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5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魔芋甘露低聚糖增强肠道屏障功能改善酒精性中枢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晶晶 钟文艳 +2 位作者 沈文卓 肖莉 袁成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7-454,共8页
目的慢性酒精摄入导致的大脑过度神经炎症是中枢神经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本实验主要研究魔芋甘露低聚糖(Konjac mannan oligosaccharides,KMOS)保护酒精喂养小鼠中枢神经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采用Gao-binge法制备慢性... 目的慢性酒精摄入导致的大脑过度神经炎症是中枢神经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本实验主要研究魔芋甘露低聚糖(Konjac mannan oligosaccharides,KMOS)保护酒精喂养小鼠中枢神经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采用Gao-binge法制备慢性酒精喂养小鼠模型,同时使用不同剂量的KMOS灌胃干预,喂养6周。评估脑组织皮层和海马区域神经元损伤和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观察结肠组织损伤情况和炎症反应,检测血清LPS浓度。体外使用LPS直接刺激Caco-2细胞制备肠黏膜损伤模型。结果慢性酒精的摄入可导致小鼠大脑神经元损伤,而不同剂量的KMOS均能有效降低酒精喂养小鼠脑组织中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状态,降低NLRP3炎性小体活化导致的炎性因子表达,减轻神经元受损。对结肠组织的分析结果表明,KMOS的使用有效地降低了酒精喂养小鼠外周血中内毒素LPS的浓度,减轻酒精喂养小鼠结肠组织的病理损伤和炎性反应,增强肠道组织Occludin表达。体外实验也显示,KMOS能显著抑制酒精暴露下Caco-2细胞的炎性反应,显著提高Occludin表达水平。结论KMOS的使用可有效的抑制酒精摄入导致的肠道炎症,修复肠道屏障,减少肠道LPS进入脑组织,降低小胶质细胞活化导致的过度神经炎症反应,进而改善脑神经元损伤。KMOS具有预防酒精性神经损伤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甘露 酒精 LPS 小胶质细胞 OCCLUDIN NLRP3炎症小体
下载PDF
尿脂阿拉伯甘露聚糖检测在HIV阴性活动性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及效果
2
作者 李琦 董巧琰 +6 位作者 聂文娟 石文卉 荆玮 李强 史珂 初乃惠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3期349-353,共5页
目的探讨最新检测方法尿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AM)检测(化学发光法)对HIV阴性活动性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性纳入2022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胸科医院结核病科就诊的疑似结核病患者113例,其中,28例疑似但确诊为非结核病患者作为非TB组... 目的探讨最新检测方法尿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AM)检测(化学发光法)对HIV阴性活动性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性纳入2022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胸科医院结核病科就诊的疑似结核病患者113例,其中,28例疑似但确诊为非结核病患者作为非TB组(对照组),85例确诊结核病患者作为TB组(病例组)。在治疗前收集尿液样本进行LAM抗原检测,并收集临床痰液进行抗酸染色涂片法、MGIT960痰培养法和GeneXpert法检测的实验室资料。以临床诊断为参考标准,评价4种方法对检测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效能。结果以临床综合诊断为标准,痰Gene Xpert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最高,并且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一致性最高(Kappa>0.4),其次为MGIT960培养;而尿LAM的灵敏度较低,漏诊率较高,并且临床诊断的一致性较低(Kappa<0.4),临床应用价值较低。以LAM检测为基础,与其他检测方法并联试验的诊断结果显示,LAM检测与痰Gene Xpert联合的敏感度最高,并且较单独使用有较大提升,而且诊断结果与临床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70),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单独使用AM检测诊断结核病的价值较低,但与痰Gene Xpert并联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敏感度,并且诊断结果与临床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脂阿拉伯甘露 尿液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半乳甘露聚糖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检测对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断价值的比较
