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济公小说的演变 被引量:4
1
作者 许尚枢 《东南文化》 CSSCI 1994年第2期270-273,共4页
道济(1130—1209),俗姓李,天台永宁村人。一生以诗酒为伴,佯作颠狂,扶困济危,好打不平,民间尊之为“济公活佛”,实乃禅宗杨歧派的得道高僧。随着电视剧的演播、其声闻远及大洋彼岸。 历代民间文艺家以陶真、小说和戏剧为手段。
关键词 济公 小说和戏剧 章回小说 神怪小说 语录 说话人 打不平 济公形象 佛教讲唱 瓦舍伎艺
下载PDF
曲的词化与词的曲化——论宋代文人俗词
2
作者 郭立刚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7-10,共4页
宋代文人俗词的兴起与发展和市井俗曲密切相关 ,曲的词化与词的曲化充分反映了二者之间的亲密关系。词人或者就市井流行音乐填词 ,或者模仿市井俗曲的语言和情调进行创作 ,虽然词的语言和情趣都有悖于正统意识观念 ,但却体现出一种雅词... 宋代文人俗词的兴起与发展和市井俗曲密切相关 ,曲的词化与词的曲化充分反映了二者之间的亲密关系。词人或者就市井流行音乐填词 ,或者模仿市井俗曲的语言和情调进行创作 ,虽然词的语言和情趣都有悖于正统意识观念 ,但却体现出一种雅词所不具备的审美特色———俗中带雅。这种现象受到浓厚的市井俗文化氛围与词人“游戏为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化 曲化 瓦舍伎艺 游戏为词
下载PDF
十七字诗和说诨话 被引量:2
3
作者 于天池 郑秀琴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9-84,共6页
十七字诗和说诨话是中国文化史上的讽刺性文体和文艺形式,前人鲜有论述。本文从文体发生学的角度,结合宋元瓦舍伎艺演出,探讨了十七字诗和说诨话产生的背景,钩稽其艺术形态和特点,爬梳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沉浮,并进一步说明了其不被中国... 十七字诗和说诨话是中国文化史上的讽刺性文体和文艺形式,前人鲜有论述。本文从文体发生学的角度,结合宋元瓦舍伎艺演出,探讨了十七字诗和说诨话产生的背景,钩稽其艺术形态和特点,爬梳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沉浮,并进一步说明了其不被中国主流文坛接纳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字诗 说诨话 讽刺诗 宋元瓦舍伎艺
原文传递
叫卖市声之祖──敦煌遗书中的店铺叫卖口号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正宇 《寻根》 1997年第4期37-38,共2页
叫卖市声之祖敦煌遗书中的店铺叫卖口号□李正宇《左传》昭公三年(前539)晏子对齐景公已有“小人近市”之语;孔子倡言“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又曰“小人喻于利”;《汉书·食货志》载“法律贱商人”。... 叫卖市声之祖敦煌遗书中的店铺叫卖口号□李正宇《左传》昭公三年(前539)晏子对齐景公已有“小人近市”之语;孔子倡言“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又曰“小人喻于利”;《汉书·食货志》载“法律贱商人”。在士人心目中深深种下了轻商观念,对商贾货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遗书 市声 《事物纪原》 瓦舍伎艺 店铺 安石榴 中国传统食品 《本草纲目》 敦煌话本 古代典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