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草总黄酮对艰难梭菌的体内外抗菌作用研究
1
作者 孙剑峰 任丽蓉 +1 位作者 黄博 刘希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1-66,共6页
考察甘草总黄酮对艰难梭菌的抑菌活性及其抗菌机制,为艰难梭菌感染(CDI)的防治和甘草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计数法测定了甘草总黄酮对艰难梭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生长曲线和杀菌曲线。通过扫描... 考察甘草总黄酮对艰难梭菌的抑菌活性及其抗菌机制,为艰难梭菌感染(CDI)的防治和甘草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计数法测定了甘草总黄酮对艰难梭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生长曲线和杀菌曲线。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碘化丙啶(PI)摄取试验、胞外蛋白和ATP含量的测定,检测了甘草总黄酮对细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建立了小鼠CDI模型,以体重变化和存活率为指标,评价了甘草总黄酮的体内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甘草总黄酮对艰难梭菌的MIC和MBC分别为12.5μg/mL和25μg/mL,具有快速杀菌的特征。甘草总黄酮可显著破坏细菌细胞膜,导致ATP和蛋白等胞内物质的泄露,使细菌形态发生显著改变,进而导致菌体死亡。甘草总黄酮可显著缓解CDI小鼠的体重下降,7 d存活率为100%,疗效与万古霉素相当。甘草总黄酮具有显著的体内外抗艰难梭菌活性,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是其可能的抗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 甘草 抗菌作用 细胞膜
下载PDF
甘草总黄酮对慢性浅表性胃炎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2
2
作者 林晓春 陈育尧 +2 位作者 白殊同 郑君 佟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9-304,共6页
目的研究甘草总黄酮对慢性浅表性胃炎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相关药理机制。方法采用0.02%氨水合并饥饱失常刺激制备大鼠慢性浅表性胃炎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动物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维酶素对照组及甘草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 目的研究甘草总黄酮对慢性浅表性胃炎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相关药理机制。方法采用0.02%氨水合并饥饱失常刺激制备大鼠慢性浅表性胃炎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动物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维酶素对照组及甘草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30 d。采用HE染色观察胃组织病理学变化;阿利新蓝-糖蛋白结合法(AB-PAS)染色,检测胃粘膜上皮细胞粘蛋白合成、分泌功能;ELISA法测定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胃体部、幽门部微循环血流量评价胃微循环状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浅表性胃炎模型组大鼠胃黏膜损伤率、胃组织病理学评分、粘蛋白含量显著改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试药组血清PGE2水平显著升高,上皮细胞粘蛋白指数及酸性粘蛋白指数提高,上皮细胞粘蛋白分泌功能增强和黏膜屏障完整性得到恢复,大鼠胃黏膜损伤率显著下降。同时,胃微循环血流量改善。结论甘草总黄酮抑制慢性浅表性胃炎大鼠胃粘膜损伤,保护和修复损伤的粘膜组织,这种作用与提高PGE2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慢性浅表性胃炎 胃粘膜
下载PDF
甘草总黄酮抑制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腺体萎缩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4
3
作者 郑君 林晓春 +2 位作者 陈育尧 白殊同 佟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甘草总黄酮抑制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黏膜腺体萎缩及相关作用机制,评价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去氧胆酸钠溶液自由饮用,同时配合酒精灌服刺激的多因素方法诱导CAG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将动物随机分为模型对照... 目的探讨甘草总黄酮抑制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黏膜腺体萎缩及相关作用机制,评价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去氧胆酸钠溶液自由饮用,同时配合酒精灌服刺激的多因素方法诱导CAG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将动物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维酶素对照组、甘草总黄酮高、低剂量组,药物组分别连续灌胃给药30 d后,HE染色观察胃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大鼠胃液分泌量、ELISA检测胃蛋白酶活性及血清中GAS、IL-1β、IL-6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胃黏膜萎缩率、胃组织病理评分明显改变,胃液分泌量、胃蛋白酶活性、血清胃泌素含量明显下降(P<0.01);血清IL-1β、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甘草总黄酮给药30 d后,甘草总黄酮高、低剂量组大鼠胃液分泌量、胃蛋白酶活性以及血清GAS明显升高(P<0.05);胃黏膜萎缩率、胃组织病理评分、血清IL-1β、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甘草总黄酮能够有效抑制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损伤,促进胃分泌功能,提高胃泌素水平及胃蛋白酶活性以增强胃黏膜的防御功能,同时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少黏膜炎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慢性萎缩性胃炎 