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塔1气藏生产动态资料判断水侵模式方法 被引量:8
1
作者 郭珍珍 李治平 +2 位作者 杨志浩 张航 李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6-209,214,共5页
气井出水严重影响气井正常生产,分析气井产水来源和水侵模式是开发后期调整开发方案的基础和依据。以羊塔1气藏为例,提出判断气藏水侵模式的方法。首先用产出水矿化度判断产出水来源,再利用含气饱和度、产液剖面、试井结果等生产动态资... 气井出水严重影响气井正常生产,分析气井产水来源和水侵模式是开发后期调整开发方案的基础和依据。以羊塔1气藏为例,提出判断气藏水侵模式的方法。首先用产出水矿化度判断产出水来源,再利用含气饱和度、产液剖面、试井结果等生产动态资料分析气藏水侵模式,判断出羊塔1气藏水侵模式为边水推进、底水绕进的复合模式。运用数值模拟对比验证,得到的判断结果与其保持一致。该方法分析过程简单,结果准确,为以后分析复杂气藏产水模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动态资料 水侵模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生产动态资料确定储层渗透率非均质变化的参数反演数学模型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今子 朱维耀 +2 位作者 张伟 龙运前 岳明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48,125-126,共5页
针对储层渗透率非均质性的研究方法一般只能代表岩心或者井底周围附近地带情况,既不能描述油藏参数区域性非均质分布特点,也不能充分反映非均质油藏里流体的实际流动状态.基于储层渗透率的7种不同非均质构型,在渗流数学模型基础上,构造... 针对储层渗透率非均质性的研究方法一般只能代表岩心或者井底周围附近地带情况,既不能描述油藏参数区域性非均质分布特点,也不能充分反映非均质油藏里流体的实际流动状态.基于储层渗透率的7种不同非均质构型,在渗流数学模型基础上,构造二维单相反演渗透率非均质变化分布的算法,以实现结合生产动态资料确定储层渗透率非均质构型分布参数.数值算例表明,验证算法可行,精度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渗透率 非均质 生产动态资料 压力梯度 流量
下载PDF
川东石炭系气藏边水侵入的早期预测 被引量:5
3
作者 唐玉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0-130,共1页
关键词 川东石炭系 气藏 边水侵入 早期预测 生产动态资料
下载PDF
优势通道特征参数计算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洁 石端胜 +3 位作者 杨友国 袁伟杰 徐浩 孟国平 《复杂油气藏》 2017年第4期42-47,共6页
针对海上油田缺少测试资料,注水开发中后期优势水流通道普遍存在,注入水利用率低等问题,在充分利用油田生产动态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方法提出了计算优势水流通道参数的新方法,为缺乏生产测试资料时优势水流通道参数的计算提供一... 针对海上油田缺少测试资料,注水开发中后期优势水流通道普遍存在,注入水利用率低等问题,在充分利用油田生产动态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方法提出了计算优势水流通道参数的新方法,为缺乏生产测试资料时优势水流通道参数的计算提供一定指导。根据该方法编制了优势水流通道定量描述软件,并利用该软件对海上某油田井组内的优势水流通道进行了定量计算,以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经济有效,可为调剖等工艺措施提供技术支持,具有较强的矿场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水流通道 生产动态资料 特征参数 海上油田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研究现状
5
作者 虞婷婷 《内江科技》 2016年第3期114-116,共3页
近年来,启动压力梯度一直是诸多科研人员研究讨论的热点课题之一。准确估算启动压力梯度的值,有利于高效开发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思路各异,有必要对其进行总结与归纳。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介绍说明启动压力梯... 近年来,启动压力梯度一直是诸多科研人员研究讨论的热点课题之一。准确估算启动压力梯度的值,有利于高效开发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思路各异,有必要对其进行总结与归纳。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介绍说明启动压力梯度的研究现状,包括其数值的确定方法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争议。并对启动压力梯度的求解提出建议,为日后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压力梯度 低渗透 物性参数 试井解释 不稳定试井 科研人员 数值模拟法 孔喉 生产动态资料 数学计算
下载PDF
渤海B油田浅水三角洲相储层隔夹层研究
6
作者 李振 《内江科技》 2022年第1期78-80,43,共4页
随着渤海B油田深入开发,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注水驱替效率降低,以小层为基础的开发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精细开发的需要,储层隔夹层引起的储层内部渗流屏障和渗流差异造成储层剩余油的富集。因此,为提高注水效率和采收率,需在单层对比划分... 随着渤海B油田深入开发,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注水驱替效率降低,以小层为基础的开发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精细开发的需要,储层隔夹层引起的储层内部渗流屏障和渗流差异造成储层剩余油的富集。因此,为提高注水效率和采收率,需在单层对比划分基础上,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生产动态资料等建立单砂层地层格架,进行隔夹层识别与划分并分析展布特征。研究区隔夹层划分为2类:单砂层间泥质隔夹层和单砂层内钙质夹层,其中泥质隔夹层在单砂层间叠置区中广泛分布,且分布较稳定,呈现出在叠置区域中间薄甚至缺失,向叠置区域两侧和水下分流河道末端变厚的趋势;钙质夹层较少发育,零星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夹层 单砂层 地层格架 水下分流河道 渗流屏障 隔夹层 开发方式 生产动态资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