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昭苏县双低甘蓝型春油菜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1
作者 李国志 赵卫芳 侍丽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0030-0033,共4页
本研究论文详细考察了昭苏县特有的低蛋白低硫甘蓝型春油菜的高效栽培实践。本研究通过对播种期限、密集种植的合理性以及施肥策略等决定性因素的深刻分析,揭示了实现油菜高产的根本机理。研究进一步评估了作物品种选择对于油菜的适应... 本研究论文详细考察了昭苏县特有的低蛋白低硫甘蓝型春油菜的高效栽培实践。本研究通过对播种期限、密集种植的合理性以及施肥策略等决定性因素的深刻分析,揭示了实现油菜高产的根本机理。研究进一步评估了作物品种选择对于油菜的适应性及其产量的直接影响。研究表明,通过栽培模式的精准优化,可以显著增进油菜产量,为昭苏县的农业进步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该文的贡献在于,它不仅拓展了油菜栽培的理论知识,而且对于具有相似生态环境的区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栽培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甘蓝型春油菜 高产栽培 栽培模式
下载PDF
利用半冬性甘蓝型油菜扩大甘蓝型春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间遗传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柳海东 姚艳梅 +1 位作者 徐亮 杜德志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7-83,共7页
以2个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系)、2个春性甘蓝型恢复系、2个春性甘蓝型不育系以及16个由2个春性恢复系与2个半冬性品种杂交选育的新春性甘蓝型恢复系为材料。利用SSR、SRAP、AFLP 3种标记对这些材料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同时对新恢复系... 以2个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系)、2个春性甘蓝型恢复系、2个春性甘蓝型不育系以及16个由2个春性恢复系与2个半冬性品种杂交选育的新春性甘蓝型恢复系为材料。利用SSR、SRAP、AFLP 3种标记对这些材料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同时对新恢复系和相应的亲本恢复系与2个春性不育系间的遗传差异进行比较。3种标记的综合聚类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为0.583处将22份材料分成4类,春性亲本恢复系Ag-5和Qu、2份两春性不育系聚为第Ⅰ类;8份新春性恢复系聚为第Ⅱ类;半冬性亲本LB和5份新春性恢复系聚为第Ⅲ类中;第Ⅳ类包括半冬性亲本305和3份新春性恢复系。16份新恢复系中931-935与2份不育系的遗传距离均小于其亲本恢复系Ag-5与2份不育系的遗传距离,帐23与不育系Ⅰ的遗传距离小于其亲本恢复系Ag-5与不育系Ⅰ的遗传距离,而其余14份新恢复系与2份不育系的遗传距离均大于其相应春性亲本恢复系与2份不育系的遗传距离,说明向春性恢复系中导入半冬性品种遗传成份能有效扩大恢复系与不育系间的遗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恢复系 遗传距离 SSR SRAP AFLP
下载PDF
甘蓝型春油菜对磷素吸收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文英 陈占全 李月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3180-13182,共3页
[目的]探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油菜主产区甘蓝型春油菜对磷素吸收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互助县台子乡进行不同施肥处理对春油菜磷素吸收的动态研究。[结果]油菜从苗期到成熟期其根系和茎秆全磷含量均表现为下降的趋势... [目的]探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油菜主产区甘蓝型春油菜对磷素吸收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互助县台子乡进行不同施肥处理对春油菜磷素吸收的动态研究。[结果]油菜从苗期到成熟期其根系和茎秆全磷含量均表现为下降的趋势,而叶片中全磷含量变幅较小。对籽粒、茎秆、角壳和根系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进行测定,籽粒中含量均高于茎秆、角壳和根系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且含量全钾>全氮>全磷。苗期土壤中的速效磷含量在整个生育期中最高,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土壤中的速效磷均呈下降趋势。OPT+1/2P处理和推荐施肥OPT处理的速效磷含量均高于OPT-P、OPT-1/2P和OPT-1/4P。[结论]为青海省油菜主产区合理使用磷肥,提高磷肥利用率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磷素 吸收 动态研究
下载PDF
甘蓝型春油菜在西藏不同生态区性状差异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袁玉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1期7-14,共8页
【目的】研究甘蓝型春油菜在西藏不同海拔生态区的适应性,以期获得影响春油菜生长发育的主要影响气候因子。【方法】以3份春油菜品种为试材,分别种植于5个不同海拔试点(堆龙县、贡嘎县、白朗县、扎囊县、拉萨市),测定春油菜农艺及主要... 【目的】研究甘蓝型春油菜在西藏不同海拔生态区的适应性,以期获得影响春油菜生长发育的主要影响气候因子。【方法】以3份春油菜品种为试材,分别种植于5个不同海拔试点(堆龙县、贡嘎县、白朗县、扎囊县、拉萨市),测定春油菜农艺及主要品质性状。【结果】春油菜在高海拔生态区种植后,出苗至抽薹期推迟8 d(藏油12);抽薹至初花时间推迟6 d(京华165);对单株角果数影响最大,单株角果数减少25个(大地95);每角粒数最大增加6.4个(京华165);千粒重增加1.01 g(藏油12号),含油量增加2.55%(藏油12号);硫苷增加15.30μmol/g(大地95);芥酸(藏油12号)升高5.00%。相关性分析显示,单株角果数、每果粒数与纬度、海拔、降雨量、极端高温呈显著正相关;每果粒数与平均蒸发量呈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极端低温、平均蒸发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纬度、极端高温呈显著负相关;含油量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与温度因子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硫苷与纬度、海拔、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芥酸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与极端高温则相反。【结论】生态因子对春油菜农艺及品质性状的影响不尽相同,总体上,随着海拔的升高,除角果性状外,春油菜农艺性状变差,含油量趋于优质,芥酸及硫苷趋于劣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甘蓝型春油菜 生态区 生态因子
