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sRNA-RT-PCR技术在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属不同分离物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向本春 曾幼玲 +1 位作者 席德慧 赵宗胜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甜菜 丛根病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 甜菜土传花叶病毒 分离物 鉴定 应用 dsRNA-RT-PCR技术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
下载PDF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不同分离物外壳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升学 向本春 +3 位作者 蔡瑜 黄家风 席德慧 杨震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91-94,共4页
应用SDS PAGE和PCR SSCP分析技术,对新疆不同地区的BNYVV分离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个分离物蛋白质外壳的蛋白亚基分子量均为20kD;来自库尔勒的K4和K5分离物编码外壳蛋白质的基因不同于其他地区和本地区的分离物,二者彼此间也不相同。
关键词 甜菜丛根病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 分离物 外壳蛋白 外壳蛋白基因 SDS-PAGE PCR-SSCP
下载PDF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内蒙分离物自然缺失突变体缺失区域的定位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韩成贵 李大伟 +3 位作者 于嘉林 秦树才 杨莉莉 刘仪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9-53,共5页
以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内蒙分离物 (BNYVVNM )总RNA为模板 ,经RT -PCR扩增 ,分别获得RNA2、RNA3和RNA4自然缺失突变体的cDNA克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RNA2自然缺失突变体在 75kD通读蛋白编码区C端缺失 34 8个核苷酸 (缺失位置nt1488~nt183... 以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内蒙分离物 (BNYVVNM )总RNA为模板 ,经RT -PCR扩增 ,分别获得RNA2、RNA3和RNA4自然缺失突变体的cDNA克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RNA2自然缺失突变体在 75kD通读蛋白编码区C端缺失 34 8个核苷酸 (缺失位置nt1488~nt1835 )。RNA3在其 2 5kD蛋白编码区内缺失 36 0个核苷酸 (缺失位置nt72 9~nt10 88)。RNA4的自然缺失区域位于 31kD蛋白编码区 ,缺失 40 2个核苷酸 (nt70 2~nt110 3) ,缺失未造成移码 ,仍可编码产生一个由 148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BNYVV内蒙分离物上述 3个RNA组分的自然缺失突变体的缺失区域 ,与国外报道的德国G1分离物和日本S分离物的自然缺失区域非常相似。同时 ,对自然缺失的可能机制及其在病害防治上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 自然缺失突变体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应用RT-PCR技术检测甜菜坏死黄脉病毒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大丽 马龙彪 +2 位作者 王皙玮 吴玉梅 张福顺 《中国糖料》 2008年第2期12-14,17,共4页
为了更加准确地检测患有丛根病的甜菜植株中BNYVV病毒的含量,实验采用了RT-PCR的方法分别从26株待测甜菜的根中扩增获得了324bp的BNYVV病毒基因片断。通过调整反转录cDNA模板的浓度,研究发现,当cDNA模板稀释到100倍时,能更加精准地检测... 为了更加准确地检测患有丛根病的甜菜植株中BNYVV病毒的含量,实验采用了RT-PCR的方法分别从26株待测甜菜的根中扩增获得了324bp的BNYVV病毒基因片断。通过调整反转录cDNA模板的浓度,研究发现,当cDNA模板稀释到100倍时,能更加精准地检测到不同丛根病染病植株中BNYVV病毒含量的差异。同时,半定量PCR的统计结果进一步表明.当待测植株中BNYVV病毒的相对含量低于阳性对照的一半时,甜菜丛根病病症并不明显;而当其相对含量超过阳性对照的1.3倍时,甜菜受害严重,有些几乎死亡。本检测方法为更加及时、快捷、准确和系统地检测甜菜植株的染病程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RT-PCR 丛根病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
下载PDF
用免疫电镜技术检测和研究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和黑色焦枯病毒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晓陆 肖英 +2 位作者 王建梅 王钫 崔星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5期588-590,共3页
本文利用免疫电镜技术准确地检出带有甜菜坏死黄脉病毒的病株,从而正确评价甜菜丛根病防治效果;对甜菜黑色焦枯病毒进行了免疫电镜形态学观察并证实了抗血清制备试验效果良好。
关键词 免疫电镜技术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 甜菜黑色焦枯病毒
下载PDF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对甜菜幼苗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贵华 张少英 李国龙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42,共3页
