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质量互变规律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产生及运行分析
1
作者 袁文刚 汤晓莉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125-127,共3页
生产力具有各要素发展的不平衡性与总体水平发展的一致性特点,各要素发展的量变积累会引起生产力总体发展的根本质变,生产力总体发展的全局量变又会引起生产关系要素的局部质变,这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产生和运行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 生产力具有各要素发展的不平衡性与总体水平发展的一致性特点,各要素发展的量变积累会引起生产力总体发展的根本质变,生产力总体发展的全局量变又会引起生产关系要素的局部质变,这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产生和运行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推动技术创新、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以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质量互变规律 混合所有制经济 乡村振兴战略
下载PDF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逻辑--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视角
2
作者 张晓倩 《特区经济》 2024年第5期5-10,共6页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视角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逻辑,主要涉及三个问题:发展什么样的生产力、怎样发展生产力、如何保障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良性互动。本文从理论、历...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视角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逻辑,主要涉及三个问题:发展什么样的生产力、怎样发展生产力、如何保障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良性互动。本文从理论、历史、现实三个维度阐释了新发展阶段必须发展新质生产力;从指导原则、路径选择、制度基础三个方面回答了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包括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阐明必须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保障生产力发展的正确方向、保障生产关系始终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经济思想 理论逻辑 生产 生产关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新型政党制度形成发展的经济基础和逻辑理路
3
作者 田静萍 于海峰 程国强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3,共3页
近代中国是被动进入现代化并逐步形成多元经济结构和多元阶级结构,多元经济结构和基础孕育了多党并存与合作的政党制度。在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渐成为中国多党合作的主导力量,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多元化形态契合中国多元... 近代中国是被动进入现代化并逐步形成多元经济结构和多元阶级结构,多元经济结构和基础孕育了多党并存与合作的政党制度。在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渐成为中国多党合作的主导力量,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多元化形态契合中国多元经济结构和多元阶级结构,孕育出“一体多元”的新型政党制度。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大制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新型政党制度 多党合作 经济基础
下载PDF
超越资源、超越技术、超越自我——用知识服务生产关系改革创新推动知识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4
作者 张晓林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年第6期4-15,共12页
[目的/意义]AI技术为知识服务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要求我们从技术、组织机制、服务模式等多个层面进行知识服务创新和改革,以适应新兴知识生产力的发展。然而仅从技术角度推进AI对知识服务的赋能,难以实现知识服务机构的转型... [目的/意义]AI技术为知识服务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要求我们从技术、组织机制、服务模式等多个层面进行知识服务创新和改革,以适应新兴知识生产力的发展。然而仅从技术角度推进AI对知识服务的赋能,难以实现知识服务机构的转型升级。[方法/过程]本文从AI技术对新兴知识生产力的多层次变革性影响出发,探讨AI环境下传统知识服务与用户知识过程和用户生产体系的对齐挑战,提出对知识服务传统组织机制进行改造创新,并介绍了Library-Inside模式、Inside-Out+Outside-In模型、知识服务与用户生产体系的新对接架构、机构内部组织模式改革等可能的新型知识服务生产关系方向。[结果/结论]通过知识服务生产关系改革创新,实现在提高用户知识生产力和促进用户生产体系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可持续推进知识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图书情报机构 知识服务 新质生产 生产关系
下载PDF
论新质生产关系的特质与作用机制
5
作者 李含琳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8-112,共5页
目前,我国正在经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要求生产关系做适应性的调整与变革。这就自然提出了新质生产关系的问题。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规律性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要有新质生产关系的配套才能成功。因此,客观上就要求我国经济... 目前,我国正在经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要求生产关系做适应性的调整与变革。这就自然提出了新质生产关系的问题。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规律性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要有新质生产关系的配套才能成功。因此,客观上就要求我国经济学界的学者们高度重视对新质生产关系的研究,尤其是要突出对新质生产关系的特质和作用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 新质生产 生产关系 新质生产关系
下载PDF
系统解析和形成新型生产关系
6
作者 王伯鲁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95-102,共8页
作为现代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关系的复杂性和系统性特征日益凸显。面对当今生产关系领域的种种问题,需要运用系统思维、发展眼光、综合方法以及开阔的理论视野进行分析和探究,深入理解和把握生产关系的本质与优化之道。在新发... 作为现代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关系的复杂性和系统性特征日益凸显。面对当今生产关系领域的种种问题,需要运用系统思维、发展眼光、综合方法以及开阔的理论视野进行分析和探究,深入理解和把握生产关系的本质与优化之道。在新发展阶段,我们需要深刻认识深化改革的紧迫性,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的原则,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效,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生产关系 系统思维 生产 上层建筑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关系同新质生产力相适应——从经典论述到中国式“迂回”
7
作者 汪毅霖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71,共13页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思想史视角考察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尤其是俄国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可发现社会主义社会始终都在为发展特定时代特定含义的新质生产力而试验与之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推动不发达的...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思想史视角考察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尤其是俄国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可发现社会主义社会始终都在为发展特定时代特定含义的新质生产力而试验与之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推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基于高度发达的先进生产力的共同富裕。从生产关系改革的方法来看,社会主义的真实生产关系并未教条地照搬马克思的经典论述,而是随着经典论述的本土化时代化而不断引入新的思想资源和制度试验。于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改革既存在传统的“迂回式变迁”,更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迂回”的再升级。升级后的新生产关系结合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致力于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计算 迂回式变迁 生产关系
下载PDF
