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投饲频率对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幼鱼胃排空、生长效益及体组成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覃志彪 赵海祥 +3 位作者 赵华林 冯健 钟鸣 罗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6-511,共6页
应用鱼类胃排空与养殖实验方法,研究了瓦氏黄颡鱼幼鱼的不同投饲频率对其胃排空、生长以及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瓦氏黄颡鱼其胃排空的最佳数学模型描述为平方根模型,胃内饲料在投喂后36h和40h左右完全排空,达到投喂前水平。瓦氏黄颡... 应用鱼类胃排空与养殖实验方法,研究了瓦氏黄颡鱼幼鱼的不同投饲频率对其胃排空、生长以及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瓦氏黄颡鱼其胃排空的最佳数学模型描述为平方根模型,胃内饲料在投喂后36h和40h左右完全排空,达到投喂前水平。瓦氏黄颡鱼幼鱼在投饲频率为1天3次、1天2次和2天2次时其生长率和摄食量显著高于投饲频率为1天1次或2天1次时(P<0.05);而在投饲频率为1天1次、2天2次和2天1次时其饲料效益率显著高于投饲频率为1天3次或1天2次时(P<0.05)。随着投饲频率降低,投饲频率对鱼体营养成分均无明显影响(P>0.05)。各投饲频率组间的肝体指数无显著性差异,肝脏结构正常。5.9—31.8g瓦氏黄颡鱼幼鱼的最佳投饲频率为2天2次,它较1天1次和2天1次明显提高了生长速度,较1天3次、1天2次明显提高了饲料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饲频率 胃排空 生长效益 体组成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雄性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的雌激素效应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云 朱志强 +2 位作者 叶勤 丁诗华 郑凯迪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5-200,共6页
以三峡库区小型经济鱼类瓦氏黄颡鱼雄鱼为对象,研究17β-雌二醇对它的雌激素效应。在不同的温度和剂量条件下测定血清卵黄蛋白原、Ca2+、总磷、无机磷的含量,以及肝胰脏RNA/DNA比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当水温≥16℃、剂量≥1.0μg... 以三峡库区小型经济鱼类瓦氏黄颡鱼雄鱼为对象,研究17β-雌二醇对它的雌激素效应。在不同的温度和剂量条件下测定血清卵黄蛋白原、Ca2+、总磷、无机磷的含量,以及肝胰脏RNA/DNA比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当水温≥16℃、剂量≥1.0μg/g,以及水温≥19℃、剂量≥0.1μg/g条件下,17β-雌二醇可诱导雄性瓦氏黄颡鱼产生卵黄蛋白原,而且其水平增加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当水温≥16℃、剂量≥1.0μg/g时,血清Ca2+含量极显著增加,呈明显的剂量依赖;试验组血清各种磷组分增加也呈剂量依赖;17β-雌二醇也引起肝胰脏代谢指标RNA/DNA比率增加。结果表明,雄性瓦氏黄颡对雌激素有较高的敏感性,加上其体型适中,容易获得等特性,可以作为水环境雌激素内分泌干扰物检测的指示生物。血清卵黄蛋白原与Ca2+可以作为污染水体雌激素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 蛋白原 指示生物
下载PDF
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幼鱼日粮中主要营养素需要量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钧 冯健 +3 位作者 孙挺 黄晓燕 何雷 杜卫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7-445,共9页
提要采用"金字塔"法对瓦氏黄颡鱼幼鱼日粮中主要营养素的需要量进行了研究。试验共持续了60天。实验日粮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设定的范围分别为30%—48%、3%—18%和26%—35%。结果表明,当日粮碳水化合物在26%—32%,脂... 提要采用"金字塔"法对瓦氏黄颡鱼幼鱼日粮中主要营养素的需要量进行了研究。试验共持续了60天。实验日粮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设定的范围分别为30%—48%、3%—18%和26%—35%。结果表明,当日粮碳水化合物在26%—32%,脂肪6%—12%,蛋白质39%—48%,能量在15.63—16.95MJ/kg和能量蛋白比为364—435J/mg时,瓦氏黄颡鱼幼鱼均获得较好的生长率;日粮脂肪水平为12%以上时肝组织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和坏死;肌肉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沉积受日粮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肝体指数和肠脂比随日粮中脂肪含量升高而增大,肝脏中的糖原含量受到日粮中添加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影响,且有显著差异(P<0.05);日粮中可消化能显著影响肌肉中脂肪的沉积,肠脂比、肝体指数和内脏比都随日粮中可消化能水平提高而呈上升趋势。本实验结果表明,瓦氏黄颡鱼幼鱼日粮中主要营养素的适宜需要量为蛋白质39%—42%、脂肪6%—9%、碳水化合物26%—29%、能量15.63—16.95MJ/kg、能量蛋白比364—435J/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下载PDF