3
作者 张蕾 赵钊 +2 位作者 沈彦 李曦 刘蕴萍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268-272,共5页
目的比较半乳甘露聚糖化学发光法与传统的酶联免疫法检测对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45例疑似IP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化学... 目的比较半乳甘露聚糖化学发光法与传统的酶联免疫法检测对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45例疑似IP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对患者血清样本中半乳甘露聚糖进行检测,比较血清中半乳甘露聚糖在两种免疫分析法中的测定结果,进而分析其对IPA的诊断价值。结果根据IPA的诊断标准,145例疑似患者中有31例(21.4%)临床诊断为IPA,IPA患者中有11例(35.5%)下呼吸道标本检出曲霉属,其中烟曲霉占63.6%。病例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比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胸部影像学特征上,病例组晕轮征、空气新月征/空洞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此外,对上述两种方法的样本半乳甘露聚糖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其中142例(97.9%)患者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判读一致,经Kappa组内相关系数(r)检验分析,两种方法的一致性为r=0.948。化学发光法和ELISA法的敏感性分别为71.0%和67.7%,特异性分别为83.3%和85.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4和0.779。结论对于半乳甘露聚糖的检测,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一致性好,在诊断性能上二者无显著性差异;而化学发光法比酶联免疫法在稳定性和重复性上具有优势。此外,化学发光法实现了样本处理、检测、结果分析的自动化操作,大大缩短了检测耗时,同时适用于单个样本的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半乳甘露 侵袭性肺曲霉病
下载PDF
甘露聚糖的理化特性、制备、测定和代谢途径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子源 李浩然 +4 位作者 甄玉国 王涛 张学峰 秦贵信 孙喆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3-30,共8页
甘露聚糖是一种天然的多糖物质,广泛分布于酵母菌、植物组织中。甘露聚糖作为饲料添加剂能够增强动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能力,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并改善瘤胃功能。文章分别对甘露聚糖的理化特性、制备、测定和代谢途径及其应用进行了... 甘露聚糖是一种天然的多糖物质,广泛分布于酵母菌、植物组织中。甘露聚糖作为饲料添加剂能够增强动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能力,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并改善瘤胃功能。文章分别对甘露聚糖的理化特性、制备、测定和代谢途径及其应用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期为甘露聚糖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 理化特性 制备方法 测定方法 代谢途径 应用
下载PDF
不同氧化度的魔芋葡甘露聚糖对凝固型酸奶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罗园 覃小丽 +2 位作者 谢仁香 王豪缘 刘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06-113,共8页
“健康低脂”的食品理念近来广受大众欢迎。为改善低脂凝固型酸奶的凝胶强度低等问题,向酸奶中添加氧化魔芋葡甘露聚糖(Oxidized konjac glucomannan,OKGM)作为脂肪替代物,通过对酸奶理化性质、质构、流变学特性和微观结构等指标的分析... “健康低脂”的食品理念近来广受大众欢迎。为改善低脂凝固型酸奶的凝胶强度低等问题,向酸奶中添加氧化魔芋葡甘露聚糖(Oxidized konjac glucomannan,OKGM)作为脂肪替代物,通过对酸奶理化性质、质构、流变学特性和微观结构等指标的分析,探究不同氧化度OKGM对酸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高氧化度的OKGM(OK-60、OK-90、OK-120)的酸奶与未添加OKGM的酸奶相比,硬度从375.90 g提高至436.67 g,持水力从28.03%提高至31.89%,同时,能够提高流变学特性中的表观黏度和粘弹性。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高氧化度的OKGM缩小了酸奶凝胶结构间的孔隙,提高了酪蛋白胶束间的聚集,使其平均粒径从88.27 nm增加到125.33 nm。然而,天然的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和低氧化度的OKGM(OK-30)则会降低酸奶的质构、表观黏度和粘弹性,破坏酸奶的凝胶结构,导致其稳定性下降。感官评价结果显示,高氧化度的OKGM使酸奶更有光泽,体系更加均匀,且在滋味上更具优势,这也为健康低脂酸奶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奶 氧化魔芋葡甘露 理化性质 流变学特性 微观结构