下载PDF
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陇油13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6
5
作者 庞进平 王毅 +3 位作者 聂战声 董云 靳丰蔚 徐一涌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10期3-4,共2页
陇油13号是以不育系24A为母本,恢复系C6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甘蓝型春油菜三系杂交组合。在2011—2012年甘肃省春油菜区域试验和2013年生产试验中,表现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甘肃省春油菜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三系杂交种 陇油13号 选育
下载PDF
四川高原甘蓝型春油菜高效生产技术要点 被引量:4
6
作者 蒋俊 李浩杰 +4 位作者 张锦芳 崔成 柴靓 郑本川 蒋梁材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第7期20-22,共3页
近年来,四川省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地区”春油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由于长期存在品种选择不合理,习惯粗放管理,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等种植技术不规范的问题。为改变春油菜产量低、效益低的现状,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长期在... 近年来,四川省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地区”春油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由于长期存在品种选择不合理,习惯粗放管理,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等种植技术不规范的问题。为改变春油菜产量低、效益低的现状,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长期在川西高原地区开展高原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及配套技术研究,形成了“四川高原甘蓝型春油菜高效生产技术”。对进一步发挥高原地区油菜生产的区位和生态优势,促进四川高原春油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甘蓝型春油菜 优质 高产 宜机收 高效生产技术
下载PDF
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陇油10号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5
7
作者 靳丰蔚 庞进平 +2 位作者 董云 王毅 徐一涌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6期69-70,共2页
陇油10号(原代号L6)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自育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0A和恢复系C20配制的优质丰产、中早熟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2010年通过省级鉴定,2011年1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甘审油2011003)。该品种早... 陇油10号(原代号L6)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自育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0A和恢复系C20配制的优质丰产、中早熟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2010年通过省级鉴定,2011年1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甘审油2011003)。该品种早熟性好,生育期92-113 d,较对照品种陇油5号早熟3-5 d。株高126 cm左右,一次有效分枝数5-8个,单株角果数230个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种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品种审定委员会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优质丰产 对照品种
下载PDF
PEG模拟干旱胁迫西藏甘蓝型春油菜芽期根系特征及抗旱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袁玉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7期18-25,共8页
【目的】了解干旱胁迫对西藏甘蓝型春油菜根系形态的影响以及与抗旱性的关系,筛选抗旱性春油菜品种(系)。【方法】以石英砂为基质,采用15%(W/V)PEG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研究西藏甘蓝型春油菜芽期根系特征与抗旱性关系,筛选抗旱性春油菜品种(... 【目的】了解干旱胁迫对西藏甘蓝型春油菜根系形态的影响以及与抗旱性的关系,筛选抗旱性春油菜品种(系)。【方法】以石英砂为基质,采用15%(W/V)PEG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研究西藏甘蓝型春油菜芽期根系特征与抗旱性关系,筛选抗旱性春油菜品种(系)。【结果】干旱胁迫对西藏甘蓝型春油菜相对根重及相对根冠比影响较大,对根长影响最小;自育材料与中国内地引进品种材料抗旱性无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相对活力指数与相对侧根数(r2=0.443*)、相对根长(r2=0.555*)呈极显著正相关;对28份春油菜品种(系)聚类分析显示,在欧式距离11处可分为5类群,A类抗旱性最强,平均相对侧根数为69.14、平均相对根长为96.09%、平均相对根重为52.58%、平均相对根冠比为63.16%、平均相对活力指数为0.59。【结论】相对侧根数、相对根长及相对活力指数可以作为甘蓝型春油菜抗旱鉴定指标,其他指标可作为辅助。结合相对活力指数及聚类分析,筛选到3份材料(158106-2、164046-2、188013-1)抗旱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溶液 干旱胁迫 甘蓝型春油菜 芽期 抗旱性 根系 西藏
