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薯病毒病害(SPVD)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盼 兰新芝 +5 位作者 乔奇 张德胜 秦艳红 田雨婷 王爽 张振臣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6-90,100,共6页
根据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热激蛋白(Hsp70)基因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外壳蛋白(CP)基因核苷酸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了4对引物,以单一RT-PCR反应体系为基础... 根据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热激蛋白(Hsp70)基因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外壳蛋白(CP)基因核苷酸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了4对引物,以单一RT-PCR反应体系为基础,分别对影响多重RT-PCR扩增的退火温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dNTPs浓度、Mg2+浓度、引物浓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能同时检测SPVD两种病原的多重RT-PCR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区分SPFMV的主要株系类型。灵敏性试验表明,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对SPFMV-CH2、SPFMV-CH和SPCSV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1.42×104、1.32×104拷贝/μL和2.47×104拷贝/μL。该方法可用于甘薯叶片和薯块中病毒的检测,为SPVD的监测预警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病毒病害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 甘薯褪绿矮化病毒 多重RT-PCR
下载PDF
河南省甘薯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振臣 靳秀兰 +2 位作者 乔奇 刘顺卿 王健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9年第4期3-4,共2页
编者按甘薯病毒病是导致甘薯种性退化、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的重要原因,每年给我省造成近20亿元的经济损失。利用生物技术培育的脱毒甘薯不仅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且薯块商品率和出干率也明显提高。我省普及种植脱毒甘薯,每年可增加鲜... 编者按甘薯病毒病是导致甘薯种性退化、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的重要原因,每年给我省造成近20亿元的经济损失。利用生物技术培育的脱毒甘薯不仅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且薯块商品率和出干率也明显提高。我省普及种植脱毒甘薯,每年可增加鲜薯50亿kg,增加产值20亿元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甘薯病毒 SPFMV SPLV TMV
下载PDF
中国甘薯病毒的血清学检测 被引量:36
3
作者 李汝刚 蔡少华 L. F. Salazar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89-194,共6页
作者用4种甘薯病毒抗体(IgG),3种血清学方法(DAS-ELISA、Dot-blot-ELISA和ISEM)对北京,江苏、四川、山东四省(市)的253份甘薯病毒病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上述地区甘薯中普遍存在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和甘薯潜隐病毒(SPLV),尚难... 作者用4种甘薯病毒抗体(IgG),3种血清学方法(DAS-ELISA、Dot-blot-ELISA和ISEM)对北京,江苏、四川、山东四省(市)的253份甘薯病毒病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上述地区甘薯中普遍存在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和甘薯潜隐病毒(SPLV),尚难确定是否存在甘薯轻斑驳病毒(SPMMV)和甘薯花叶菜花叶状病毒(Sweet Potato Caulimo-like Virus,SPCLV)。21%的显症样品同上述4种病毒的抗血清不产生反应,显示我国甘薯上尚存在其它病毒。用Dot blot-ELISA和ISEM检测甘薯病毒比用DAS-ELISA灵敏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病毒 血清学 检测 甘薯 病毒
下载PDF
甘薯病毒病原相关的microRNA的挖掘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华伟 刘中华 +8 位作者 张鸿 许泳清 李国良 林赵淼 邱永祥 罗文彬 纪荣昌 汤浩 邱思鑫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94-2105,共12页