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卵黄蛋白原的纯化、性质鉴定及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4
作者 李育培 刁晓明 +3 位作者 盛晓洒 权恒 翟旭亮 李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98,共8页
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E2),使瓦氏黄颡鱼雄鱼在7天内产生卵黄蛋白原(Vtg)。采用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两种层析技术,从E2诱导的雄性瓦氏黄颡鱼血浆中分离、纯化出Vtg,采用糖、磷、脂蛋白染色技术证明分离、纯化的蛋白为Vtg,该Vtg在非变性条... 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E2),使瓦氏黄颡鱼雄鱼在7天内产生卵黄蛋白原(Vtg)。采用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两种层析技术,从E2诱导的雄性瓦氏黄颡鱼血浆中分离、纯化出Vtg,采用糖、磷、脂蛋白染色技术证明分离、纯化的蛋白为Vtg,该Vtg在非变性条件下分子量约为240kDa,在SDS变性条件下分子量约为143kDa。纯化的瓦氏黄颡鱼Vtg经检测显示可能含有类胡萝卜素,但没有二硫键,对热相对稳定。利用纯化的瓦氏黄颡鱼Vtg,制备了兔抗瓦氏黄颡鱼Vtg多克隆抗血清。用双向免疫扩散法测得抗血清的纯度较高,效价为1︰32;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抗血清的特异性较好。以瓦氏黄颡鱼Vtg多克隆抗血清为抗体,以纯化的瓦氏黄颡鱼Vtg为抗原,建立了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方法检测瓦氏黄颡鱼体内Vtg的含量,标准曲线线性部分的线性方程为y=0.099x+0.4529(R2=0.9327),该方法检测的灵敏度为15.6ng/ml,工作范围为31.2—4000ng/ml,在此范围内,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原 纯化 多克隆抗血清 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叶黄素与角黄素对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 Richardson)体色影响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斐 彭淇 +3 位作者 吴彬 谭亦珍 杨芳 冯健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79-885,共7页
采用传统养殖试验方法研究了日粮中添加叶黄素与角黄素对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 Richardson)体色的影响。实验设计了11组等蛋白质(42.6%)、等能量(18.5MJ/kg)的实用试验日粮,在试验日粮中分别添加0、25、50、100、200mg/kg... 采用传统养殖试验方法研究了日粮中添加叶黄素与角黄素对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 Richardson)体色的影响。实验设计了11组等蛋白质(42.6%)、等能量(18.5MJ/kg)的实用试验日粮,在试验日粮中分别添加0、25、50、100、200mg/kg叶黄素和25、50、100mg/kg叶黄素与25、50mg/kg角黄素,对照组为野生瓦氏黄颡鱼。结果表明,实验结束时(60d),试验3、8、9日粮组(添加50mg/kg叶黄素、50mg/kg叶黄素+25mg/kg角黄素、50mg/kg叶黄素+25mg/kg角黄素)鱼体体色与对照组鱼(野生瓦氏黄颡鱼)体色相似,试验3、8、9组鱼皮肤中叶黄素含量与对照组鱼差异不显著(P>0.05)。本实验认为,在日粮中添加叶黄素对瓦氏黄颡鱼的着色效果明显较角黄素好,是养殖瓦氏黄颡鱼饲料的适宜添加色素。在瓦氏黄颡鱼的饲料中叶黄素的建议添加量为5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粮 色素
下载PDF
饥饿胁迫对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幼鱼肌肉营养成分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仇明 封功能 +2 位作者 张启焕 刘汉文 齐志涛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41-43,共3页
