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瓦济里斯坦——费尔干纳”区域恐怖主义对我国跨境反恐情报保障机制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明 李本先 吴树银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35-40,共6页
恐怖主义已是世界性安全问题。跨境反恐是由被动反恐向积极反恐的重大转变,也是适应反恐新形势的需要。跨境反恐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复杂的任务环境等因素使得相应的情报保障机制尤为复杂。以"瓦济里斯坦—费尔干纳"区域为切入... 恐怖主义已是世界性安全问题。跨境反恐是由被动反恐向积极反恐的重大转变,也是适应反恐新形势的需要。跨境反恐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复杂的任务环境等因素使得相应的情报保障机制尤为复杂。以"瓦济里斯坦—费尔干纳"区域为切入点,综合分析了该区域国际恐怖主义的活动方式,及我国跨境反恐情报保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谋划境外反恐情报保障的总体布局;以"一带一路"战略为牵引,打造反恐情报保障的命运共同体;立足于现有区域性国际反恐公约,进一步完善区域范围内反恐情报保障机制;以地区社会文化交流合作为支撑,助推反恐情报体系全域覆盖;迈出网络反恐的实质性步伐,破解制约反恐情报保障的体制性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反恐 情报保障机制 瓦济里斯坦—费尔干纳
下载PDF
1950—2019年费尔干纳盆地降水时空变化及其影响机制
2
作者 李璐 胡茂 +4 位作者 赵晓恩 张合理 冯志敏 姜力 陈文广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4年第5期35-41,共7页
基于1950—2019年费尔干纳盆地降水格点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法和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等方法,探究费尔干纳盆地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空间分布模态及大尺度环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50—2019年,降水总体呈下降趋势,为-2.20 mm/10 a,未... 基于1950—2019年费尔干纳盆地降水格点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法和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等方法,探究费尔干纳盆地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空间分布模态及大尺度环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50—2019年,降水总体呈下降趋势,为-2.20 mm/10 a,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单月降水进行检验未发现明显趋势。(2)降水主要有2个模态,解释了全区降水变化的70.52%,第一模态解释了全区降水变化的59.90%,空间向量场呈现全区一致性,表征研究区整体的降水变化情况受到ENSO和西风带的影响;第二模态解释了全区降水变化的10.62%,空间向量场表现出从西北到东南的空间反相模态,表征研究区降水空间异质性受到欧亚大陆北部输送水汽的影响。(3)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事件通过调整水汽输送路径和季风环流模式影响了费尔干纳盆地的降水变化,来自欧亚大陆北部的气流是造成费尔干纳盆地降水空间格局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干纳盆地 降水 时空变化 大气环流
下载PDF
中亚费尔干纳盆地考古综述
3
作者 林铃梅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1-83,共13页
费尔干纳盆地位于中亚东北部、锡尔河上游,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费尔干纳盆地的考古研究始于19世纪末,至今已积累了丰富的考古材料及研究成果,初步建立起这一区域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尤其近年来新发现、新研究凸显出费尔干... 费尔干纳盆地位于中亚东北部、锡尔河上游,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费尔干纳盆地的考古研究始于19世纪末,至今已积累了丰富的考古材料及研究成果,初步建立起这一区域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尤其近年来新发现、新研究凸显出费尔干纳盆地在古代欧亚大陆东西方人群移动、物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受到国际学界的关注。本文旨在梳理费尔干纳盆地考古发现与研究的历史、现有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及若干重要问题,指出费尔干纳盆地考古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研究展望,以期为学界研究相关问题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干纳盆地 楚斯特文化 大宛