腺体萎缩 胃蛋白酶 活性 胃泌素 促炎因子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甘草总黄酮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应雪 陈文 +4 位作者 江发寿 景富春 樊莲莲 郑丽丽 祝世发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355-1357,共3页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甘草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比较D101、Hz-806、AB-83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甘草总黄酮的静态解吸率,然后通过对甘草醇提取液上的大孔吸附树脂柱,以不同浓度乙醇依次洗脱,并考察洗脱液中甘草总黄酮的含量、固...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甘草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比较D101、Hz-806、AB-83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甘草总黄酮的静态解吸率,然后通过对甘草醇提取液上的大孔吸附树脂柱,以不同浓度乙醇依次洗脱,并考察洗脱液中甘草总黄酮的含量、固形物重量和纯度。结果:AB-8型解吸率最好,具体工艺参数为上样速度3ml/min、药液浓度1.5mg/ml、pH值5,及80%乙醇为洗脱剂。结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能有效分离纯化甘草总黄酮,纯度大于50%并,符合中药有效部位研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大孔吸附树脂 分离 纯化
下载PDF
甘草总黄酮清除羟自由基作用的体外实验探讨 被引量:28
5
作者 吴碧华 龙存国 +3 位作者 王晓明 李秋茹 郑霞清 胡常林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3-5,共3页
甘草总黄酮对Fenton反应生成的·OH具有较强的直接清除作用 ,该作用明显优于甘露醇 ,其清除·OH的IC50 是甘露醇的 1/2 5 5 ,其抑制·OH生成的IC50 是甘露醇的 1/139。结果提示了甘草总黄酮有可能作为一种新的天然抗氧化剂。
关键词 甘草 羟自由基 抗氧化剂 中药 体外实验
下载PDF
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对悬浮培养的胀果甘草细胞合成甘草总黄酮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英 郑辉 +2 位作者 何峰 季家兴 余龙江 《云南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6-592,共7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对胀果甘草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和黄酮合成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其影响甘草黄酮合成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浓度(10~200μmol/L)的茉莉酸甲酯对胀果甘草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但是能够促进甘草总黄酮产量的...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对胀果甘草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和黄酮合成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其影响甘草黄酮合成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浓度(10~200μmol/L)的茉莉酸甲酯对胀果甘草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但是能够促进甘草总黄酮产量的增加。此外,茉莉酸甲酯的添加导致细胞中过氧化氢含量升高,引起细胞中苯丙氨酸裂解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增强和丙二醛含量升高,说明茉莉酸甲酯能够引起细胞产生防御反应,并提高防御反应的关键酶的活性,同时细胞膜在一定程度上仍发生过氧化,但最终促进了甘草总黄酮的合成,其最大产量达到对照的3.3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 胀果甘草 悬浮培养 甘草 防御反应
下载PDF
甘草总黄酮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赵世元 王乃平 +1 位作者 钟振国 农志新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5-237,共3页
目的:观察甘草总黄酮是否能诱导人肝癌细胞株BEL-7404凋亡,探其作为肿瘤化学预防药物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BEL-7404,并用MTT法检测甘草总黄酮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目的:观察甘草总黄酮是否能诱导人肝癌细胞株BEL-7404凋亡,探其作为肿瘤化学预防药物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BEL-7404,并用MTT法检测甘草总黄酮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图谱的变化。结果:甘草总黄酮能显著地抑制人肝癌细胞株的生长,并且具有时间和计量的依赖性,发生作用后细胞生长有明显的凋亡特征性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出现亚G1峰及DNA电泳呈梯形条带等。结论:甘草总黄酮具有抗增殖和诱导人肝癌细胞株BEL-7404发生凋亡的作用,并可导致细胞周期停滞于G1/M期,具有潜在的抗肿瘤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肝癌细胞 凋亡
下载PDF
甘草总黄酮对皮肤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康金森 程路峰 +2 位作者 杨建 陶义存 胡坚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2期34-35,共2页