【目的】甘薯的病毒种类比较多,不同的病毒感染会引起相应的症状变化,田间自然发病的甘薯表型不一,这可能与病毒感染类型有关。论文旨在鉴定和研究甘薯中与不同甘薯病毒感染相关的micro RNA(mi RNA)。【方法】采用Illumina公司高通量测... 【目的】甘薯的病毒种类比较多,不同的病毒感染会引起相应的症状变化,田间自然发病的甘薯表型不一,这可能与病毒感染类型有关。论文旨在鉴定和研究甘薯中与不同甘薯病毒感染相关的micro RNA(mi RNA)。【方法】采用Illumina公司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来自福建泉州地区同一品种(龙薯9号)、具有不同症状的叶片样本(畸形黄化、疱疹、褪绿矮化和曲叶,样本编号分别为Fj01、Fj02、Fj03和1H)进行高通量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挖掘和分析差异表达mi RNA,并对差异mi RNA和病毒表达进行PCR验证,鉴定基因和病毒在样本中表达情况,分析测序数据的可靠性,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行mi RNA靶基因预测和功能分析,探究差异mi RNA与病毒种类的相关性。【结果】通过与病毒数据库的比对,发现Fj01、Fj02、Fj03样本(除1H外)均感染了甘薯常见病毒,如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甘薯病毒2号(Sweet potato virus2,SPV2)、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甘薯G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G,SPVG)、甘薯C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C,SPVC)等,但Fj01、Fj02和Fj03这3个样本的症状并不一致,样本之间只在甘薯不常见的病毒种类中有差异,通过PCR验证了SPFMV和SPVC病毒在样本中的表达情况与测序数据基本一致。在4个样本中共鉴定出679个已知的mi RNA和1 004个新的mi RNA,通过配对比较分析,其中288个已知的mi RNA和433个新的mi RNA在4个样本之间有差异性表达,并且这些mi RNAs,如mi R-156、mi R-157、mi R-166等家族的成员在4个样本中表达模式各异。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几个差异mi RNAs(如mi R-156、novel-mi R-40和mi R-319m)在各个样本间的表达情况与测序结果基本一致,另外,与脱毒苗样本进行比较,检测到3个mi RNA(mi R-160a、mi R-2096和mi R-5387b)在4个症状样本中具有不同程度的上调表达,证明mi RNA的表达与植株的表型有关。通过对mi RNA靶基因的预测与分析,发现这些差异mi RNA的靶基因多数为转录调控因子,编码蛋白多含有ZFP、WD、Myb、SPL等功能区域,这些因子多参与调控植物的基因、代谢通路和抗原识别等来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形态建成和抗逆性,表明这些mi RNA靶基因的功能多样性。【结论】不同病毒感染确实能够引起mi RNA差异表达,并且这些mi RNA通过其靶基因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抗胁迫性和防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MICRORNA 高通量测序 甘薯病毒
下载PDF
不同时期嫁接感染甘薯病毒病(SPVD)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王爽 刘顺通 +2 位作者 韩瑞华 张自启 张振臣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7-120,135,共5页
为了研究甘薯不同生育时期感染甘薯病毒病(SPVD)对甘薯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产量损失估计模型,以‘郑薯20’和‘徐薯25’两个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分4个时间嫁接感染SPVD。试验结果表明,感染SPVD的甘薯病情指数随着嫁接时间推迟而降低,叶绿... 为了研究甘薯不同生育时期感染甘薯病毒病(SPVD)对甘薯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产量损失估计模型,以‘郑薯20’和‘徐薯25’两个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分4个时间嫁接感染SPVD。试验结果表明,感染SPVD的甘薯病情指数随着嫁接时间推迟而降低,叶绿素含量随嫁接时间推迟而逐渐提高,单株鲜重和干重随着嫁接时间的推迟逐渐增加。根据2012年试验结果,建立了病情指数(X)与产量损失率(Y)之间的关系模型:Y=0.727 6 X+23.279,R2=0.8845,并利用2013年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病毒病(SPVD) 嫁接时期 产量损失
下载PDF
温郁金甘薯病毒感染与病原血清学鉴定 被引量:6
6
作者 钱华 王衍彬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7年第7期8-9,12,共3页
目的:阐明导致温郁金种质退化的原因。方法:以温郁金块茎、根茎和叶片作样本,采用NCM-ELISA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在普通栽培的样品中发现甘薯病毒侵染,GAP栽培样品中未发现。块茎中检测到5种病毒复合侵染,根茎中检测到3种病毒复合侵染。... 目的:阐明导致温郁金种质退化的原因。方法:以温郁金块茎、根茎和叶片作样本,采用NCM-ELISA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在普通栽培的样品中发现甘薯病毒侵染,GAP栽培样品中未发现。块茎中检测到5种病毒复合侵染,根茎中检测到3种病毒复合侵染。叶片部分目前尚未测出甘薯病毒。结论:初步认定温郁金病毒病病原至少有5种,即SPFMV、SPFMMV、SPLV、SPMSV、C-6。其中SPMSV属首次在国内植物中测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郁金 甘薯病毒 病原 NCM-ELISA