探讨饥饿胁迫对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幼鱼的血液组织、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通过对瓦氏黄颡鱼幼鱼进行饥饿胁迫试验50 d,测定其血液学指标、肝脏贮能物质的含量、肌肉营养指标。结果表明,饥饿胁迫50 d时,血液中红细胞数、... 探讨饥饿胁迫对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幼鱼的血液组织、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通过对瓦氏黄颡鱼幼鱼进行饥饿胁迫试验50 d,测定其血液学指标、肝脏贮能物质的含量、肌肉营养指标。结果表明,饥饿胁迫50 d时,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血糖浓度、血清中溶菌酶活性分别下降了20.74%、3.55%、8.89%、9.68%(P<0.05);白细胞数量增加了9.09%(P<0.05)。肝脏中糖原和蛋白质含量都显著下降(P<0.05)。肌肉中粗灰分、总水分含量显著性增加了34.11%4、.85%(P<0.05),粗脂肪含量呈先急剧下降,后相对缓慢下降的趋势,粗蛋白含量先缓慢下降(P>0.05),而后呈急剧降低(P<0.05)。研究表明,饥饿胁迫时,血糖浓度显著下降,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血液的运输O2和排出CO2功能降低,免疫抗病机能下降,白细胞数量增加。为了维持生理需要,瓦氏黄颡鱼幼鱼机体先动用肌肉中积累的脂肪后动用蛋白质作为能量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饿胁迫 血液指标 营养成分
下载PDF
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i)脂肪酸去饱和酶FAD2和延伸酶ELOVL5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覃川杰 文正勇 +2 位作者 袁登越 邵婷 龚全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84-893,共10页
脂肪酸去饱和酶(FAD,fatty acyl desaturase)及延伸酶(ELOVL,elongases of very long chain fatty acids)在鱼类脂肪代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RT-PCR克隆得到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i)肝脏中控制高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F... 脂肪酸去饱和酶(FAD,fatty acyl desaturase)及延伸酶(ELOVL,elongases of very long chain fatty acids)在鱼类脂肪代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RT-PCR克隆得到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i)肝脏中控制高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FAD2)和(ELOVL5)基因cDNA序列。瓦氏黄颡鱼FAD2cDNA片段长2041bp,编码447个氨基酸,含有3个组氨酸簇(HDx GH,Hxx HH,Qxx HH),含亚铁血红素结合基序(HPGG)的类似细胞色素b5结构域等。瓦氏黄颡鱼ELOVL5 cDNA片段长1065bp,编码294个氨基酸,含有组氨酸簇(Hxx HH)、内质网停留信号(K、R)和4个ELO共有的保守区域(Kxx Exx DT,Qxx FLHx YHH,Nxxx Hxx MYx YY,Txx Qxx Q)等结构域。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FAD2和ELOVL5 m RNA在瓦氏黄颡鱼脑、肝脏的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肠道、脾脏、肾脏、鳃等组织。结果表明,瓦氏黄颡鱼具有合成高不饱和脂肪酸的关键酶FAD2和ELOVL5,且肝脏为合成高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去饱和酶(FAD2) 脂肪酸延伸酶(ELOVL5) CDNA
下载PDF
60日龄瓦氏黄颡鱼选育群体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段国庆 周华兴 +6 位作者 汪焕 凌俊 胡玉婷 潘庭双 杨敏 邬凌云 江河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1期78-85,共8页
为探明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关系,以同一批次繁殖的 60 日龄瓦氏黄颡鱼幼鱼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体长(X_(1))、全长(X_(2))、最大体高(X_(3))、肛门处体高(X_(4))、尾柄高(X_(5))、吻-背鳍前端(X_(6))、背鳍... 为探明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关系,以同一批次繁殖的 60 日龄瓦氏黄颡鱼幼鱼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体长(X_(1))、全长(X_(2))、最大体高(X_(3))、肛门处体高(X_(4))、尾柄高(X_(5))、吻-背鳍前端(X_(6))、背鳍基长(X_(7))、背鳍后端-脂鳍前端(X_(8))、脂鳍基长(X_(9))、脂鳍末端-尾鳍基(X_(10))、胸鳍前长(X_(11))、背鳍前长(X_(12))、腹鳍前长(X_(13))、臀鳍前长(X_(14))、尾柄长(X_(15))、头高(X_(16))头宽(X_(17))和体重(Y)共 18 个生物学性状,运用表型值统计、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回归分析,以及生长曲线拟合等方法,研究了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关系。