目的观察甘草总黄酮在延缓皮肤衰老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雌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A、B、C、D、E组,各12只。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1次/d,B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120mg/kg、1次/d,A、B组同时分别给予等容积... 目的观察甘草总黄酮在延缓皮肤衰老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雌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A、B、C、D、E组,各12只。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1次/d,B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120mg/kg、1次/d,A、B组同时分别给予等容积蒸馏水灌胃(1次/d);C、D、E组分别给予甘草总黄酮0.5、0.75、1.5 g/kg灌胃(1次/d),同时腹腔注射D-半乳糖120 mg/kg、1次/d;以上处理共42 d。之后检测各组实验鼠肝脏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皮肤组织中的SOD、MDA、羟脯氨酸、脂褐质,并观察免疫器官的质量变化。结果与A组相比,B组小鼠肝脏组织中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P均<0.05),MDA含量增加(P均<0.05);与B组相比,C、D、E组小鼠肝脏组织中SOD活性升高(P均<0.05),D、E组MDA含量降低、GSH-Px活性升高(P均<0.05)。与A组相比,B组小鼠皮肤组织中SOD活性下降、羟脯氨酸含量降低(P均<0.05),而MDA和脂褐质的含量明显增加(P均<0.05);与B组相比,C、D、E组小鼠皮肤组织中SOD活性增强、羟脯氨酸含量升高(P均<0.05),MDA和脂褐质含量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甘草总黄酮具有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皮肤衰老 自由基 活性氧 抗氧化作用 D-半乳糖
下载PDF
甘草总黄酮止痒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康金森 程路峰 +2 位作者 杨建 陶义存 胡坚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951-2953,共3页
目的研究甘草总黄酮的止痒作用,初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将其开发为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提供一定的药理学依据。方法采用右旋糖酐所致的小鼠皮肤瘙痒模型和4-氨基吡啶(4-AP)诱发的小鼠瘙痒模型,观察甘草总黄酮对两种皮肤瘙痒模型的影响... 目的研究甘草总黄酮的止痒作用,初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将其开发为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提供一定的药理学依据。方法采用右旋糖酐所致的小鼠皮肤瘙痒模型和4-氨基吡啶(4-AP)诱发的小鼠瘙痒模型,观察甘草总黄酮对两种皮肤瘙痒模型的影响。另分别在不同模型中观察其对皮肤组胺含量、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肥大细胞脱颗粒、迟发型超敏反应等的影响,综合评价甘草总黄酮的止痒作用。结果甘草总黄酮对药物所诱发的小鼠皮肤瘙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抑制4-AP所诱发的小鼠皮肤组胺释放;对抗组胺所致的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对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和2,4-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的迟发型超敏反应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甘草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止痒作用,可能与抗组胺及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止痒 组胺 右旋糖酐 4-氨基吡啶(4-AP)
下载PDF
甘草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16
10
作者 孙萍 李艳 成玉怀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66-267,共2页
目的 :从甘草中提取总黄酮 ,并测定其含量。方法 :运用微波技术提取甘草总黄酮 ,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测得甘草中总黄酮含量为 1.72 1% ,平均回收率为 98.2 6% ,RSD=0 .62 % ( n=6)。结论 :首次运用微波技术从甘草中提取出总... 目的 :从甘草中提取总黄酮 ,并测定其含量。方法 :运用微波技术提取甘草总黄酮 ,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测得甘草中总黄酮含量为 1.72 1% ,平均回收率为 98.2 6% ,RSD=0 .62 % ( n=6)。结论 :首次运用微波技术从甘草中提取出总黄酮 ,反应速度加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技术 甘草 提取 比色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甘草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石忠峰 李茹柳 陈蔚文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研究甘草总黄酮提取分离工艺和分析方法。方法比较3种提取方法——超声波提取法、加热回流法和冷浸法对甘草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树脂吸附法精制甘草总黄酮并考察不同参数对提取得率和纯度的影响;采用柚皮苷直接扫描法对甘草... 目的研究甘草总黄酮提取分离工艺和分析方法。方法比较3种提取方法——超声波提取法、加热回流法和冷浸法对甘草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树脂吸附法精制甘草总黄酮并考察不同参数对提取得率和纯度的影响;采用柚皮苷直接扫描法对甘草总黄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超声波提取法、加热回流法和冷浸法甘草总黄酮提取率分别为5.46%、6.12%和5.04%,以加热回流法提取效果最好。树脂吸附甘草黄酮类成分主要集中在40%~60%乙醇洗脱部位。结论3种方法中以加热回流法提取甘草黄酮效果最好,树脂精制工艺考虑为纯水洗脱树脂后继以80%乙醇洗脱黄酮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提取分离 工艺考察
下载PDF