下载PDF
甘薯病毒G(SPVG)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抗血清的制备 被引量:7
7
作者 付振艳 张振臣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1期38-41,共4页
根据已报道的甘薯病毒G(SweetPotatoVirusG,SPVG)外壳蛋白(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SPVG河南分离物(SPVG-HN)的CP基因,序列分析表明,SPVG-HNCP基因由1065个核苷酸组成(GenBank登录号为DQ399861),编码355个氨... 根据已报道的甘薯病毒G(SweetPotatoVirusG,SPVG)外壳蛋白(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SPVG河南分离物(SPVG-HN)的CP基因,序列分析表明,SPVG-HNCP基因由1065个核苷酸组成(GenBank登录号为DQ399861),编码355个氨基酸残基。与GenBank中Egypt1(AJ515380)、LSU-1(AY178991)和LSU-3(AY178990)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8%左右,与中国广东分离物SPVG-CH(X76944)和SPVG-CH2(Z83314)的相似性分别为98.1%和85.5%。将CP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上,SDS-PAGE分析表明,经IPTG诱导,CP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得到了高效表达。以表达的蛋白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SPVG外壳蛋白的特异性抗血清。间接ELISA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抗血清可用于田间甘薯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病毒G 外壳蛋白基因 序列分析 原核表达 抗血清
下载PDF
山东省甘薯病毒复合侵染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3
8
作者 姜珊珊 张眉 +3 位作者 吴斌 王升吉 杜振翠 辛相启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9期97-101,共5页
为明确山东省甘薯病毒种类及发生现状,本研究对7个甘薯种植区进行调查及样品采集,通过RT-PCR/PCR技术分析山东省甘薯病毒种类及侵染类型。结果显示,140份甘薯样品中感染甘薯病毒的样品有133份,共检出7种甘薯病毒,其中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 为明确山东省甘薯病毒种类及发生现状,本研究对7个甘薯种植区进行调查及样品采集,通过RT-PCR/PCR技术分析山东省甘薯病毒种类及侵染类型。结果显示,140份甘薯样品中感染甘薯病毒的样品有133份,共检出7种甘薯病毒,其中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检出率最高;由多种病毒复合侵染的甘薯样品占77%,单个甘薯样品中最多检出6种病毒,复合侵染组合共33种。表明山东甘薯病毒复合侵染情况严重,是威胁甘薯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病毒 复合侵染 分子鉴定
下载PDF
甘薯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关林 刘娟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7-15,共9页
高能源作物甘薯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毒的感染日趋严重.关于甘薯病毒的研究国内外已取得较大进展,但是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本文对甘薯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分类、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致病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 高能源作物甘薯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毒的感染日趋严重.关于甘薯病毒的研究国内外已取得较大进展,但是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本文对甘薯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分类、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致病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且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病毒 分子生物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甘薯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孟清 张鹤龄 《中国病毒学》 CAS CSCD 1995年第2期97-103,共7页