下载PDF
饲料原料中β-葡聚糖和甘露聚糖检测方法研究
6
作者 赵新雪 王枢昊 +5 位作者 章厉劼 金银姬 王石 莫凡 李润娴 肖志明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4年第4期40-46,共7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饲料原料中β-葡聚糖和甘露聚糖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饲料中的β-葡聚糖和甘露聚糖经酸水解成单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示差折光检测器测定葡萄糖和甘露糖的含量,经换算为β-葡聚糖和甘露聚糖的含量,外标法定... 本研究旨在建立饲料原料中β-葡聚糖和甘露聚糖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饲料中的β-葡聚糖和甘露聚糖经酸水解成单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示差折光检测器测定葡萄糖和甘露糖的含量,经换算为β-葡聚糖和甘露聚糖的含量,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甘露糖、葡萄糖在10~50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方法检出限为0.3 g/kg,定量限为1.0 g/kg;在1.0、2.0、10.0、100.0 g/kg 4个添加水平下,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2.4%~96.2%,相对标准偏差在2.14%~6.72%。本方法样品处理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饲料原料中β-葡聚糖和甘露聚糖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原料 Β-葡 甘露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葡甘露聚糖抑菌护理凝胶的制备、抗HPV 16活性以及分子对接研究
7
作者 关丽 李伟泽 +4 位作者 赵宁 杨黎彬 郭伟 桂鹤柳 费文玲 《化工科技》 CAS 2024年第3期6-11,共6页
葡甘露聚糖抑菌护理凝胶(Glucomannan antibacteria care gel,GACG)是本课题组开发的一款已上市的治疗女性阴道炎症的抑菌护理剂。本文介绍了GACG的制备工艺,通过建立高危型HPV 16假病毒感染人胚肾293FT细胞模型,重点研究GACG的主要活... 葡甘露聚糖抑菌护理凝胶(Glucomannan antibacteria care gel,GACG)是本课题组开发的一款已上市的治疗女性阴道炎症的抑菌护理剂。本文介绍了GACG的制备工艺,通过建立高危型HPV 16假病毒感染人胚肾293FT细胞模型,重点研究GACG的主要活性成分白芨葡甘露聚糖、积雪草总苷和蛇床子精油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16(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HPV 16)的抗病毒作用。研究发现积雪草总苷和蛇床子精油对高危型HPV 16假病毒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活性,分子对接进一步探究了积雪草苷、羟基积雪草苷以及蛇床子素对HPV 16抑制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抑菌护理凝胶 制备 抗HPV 16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基于双菌偶联分阶段培养诱导酵母细胞壁释放甘露聚糖的研究
8
作者 贡璐茜 张高瑜 +4 位作者 王虹 王东旭 吕雪盟 王思佳 刘金龙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70-74,共5页
试验旨在实现酵母细胞壁甘露聚糖的高效释放及寡糖化。试验提出一种新型的双菌偶联分阶段培养模式,诱导酵母细胞壁释放甘露聚糖,通过筛选诱导菌株、双菌分阶段发酵验证释放多糖的效果。结果显示,试验通过对比测定4种芽孢杆菌对酿酒酵母... 试验旨在实现酵母细胞壁甘露聚糖的高效释放及寡糖化。试验提出一种新型的双菌偶联分阶段培养模式,诱导酵母细胞壁释放甘露聚糖,通过筛选诱导菌株、双菌分阶段发酵验证释放多糖的效果。结果显示,试验通过对比测定4种芽孢杆菌对酿酒酵母细胞壁破壁率、甘露聚糖释放率的影响,确立了枯草芽孢杆菌-FMTK01-酿酒酵母双菌分阶段培养模式。双菌分阶段培养72 h时,酵母破壁率达到96.63%,甘露聚糖释放量达到83.87%。经过甘露聚糖解聚化分析可知,双菌分阶段培养模式实现了37.27%的酵母甘露聚糖的寡糖化。研究表明,试验提出的双菌偶联分阶段培养发酵模式可加速酵母细胞壁释放甘露聚糖以及多糖寡糖化,对其他生物多糖及其寡糖的制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枯草芽孢杆菌 酵母甘露 分阶段培养
下载PDF
氧化魔芋葡甘露聚糖的添加量对乳清分离蛋白凝胶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谢仁香 覃小丽 +2 位作者 谢勇 罗园 刘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16-122,共7页