结果表明:18 个生物学指标中,体重的变异系数最大,为 19.10%,说明瓦氏黄颡鱼体重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瓦氏黄颡鱼主要形态性状(X_(8)、X_(10)除外)与体重均呈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其中,X_(4)与体重的相关性最强(0.921);通径分析结果显示 X_(4)、X_(12)对体重的直接作用呈极显著水平(P<0.01),X_(5)对体重的直接作用呈显著水平(P<0.05);X_(4)、X_(12)、X_(5)对体重共同决定系数达 0.919;逐步回归分析剔除回归系数不显著的变量,建立了形态性状(X_(4)、X_(12)、X_(5))与体重(Y)的多元回归方程 Y=﹣5.210 + 3.594X_(4)+ 1.415X_(12)+ 3.308X_(5)(R^(2)= 0.920);X_(4)与体重的最佳拟合模型为 Y=2.410 + 7.161 ln X;X_(5)、X_(12)与体重的最佳拟合模型分别为 Y = e^(3.258-1.061/x)、Y=e^(3.816-4.977/x)。结果可为瓦氏黄颡鱼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性状 体重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i)Toll样受体2(TLR2)基因克隆及免疫功能 被引量:2
9
作者 覃川杰 龚全 +4 位作者 文正勇 袁登越 王均 贺扬 邵婷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8-206,共9页
为探究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及下游免疫分子对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i)机体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采用RT-PCR及RACE法获得瓦氏黄颡鱼TLR2全长c DNA(2611bp),编码789个氨基酸残基,含有10个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 为探究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及下游免疫分子对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i)机体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采用RT-PCR及RACE法获得瓦氏黄颡鱼TLR2全长c DNA(2611bp),编码789个氨基酸残基,含有10个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Leucine Rich Repeat,LRR)和Toll/IL-1R(Toll/IL-1 Receptor Domain,TIR)同源区结构域,属I型跨膜受体。序列同源性比对发现,瓦氏黄颡鱼TLR2 c DNA与斑点叉尾、鲤及虹鳟的同源性分别为78%、62%及49%。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瓦氏黄颡鱼TLR2与斑点叉尾聚为一支。q RT-PCR分析表明,TLR2 m RNA在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头肾和脾脏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能显著上调瓦氏黄颡鱼肝脏、头肾及脾脏中TLR2 m RNA表达(P<0.05),分别在24h、48h及12h达到最大值。头肾中的TLR 2信号通路下游的髓样分化因子、半胱氨酸蛋白酶8、核转录因子kappa B、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m RNA均显著上升(P<0.05),分别在24h、12h、48h,48h和48h达到最大值。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激活了TLR2信号通路,通过上调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等。本研究表明,TLR2在瓦氏黄颡鱼抵御嗜水气单胞菌侵染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免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2 CDNA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基于RAD测序技术的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i)微卫星标记的开发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青云 郭稳杰 +3 位作者 成为为 邓国乔 徐洪亮 夏儒龙 《水产科技情报》 2021年第5期250-254,共5页
采用RAD测序技术对瓦氏黄颡鱼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利用MISA软件对拼接的数据进行SSR搜索。结果共获得2275778条contig序列,共检测到466983个SSR位点,其中二碱基重复位点最多,有335095个,占总数的71.8%。随机挑选碱基重复次数较多的微卫... 采用RAD测序技术对瓦氏黄颡鱼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利用MISA软件对拼接的数据进行SSR搜索。结果共获得2275778条contig序列,共检测到466983个SSR位点,其中二碱基重复位点最多,有335095个,占总数的71.8%。随机挑选碱基重复次数较多的微卫星引物25对进行合成,有19对引物通过PCR扩增可以获得目的片段。用长江武汉段30个瓦氏黄颡鱼样本进行多态性验证,其中13个SSR验证为高多态性标记。这些高多态性瓦氏黄颡鱼标记可应用于其群体遗传学、亲子鉴定、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标记 RAD测序 多态性