甘草总黄酮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赵世元 农智新 +1 位作者 钟振国 王乃平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10期1496-1499,共4页
目的探讨甘草总黄酮体内抗肿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S180小鼠肉瘤,观察甘草总黄酮对S180小鼠肉瘤抑瘤率,肿瘤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从肿瘤组织提取的DNA并做琼脂糖凝胶电泳,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内Bcl-2和Ba... 目的探讨甘草总黄酮体内抗肿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S180小鼠肉瘤,观察甘草总黄酮对S180小鼠肉瘤抑瘤率,肿瘤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从肿瘤组织提取的DNA并做琼脂糖凝胶电泳,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内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甘草总黄酮各组能显著抑制S180小鼠肉瘤生长,肿瘤组织HE染色观察,部分肿瘤细胞体积较小,细胞核浓染。肿瘤组织的DNA电泳带呈明显的梯状条带;免疫组化显示小鼠肿瘤组织内的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而Bax蛋白的表达上调。结论甘草总黄酮体内有明显的抑瘤作用,抑瘤机制可能与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影响肿瘤细胞内相关凋亡蛋白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体内抑瘤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含甘草总黄酮效应组分微丸的制备及性质考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丽华 冯怡 +3 位作者 徐德生 李俊松 张梁 汪益涵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4-438,共5页
目的: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含甘草总黄酮效应组分微丸,采用Eudragit RS 100为包衣材料,制备含甘草总黄酮效应组分缓释微丸。方法:采用M in i G latt流化床底喷包衣法制备包衣微丸,对其包衣工艺及处方进行单因素考察,评价微丸的粉体学性质... 目的: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含甘草总黄酮效应组分微丸,采用Eudragit RS 100为包衣材料,制备含甘草总黄酮效应组分缓释微丸。方法:采用M in i G latt流化床底喷包衣法制备包衣微丸,对其包衣工艺及处方进行单因素考察,评价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和体外释放行为。结果:当聚合物包衣增重6%,增塑剂用量为10%时,药物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体外释放曲线符合Peppas和H iguch i方程。结论:制备的含甘草总黄酮效应组分微丸具备较理想的缓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效应组分 EudragitRS100 微丸 释放度
下载PDF
甘草总黄酮体内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赵世元 农智新 钟振国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9期1348-1350,共3页
目的观察甘草总黄酮体内抗肿瘤作用,为甘草总黄酮治疗肿瘤指导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S180小鼠肉瘤和H22肝癌腹水瘤模型,观察甘草总黄酮对S180小鼠肉瘤抑瘤率和对其胸腺和脾脏重量的影响;观察甘草总黄酮对H22肝癌腹水瘤生命延... 目的观察甘草总黄酮体内抗肿瘤作用,为甘草总黄酮治疗肿瘤指导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S180小鼠肉瘤和H22肝癌腹水瘤模型,观察甘草总黄酮对S180小鼠肉瘤抑瘤率和对其胸腺和脾脏重量的影响;观察甘草总黄酮对H22肝癌腹水瘤生命延长率的影响。结果甘草总黄酮能抑制小鼠体内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能显著提高H22腹水瘤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并且能增加肉瘤小鼠的胸腺指数,降低S180小鼠肉瘤的脾指数。结论甘草总黄酮能抑制体内肿瘤生长,其抑瘤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小鼠的免疫系统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体内抑瘤 胸腺指数 脾指数
下载PDF
亚临界水萃取甘草残渣共提取甘草总黄酮及低聚糖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昊 杨玉 +5 位作者 王悦庆 姜岷 余颜辉 董维亮 储震宇 周俊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31,共7页
以甘草残渣为原料,开展亚临界水萃取(SWE)甘草总黄酮及低聚糖的研究。由木质纤维素含量的测定及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结果表明:在亚临界水萃取甘草总黄酮过程中,甘草残渣中的木质纤维素存在溶出现象,且以半纤维素为主,并伴随低聚糖... 以甘草残渣为原料,开展亚临界水萃取(SWE)甘草总黄酮及低聚糖的研究。由木质纤维素含量的测定及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结果表明:在亚临界水萃取甘草总黄酮过程中,甘草残渣中的木质纤维素存在溶出现象,且以半纤维素为主,并伴随低聚糖的生成;升高温度可促进木质纤维素解聚,从而提高甘草总黄酮和低聚糖的提取率,但长时间高温萃取会造成甘草总黄酮的降解和低聚糖的分解,并加速了木质素的溶出,对提取形成阻碍。通过正交设计优化的萃取条件为甘草残渣粒径250~425μm、液固比15 mL/g、185℃萃取135 min。在此萃取条件下,甘草总黄酮提取率为2.81%,低聚糖提取率为9.6%(其中81.3%为低聚木糖)。该研究表明亚临界水萃取可实现甘草总黄酮与低聚糖的共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残渣 亚临界水萃取 甘草 低聚糖 木质纤维素
下载PDF
甘草总黄酮微丸溶出度的考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丽华 徐德生 +1 位作者 冯怡 陈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758-1761,共4页