甘薯病毒研究进展孟清,张鹤龄(内蒙古大学生物系,呼和浩特010021)ResearchAdvancesinSweetPotatoVirusesMengQing;ZhangHeling(BiologyDepartmen... 甘薯病毒研究进展孟清,张鹤龄(内蒙古大学生物系,呼和浩特010021)ResearchAdvancesinSweetPotatoVirusesMengQing;ZhangHeling(BiologyDepartment,InnerMongoliaU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病毒 植物病毒
下载PDF
甘薯病毒病害(SPVD)的识别与防治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景益 蔡时可 +3 位作者 杨义伶 张新新 陈新亮 黄立飞 《热带农业工程》 2020年第3期69-72,共4页
近年来,甘薯作为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食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种植效益高,成为部分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随着连年连片规模化种植和种薯种苗的跨区域调运,致使甘薯病毒病危害逐年加重,特别是甘薯病毒病害(SPVD)已成为甘薯产业健康持续发... 近年来,甘薯作为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食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种植效益高,成为部分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随着连年连片规模化种植和种薯种苗的跨区域调运,致使甘薯病毒病危害逐年加重,特别是甘薯病毒病害(SPVD)已成为甘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文章就SPVD的分布范围、病害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检测方法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病毒病害 SPVD 症状 防治
下载PDF
甘薯病毒病复合体对不同甘薯品种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成玲 杨冬静 +2 位作者 孙厚俊 马居奎 谢逸萍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61-64,共4页
为明确甘薯病毒病复合体(Sweet Potato Virus Disease,SPVD)对甘薯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徐薯22等8个不同肉色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嫁接SPVD,测定了甘薯生物学产量及块根中主要营养品质。结果表明,嫁接SPVD后,所有甘薯蔓长变短、... 为明确甘薯病毒病复合体(Sweet Potato Virus Disease,SPVD)对甘薯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徐薯22等8个不同肉色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嫁接SPVD,测定了甘薯生物学产量及块根中主要营养品质。结果表明,嫁接SPVD后,所有甘薯蔓长变短、基部分枝数增多、单株地上鲜重增加;不同品种小区产量为6.53~12.75kg,与其对应的健康处理差异显著;病毒侵染后能提高甘薯地上干率;病毒降低了甘薯薯块干物质的积累、淀粉和蛋白质的合成和积累、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含量,但显著提高了薯块还原糖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病毒病复合体 品质 花青素 胡萝卜素
下载PDF
利用小RNA测序技术鉴定吉林省甘薯病毒
13
作者 张春雨 李小宇 +1 位作者 刘峰 王永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5-169,共5页
在吉林省7个主要甘薯种植区共采集85份甘薯叶片样品,利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对混合样品进行检测,经RT-PCR和测序验证,鉴定出样品中存在10种病毒,包括6种RNA病毒和4种DNA病毒。分别是马铃薯Y病毒科马铃薯Y病毒属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 在吉林省7个主要甘薯种植区共采集85份甘薯叶片样品,利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对混合样品进行检测,经RT-PCR和测序验证,鉴定出样品中存在10种病毒,包括6种RNA病毒和4种DNA病毒。分别是马铃薯Y病毒科马铃薯Y病毒属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甘薯潜隐病毒Sweet potato latent virus(SPLV)、甘薯G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G(SPVG)、甘薯C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C(SPVC)、甘薯2号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2(SPV2);长线形病毒科毛形病毒属的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双生病毒科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的甘薯曲叶病毒Sweet potato leaf curl virus(SPLCV);玉米线条病毒属的甘薯无症状1号病毒Sweet potato symptomless virus 1(SPSMV1);花椰菜花叶病毒科杆状DNA病毒属的甘薯杆状DNA病毒B Sweet potato badnavirus B(SPBV-B)和甘薯隐症病毒Sweet potato pakakuy virus(SP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病毒 小RNA深度测序 吉林