论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基础的区别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士忠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481-484,共4页
文章分析了“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基础”这三个概念的区别 ,揭示了现有经济基础理论中包含着逻辑矛盾。在这个基础上 ,下了一个新的经济基础的定义 :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与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具有非对抗性矛盾的... 文章分析了“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基础”这三个概念的区别 ,揭示了现有经济基础理论中包含着逻辑矛盾。在这个基础上 ,下了一个新的经济基础的定义 :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与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具有非对抗性矛盾的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或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经济结构 经济基础 定义 上层建筑 政治 物质生产劳动
下载PDF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数字文明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需重塑生产关系
9
作者 王红茹 《中国经济周刊》 2024年第11期31-32,共2页
“新质生产力是一个指引性、方向性和战略性概念,是在传统生产力理论基础上的发展和提升。”5月25日,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在第十九届中国经济论坛主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新质生产力是一个指引性、方向性和战略性概念,是在传统生产力理论基础上的发展和提升。”5月25日,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在第十九届中国经济论坛主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字是‘新’和‘质’。这里的‘新’不是量变的‘新’,而是质变的‘新’,主要强调生产力的发展要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新质生产力,它是从0到1的一个飞跃过程,而不是传统生产力“1+N”的过程。”刘尚希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旨演讲 刘尚希 中国经济论坛 传统生产 指引性 生产关系 关键字 主论坛
下载PDF
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的再认识——基于价值理论的动态性分析
10
作者 李松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98-104,共7页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经济基础是以传统的劳动价值论作为理论指导而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基础不同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经济基础,它的建立需要以发展了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为指导。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经济基础是以传统的劳动价值论作为理论指导而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基础不同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经济基础,它的建立需要以发展了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为指导。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基础,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劳动价值论 比较动态
下载PDF
经济基础包括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11
作者 孙运福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9-15,共7页
将经济基础界定为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 ,而把处于从属地位的生产关系全部排除于经济基础范畴之外 ,这是极其错误的。经济基础是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合的现实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合的不... 将经济基础界定为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 ,而把处于从属地位的生产关系全部排除于经济基础范畴之外 ,这是极其错误的。经济基础是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合的现实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合的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理应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基础 统治地位 生产关系 非公有制经济
下载PDF
生产关系视域下的现代化道路比较及其启示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一飞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7,共9页
现代化道路的普遍性逻辑要求国家及时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调整生产关系,不断向更多人口持续分配新增的政治权利和经济财富,使更多社会个体持续受益,调动其参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积极性,继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过... 现代化道路的普遍性逻辑要求国家及时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调整生产关系,不断向更多人口持续分配新增的政治权利和经济财富,使更多社会个体持续受益,调动其参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积极性,继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过程还应注重联系本国特殊国情。资产阶级的本质属性在一定程度上滞涩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资源流动,西方现代化进程也因此受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则在尊重本国国情的基础上,推动了政治权利与经济财富持续向全民分配,其持续性源自中国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在解决工业启动资金、环境污染、对外经济关系等问题的过程中也采取了基于本国民心的方式方法。东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比较给全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西方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民心政治 新质生产
下载PDF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不是本原与派生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商志晓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1年第3期25-26,22,共3页
在开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能否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讨论中,出现了这样的观点:生产力、经济基础是本原,是第一性;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是派生,是第二性。因而推导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存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 在开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能否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讨论中,出现了这样的观点:生产力、经济基础是本原,是第一性;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是派生,是第二性。因而推导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存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的结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所谓本原,哲学上是指一切事物的最初根源或构成世界的根本实体,而派生则是指一事物从另一主要事物的发展运动中分化出来。二者的关系可以作以下两方面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生产力发展 经济基础 决定作用 本原 派生 第二性 认识论 发展过程
下载PDF
再论经济基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被引量:1
14
作者 吉彦波 《云梦学刊》 1997年第3期14-17,34,共5页
传统的观点认为“经济基础不包括生产力”。只要打碎旧的生产关系,劳动人民就可以当家做主,改天换地了。但是,中国历史上千百年来一次次农民起义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并未使自己当家作主。由此看来,即使直接决定上层建筑的,也不能... 传统的观点认为“经济基础不包括生产力”。只要打碎旧的生产关系,劳动人民就可以当家做主,改天换地了。但是,中国历史上千百年来一次次农民起义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并未使自己当家作主。由此看来,即使直接决定上层建筑的,也不能仅仅说成是生产关系。因此,不论从理论的除弊创新,还是从现实的指导意义上,都应该坚持经济基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基础 生产 生产关系
下载PDF