下载PDF
中亚费尔干纳盆地构造演化和油气远景浅析
4
作者 李春麟 张凯逊 +5 位作者 郭振华 韩淑琴 Bakhtier NURTAEV Pulatjon SULTONOV Shukhrat SHUKUROV 陶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80-495,共16页
中亚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并且出口潜力巨大,加强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可以增加我国能源安全的系数。本文以中亚费尔干纳盆地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构造变形的解析,发现盆缘发育典型的无序型逆冲断层。以此为基础,结合盆地的沉积环境更替... 中亚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并且出口潜力巨大,加强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可以增加我国能源安全的系数。本文以中亚费尔干纳盆地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构造变形的解析,发现盆缘发育典型的无序型逆冲断层。以此为基础,结合盆地的沉积环境更替,讨论了费尔干纳盆地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费尔干纳盆地的基底形成于晚古生代,与石炭纪末期南天山洋的关闭有关。三叠纪至侏罗纪,费尔干纳盆地进入了陆内坳陷阶段,沉积了一套河湖相碎屑岩。侏罗纪末期至白垩纪的早期,受中特提斯洋关闭的影响,费尔干纳盆地进入挤压阶段。白垩纪至古近纪,天山造山带以南地区受新特提斯洋扩张的影响,发生了区域性海侵事件,生物繁盛,沉积了优质的烃源岩。古近纪与新近纪之交,随着阿拉伯地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新特提斯洋最终关闭,盆地再次进入挤压阶段。新近纪至第四纪时期,盆地内沉积了巨厚的陆相碎屑,不整合地覆盖于古近系之上。受印度与欧亚大陆持续汇聚作用影响,费尔干纳盆地在第四纪进入了前陆盆地演化阶段。通过南天山板块缝合带南、北两侧含油气盆地生储盖组合及构造演化的对比,发现费尔干纳盆地上古生界具有较好的油气资源潜力。我们的研究扩展了费尔干纳盆地的油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序型逆冲断层 构造演化 石炭系—二叠系 油气前景 费尔干纳盆地
下载PDF
吉尔吉斯斯坦费尔干纳谷地苜蓿种植与土壤肥力研究
5
作者 唐亚莉 丁峰 +2 位作者 图尔杜别科夫.多拉别克 马雪琴 王新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64-1568,共5页
【目的】分析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以下简称吉国)费尔干纳谷地种植苜蓿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方法】收集文献资料及实地调研分析。【结果】费尔干纳谷地具有种植紫花苜蓿得天独厚的条件,每年可刈割4~5茬,鲜草产量在75 t/hm2以上,苜蓿刈... 【目的】分析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以下简称吉国)费尔干纳谷地种植苜蓿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方法】收集文献资料及实地调研分析。【结果】费尔干纳谷地具有种植紫花苜蓿得天独厚的条件,每年可刈割4~5茬,鲜草产量在75 t/hm2以上,苜蓿刈割后还田生物量(干重)约84×103~201×103kg/hm2,总氮含量达300~400 kg/hm2,耕层土壤孔隙度增加到54.1%,通气孔隙增加到15.4%,且土壤粒径〉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随苜蓿生长年限的增加而递增。【结论】种植苜蓿改善了费尔干纳谷地的土壤理化特性,是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径,为费尔干纳谷地发展苜蓿产业化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干纳谷地 苜蓿 畜牧业 土壤肥力
下载PDF
乌兹别克斯坦在费尔干纳盆地发现巨型油田
6
作者 郑之逊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2年第4期52-52,共1页
1992年3月2日在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州明格布拉克(Mingbulak)镇附近一口初探井失控发生井喷,历时两个月才得以控制。莫斯科方面报道,该井日喷出原油约14.6万桶(2万吨),但其它报道为3.5—6.2万桶/日。井喷过程中曾起火,火焰高达100米,喷... 1992年3月2日在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州明格布拉克(Mingbulak)镇附近一口初探井失控发生井喷,历时两个月才得以控制。莫斯科方面报道,该井日喷出原油约14.6万桶(2万吨),但其它报道为3.5—6.2万桶/日。井喷过程中曾起火,火焰高达100米,喷出的原油流入附近锡尔河。造成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兹别克斯坦 费尔干纳盆地 发现 巨型油田
下载PDF
乌兹别克斯坦将于4月举行“费尔干纳-2003”多国联合演习
7
作者 伊格 《中亚信息》 2003年第4期31-31,共1页