下载PDF
福建省甘薯病毒病发生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文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5期84-85,88,共3页
通过分析福建省甘薯病毒病发生的现状,针对甘薯病毒病的种类及传播途径,提出防治甘薯病毒病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甘薯病毒 发生 防治 福建省
下载PDF
甘薯病毒病发生关键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赵付枚 王爽 +4 位作者 田雨婷 乔奇 王永江 张德胜 张振臣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3232-3240,共9页
【目的】明确甘薯种薯携带的病毒种类与苗期病毒病发生率和严重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甘薯田烟粉虱发生量和带毒率与种薯带毒率之间的关系,建立甘薯苗期病毒病预测预报方法和种薯质量早期预警技术,为甘薯无病毒种薯生产和病毒病防控提供理... 【目的】明确甘薯种薯携带的病毒种类与苗期病毒病发生率和严重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甘薯田烟粉虱发生量和带毒率与种薯带毒率之间的关系,建立甘薯苗期病毒病预测预报方法和种薯质量早期预警技术,为甘薯无病毒种薯生产和病毒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PCR和RT-PCR方法对随机采集的不同来源的甘薯种薯进行病毒检测,检测的病毒种类包括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甘薯病毒C(sweet potato virus C,SPVC)、甘薯病毒G(sweet potato virus G,SPVG)、甘薯潜隐病毒(sweet potato latent virus,SPLV)和甘薯病毒2(sweet potato virus 2,SPV2),毛形病毒属(Crinivirus)的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和黄瓜花叶病毒属(Cucumovirus)的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以及甘薯双生病毒(sweepoviruses)等我国甘薯上常见的8类主要病毒。然后对检测的种薯进行育苗,出苗后调查薯苗的发病情况,分析种薯携带的病毒种类与苗期病害严重度之间的关系。2018年和2019年分别在河南、宁夏和陕西等地设置试验点,种植背景相同的甘薯品种商薯19原原种苗和脱毒试管苗,在甘薯生长期,采用黄板诱虫法调查各试验点烟粉虱发生量并采集烟粉虱活体,检测烟粉虱SPCSV带毒率。种薯收获后,随机取样对种薯SPCSV带毒率进行检测,分析甘薯田烟粉虱发生量和带毒率对种薯带毒的影响。【结果】在检测的665块甘薯种薯中,有463块种薯携带病毒,育苗后有333块种薯的薯苗表现出叶片黄化、明脉、皱缩和植株矮化等病毒病症状。当种薯携带一种或多种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时,薯苗病毒病症状主要为0—1级(其中,0级占60.6%;1级占31.8%);当种薯携带甘薯双生病毒或甘薯双生病毒与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的组合时,薯苗病毒病症状主要为0—1级(其中,0级占55.3%;1级占32.9%);当种薯携带SPCSV时,苗期病毒病症状显著加重,特别是当种薯同时携带SPCSV与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时,薯苗显症率为100.0%,症状主要为3—9级(其中,3级和5级占49.0%、7级和9级占51.0%)。连续2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甘薯田烟粉虱发生量和带毒率与种薯带毒率密切相关,回归方程为Y=9.628X1+0.008X2+6.537,R2=0.914,其中,Y为种薯SPCSV的带毒率,X1为烟粉虱带毒率,X2为烟粉虱发生量。【结论】种薯携带SPCSV是苗期病毒病严重发生的关键因素,当种薯同时携带SPCSV与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时,薯苗病毒病显症率和严重度显著增加。甘薯田烟粉虱发生量和SPCSV带毒率与种薯带毒率密切相关,烟粉虱是影响种薯携带SPCSV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病毒 种薯 烟粉虱 甘薯褪绿矮化病毒 预测预报
下载PDF
甘薯病毒病害(SPVD)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孙钟毓 龚莺 +2 位作者 赵琳 石江 毛碧增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77,共7页