下载PDF
鄱阳湖野生黄颡鱼(♀)与瓦氏黄颡鱼(♂)杂交繁殖试验
11
作者 巫曦雅 易霈霈 +4 位作者 龚海波 石梦龙 傅雪军 黄滨 余智杰 《江西水产科技》 2023年第1期10-12,共3页
利用鄱阳湖黄颡鱼母本91kg,瓦氏黄颡鱼父本3尾开展杂交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实验,获得受精卵360万粒,产卵黄苗200万尾,受精率达60.6%,孵化率达94.6%。
关键词 杂交 人工催产 繁殖
下载PDF
不同环境温度下冰藏黄颡鱼品质及微生物菌群变化研究
12
作者 范士琦 郭慧 +4 位作者 张倩 王果 杜春莹 薛洋 李云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为研究宰杀后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冰藏过程的品质变化和保鲜时间,测定了不同环境温度冰藏黄颡鱼肌肉的质构指标、pH、硫代巴比妥酸(TBA)、高铁肌红蛋白(MetMb)、挥发性盐基氮(TVB-N)、营养成分(水分、粗... 为研究宰杀后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冰藏过程的品质变化和保鲜时间,测定了不同环境温度冰藏黄颡鱼肌肉的质构指标、pH、硫代巴比妥酸(TBA)、高铁肌红蛋白(MetMb)、挥发性盐基氮(TVB-N)、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的含量,并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了黄颡鱼肌肉微生物菌群的变化。结果显示:15、27、33℃温度下冰藏黄颡鱼肌肉各质构指标均随时间延长而下降。各温度组TBA、TVB-N和MetMb含量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三组的TVB-N和MetMb含量在12 h冰藏期间均没有超过国家标准限值,15℃组TVB-N含量始终处于一级鲜度标准。各温度组肌肉营养成分中粗脂肪、粗灰分和水分含量随冰藏时间延长而有所下降。微生物组分析表明在冰藏期间,三个温度组的黄颡鱼肌肉均未产生有害病原菌微生物。研究表明,宰杀后的黄颡鱼33℃时冰藏保鲜时长为4 h,27℃时冰藏保鲜时长为6 h,15℃时冰藏保鲜时长可达1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冰藏 温度 肌肉品质 营养成分 微生物菌群
下载PDF
一株黄颡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弱毒株的分离鉴定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靳洪振 王玲玲 +4 位作者 吴亚鑫 彭康尧 袁汉文 雷连成 张付贤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31,共10页
为探明湖北荆州市某养殖基地患病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以烂身、腹水为主要症状且持续性死亡的确切病因,本研究对患病黄颡鱼进行了病原筛查,从患病黄颡鱼组织中分离到一株优势菌,经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测序和... 为探明湖北荆州市某养殖基地患病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以烂身、腹水为主要症状且持续性死亡的确切病因,本研究对患病黄颡鱼进行了病原筛查,从患病黄颡鱼组织中分离到一株优势菌,经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测序和系统进化分析确定分离菌株为迟缓爱德华氏菌,命名为Et-4。结果显示:分离菌株Et-4具有较强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不携带esaV、fimA、gadB和katB四种主要的毒力基因。分离菌株Et-4人工感染健康黄颡鱼出现与自然发病类似的症状,并能从病鱼中再次分离出该菌,证实迟缓爱德华氏菌是引起此次黄颡鱼持续性死亡的致病原;分离菌株Et-4对黄颡鱼的LD_(50)为3.9×10^(6)CFU/g,结合毒力基因谱判定其为弱毒株。分离株Et-4携带耐药基因tet A、sulⅠ和add A1,对头孢类药物、庆大霉素、新霉素等敏感;对四环素类、青霉素类、万古菌素等耐药;中药抑菌实验表明乌梅和丁香对迟缓爱德华氏菌Et-4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迟缓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 分离鉴定 耐药基因 药敏实验 中药
下载PDF
延迟投饵对瓦氏黄颡鱼仔鱼存活、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9
14
作者 马旭洲 王武 +2 位作者 甘炼 袁琰 张文博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3-328,共6页