乌兹别克斯坦紧急情况部与北约将于2003年4月26~30日在费尔干纳州举行代号为“费尔干纳-2003”的联合演习。演习中将演练对自然灾害的预报、灾害后果的消除等课目。来自亚美尼亚。
关键词 乌兹别克斯坦 2003年 费尔干纳 费尔干纳——2003” 联合军事演习
下载PDF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费尔干纳州简介
8
作者 杨建梅 《中亚信息》 2003年第6期26-28,共3页
费尔干纳州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东部、费尔干纳盆地南部,北面是纳曼干州,东北面是安集延州,西面是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南面与东面是吉尔吉斯斯坦。面积6760平方千米,人口263.92万。费尔干纳州是乌兹别克斯坦人口最为稠密的州之一,人口... 费尔干纳州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东部、费尔干纳盆地南部,北面是纳曼干州,东北面是安集延州,西面是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南面与东面是吉尔吉斯斯坦。面积6760平方千米,人口263.92万。费尔干纳州是乌兹别克斯坦人口最为稠密的州之一,人口密度为390.4人/平方千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 费尔干纳 民族 气候条件 降水量 矿产资源 首都 农业
下载PDF
中亚地区费尔干纳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被引量:27
9
作者 朱毅秀 刘洛夫 林畅松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31,共7页
对中亚地区费尔干纳盆地的地层、沉积和石油地质特征等进行了综合研究.该盆地的烃源岩为下第三系、上白垩统和中下侏罗统的海相与湖相泥岩、页岩和泥灰岩,有四套含油气层系,主要油气储集层为下第三系的滨浅海相和三角洲相砂岩和碳酸盐岩... 对中亚地区费尔干纳盆地的地层、沉积和石油地质特征等进行了综合研究.该盆地的烃源岩为下第三系、上白垩统和中下侏罗统的海相与湖相泥岩、页岩和泥灰岩,有四套含油气层系,主要油气储集层为下第三系的滨浅海相和三角洲相砂岩和碳酸盐岩,多套泥岩、膏岩和泥灰岩为区域性和局部盖层,油气主要运移期和聚集期发生在早上新世,油气圈闭和油气田(藏)主要有构造型、构造-地层复合型和地层型等3种,目前油气主要分布在南部边缘构造带的两个含油气区.全盆地最大的油气田--明布拉克油气田的发现,使盆地油气潜力评价价值更高,可为整个中亚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借鉴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地区 费尔干纳盆地 明布拉克油气田 烃源岩
下载PDF
新疆境内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早侏罗世走滑的古地震证据 被引量:91
10
作者 乔秀夫 李海兵 +3 位作者 王思恩 郭宪璞 司家亮 宗文明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1-730,共10页
在野外考察过程中,于新疆乌恰地区早侏罗世康苏组沼泽相砂岩层中,发现并识别出软沉积物液化变形层,变形包括负载构造,球-枕构造及卷曲变形构造。通过模拟试验的对比研究认为,该软沉积物变形机制与液化作用有关,触发沉积物液化的动力是... 在野外考察过程中,于新疆乌恰地区早侏罗世康苏组沼泽相砂岩层中,发现并识别出软沉积物液化变形层,变形包括负载构造,球-枕构造及卷曲变形构造。通过模拟试验的对比研究认为,该软沉积物变形机制与液化作用有关,触发沉积物液化的动力是古地震,并且根据地震震级与液化最大震中距的关系,推测出造成早侏罗世软沉积物变形的里氏地震震级为6<M<7。乌恰盆地内早侏罗世的古地震活动表明,控制盆地形成与分布的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带在早侏罗世时期发生了强烈的右旋走滑运动。侏罗纪以来断裂带的地震活动制约着乌恰盆地中的油气运移和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震 早侏罗世 软沉积物液化变形 球-枕构造 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 新疆
下载PDF
费尔干纳盆地油气资源潜力与勘探新领域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传鹏 林承焰 +1 位作者 赵玉华 张交东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1期96-102,共7页
费尔干纳盆地是中亚地区的一个老油区,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勘探和开发,但仍有较大的资源潜力。主要勘探新领域有:寻找非构造油气藏(隐蔽油气藏)、老油田内部滚动勘探、钻探古中生界深层。费尔干纳盆地此前的钻探目标均是围绕大构造背景上... 费尔干纳盆地是中亚地区的一个老油区,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勘探和开发,但仍有较大的资源潜力。主要勘探新领域有:寻找非构造油气藏(隐蔽油气藏)、老油田内部滚动勘探、钻探古中生界深层。费尔干纳盆地此前的钻探目标均是围绕大构造背景上的背斜圈闭进行,非背斜构造的研究和钻探很少。笔者研究认为费尔干纳盆地寻找非背斜圈闭油藏前景广阔;在对老油田内部钻采、试油资料的详细分析后,认为老油田内部主力逆断层的下盘和背斜构造的侧翼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盆地的古中生界不仅可以新生古储,而且其本身也可以生油,在盆地局部隆起及边部都存在古中生界成藏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干纳盆地 资源潜力 勘探新领域 非背斜油藏 滚动勘探