为改善乳清分离蛋白凝胶性能并提高其营养特性,将氧化魔芋葡甘露聚糖(oxidized konjac glucomannan,OKGM)与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混合制备复合凝胶,研究OKGM添加量(1%、1.5%、2%、2.5%、3%)对WPI凝胶的持水性、质构... 为改善乳清分离蛋白凝胶性能并提高其营养特性,将氧化魔芋葡甘露聚糖(oxidized konjac glucomannan,OKGM)与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混合制备复合凝胶,研究OKGM添加量(1%、1.5%、2%、2.5%、3%)对WPI凝胶的持水性、质构、流变特性、热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复合凝胶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OKGM的添加使复合凝胶的持水性(65.59%~93.42%)显著高于纯蛋白凝胶(53.58%);质构分析发现OKGM添加量为2%时凝胶的硬度、胶着性、咀嚼性达到最大值;流变分析发现复合凝胶是弱凝胶,对高频率和高温具有更高的依赖性;热重分析表明OKGM添加量≤1.5%时,OKGM-WPI复合凝胶的热稳定性均高于纯乳清分离蛋白凝胶;表面疏水性和游离巯基分析发现OKGM的添加降低了表面疏水性和游离巯基含量,说明OKGM与WPI发生交联和聚集形成复合凝胶;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复合凝胶结构更为致密、有序。综上,可以通过添加OKGM改善WPI凝胶性能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魔芋葡甘露 凝胶 乳清分离蛋白 流变特性 稳定性
下载PDF
脱乙酰魔芋葡甘露聚糖对挤压熟化米粉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赵琦 覃小丽 +3 位作者 王豪缘 杨悦 刘合文 刘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0-197,共8页
为探究脱乙酰魔芋葡甘露聚糖(deacetylated konjac glucomannan,DKGM)改善挤压熟化米粉品质的机制,该研究考察不同脱乙酰度DKGM(0%、27.62%、47.62%、59.81%、76.19%)对米粉糊化及流变性质、蒸煮品质、质构特性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 为探究脱乙酰魔芋葡甘露聚糖(deacetylated konjac glucomannan,DKGM)改善挤压熟化米粉品质的机制,该研究考察不同脱乙酰度DKGM(0%、27.62%、47.62%、59.81%、76.19%)对米粉糊化及流变性质、蒸煮品质、质构特性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探究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DKGM能显著缩短米粉的最佳蒸煮时间,降低断条率,增加透光率。其中适度脱乙酰的DKGM(47.62%)使米粉的蒸煮损失率由9.59%降至5.00%,硬度由1544.79 g降至1158.00 g。而高脱乙酰度DKGM(76.19%)组米粉蒸煮损失率仅比纯大米粉组降低了1.07%。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DKGM能够抑制淀粉的重结晶,延缓老化。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添加DKGM使米粉具有更均匀的网络结构,但当DKGM脱乙酰度超过59.81%时,米粉结构变得松散。因此,添加适度脱乙酰的DKGM(47.62%)能够显著改善米粉蒸煮品质及质构特性。该研究可为DKGM在米制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拓宽了魔芋葡甘露聚糖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乙酰魔芋葡甘露 挤压熟化米粉 糊化特性 蒸煮品质 质构特性 微观结构
下载PDF
脱乙酰魔芋葡甘露聚糖对谷氨酰胺转氨酶凝固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品质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杨悦 覃小丽 +3 位作者 赵琦 曾志龙 王豪缘 刘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78-284,共7页
为探究脱乙酰魔芋葡甘露聚糖(deacetylated konjac glucomannan, DKGM)对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 TG酶)凝固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 SPI)凝胶品质的影响,制备不同脱乙酰度(DK-1=21.30%,DK-2=36.28%,DK-3=62.85... 为探究脱乙酰魔芋葡甘露聚糖(deacetylated konjac glucomannan, DKGM)对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 TG酶)凝固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 SPI)凝胶品质的影响,制备不同脱乙酰度(DK-1=21.30%,DK-2=36.28%,DK-3=62.85%,DK-4=87.88%)的魔芋葡甘露聚糖,并研究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 KGM)和不同脱乙酰度DKGM对TG酶凝固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及手磨豆干品质影响。相比于空白组,KGM和DKGM提高了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的质构特性。酶交联反应8 h时,凝胶强度从92.03 g增至130.06 g,增强了复合凝胶的白度和持水性,同时蒸煮损失率从8.09%降到2.55%。相比于KGM,DKGM组复合凝胶及烘烤、灭菌后的手磨豆干的硬度、咀嚼性和黏着性均显著性增强。添加DKGM的复合凝胶热变性温度从41.35℃升至44.67℃。DK-3对手磨豆干盐分含量影响较大,所形成的复合凝胶表观形态较佳。扫描电镜观察到S-DK3组凝胶蛋白质复合物网络结构紧凑致密。综上,DKGM能改善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品质特性,适度脱乙酰度的DK-3效果更佳。因此,将KGM进行适度的脱乙酰改性有利于KGM在手磨豆干加工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乙酰魔芋葡甘露 谷氨酰胺转氨酶 大豆分离蛋白 手磨豆干