实验以抗丛根病性不同的4个甜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对甜菜幼苗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病毒侵染后甜菜抗病品种幼苗MDA、H2O2含量,CAT、APX、SOD、POD及PAL活性均有不同幅度的变化;甜菜坏死黄脉病毒作用的第2d、第3d... 实验以抗丛根病性不同的4个甜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对甜菜幼苗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病毒侵染后甜菜抗病品种幼苗MDA、H2O2含量,CAT、APX、SOD、POD及PAL活性均有不同幅度的变化;甜菜坏死黄脉病毒作用的第2d、第3d时,以上各指标达到峰值,且甜菜抗病品种H2O2含量、CAT、APX、SOD、POD及PAL活性显著高于感病品种;甜菜感病品种MDA含量显著高于抗病品种。结果说明,在甜菜坏死黄脉病毒作用下,甜菜抗病品种通过诱导抗氧化酶类活性升高,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从而提高甜菜对甜菜坏死黄脉病毒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 膜脂过氧化
下载PDF
新疆甜菜坏死黄脉病毒RNA5的检测及核苷酸序列分析
7
作者 向本春 刘升学 +2 位作者 黄家风 席德慧 吴彩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76-80,共5页
利用RT-PCR方法,对12个新疆不同地区的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分离物和美国的BN-TX及黑龙江的He分离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只有库尔勒地区的所有分离物和来自黑龙江的He分离物含有RNA5,其他地区的分离物未检测到RNA5。选K2和He分离物进... 利用RT-PCR方法,对12个新疆不同地区的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分离物和美国的BN-TX及黑龙江的He分离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只有库尔勒地区的所有分离物和来自黑龙江的He分离物含有RNA5,其他地区的分离物未检测到RNA5。选K2和He分离物进行序列分析,测得K2分离物长为1323 nt,He分离物长为1300 nt;与国内外报道的中国包头B分离物、呼和浩特H、日本的D5分离物和法国的F72分离物的RNA5序列相比,序列同源性K2为95.0%~96.8%,He为96.0%~99.3%,均含有一个开放阅读框(ORF),由此推导出的各分离物的氨基酸同源性,K2为93.0%~96.5%,He为96.5%~99.6%。其变异主要集中在富含A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 RNA5 检测 核苷酸 序列分析
下载PDF
RT-PCR检测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及总RNA提取方法研究
8
作者 牛素清 白晨 +6 位作者 张惠忠 李晓东 付增娟 赵尚敏 斯琴巴特尔 轩继雨 李树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7-210,共4页
为选择较为适合甜菜总RNA的提取方法,构建和优化RT有效体系。以田间甜菜叶片、根毛及根表皮为材料,研究了提取甜菜总RNA的方法以及利用RT-PCR技术进行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的检测。研究表明,获得良好的RT-PCR扩增效果,RT体系中dNTPs... 为选择较为适合甜菜总RNA的提取方法,构建和优化RT有效体系。以田间甜菜叶片、根毛及根表皮为材料,研究了提取甜菜总RNA的方法以及利用RT-PCR技术进行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的检测。研究表明,获得良好的RT-PCR扩增效果,RT体系中dNTPs浓度、引物、AMV、模板RNA的浓度要分别达到1 mmol/L,1μmol/L,0.1 U/μL,0.01μg/μL较好。PCR体系中dNTPs浓度、引物、TaqDNA聚合酶、Mg2+的浓度要分别达到0.1 mmol/L,0.1μmol/L,0.01U/μL,1.48 mmol/L效果较好。RT-PCR法对BNYVV检测,可作为甜菜品种(育种材料)早期抗丛根病性鉴定的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 RT-PCR
下载PDF
dsRNA-RT-PCR技术在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属不同分离物鉴定中的应用
9
作者 曾幼玲 向本春 +1 位作者 赵宗胜 席德慧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59-63,共5页
从新疆甜菜主产区采集的 60份具丛根病症状的根、叶标样 ,经分离、纯化获得 7个代表性病毒分离物 .上述分离物分别人工接种昆诺阿藜 ,显症后 ,提取人工接种的昆诺阿藜患病组织的 ds RNA,RT-PCR检测表明 ,7个分离物均为甜菜坏死黄脉病毒 ... 从新疆甜菜主产区采集的 60份具丛根病症状的根、叶标样 ,经分离、纯化获得 7个代表性病毒分离物 .上述分离物分别人工接种昆诺阿藜 ,显症后 ,提取人工接种的昆诺阿藜患病组织的 ds RNA,RT-PCR检测表明 ,7个分离物均为甜菜坏死黄脉病毒 ( BNYVV) .ds RNA-RT-PCR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强及操作简便、安全等优点 ,可有效地完成对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属 ( Benyvirus)不同分离物的鉴定 .其应用在国内尚属首次报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RNA-RT-PCR技术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 分离物 病毒鉴定 甜菜丛根病
下载PDF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感染甜菜细胞的超微病变比较研究
10