下载PDF
费尔干纳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再认识 被引量:8
12
作者 姜生玲 李博 张金川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5年第4期47-50,共4页
费尔干纳盆地位于特提斯北缘盆地群、中亚侏罗系巨型煤成气聚集带,该盆地分属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程度差别大,再分析研究表明该盆地仍具有较大油气资源增长和勘探开发潜力。
关键词 费尔干纳盆地 油气资源潜力 再认识
下载PDF
费尔干纳盆地南缘巴特肯区块油气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超 杜江民 +3 位作者 于晓菲 陈昱兴 闫星旭 刘素彤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93-901,共9页
综合利用地质、地震、测井、实验分析等资料,研究费尔干纳盆地巴特肯地区的构造格局、构造演化、地层特征、油气藏类型、油气分布情况,评价其油气资源潜力。结果表明,该区在新近系前发育两条稳定的断裂,进入新近系后断裂活动强烈,发育... 综合利用地质、地震、测井、实验分析等资料,研究费尔干纳盆地巴特肯地区的构造格局、构造演化、地层特征、油气藏类型、油气分布情况,评价其油气资源潜力。结果表明,该区在新近系前发育两条稳定的断裂,进入新近系后断裂活动强烈,发育一系列伴生断层,最终形成现今南北两隆起背斜、中间一平台的构造格局;研究区主要发育4套油气组合,侏罗系一套,白垩系三套,油气藏类型包括带油环或不带油环的凝析气藏和油藏。研究后认为,研究区石油剩余可采储量有限,而天然气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干纳盆地 巴特肯区块 构造演化 油气分布
下载PDF
费尔干纳盆地深井高密度钻井液技术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卫国 艾贵成 +2 位作者 王宏智 梁志印 乔国文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0年第9期39-41,45,共4页
为解决费尔干纳盆地深井高密度钻井液技术难题,通过对地质情况、已钻井情况的调研,对钻井难点进行了分析,制定了两性离子氯化钾聚磺钻井液技术方案,并在吉达3井实施。介绍了吉达3井钻井液体系、配方、性能参数及关键工艺技术、存在的问... 为解决费尔干纳盆地深井高密度钻井液技术难题,通过对地质情况、已钻井情况的调研,对钻井难点进行了分析,制定了两性离子氯化钾聚磺钻井液技术方案,并在吉达3井实施。介绍了吉达3井钻井液体系、配方、性能参数及关键工艺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研究方向,为深井高密度钻井液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干纳盆地 高密度 两性离子 聚磺钻井液
下载PDF
中亚地区费尔干纳盆地构造及其演化特征 被引量:9
15
作者 朱毅秀 刘洛夫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5年第2期92-94,共3页
本文对中亚地区费尔干纳盆地的构造及其演化特征进行详细研究。盆地以断裂为界,可分为北部俯冲断阶带,中央坳陷带和南部台阶带等三大构造单元,每个构造单元又细分为若干个次级构造单元。盖层构造的形成与古生界褶皱基底断裂密切相关。... 本文对中亚地区费尔干纳盆地的构造及其演化特征进行详细研究。盆地以断裂为界,可分为北部俯冲断阶带,中央坳陷带和南部台阶带等三大构造单元,每个构造单元又细分为若干个次级构造单元。盖层构造的形成与古生界褶皱基底断裂密切相关。盆地经历了五个演化阶段,其中三个主要的阶段形成了盆地的构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干纳盆地 演化特征 构造特征 逆断层 含油气盆地
下载PDF
费尔干纳的伊斯兰极端主义:产生的原因与可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靖 王鸣野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6期80-87,共8页
费尔干纳的伊斯兰极端主义是历史、地理、宗教文化、社会政治变迁、经济因素和国际影响综合作用的产物,已经成为中亚政治和社会中的重要组成因素。为防范其对中国相关地区的影响,一要和中亚国家取得共识,采取协同政策;二要警惕中亚某些... 费尔干纳的伊斯兰极端主义是历史、地理、宗教文化、社会政治变迁、经济因素和国际影响综合作用的产物,已经成为中亚政治和社会中的重要组成因素。为防范其对中国相关地区的影响,一要和中亚国家取得共识,采取协同政策;二要警惕中亚某些国家对极端主义采取绥靖政策;三要注意有些势力祸水东引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干纳 伊斯兰极端主义 绥靖政策
下载PDF
多元文化对新疆舞蹈的影响--以维吾尔族“喀什赛乃姆”和乌孜别克族“费尔干纳”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古丽米娜·麦麦提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7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文章通过研究多元文化对新疆舞蹈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增进民族间的了解,促进民族感情交融,实现文化多元一体;另一方面有利于舞者对民族舞的学习和更深层次的探究,在保护和传承中充分发挥多元文化的作用。
