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甜杏仁蛋白的功能和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盛小娜 王璋 许时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3-136,共4页
溶解度测定表明,甜杏仁蛋白的等电点为4.5。对甜杏仁蛋白功能性质的测定表明,甜杏仁蛋白的吸水和吸油能力均优于大豆分离蛋白;当乳化温度由20℃上升至50℃时,其乳化能力逐渐上升,60℃后乳化能力逐渐下降,乳化稳定性在40℃后显著下降;其... 溶解度测定表明,甜杏仁蛋白的等电点为4.5。对甜杏仁蛋白功能性质的测定表明,甜杏仁蛋白的吸水和吸油能力均优于大豆分离蛋白;当乳化温度由20℃上升至50℃时,其乳化能力逐渐上升,60℃后乳化能力逐渐下降,乳化稳定性在40℃后显著下降;其起泡性不如大豆分离蛋白,而泡沫稳定性与大豆分离蛋白相似。对甜杏仁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其氨基酸种类齐全,尤其谷氨酸含量丰富。组成分析结果表明,甜杏仁蛋白包含四种不同组分,其中77%左右为清蛋白,其余三种蛋白含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杏仁蛋白 乳化性 起泡性 氮溶指数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甜杏仁蛋白形态及其功能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石宁蕙 叶健明 +2 位作者 祖力皮亚·艾麦提 周建中 杨海燕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7-132,共6页
以甜杏仁粕为原料,研究碱溶酸沉法、酶法、碱酶二步法、超声辅助碱法和超声辅助酶法5种提取方法对甜杏仁蛋白形态和功能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甜杏仁蛋白表观聚集程度为:碱溶酸沉法>超声辅助碱法>碱酶二步法>... 以甜杏仁粕为原料,研究碱溶酸沉法、酶法、碱酶二步法、超声辅助碱法和超声辅助酶法5种提取方法对甜杏仁蛋白形态和功能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甜杏仁蛋白表观聚集程度为:碱溶酸沉法>超声辅助碱法>碱酶二步法>酶法>超声辅助酶法。酶法制备甜杏仁蛋白的溶解性、泡沫稳定性和乳化性最高,碱酶二步法制备的甜杏仁蛋白在持水性、起泡性上均优于其他4种方法,碱溶酸沉法和超声辅助碱法的吸油性和乳化稳定性较好。该研究结果可为甜杏仁蛋白功能性改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杏仁蛋白 提取方法 形态 功能性
下载PDF
甜杏仁粕蛋白的碱性蛋白酶酶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石宁蕙 叶健明 +1 位作者 杨海燕 周建中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0-95,共6页
为了探究甜杏仁粕蛋白酶解动力学特性,实现对冷榨甜杏仁粕的广泛利用及其生物活性肽的推广,从酶解反应机理出发,应用数学推导的方法,于pH 8.0、温度50℃条件下,以碱性蛋白酶为工具酶,研究甜杏仁粕蛋白在不同初始底物浓度和初始蛋白酶浓... 为了探究甜杏仁粕蛋白酶解动力学特性,实现对冷榨甜杏仁粕的广泛利用及其生物活性肽的推广,从酶解反应机理出发,应用数学推导的方法,于pH 8.0、温度50℃条件下,以碱性蛋白酶为工具酶,研究甜杏仁粕蛋白在不同初始底物浓度和初始蛋白酶浓度下的水解进程并建立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甜杏仁粕蛋白的水解度随着初始底物浓度的上升而减小,随着初始蛋白酶浓度的上升而增大,碱性蛋白酶水解甜杏仁粕蛋白的速率动力学模型为:R=(27.035 E0+0.4988 S0)exp[-0.1733(DH)],酶解反应速率常数K2为27.035 min-1;水解度-水解时间的动力学模型为:DH=5.77 ln[1+(4.69 E0/S0+0.086)t],酶失活的动力学常数K4为2.992 min-1。与试验结果相比,模型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表明所建动力学模型对甜杏仁肽产业化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蛋白 碱性蛋白 酶解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