提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仫佬族 鬼子 中篇小说 瓦城上空的麦田》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中国
原文传递
海峡两岸社会转型叙事比较——以《金水婶》和《瓦城上空的麦田》为例
17
作者 李勇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8-83,共6页
社会转型时代需要怎样的文学,这是近年来大陆文学发展的热点话题。20世纪70年代台湾"乡土文学"的代表作《金水婶》和新世纪大陆"乡下人进城"叙事的代表作《瓦城上空的麦田》同是对社会转型的批判性书写,前者以传统... 社会转型时代需要怎样的文学,这是近年来大陆文学发展的热点话题。20世纪70年代台湾"乡土文学"的代表作《金水婶》和新世纪大陆"乡下人进城"叙事的代表作《瓦城上空的麦田》同是对社会转型的批判性书写,前者以传统批判现实主义的笔法,刻画人物形象和性格,以此传达对台湾现代化出路的思考;后者重"苦难"故事情节的营构,呈现以寓言象征色彩,表现着作家的愤激。两篇作品的差异是两岸社会转型期文学的整体性差异,这种差异值得我们深入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两岸 社会转型叙事 乡土文学 乡下人进城 《金水婶》《瓦城上空的麦田》
原文传递
寻找家园的灵魂──《瓦城上空的麦田》的主题意象解读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凌 《南方文坛》 CSSCI 2004年第6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瓦城上空的麦田》 主题意象 中国 文学立场 文学评论 小说创作 现代乡土文学
原文传递
昔日聚宝城 今朝玉市场——缅甸曼德勒(瓦城)翡翠毛料贸易侧记
19
作者 洪坤 《中国宝石》 2004年第2期49-52,共4页
曼德勒是缅甸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首都。关于这个封建王朝.史书上有的称雍籍牙王朝.那是因为其开国国君是雍籍牙王;有的称其为贡榜王朝,那是因为雍籍牙起点在贡榜村。至于这个朝代的起止时间大体与中国的清代相近。
关键词 缅甸 曼德勒(瓦城) 翡翠毛料贸易 翡翠市场
原文传递
鬼子的“鬼”——说说鬼子三部中篇的叙事 被引量:16
20
作者 程文超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3-138,共6页
鬼子有些“鬼”。这有点像废话。鬼子不“鬼”,他就不是现在的鬼子了。在我的方言区域,说什么人“鬼”,没有丝毫的贬意,而是表达他有本事、有才华、有智慧等等诸如此类的意思。在这些字眼前面加上一个“鬼”字,说这个人有点儿鬼本... 鬼子有些“鬼”。这有点像废话。鬼子不“鬼”,他就不是现在的鬼子了。在我的方言区域,说什么人“鬼”,没有丝毫的贬意,而是表达他有本事、有才华、有智慧等等诸如此类的意思。在这些字眼前面加上一个“鬼”字,说这个人有点儿鬼本事、鬼才华、鬼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子 中篇小说 叙事策略 悲悯情怀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 《被雨淋湿的河》 瓦城上空的麦田》 叙述语气 时代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