作者 陈玉珍 李国龙 +2 位作者 张少英 韩青梅 佟永兴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31,共5页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对甜菜抗、感丛根病品种块根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BNYVV对感病品种的细胞超微结构破坏严重,整个细胞变形,空泡化,细胞核结构发生紊乱,线粒体和高尔基体明显增多,细胞质中小液泡增多,...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对甜菜抗、感丛根病品种块根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BNYVV对感病品种的细胞超微结构破坏严重,整个细胞变形,空泡化,细胞核结构发生紊乱,线粒体和高尔基体明显增多,细胞质中小液泡增多,在液泡膜边缘可见到一些纤细丝状物质的圆形或卵圆形小泡突入液泡中。而抗病品种细胞超微结构破坏较轻,寄主细胞产生一系列显著的结构防卫反应:形成细胞壁沉积物及液泡膜上显示出黑色颗粒状沉积物等,保证了胞内代谢相对稳定,为甜菜抗丛根病机理提供了细胞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 细胞超微结构
下载PDF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新疆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和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11
作者 崔星明 于嘉林 刘仪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4期21-26,共6页
将克隆入pGEM7zf(+)的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新疆分离物外壳蛋白(CP)基因的cDNA的pGEB3,用XbaI切下,Klenow补平,再用BamHI切下cDNA片段。用NdeI切开原核表达载体pJW2,... 将克隆入pGEM7zf(+)的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新疆分离物外壳蛋白(CP)基因的cDNA的pGEB3,用XbaI切下,Klenow补平,再用BamHI切下cDNA片段。用NdeI切开原核表达载体pJW2,用Klenow补平,再用BamHI切去小片段。将该cDNA与pJW2大片段用T4连接酶连接,构建了BNYVVCP基因的表达载体pJWB4,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经培养和高温诱导,pJWB4成功地表达出了BNYVV的外壳蛋白。将pGEB3和pBI121用Xbal和BamHI酶切T4连接酶连接,构建了BYVVCP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到DH5α,筛选出正向连结的阳性克隆pBIB3,转化入农杆菌LBA4404(pAL4404),经用PCR扩增和γ32P标记的探针杂交约证实为阳性克隆。往甜菜植株中转化工作正在进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 原核表达载体 植物表达载体
下载PDF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12
作者 姚华建 于嘉林 刘仪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3年第4期384-389,共6页
将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内蒙古分离物的外壳蛋白基因亚克隆到pJW2上构建成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载体。SDS-PAGE及Westexn blotting检测的结果表明,该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DH5 α中经温度诱导后特异地表达21kD的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外壳蛋白... 将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内蒙古分离物的外壳蛋白基因亚克隆到pJW2上构建成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载体。SDS-PAGE及Westexn blotting检测的结果表明,该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DH5 α中经温度诱导后特异地表达21kD的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外壳蛋白。经光密度扫描估测,其表达量占大肠杆菌总蛋白的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 外壳蛋白基因 表达
下载PDF
应用寄主植物筛选甜菜坏死黄脉病毒的无毒介体
13
作者 杨文 马希明 杨彦炜 《宁夏农林科技》 2000年第6期14-17,共4页
病土培育藜、昆藜、老枪谷、虞美人、三白麦瓶草、繁缕 ,4周后用Nikon倒置显微镜检测 ,在藜的根中观察到介体甜菜多粘菌的游动孢子 ,把藜的根磨碎接种甜菜 ,8周后镜检观察到介体的休眠孢子 ,ELISA检测甜菜坏死黄脉病毒结果为阴性 。
关键词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 甜菜多粘菌 无毒介体 丛根病
下载PDF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RNA5对病毒致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涛 韩成贵 +3 位作者 李大伟 蔡祝南 于嘉林 刘仪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4-467,共4页
利用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eet necrotic yellow vein virus,BNYVV)RNA5全长侵染性cDNA克隆体外转录获得的RNA5体外转录物,与只含有RNAl,2以及RNAl,2和3的两个BNYVV突变株BNYVV-HuO和BNYVV-Hu3的RNAs分别混合,并接种于寄主植物番杏(Tetrago... 利用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eet necrotic yellow vein virus,BNYVV)RNA5全长侵染性cDNA克隆体外转录获得的RNA5体外转录物,与只含有RNAl,2以及RNAl,2和3的两个BNYVV突变株BNYVV-HuO和BNYVV-Hu3的RNAs分别混合,并接种于寄主植物番杏(Tetragonia expansa)和甜菜(Beta vulgaris L).结果表明,RNA5是BNYVV中除RNA3以外的另一个病毒致病性相关分子,它的存在能够提高病毒的侵染效率和在寄主体内的积累水平,并与RNA3协同作用,导致病毒侵染后的症状表现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 RNA5 体外转录 致病性 症状 甜菜丛根病 侵染效率