下载PDF
不同半乳甘露聚糖对奶酪棒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张朝阳 王玉翔 +1 位作者 杨巍 刘元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77-185,共9页
该研究系统地探究了3种不同来源的半乳甘露聚糖(刺槐豆胶、皂荚糖胶、瓜尔豆胶)在特定浓度梯度下的添加对奶酪棒产品性能的影响。根据乳酸(0.5%)、卡拉胶(0.84%)、乳化盐(1.2%)、马苏里拉奶酪(35%)、黄油(12%)和蔗糖(10%)(均为质量分数... 该研究系统地探究了3种不同来源的半乳甘露聚糖(刺槐豆胶、皂荚糖胶、瓜尔豆胶)在特定浓度梯度下的添加对奶酪棒产品性能的影响。根据乳酸(0.5%)、卡拉胶(0.84%)、乳化盐(1.2%)、马苏里拉奶酪(35%)、黄油(12%)和蔗糖(10%)(均为质量分数)的指定比例,进行了包括流变学、质构分析、持水性评估、水分分布特征、微观结构观察以及黏度与流动性测试在内的综合分析,以比较不同半乳甘露聚糖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和区别。流变学测试结果初步揭示了奶酪棒的基本结构框架是以黄油作为刚性填充,酪蛋白和多糖凝胶作为连续相的乳液凝胶体系。研究发现,在较低浓度下(0.12%,质量分数)刺槐豆胶和皂荚糖胶对体系的凝胶结构产生不利影响,瓜尔豆胶则是表现出极好的相容性。当多糖添加量高于0.36%(质量分数)时,所有样品具有均匀微观结构、较好的持水性,添加不同多糖的样品水分分布差异并不明显。其中,添加刺槐豆胶的样品具有弹性好、流动性好和质地柔软的特性,添加皂荚糖胶的样品则是表现出柔软的质地、优良的凝胶性能但流动性和弹性欠缺,添加瓜尔豆胶的样品具备高硬度、高弹性和流动性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甘露 奶酪棒 产品性能 干酪制品
下载PDF
二代基因测序技术联合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王美玉 王文博 李翠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25-30,共6页
目的 探究二代基因测序技术(NGS)联合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对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大庆龙南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48例。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病原微生物培养及肺泡灌洗液... 目的 探究二代基因测序技术(NGS)联合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对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大庆龙南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48例。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病原微生物培养及肺泡灌洗液NGS检测,同期行血清GM检测。以病原微生物培养为金标准,分析血清GM及肺泡灌洗液NGS诊断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评估血清GM检测、肺泡灌洗液NGS检测单独及联合诊断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结果与病原微生物培养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148例重症肺炎中合并真菌感染30例,其中肺孢子菌10例、白色念珠菌8例、曲霉菌7例、根霉菌1例、肺孢子菌感染合并白色念珠菌3例、肺孢子菌感染合并鲍曼不动杆菌1例。血清GM检测结果显示,阳性28例,阴性120例,与病原学培养诊断真菌感染的Kappa值为0.700。肺泡灌洗液NGS诊断结果显示,阳性34例,阴性114例,与病原学培养诊断真菌感染的Kappa值为0.841。血清GM联合肺泡灌洗液NGS诊断结果显示,阳性30例,阴性118例,病原学培养诊断真菌感染的Kappa值为0.916。血清GM、肺泡灌洗液NGS单独及联合诊断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的敏感性分别为73.3%(95%CI:0.538,0.870)、93.3%(95%CI:0.765,0.988)、93.3%(95%CI:0.765,0.988),特异性分别为94.9%(95%CI:0.888,0.979)、94.9%(95%CI:0.889,0.979)、98.3%(95%CI:0.934,0.997),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1、0.941和0.958。结论 血清GM联合肺泡灌洗液NGS诊断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在肺孢子菌、白色念珠菌及曲霉菌等常见菌种中的诊断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真菌感染 半乳甘露试验 基因测序 诊断
下载PDF
半乳甘露聚糖的性质、改性及应用
14
作者 曾志鲁 杨森 +1 位作者 唐忠盛 华洋林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0-489,共10页