以瓦氏黄颡鱼仔鱼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15个处理组,每组200尾(各设3个平行组),分别在孵化后3、4、5、6、7.8、9、10、11、12、13、14、15和16d开始投喂大型涵,第15组为饥饿组,从不投饵。水温24.5~25.5℃,实验周期为30d。结... 以瓦氏黄颡鱼仔鱼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15个处理组,每组200尾(各设3个平行组),分别在孵化后3、4、5、6、7.8、9、10、11、12、13、14、15和16d开始投喂大型涵,第15组为饥饿组,从不投饵。水温24.5~25.5℃,实验周期为30d。结果表明:(1)孵化后3d的瓦氏黄颡鱼仔鱼初次摄食,15日龄不能建立外源性营养的仔鱼进入PNR期,卵黄囊已耗尽。混合营养期持续4.12h。(2)瓦氏黄颡鱼仔鱼在不同饥饿阶段初次摄食率的变化为:开始较低,此后迅速上升,在4~10日龄达到高峰,最高初次摄食率为100%,此后逐步下降。(3)延迟5天投饵对瓦氏黄颡鱼仔鱼的存活率影响不显著,延迟6d投饵瓦氏黄颡鱼仔鱼的存活率随延迟投饵天数的增加而降低。延迟6d投饵,瓦氏黄颡鱼仔鱼的体长增长率随延迟投饵天数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投饵 摄食 存活 生长
下载PDF
饲料脂肪水平对瓦氏黄颡鱼生长及脂蛋白脂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3
15
作者 郑珂珂 朱晓鸣 +3 位作者 韩冬 杨云霞 雷武 解绶启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5-821,共7页
研究采用脂肪水平分别为4.7%、7.9%、10.9%、15.4%、18.9%的五种等氮配合饲料饲喂瓦氏黄颡鱼早期幼鱼,进行了为期30d的生长实验,探讨了瓦氏黄颡鱼早期幼鱼的脂肪需求。并克隆了瓦氏黄颡鱼脂蛋白脂酶(LPL)cDNA序列片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研究采用脂肪水平分别为4.7%、7.9%、10.9%、15.4%、18.9%的五种等氮配合饲料饲喂瓦氏黄颡鱼早期幼鱼,进行了为期30d的生长实验,探讨了瓦氏黄颡鱼早期幼鱼的脂肪需求。并克隆了瓦氏黄颡鱼脂蛋白脂酶(LPL)cDNA序列片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了饲料脂肪水平对肝脏LPL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脂肪水平从4.7%增加到10.9%显著促进了瓦氏黄颡鱼早期幼鱼的生长(P<0.05)。饲料脂肪水平显著影响了实验鱼的鱼体体成分,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鱼体干物质和脂肪含量显著增加而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高脂诱导了瓦氏黄颡鱼肝脏LPL基因表达,摄食15.4%、18.9%这两组较高脂肪水平的实验鱼肝脏LPL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根据特定生长率通过折线回归分析得出瓦氏黄颡鱼早期幼鱼最适脂肪水平为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 脂蛋白脂酶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黄颡鱼♀与瓦氏黄颡鱼♂的杂交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王卫民 严安生 +3 位作者 张志国 查金苗 柏世军 吴建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共3页
连续三年对黄颡鱼♀与瓦氏黄颡鱼♂的杂交进行了系列研究 ,结果显示黄颡鱼♀和瓦氏黄颡鱼♂的杂交与黄颡鱼自交相比 ,卵的受精率要高 ,而孵化率、出苗率没有明显差异 。
关键词 杂交 受精率 孵化率 出苗率
下载PDF
瓦氏黄颡鱼仔稚鱼发育过程中消化酶活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李芹 龙勇 +2 位作者 屈波 罗莉 刁晓明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3-78,共6页
测定了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仔稚鱼从出膜至30日龄时的生长、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在仔鱼出膜后第1天,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均能检测到活性,而胃蛋白酶活性在第22日龄才检测到。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随日... 测定了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仔稚鱼从出膜至30日龄时的生长、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在仔鱼出膜后第1天,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均能检测到活性,而胃蛋白酶活性在第22日龄才检测到。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活性随着仔稚鱼的发育而发生变化,其全活力与比活力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模式。蛋白酶比活力在仔鱼4日龄时达到最大值(4.193±0.04)U/mgprotein;之后随日龄的增加比活力降低,直至15日龄达到最小值(0.452±0.07)U/mgprotein。之后从15日龄到30日龄比活力逐渐增加。淀粉酶比活力从1日龄逐渐增加,至4日龄达到最大值(4.611±0.12)U/mgprotein,从10日龄到18日龄维持在一较低水平,随后随日龄的增加淀粉酶比活力增加。脂肪酶比活力从1日龄到3日龄逐渐增加,到3日龄达到最大值(4.398±0.07)U/mgprotein,3日龄以后直到30日龄,脂肪酶比活力随日龄的增加而降低,并且一直处于一较低的水平。瓦氏黄颡鱼发育过程中,主要消化酶活性随生长变化显著,反映瓦氏黄颡鱼随着生长其消化功能逐渐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 消化酶 酶活性