下载PDF
甘蓝型春油菜陇油杂2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毅 董云 靳丰蔚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第12期1-3,共3页
甘蓝型春油菜陇油杂2号是以自育不育系101A为母本,以C11为父本组配的三系杂交种。在2016—2017年甘肃省春油菜早熟组区域试验中,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3 262.35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7号增产7.56%。该品种生育期114 d左右,株高147.... 甘蓝型春油菜陇油杂2号是以自育不育系101A为母本,以C11为父本组配的三系杂交种。在2016—2017年甘肃省春油菜早熟组区域试验中,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3 262.35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7号增产7.56%。该品种生育期114 d左右,株高147.97 cm,有效分枝节位47.29 cm,千粒重3.56 g。蕾薹期长势强,整齐一致,抗倒伏,对菌核病和病毒病抗性较强。籽粒含油量为47.02%,芥酸含量为0.8 g/kg,硫苷含量为10.28μmol/g。适宜在甘肃省海拔2 400 m左右的春油菜产区及新疆、内蒙古等地无霜期短的类似生态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三系杂交种 陇油杂2号 高含油量 选育
下载PDF
优质丰产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L6选育 被引量:3
10
作者 庞进平 董云 +4 位作者 王毅 靳丰蔚 徐一涌 聂战声 王平生 《中国种业》 2011年第3期43-44,共2页
甘肃省油莱年种植面积近20万hm^2.总产达2.8万t左右,为甘肃省第一大油料作物。近年来,春油菜因其种植投资小、经济效益高等优势,得以迅速发展。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优质丰产 杂交种 选育 种植面积 油料作物 经济效益 甘肃省
下载PDF
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杂3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4
11
作者 靳丰蔚 董云 +3 位作者 王毅 刘婷婷 张晓文 徐一涌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10期8-10,共3页
春油菜新品种陇油杂3号以BN网3A(保持系BN网3B)为母本、CN20为父本组配杂交选育而成。在2018—2020年甘肃省春油菜区域试验中,3 a平均折合产量3459.65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减产0.97%,较对照品种青杂7号增产7.79%。陇油杂3号含油率4... 春油菜新品种陇油杂3号以BN网3A(保持系BN网3B)为母本、CN20为父本组配杂交选育而成。在2018—2020年甘肃省春油菜区域试验中,3 a平均折合产量3459.65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减产0.97%,较对照品种青杂7号增产7.79%。陇油杂3号含油率443.5 g/kg,硫苷含量28.26μmol/g,芥酸含量3.2 g/kg。生育期120 d,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适宜在甘肃省中南部、河西春油菜主产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杂交种 陇油杂3号 选育报告
下载PDF
双低优质甘蓝型春油菜陇油杂1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4
12
作者 靳丰蔚 董云 王毅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第10期1-3,共3页
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杂1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自育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402A(保持系2402B)为母本、恢复系C1为父本组配的三系杂交种。在2015—2016年甘肃省春油菜晚熟组区域试验中,2a 11点(次)平均折合产量3 817.50 k... 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杂1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自育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402A(保持系2402B)为母本、恢复系C1为父本组配的三系杂交种。在2015—2016年甘肃省春油菜晚熟组区域试验中,2a 11点(次)平均折合产量3 817.50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增产7.49%。陇油杂1号含油率44.57%、硫苷含量10.28 umol/g、芥酸含量0.12%。恢复率95%左右,生育期120 d。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适宜在甘肃省春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杂交种 陇油杂1号 双低 选育
下载PDF
甘蓝型春油菜平衡施肥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旭升 田种存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0期11-12,共2页
在互助县台子乡养分监测村进行了氮、磷、钾不同施用配比对春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处理(OPT)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比不施磷、钾肥分别增产8.9%、2.6%,不施氮肥可引起减产30.0%,平衡施肥能进一步提高油菜籽粒干物... 在互助县台子乡养分监测村进行了氮、磷、钾不同施用配比对春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处理(OPT)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比不施磷、钾肥分别增产8.9%、2.6%,不施氮肥可引起减产30.0%,平衡施肥能进一步提高油菜籽粒干物质重量,从而提高甘蓝型春油菜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平衡施肥 最佳处理 青海互助
下载PDF