半乳甘露聚糖是一种中性多糖,具有优异的增稠、胶凝特性。此外,它还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例如促进肠道双歧杆菌的增殖,降低血压和血糖,预防便秘、结肠癌、心血管疾病。其性质受到分子质量大小,甘露糖/半乳糖比例及半乳糖基沿主链的分布等... 半乳甘露聚糖是一种中性多糖,具有优异的增稠、胶凝特性。此外,它还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例如促进肠道双歧杆菌的增殖,降低血压和血糖,预防便秘、结肠癌、心血管疾病。其性质受到分子质量大小,甘露糖/半乳糖比例及半乳糖基沿主链的分布等因素影响。随着亲水胶体工业的发展,半乳甘露聚糖的改性(物理、化学、酶法)已成为其在食品、制药、生物医学等领域应用的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国外对半乳甘露聚糖的研究较多,本文概述半乳甘露聚糖的物理性质、生理活性、改性及应用,以期为我国半乳甘露聚糖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甘露 性质 改性 应用
下载PDF
半乳甘露聚糖改性制备面料用热熔胶
15
作者 何红升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37,共4页
以聚酰亚胺热熔胶为主体,掺杂10%~50%(w)半乳甘露聚糖制备了面料用热熔胶,并研究了其性能。结果表明:半乳甘露聚糖与聚酰亚胺热熔胶制备面料用热熔胶的过程较为成功,该热熔胶的拉伸剪切强度、剥离强度、熔体流动速率、低温挠性、水气透... 以聚酰亚胺热熔胶为主体,掺杂10%~50%(w)半乳甘露聚糖制备了面料用热熔胶,并研究了其性能。结果表明:半乳甘露聚糖与聚酰亚胺热熔胶制备面料用热熔胶的过程较为成功,该热熔胶的拉伸剪切强度、剥离强度、熔体流动速率、低温挠性、水气透过率及耐热氧老化性能提升,软化温度、邵氏硬度、氧气透过率等有所下降;半乳甘露聚糖含量为40%(w)时,面料用热熔胶的拉伸剪切强度达到最大,为5.7 MPa,剥离强度为1.47 N/mm,熔体流动速率为15.9 g/10 min,软化温度为7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料用热熔胶 半乳甘露 酰亚胺热熔胶 掺杂改性
下载PDF
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试验鉴别诊断非粒缺患者肺部细菌感染与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
16
作者 曾中华 李洁 郄丽琴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2期141-145,共5页
目的分析肺泡灌洗液(BALF)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试验鉴别诊断非粒缺患者肺部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非粒缺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痰培养结果分为真菌组(n=26)与... 目的分析肺泡灌洗液(BALF)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试验鉴别诊断非粒缺患者肺部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非粒缺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痰培养结果分为真菌组(n=26)与细菌组(n=44)。比较两组血清3-β-D葡聚糖(BG)、血清GM、BALF BG、BALF GM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非粒缺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BG、血清GM、BALF BG、BALF GM水平鉴别诊断非粒缺患者肺部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的价值。结果真菌组血清BG、血清GM、BALF BG、BALF GM水平均高于细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BG、血清GM、BALF BG、BALF GM高水平是非粒缺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ALF BG、BALF GM水平鉴别诊断非粒缺患者肺部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的AUC均较大,分别为0.968、0.985,BALF GM对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鉴别诊断的AUC最大,且灵敏度为92.31%,特异度为100.00%,截断值为1.34μg/L。结论BALF GM试验鉴别诊断非粒缺肺部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可为临床诊断和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灌洗液 半乳甘露 非粒缺 真菌感染 细菌感染 鉴别诊断价值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17
作者 金欣 刘佳 +4 位作者 左向华 丁同刚 李丽 白云石 陈建魁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1189-1192,1218,共5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检测在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检测在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788例患者,根据EORTC/MSG诊断标准和专家共识,分为确诊IPA、临床诊断IPA、拟诊IPA和非IPA组,用统计学方法对BALF GM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阈值时BALF GM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约登指数。结果4例确诊IPA、156例临床诊断IPA为病例组,非IPA 160例为对照组。对于BALF GM检测,ROC曲线分析当cut-off≥0.935时,约登指数为0.969,是最佳的界值点,灵敏度为98.8%,特异性为98.1%。当cut-off≥1.51时,灵敏度为78.8%,特异性为100.0%。结论BALF GM检测在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IPA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侵袭性肺曲霉病 半乳甘露检测 非中性粒细胞缺乏