下载PDF
蛋氨酸对瓦氏黄颡鱼幼鱼肝脏及血浆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30
18
作者 王香丽 麦康森 +2 位作者 徐玮 张彦娇 艾庆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9-53,共5页
本文旨在研究人工饲料中蛋氨酸对瓦氏黄颡鱼幼鱼肝脏及血浆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3、0.6、0.9、1.2和1.5g/100g的晶体DL-Met,以L-Glu作为等氮替代物,配制6组等氮等脂饲料(Met的实测值为0.40... 本文旨在研究人工饲料中蛋氨酸对瓦氏黄颡鱼幼鱼肝脏及血浆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3、0.6、0.9、1.2和1.5g/100g的晶体DL-Met,以L-Glu作为等氮替代物,配制6组等氮等脂饲料(Met的实测值为0.40、0.73、1.04、1.33、1.70和1.98g/100g饲料),在室内循环水系统中进行为期70d的生长实验。实验表明,随着饲料中蛋氨酸含量的增加,肝脏谷丙转氨酶(GPT)活力显著升高,并在蛋氨酸含量为1.70g/100g饲料时,活力达最大值(P<0.05);肝脏谷草转氨酶(GOT)活力与GPT活力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但各处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饲料中蛋氨酸含量的增加,血浆中的GPT活力呈现先升高后平稳的变化趋势,且拐点出现在蛋氨酸含量为1.04g/100g(P<0.05)饲料组,而血浆中GOT活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最大值出现在蛋氨酸含量为0.73g/100g(P<0.05)饲料组。研究表明,当饲料中蛋氨酸含量不足或过量时,都会影响瓦氏黄颡鱼幼鱼转氨酶的活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鱼体的氨基酸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蛋氨酸 谷草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
下载PDF
瓦氏黄颡鱼和黄颡鱼仔、稚、幼鱼生长的比较 被引量:11
19
作者 甘炼 马旭洲 +3 位作者 张文博 陈再忠 袁琰 王武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1-74,84,共5页
对同步人工繁殖的瓦氏黄颡鱼和黄颡鱼仔、稚、幼鱼进行了生长特性和养殖性能的比较,结果表明:92日龄的瓦氏黄颡鱼和黄颡鱼平均体质量分别为18和14 g,差异显著(P<0.05);饲养期间,瓦氏黄颡鱼和黄颡鱼的总成活率分别为92.82%和74.97%,... 对同步人工繁殖的瓦氏黄颡鱼和黄颡鱼仔、稚、幼鱼进行了生长特性和养殖性能的比较,结果表明:92日龄的瓦氏黄颡鱼和黄颡鱼平均体质量分别为18和14 g,差异显著(P<0.05);饲养期间,瓦氏黄颡鱼和黄颡鱼的总成活率分别为92.82%和74.97%,差异显著(P<0.05).因此,瓦氏黄颡鱼养殖性能优于黄颡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
下载PDF
瓦氏黄颡鱼和鲢对光照强度和颜色的选择 被引量:24
20
作者 白艳勤 王雪 +5 位作者 刘德富 涂志英 路波 王博 罗佳 石小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6-221,共6页
以野生瓦氏黄颡鱼和人工养殖鲢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光照强度梯度0—10、10—30、100—200、700—800 lx及4种光照颜色红、白、蓝、绿,采用单因子实验法,研究了瓦氏黄颡鱼和鲢对光的趋避行为。结果表明:在光照强度选择的实验中,瓦氏黄颡鱼... 以野生瓦氏黄颡鱼和人工养殖鲢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光照强度梯度0—10、10—30、100—200、700—800 lx及4种光照颜色红、白、蓝、绿,采用单因子实验法,研究了瓦氏黄颡鱼和鲢对光的趋避行为。结果表明:在光照强度选择的实验中,瓦氏黄颡鱼在0—10、10—30、100—200和700—800 lx四个光照强度中出现的次数百分比分别是:78.33%±21.51%、10.00%±14.86%、7.33%±8.27%和4.33%±7.74%。瓦氏黄颡鱼在光照强度为0—10 lx的区域中出现的次数明显多于其他三种光照强度,且差异显著(P<0.05)。而鲢在四种光照强度中出现的次数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光照颜色选择实验中,瓦氏黄颡鱼在四种光照颜色中出现的次数百分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鲢在红、白、蓝和绿四种光照颜色中出现的次数百分比分别是:12.67%±13.63%、30.33%±18.47%、35.67%±24.73%、21.33%±15.02%。鲢在白光、蓝光区域出现的次数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区域,且差异显著(P<0.05)。实验通过研究光照强度和光照颜色对瓦氏黄颡鱼和鲢行为的影响,为鱼类趋光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强度 光照颜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