甘蓝型春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及其在杂交种选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星晓蓉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5-9,共5页
以双低甘蓝型春油菜品系及其杂交F1为供体材料,对提高小孢子培养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形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花蕾大小在2.5~3.5mm时,80%以上小孢子处于单核晚期-双核早期,并且该时期的小孢子最易诱... 以双低甘蓝型春油菜品系及其杂交F1为供体材料,对提高小孢子培养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形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花蕾大小在2.5~3.5mm时,80%以上小孢子处于单核晚期-双核早期,并且该时期的小孢子最易诱导成胚;供体材料播种在恒定低温条件下更利于产胚;4℃低温处理30 d能显著提高胚状体的成苗率;B5固体培养基中琼脂质量浓度为12 g/L时,诱导成苗率最高。利用小孢子培养方法选育出了青杂6号和青杂7号的恢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小孢子培养 恢复系 杂交种
下载PDF
高海拔区甘蓝型春油菜青杂3号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樊海安 《甘肃农业科技》 2006年第10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青杂3号 高海拔区 栽培技术要点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白菜型油菜 品种产量 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PDF
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垦鉴油2号
16
作者 张辉 王翊 +1 位作者 王仁杰 景尚友 《现代化农业》 2006年第1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新品种 蛋白质饲料 人民生活 世界银行 食用油 缺口 食油
下载PDF
青海甘蓝型春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选育研究
17
作者 杜德志 刘青元 +6 位作者 王宁惠 李秀萍 安风云 王汉中 侯玉兰 马晓岗 赵洪朝 《青海农林科技》 1996年第3期1-5,共5页
利用我国长江中游的半冬性品种和杂种以及加拿大、欧洲的春性品种作为亲本材料进行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的选育研究,取得了如下进展:1.发现在青海的生态条件下大部分长江中游的半冬性品种可以回交转育出彻底不育的不育系,而来... 利用我国长江中游的半冬性品种和杂种以及加拿大、欧洲的春性品种作为亲本材料进行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的选育研究,取得了如下进展:1.发现在青海的生态条件下大部分长江中游的半冬性品种可以回交转育出彻底不育的不育系,而来自加拿大、欧洲的春性品种在回交转育不育系的过程中,随着回交代数的增加,大部分品种的回交组合出现微量花粉,表现半不育。2.发现春性不育系与半冬性恢复系组配的组合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比对照品种增产明显。3.已获得5个双低不育系(1个春性、4个半冬性)、9个双低恢复系(1个春性、8个半冬性)。4.1个双低杂种(331)今年将审定,另外,有4个新的双低杂种在1995年的品比中比对照增产25%以上。根据上述有关研究结果,提出今后青海波里马三系杂种的选育方法:利用双低的半冬性品种回交转育双低不育系,利用加拿大和欧洲的春性双低品种回交转育恢复系,用半冬性不育系与春性恢复系组配成杂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三系配套
下载PDF
高产优质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垦油1号的选育
18
作者 景尚友 张明龙 +2 位作者 李桂琴 王连荣 申建英 《现代化农业》 1997年第4期2-4,共3页
用雄性不育系陕2A与春性双低品种040杂交,连续回交5代,获得了不育性状稳定的不育系040A及保持系040B。用垦C1与双低品系S83-1603杂交,连续自交5代,并与不育系测交筛选出低并酸恢复系NK3。不育系040A与恢复系NK3配制的强化组合NKU-... 用雄性不育系陕2A与春性双低品种040杂交,连续回交5代,获得了不育性状稳定的不育系040A及保持系040B。用垦C1与双低品系S83-1603杂交,连续自交5代,并与不育系测交筛选出低并酸恢复系NK3。不育系040A与恢复系NK3配制的强化组合NKU-4具有丰产稳产、耐菌核病、低芥酸等特性,1991~1995年多点试验、示范结果,其平均产量2571km/hm2,平均比对照品种增产3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甘蓝型春油菜 杂交种 品种选育
下载PDF
7个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组合在秦王川灌区的表现
19
作者 靳丰蔚 庞进平 +1 位作者 王毅 徐一涌 《甘肃农业科技》 2011年第10期13-15,共3页
2010年在秦王川灌区对自育的7个甘蓝型春油菜杂交新组合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08春油27和07春油28丰产性好,折合产量分别为4 260、4 180 kg/hm2,较对照青杂2号分别增产5.35%、3.38%,生育期适中,恢复率高,综合表现良好,可在该地区推... 2010年在秦王川灌区对自育的7个甘蓝型春油菜杂交新组合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08春油27和07春油28丰产性好,折合产量分别为4 260、4 180 kg/hm2,较对照青杂2号分别增产5.35%、3.38%,生育期适中,恢复率高,综合表现良好,可在该地区推广种植。其余组合有待进一步试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杂交组合 表现 秦王川灌区
下载PDF
甘蓝型春油菜磷肥施用量研究
20
作者 张文英 陈占全 李月梅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46-47,共2页
在互助县台子乡,进行了磷肥施用量对春油菜产量和千粒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OPT+1/2P处理产量最高,为6 261 kg/hm2;推荐施肥方案OPT处理产量为6 068 kg/hm2,居第2位,较无肥对照增产24.2%,较减磷处理增产8.6%~10.9%。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磷肥 施用量 产量 千粒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