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平衡点——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认识
15
作者 韩赋宁 《经济研究导刊》 2010年第28期16-17,共2页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平衡点指的是这两对矛盾关系间达到一个相互协调和统一的最佳状态。从历史上各社会形态的变化来看,每个新的社会形态的出现,都是为了使两对矛盾间达到新的平衡。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两对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平衡点指的是这两对矛盾关系间达到一个相互协调和统一的最佳状态。从历史上各社会形态的变化来看,每个新的社会形态的出现,都是为了使两对矛盾间达到新的平衡。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两对矛盾总体上已达到平衡,但仍然有在结构上和局部的不平衡的实际,所以,我们要不断通过渐进改革,使两对矛盾实现动态的平衡,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平衡点
下载PDF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新逻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逻辑
16
作者 王琳博 《时代人物》 2024年第35期0034-0037,共4页
马克思的哲学掀起了西方哲学界的革命,提出全新的实践论的思维方式。要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就要 理解作为马克思的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唯物史观。而唯物史观的基础是生产逻辑,所以对生产逻辑的理解决定了 是否能够正确理解马克思... 马克思的哲学掀起了西方哲学界的革命,提出全新的实践论的思维方式。要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就要 理解作为马克思的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唯物史观。而唯物史观的基础是生产逻辑,所以对生产逻辑的理解决定了 是否能够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哲学。文中主要就针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新逻辑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生产 生产关系
下载PDF
生产力生产关系辩证统一视角下“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的路径研究
17
作者 郭文达 《新丝路》 2024年第22期0007-0009,共3页
在全球化时代“,一带一路”倡议为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文章通过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具体体现,论证了在此视角下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的可能性,并从优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经贸合作、加强... 在全球化时代“,一带一路”倡议为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文章通过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具体体现,论证了在此视角下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的可能性,并从优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经贸合作、加强人文交流、完善多边合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推动“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的具体路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 生产关系 一带一路 周边国家 共同发展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助推共同富裕研究——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视角
18
作者 王隆泰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3期54-58,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把握共同富裕的物质层面,我们需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维度把握。生产力的发展能够为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基础,生产关系则能够决定共同富裕的层次和范围。就生产力而言,在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把握共同富裕的物质层面,我们需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维度把握。生产力的发展能够为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基础,生产关系则能够决定共同富裕的层次和范围。就生产力而言,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先进科学技术不仅能够作为生产工具发挥作用,而且能够以人工智能体的身份担任劳动者的角色,在越来越多的细分领域展现出比人类更高的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生产关系而言,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内生出共同富裕,而人工智能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和对数据的强大处理能力等也能够为我们调整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提供支撑。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工智能技术将对共同富裕的实现起到助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共同富裕 生产 生产关系
下载PDF
马克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概念的再认识——基于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19
作者 车俊辰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1-14,共4页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思想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更是其中的重要概念。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在其著作《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中通过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概念的拆分、拓展、重组来实现对历史唯物主义理...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思想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更是其中的重要概念。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在其著作《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中通过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概念的拆分、拓展、重组来实现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建,并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理解和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进行新的理论构想。文章通过对《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概念的解读,来理解哈贝马斯所认为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进而再认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以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有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哈贝马斯 历史唯物主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下载PDF
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形成历程
20
作者 陈凤玉 《哲学进展》 2024年第7期1568-1573,共6页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马克思的一条基本原理,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着系统而漫长的文献基础。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形成的标志,马克思第一次同时使用“经济基础”与“上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马克思的一条基本原理,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着系统而漫长的文献基础。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形成的标志,马克思第一次同时使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个术语,阐释二者的含义,并指出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著作进行文献考察,将其历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析,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的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发展阶段,阐述这一原理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形成历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