下载PDF
甘露聚糖肽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丛华明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4期49-50,共2页
甘露聚糖肽是由甘露聚糖和多肽组成的一种复合物,由D-甘露糖分子通过1~4键连接而成的多糖,而多肽链则由2个或更多氨基酸组成。由于来源不同,甘露聚糖肽的结构也会有所差异,广泛存在于植物、真菌和微生物等不同来源中。在植物中,它主要... 甘露聚糖肽是由甘露聚糖和多肽组成的一种复合物,由D-甘露糖分子通过1~4键连接而成的多糖,而多肽链则由2个或更多氨基酸组成。由于来源不同,甘露聚糖肽的结构也会有所差异,广泛存在于植物、真菌和微生物等不同来源中。在植物中,它主要分布在种子、果实、根部和茎等组织中。在真菌中,常见于菌丝体和孢子等部位。此外,一些微生物如酵母菌和乳酸菌也能产生甘露聚糖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 氨基酸组成 键连接 乳酸菌 多肽链 微生物 酵母菌 菌丝体
下载PDF
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试验在结核合并肺曲霉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19
作者 黄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17-0020,共4页
探讨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试验在结核合并肺曲霉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间于本院就诊治疗的90例结核合并肺曲霉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痰涂片检查、痰液结合半乳甘露聚糖检查、... 探讨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试验在结核合并肺曲霉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间于本院就诊治疗的90例结核合并肺曲霉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痰涂片检查、痰液结合半乳甘露聚糖检查、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试验检查,对比3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结果 痰涂片检查组的检出率为15.56%,痰液结合半乳甘露聚糖检查组的检出率为50.00%、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试验检查组的检出率为100.00%,痰涂片检查组的检出率显著低于痰液结合半乳甘露聚糖检查组和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试验检查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疑似结核合并肺曲霉病的患者给予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试验检查,可以明显提高检出率,确诊结核合并肺曲霉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肺泡灌洗液 半乳甘露检测 结核合并肺曲霉病 诊断
下载PDF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中的临床意义
20
作者 孙康德 虞中敏 严育忠 《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195-1197,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3月—2023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160例拟诊IPA患者和同期30例行整形美容手术的无真菌感染者(阴性对照)痰液样本和血液样本。采用... 目的分析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3月—2023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160例拟诊IPA患者和同期30例行整形美容手术的无真菌感染者(阴性对照)痰液样本和血液样本。采用沙保弱培养基分离培养痰液样本中的真菌,检测患者血清GM水平。结果160例拟诊IPA患者中,传统培养方法阳性77例(48.1%),以烟曲霉为主(35.0%),其次为黄曲霉(8.1%)。GM试验、真菌培养和二者联合诊断IPA的敏感性分别为68.2%、56.5%和96.5%。连续检测80例确诊IPA的患者抗真菌治疗后血清GM,其中72例血清GM水平逐渐降低至阴性(<0.75μg/L)。结论临床有效的抗曲霉菌治疗能降低血清中GM的含量,连续检测血清GM水平有助于观察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甘露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真菌培养 痰液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