甘薯病毒病害(SPVD)是最主要的甘薯病毒病害之一,研究表明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和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共同侵染形成SPVD。本文综述了SPFMV和SPCSV这2种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基因组结构与遗传变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阐... 甘薯病毒病害(SPVD)是最主要的甘薯病毒病害之一,研究表明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和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共同侵染形成SPVD。本文综述了SPFMV和SPCSV这2种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基因组结构与遗传变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阐明多种病毒混合侵染机制和防控措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病毒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 甘薯褪绿矮化病毒 沉默抑制蛋白 综合防控
下载PDF
蛋白质技术在甘薯病毒病研究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任凤仪 房伯平 高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S1期59-62,共4页
甘薯病毒病是甘薯主要病害之一,对甘薯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是甘薯生产的一大问题。甘薯病毒种类多并且侵染存在复杂性给甘薯病毒研究以及防治带来困难。应用抗病毒蛋白是植物病毒病防治策略之一。通过对甘薯病毒、植物抗病毒蛋白相关研究... 甘薯病毒病是甘薯主要病害之一,对甘薯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是甘薯生产的一大问题。甘薯病毒种类多并且侵染存在复杂性给甘薯病毒研究以及防治带来困难。应用抗病毒蛋白是植物病毒病防治策略之一。通过对甘薯病毒、植物抗病毒蛋白相关研究以及蛋白质提取方法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蛋白质技术在甘薯病毒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病毒 病毒蛋白 蛋白质提取方法
下载PDF
甘薯病毒病
18
作者 黄艳岚 《湖南农业》 2015年第11期29-29,共1页
1.症状甘薯病毒病一般在苗期和大田期发生,症状与病原种类、甘薯品种、生育阶段及环境条件有关。可分6种类型:①褪绿斑点型。苗期及发病初期叶片产生明脉或轻微褪绿半透明斑,生长后期斑点四周变为紫褐色或形成紫环斑,多数品种沿脉... 1.症状甘薯病毒病一般在苗期和大田期发生,症状与病原种类、甘薯品种、生育阶段及环境条件有关。可分6种类型:①褪绿斑点型。苗期及发病初期叶片产生明脉或轻微褪绿半透明斑,生长后期斑点四周变为紫褐色或形成紫环斑,多数品种沿脉形成紫色羽状纹。②花叶型。苗期染病初期叶脉呈网状透明,后沿叶脉形成黄绿相问的不规则花叶斑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病毒 甘薯品种 病原种类 生育阶段 生长后期 大田期 苗期 半透明
下载PDF
我国甘薯病毒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9
作者 马居奎 张成玲 +2 位作者 杨冬静 谢逸萍 孙厚俊 《河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期51-56,共6页
甘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以及食品加工和工业原料,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甘薯生产国。病毒病是为害甘薯生产最严重的病害,可造成严重减产和品种退化。对近年来我国甘薯病毒病发生种类、分布区域、检测方法和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 甘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以及食品加工和工业原料,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甘薯生产国。病毒病是为害甘薯生产最严重的病害,可造成严重减产和品种退化。对近年来我国甘薯病毒病发生种类、分布区域、检测方法和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为甘薯病毒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甘薯病毒 分子生物学 综合防控
下载PDF
甘薯病毒病脱毒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毅文 陈珠 +7 位作者 李育军 何梦海 张雄坚 植石灿 沈文杰 秦树香 章楷煜 倪乔丹 《长江蔬菜》 2018年第8期36-39,共4页
现如今,伴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逐步提升,普通蔬菜已无法完全满足大众的味蕾,因此"特菜"很快抓住大众消费者的眼球,跟随都市的发展步伐,成为餐桌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华南特菜凭借当地"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特殊地理优... 现如今,伴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逐步提升,普通蔬菜已无法完全满足大众的味蕾,因此"特菜"很快抓住大众消费者的眼球,跟随都市的发展步伐,成为餐桌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华南特菜凭借当地"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特殊地理优势、高温多雨的气候环境,一路生机勃发,特菜产业由此取得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病毒 脱毒技术 膳食纤维 胡萝卜素 营养成分 食品加工 旋花科 维生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