目的:建立甘草总黄酮微丸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C,采用桨法测定,以1.0%十二烷基硫酸钠的pH6.8磷酸盐缓冲溶液为溶出介质,转速为100r.min-1,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以甘草苷为对照品计算累积溶出率,45... 目的:建立甘草总黄酮微丸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C,采用桨法测定,以1.0%十二烷基硫酸钠的pH6.8磷酸盐缓冲溶液为溶出介质,转速为100r.min-1,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以甘草苷为对照品计算累积溶出率,45min时均大于75%,在4.07~24.42μg的范围内,浓度与其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61%,RSD为0.95%。结论:经过溶出条件的系统筛选后所建立的方法稳定,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微丸 溶出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 甘草
下载PDF
甘草总黄酮对脑缺血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许可 吴碧华 +1 位作者 江承平 胡长林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研究甘草总黄酮对大鼠局灶脑缺血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右侧中动脉(MCA)缺血再灌注模型,并用三种不同剂量的甘草总黄酮灌服。测定缺血2小时再灌注24小时时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血清和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血清神经元... 目的研究甘草总黄酮对大鼠局灶脑缺血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右侧中动脉(MCA)缺血再灌注模型,并用三种不同剂量的甘草总黄酮灌服。测定缺血2小时再灌注24小时时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血清和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及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甘草总黄酮能促进大鼠MCA缺血再灌注24小时后神经功能恢复,减轻脑水肿,减少神经元脱失,能明显降低血清、脑组织中NO含量,能显著降低血清NSE。结论甘草总黄酮能减轻缺血性脑损害,保护脑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脑缺血再灌注 一氧化氮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超滤膜技术用于甘草总黄酮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芸芸 刘利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6-649,共4页
本实验采用5%的乙醇溶液进行提取,以膜通量为评价指标,讨论了不同条件下膜通量的变化,确定了最优的纯化工艺,操作压力为0.6 Mp,操作温度25~30℃,操作时间30 min,提取液浓度在原浓度的基础上稀释3倍,膜过滤后总黄酮含量明显增大。
关键词 超滤膜 纯化 甘草
下载PDF
XDA-1大孔吸附树脂对甘草酸及甘草总黄酮的吸附分离 被引量:16
19
作者 傅博强 刘劼 +1 位作者 王小如 黎先春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4年第B12期45-50,共6页
本文在比较了四种大孔树脂对甘草酸和甘草总黄酮静态分离性能的基础上,筛选出大孔树脂XDA-1,对它的动态吸附分离条件如上样液浓度、洗脱溶剂及洗脱流速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树脂XDA-1对甘草总黄酮和甘草酸的吸附量大,易于洗脱... 本文在比较了四种大孔树脂对甘草酸和甘草总黄酮静态分离性能的基础上,筛选出大孔树脂XDA-1,对它的动态吸附分离条件如上样液浓度、洗脱溶剂及洗脱流速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树脂XDA-1对甘草总黄酮和甘草酸的吸附量大,易于洗脱,分离效果好,最终的黄酮收集液中不含甘草酸。本实验的优化条件为:上样液pH=5,甘草酸浓度为1.5 mg/mL,总黄酮浓度为0.75 mg/mL,上样流速为3 BV/h;洗脱液采用1.5 BV/h 45%的乙醇为最佳。再用含1%NaOH的80%乙醇以1.5 BV/h流速洗脱,得到甘草酸。总黄酮的收率为69.7%,甘草酸收率为52%,纯度为6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甘草 BV 大孔树脂 大孔吸附树脂 乙醇 洗脱液 收率 吸附分离 动态吸附
下载PDF
甘草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金梅 李文华 +1 位作者 张雨 邓旭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29期54-57,共4页
为了研究甘草总黄酮对金葡菌的抗菌活性以及亚抑菌浓度的甘草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分泌的影响。首先,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甘草总黄酮对6株金葡菌标准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其次,采用溶血试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以及荧光定... 为了研究甘草总黄酮对金葡菌的抗菌活性以及亚抑菌浓度的甘草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分泌的影响。首先,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甘草总黄酮对6株金葡菌标准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其次,采用溶血试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以及荧光定量PCR试验分别在表型功能、蛋白表达和基因转录3个层次确证了其对α-溶血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草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金葡菌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范围为4~16μg/mL,而亚抑菌浓度的甘草总黄酮能浓度依赖性地降低金葡菌α-溶血素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甘草 α-溶血素 亚抑菌浓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