关键词 多元文化 维吾尔族 喀什赛乃姆 乌孜别克族 费尔干纳
下载PDF
费尔干纳盆地IWRM示范试验阶段结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立信 《水利水电快报》 2009年第3期6-9,共4页
简要介绍了费尔干纳盆地水资源一体化管理示范试验第3阶段的试验结果,主要分为3个方面:①按照水文地理边界原则重建新立试验渠道的管理机构,完善和补充了水资源管理法规,改进和安装了水文测量设备,提高了用水效率;②把盆地内跨境小河流... 简要介绍了费尔干纳盆地水资源一体化管理示范试验第3阶段的试验结果,主要分为3个方面:①按照水文地理边界原则重建新立试验渠道的管理机构,完善和补充了水资源管理法规,改进和安装了水文测量设备,提高了用水效率;②把盆地内跨境小河流的水资源管理列入示范试验范围,并开展了一系列工作;③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3国分别成立了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国家协调和支持小组,在推广示范试验成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 一体化 示范区 试验成果 费尔干纳盆地
下载PDF
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灌溉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19
作者 张学珍 刘欣睿 +1 位作者 严建武 丁娜娜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9-834,共16页
中亚地处干旱气候区,农业生产高度依赖灌溉,然而灌溉对当地气候影响的认识还较为薄弱。为此,针对多雨(2009年)、少雨(2008年)及正常(2007年)年景下中亚典型农业区—费尔干纳盆地暖季(5-9月)的气候,利用嵌入灌溉过程参数化方案并更新土... 中亚地处干旱气候区,农业生产高度依赖灌溉,然而灌溉对当地气候影响的认识还较为薄弱。为此,针对多雨(2009年)、少雨(2008年)及正常(2007年)年景下中亚典型农业区—费尔干纳盆地暖季(5-9月)的气候,利用嵌入灌溉过程参数化方案并更新土壤参数的WRF模式,分别进行了考虑灌溉过程(称为IRRG试验)与不考虑灌溉过程(称为NATU试验)的模拟试验,并通过对比IRRG与NATU试验之差揭示了灌溉对区域气候的影响。研究发现:(1)灌溉致使暖季地面潜热增加(79.2 W/m^(2))、感热减少(-61.3 W/m^(2)),日均气温降低1.7℃,空气比湿升高2 g/kg(约为NATU的36%),因5-6月为雨季,7-8月为旱季,故7-8月的灌溉量大,冷湿效应略强于5-6月;(2)冷湿效应主要出现在灌溉区域,降温达2℃,增湿达2.4 g/kg,灌区外甚微,同时从地面到高层大气,冷湿效应越来越弱,在约500 hPa(距地面约4000 m)以上冷湿效应消失;(3)在盆地中央平原地区,因灌溉而致空气湿度上升产生的潜在增雨效应与地面冷却产生的对流抑制作用相互抵消,灌溉与无灌溉情景下当地降水无显著差异;灌溉可导致盆地南、北两侧山区降水增加(约0.6 mm/d);(4)不同年景之间灌溉量差异主要出现在5-6月,少雨年比多雨年灌溉量多20 mm/月,日均气温降幅偏大0.3℃,空气比湿增幅偏大0.5 g/kg,但山区降水增幅偏小0.6 m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干纳盆地 农田灌溉 气候效应
下载PDF
费尔干纳盆地北缘Mayly-Szi地区铀矿成因新认识:新生代大规模油气逸散与铀成矿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凤彬 陈正乐 +8 位作者 韩淑琴 王宗秀 张凯逊 肖伟峰 Nurgazy Takenov Zailabidin Halilov 李春麟 余心起 刘秀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0-811,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中亚地区一直以来就是世界铀矿特别是砂岩型铀矿的重要产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我国北方地区砂岩型铀矿的开发,中亚地区砂岩型铀矿的研究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总结中亚地区砂岩型铀矿赋存特征、... 1研究目的(Objective)中亚地区一直以来就是世界铀矿特别是砂岩型铀矿的重要产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我国北方地区砂岩型铀矿的开发,中亚地区砂岩型铀矿的研究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总结中亚地区砂岩型铀矿赋存特征、成因机制和开发经验,对于我国毗邻区和类似矿床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费尔干纳盆地分属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三个国家,具有丰富的油气、煤炭和铀矿等能源资源。本次研究在费尔干纳盆地北缘Mayly-Szi地区的铀矿区发现了大量油气逸散现象并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区域铀矿床成因和与我国西北地区相关盆地及铀矿对比研究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干纳盆地 砂岩型铀矿 成因机制 铀成矿 油气 逸散 北缘 新生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