原文传递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RNA4的菌传功能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成贵 李大伟 +4 位作者 王东勇 杨莉莉 于嘉林 蔡祝南 刘仪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72-774,共3页
构建了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RNA4全长核苷酸序列以及5种编码区突变体的侵染性cDNA克隆.不同结构的RNA4体外转录物与只含有RNA1,2和3的BNYVV分离物总RNAs混合后分别接种寄主植物番杏(Tetragonia expansa)作为毒源,繁殖后接种甜菜... 构建了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RNA4全长核苷酸序列以及5种编码区突变体的侵染性cDNA克隆.不同结构的RNA4体外转录物与只含有RNA1,2和3的BNYVV分离物总RNAs混合后分别接种寄主植物番杏(Tetragonia expansa)作为毒源,繁殖后接种甜菜,利用无毒甜菜多黏菌(Polymyxa betae)进行传毒实验.结果表明,RNA4编码区内各种缺失突变均能显著地抑制多黏菌的传播,但插入4个碱基的移码突变体对传毒没有影响,说明BNYVV RNA4中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对于被真菌介体高效传播是必需的,并且可能是在RNA水平上具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 RNA4 BNYVV RNA突变 功能分析 介体传毒 多黏菌 核苷酸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抗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单链抗体基因的构建和在细菌中的表达
16
作者 曾君祉 周志勇 +5 位作者 吴有强 刘志萍 熊英 黄华梁 蔡祝南 于嘉林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S3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 抗体基因 中国科学院 可变区基因 中国农业大学 细菌 表达产物 遗传 酶切位点 基因工程抗体
原文传递
甜菜丛根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则东 张文彬 王华忠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6期131-137,共7页
甜菜丛根病是一种发生在世界主要糖甜菜种植地区的土传病害,在缺乏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会引起甜菜严重的产量损失。从4个方面叙述了近些年来与甜菜丛根病研究的相关进展:(1)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eetnecrotic yellow vein virus,BNYVV)的基因... 甜菜丛根病是一种发生在世界主要糖甜菜种植地区的土传病害,在缺乏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会引起甜菜严重的产量损失。从4个方面叙述了近些年来与甜菜丛根病研究的相关进展:(1)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eetnecrotic yellow vein virus,BNYVV)的基因组结构;(2)BNYVV的分类及与其他甜菜土传病毒的关系;(3)丛根病的检测方法;(4)丛根病的控制策略。最后对甜菜丛根病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丛根病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 甜菜多黏菌
下载PDF
新疆甜菜品种(系)基因转化和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9
18
作者 郝秀英 于嘉林 +4 位作者 王燕飞 李大伟 孟庆玉 杨洪泽 李仁敬 《中国糖料》 2002年第4期5-7,共3页
根据植物发育的分子遗传学理论筛选到一种不依赖基因型、高频率再生、易重复、简单快速及周期短的组织培养体系,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基因导入新疆甜菜品种(系),获得转基因植株,建立了新疆主栽甜菜品种(系)基因转化和... 根据植物发育的分子遗传学理论筛选到一种不依赖基因型、高频率再生、易重复、简单快速及周期短的组织培养体系,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基因导入新疆甜菜品种(系),获得转基因植株,建立了新疆主栽甜菜品种(系)基因转化和再生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体系 甜菜 丛根病 基因转化 抗病育种 农杆菌介导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 外壳蛋白基因
下载PDF
甜菜丛根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概述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继春 秦树才 +2 位作者 阎新元 李刚 蔡葆 《中国甜菜糖业》 2003年第3期24-31,共8页
关键词 甜菜 丛根病 发病原因 防治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 传播媒介
下载PDF
第三代转基因甜菜植株的检测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伟丽 徐德昌 +3 位作者 刘巧红 侯爱菊 金钟 王荣春 《中国甜菜糖业》 2006年第1期22-23,共2页
采用降落PCR的方法对第三代转基因甜菜进行了检测。从152株中检测到4株转基因甜菜,检出率为2.6%。检出的4株转基因植株中,有两株不抽薹。本研究获得2个单株遗传转化种子材料。实验表明经过三代的培养基本可以确定所检测的甜菜为可稳定... 采用降落PCR的方法对第三代转基因甜菜进行了检测。从152株中检测到4株转基因甜菜,检出率为2.6%。检出的4株转基因植株中,有两株不抽薹。本研究获得2个单株遗传转化种子材料。实验表明经过三代的培养基本可以确定所检测的甜菜为可稳定遗传的转基因甜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甜菜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外壳蛋白 降落PCR 检测 PC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